大汉箭神(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496

  桓远更加不安起来。难道是水里有障碍物,挡住了大船?
  在起程之前,余善曾经派人查看过江面,生怕被人安置了障碍物,影响大船通行。不过斥候们乘的都是小船,只能用手中的竹篙在水中划弄,保证不会有特别大的东西如沉船之类的藏在水下。可是小船吃水有限,斥候们也没时间细细打探,漏过的可能性很大。
  这样的大船一旦在江中搁浅,将严重影响后续船只的通行。装有大量粮草和战利品的船只可在后面呢。如果有船漏水沉没,那麻烦就更大了,无异于灭顶之灾。
  桓远来不及等钟离期回来,下令战船前进,向刘驹的大船靠近。
  就在这时,钟离期回来了,仰着脖子大叫道:“将军,船漏了。”
  “船漏了?怎么漏的?”
  “水下有铁矛之类的东西,戳穿了船底,水已经漫进了船舱。水手们正在尽力封堵,不过洞很大,铁矛又捅得很深,估计堵不住了,只有弃船一条路。”
  桓远如遭雷击,目瞪口呆。他抬起头,正好看到刘驹和景昭苍白的脸和呆滞的眼神。
  铁矛而不是其他东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是有人布的局,而不是运气不好。栽在水底的铁矛破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攻击才是重点。
  “殿下,殿下……”桓远大声的喊叫起来。“换船,换船——”
  “什么——”刘驹远远的听到了桓远的叫喊,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扑到船边,伸长了脖子,大喊大叫。
  桓远心急如焚,用力挥着手臂,示意刘驹赶紧下船。这艘船已经沉了,刘驹必须抓紧时间换船离开,这里很快就会遭到围攻,走慢了,有生命危险。
  费了好多力气,刘驹终于明白了桓远的意思,忙不迭的带着卫士换船。大船上下顿时一片混乱。
  刘驹的座船是当年吴国的楼船,能装载三四百人。要将这些人全部转移到小船上,至少需要二三十艘空船。一时间到哪里找这么多空船,只能让就近的船上前接应,每船接应三五人,蚂蚁搬家似的转运。
  一艘大船受阻,就是一块骨头卡在了喉咙里,堵住了整个船队,短短的时间内就将安静祥和的气氛打碎,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回家之路变得艰难起来。
  ……
  李椒立马于矮坡之上,手提缰绳,战马人立而起,迎风长嘶。
  “出击——”
  战旗摇动,战鼓雷鸣,人还没有动,声势却已经让担任掩护任务,沿江而行的闽越将士心惊胆战。
  没有狂奔,没有突袭,两千吴地大姓的家奴部曲组织起来的士卒分成十个小队,在战鼓声的指挥下,沿着田间的阡道大踏步向前。
  两丈宽的阡道,正好能容得五人并行。五人一伍,排着整齐的队伍,不时的呐喊一声,壮壮声势。
  两军相隔还有千余步,闽越士卒已经感受到了凛冽的杀意。身后的江中一片混乱,进水的大船横在江中,他们已经知道大事不妙。看到有敌人在逼近,他们无路可退,只能硬起头皮准备接战,敲起战鼓,示意前后的同伴向自己靠拢,护卫余善和刘驹的座船。
  在此之前,梁啸他们已经打探清楚,余善在江两岸各安排了一千士卒作为警戒,防止遭到袭击。李椒得到准确的消息后,将两千人全部安排在了江北,而且离江边足有数里,以免被这些闽越士卒发现。现在大船被阻,他们才冲了出来。
  相隔两百步,双方停住,在江边的空地上列阵。列阵就像动物决斗之前的嘶吼,是鼓舞士气,互比声势的时候。双方都尽可能地将阵势摆得方方正正,将战鼓摆得震天响,希望能震慑住对方。在这种时候,兵器甲仗是否鲜明,队伍是否整齐,精神面貌是否积极,都能影响到双方的士气。
  论兵器装备,双方差不多。闽越将士的装备很寒酸,这些家奴组织起来的将士也好不到哪儿去,大概是各家的审美观念都不一样,衣服五颜六色,甲胄的样式也是千奇百怪。并不统一。
  论队列整齐,双方也差不多,至少在梁啸等人眼中看来是难兄难弟,难分伯仲。
  在精神面貌上,双方的差距就立刻显出来了。闽越士卒急着回家,无心恋战,家奴兵们却要夺回属于自己的财产,斗志昂扬,如果不是军令约束,他们也许早就冲进上了。此刻横眉冷目,咬牙切齿,形同猛兽。
  最大的差距是人数优势。闽越军的千人前后绵延数里,短时间内很难集结到位,双方将阵势一摆开,闽越军立刻落了下风,再看看那些曾经让他们闻风丧胆的骑士,气势再弱三分。
  李椒一声令下,两个郎官各领本部上前接战,其他人按兵不动,稳住阵脚。
  闽越军似乎有些犹豫,没有及时派人迎战,眼睁睁的看着对手一步步的逼到了面前,才摆出防备的阵型。
  “这帮畜生,还有他们怕的时候。”李椒得意的笑笑。“阿啸,去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注意,不要逼得太近。舒昀,护好阿啸,千万不能大意,否则绝不饶你。”
  李舒昀哈哈大笑:“你就怕心吧,这些蛮夷敢来,我把他们一个个全宰了。”
  李椒也显得很轻松,摆了摆手。梁啸催马出阵,在李舒昀等人的保护下来到了阵前。离闽越军还有五十步,他拨转马头,向西轻驰,一眼看中了对方的一个卒长模样的军官,此人身上只有一件半旧的皮甲,身边没有亲卫,正和手下的一个什长大声喊叫,似乎在争论什么,看到梁啸一行,惊讶的抬起了头。
  梁啸二话不说,快如闪电的拉满了弓,一箭射出。
  箭射六十步,一箭洞穿了那人的皮甲,透体而出。
  卒长轰然倒地,引起一阵骚乱。正在领兵逼近的郎官早有准备,见梁啸一箭命中,欢喜得大叫一声:“阿啸,多谢了。”一边喊着,一边操起了手中的长戟,厉声长啸:“攻击——”
  跟在他身后的士卒齐声呐喊,发足狂奔。郎官猛踢马腹,战马几个纵跃就冲到了闽越军面前,长戟一闪,将一个士卒挑杀,又拨开另一个士卒的战马,催马冲了进去。
第175章
箭不虚发
  梁啸立马阵前,接连开弓放箭,眨眼间射杀三名闽越什长、伍长。
  闽越的军制和汉军相似,基本以曲为战术单位,一曲少则两百人,多至三五百人,由曲军侯指挥。什长、伍长是级别最低的军官,作战时冲锋在最前线,而且没有亲卫保护。双方交战时,都会尽可能的杀伤对方的伍长、什长,让对方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所以,什长、伍长这一类的低级军官的伤亡率比普通的士卒还要高。这也是普通士卒以军功入仕最危险的阶段,等他们熬到卒长、军侯一级,就可以拥有亲卫,生命安全系数就多少有了些保障。
  梁啸虽然还没有到那个层次,但他箭术好,可以担任军中狙击手,李椒把他当个宝,给他安排了李舒昀为首的十人做亲卫,让他可以放心的狙击有价值的目标。
  两百人的战阵,厚不过十步,即使是站在阵后的曲军侯都在他的射程以内,更遑论阵中的其中军官。
  当他一箭射杀了一个卒长之后,对方已经意识到他是个神箭手,一方面加强了对曲军侯的保护,一方面同样安排了箭术好的人对他进行反击。
  可惜那人不论是装备和实力都和梁啸差得太远,他刚刚射出一箭就被梁啸发现了,反手一箭射倒,再补上一箭取了他的性命。趁着对方慌乱的功夫,梁啸接二连三的射出十几箭,几乎是箭箭命中。被他看中的什长、伍长几乎无一幸免,非死即伤。
  片刻之间,担当正面阻击任务的一曲士卒失去了大半指挥人员,陷入一片混乱,不堪一击。统兵攻击的郎官大呼过瘾,率领部下轻而易举的摧毁了对方的阵势,大步杀进,没费多少功夫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有了梁啸,他等于拥有了一把百发百中的利器,射得对方胆战心惊,缩手缩脚。
  闽越军注意到了梁啸的存在,纷纷调集箭手反击。一枝枝箭雨射来,李舒昀等人举着盾,将梁啸护得严严实实,不敢有丝毫大意。一个射艺超群的射手太难得了,如果被流矢伤了梁啸,李椒肯定不会饶了他们。
  尽管如此,梁啸还是挨了几箭,好在他离对方距离足够远,已经在对方的射程边缘,身上又有制式甲胄,就算挨两箭也没什么大碍,只要不被射中面门就行了。不过,为了万全,他还是离得远了些。在对方射程以外进行攻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打压对方。
  帮助同伴连破两阵,梁啸拨转马头,赶到另一个交战区。
  他刚到那边,指挥作战的郎官就大叫起来。“阿啸,你太偏心了,怎么才来?”
  梁啸哈哈大笑:“我这不是来了么,别急啊,立刻搞定。”
  “快点,老子不能输给他。”郎官急吼吼地叫道,同时举起了手中的长戟,大吼道:“箭神来了,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破阵斩首!”
  “破阵斩首!”正在苦战的家奴兵们兴奋不已。他们早就耳闻汉军郎官中有一个箭神,百发百中,现在这个箭神就站在他们身后,帮他们作战,他们都很好奇,不少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梁啸。
  在无数人的瞩目下,梁啸搭上了箭,扫了一眼缠斗在一起的战场,抬起手,一箭射出。
  对方一名裸着满是文身的胸膛号呼而战的闽越勇士应声而倒。
  梁啸一口气连射数箭,又快又准,威胁最大的几个闽越勇士纷纷中箭,家奴兵面前的压力大减,突进的速度立刻加快。他们兴奋不已,大声吼叫,士气高涨。后面的士卒虽然未必每个人都看到梁啸的箭射中敌人,可是听到同伴兴奋的吼叫声,也知道应该是中了,同样大声欢呼。
  在欢呼声中,闽越军的狙击手将目标转向了梁啸。三枝羽箭带着厉啸,飞向梁啸。
  梁啸一听羽箭破空的声音,立刻知道对手的实力不弱。他扫了对方一眼,看到了对方肩上的后羿营标识,大笑道:“怎么,你们也不服气,想和大师兄较量一番?”
  那三个箭手并不答话,拉弓搭箭,再次三箭。
  梁啸根本不理会他们,从箭囊里抽出三枝箭,大叫道:“我只射三箭,你们如果不死,是你们命大,我绝不追杀。敢战否?”
  三个箭手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其中一人持弓走了出来,与梁啸面对面。
  梁啸端坐在马背上,搭上一枝箭,突然轻喝一声,两人同时举弓,勾弦。
  梁啸快了半分。那箭手刚刚抬起弓瞄准梁啸,还没得来及松弦,梁啸的箭已经到了他的面前,“噗”的一声,洞穿了他的咽喉。
  箭手向后退了一步,左手保持着开弓的姿势,右手握着下巴处的箭羽,嘴里喷出一口鲜血,不敢置信的看了梁啸一眼,腿一软,单腿跪到在地,仿佛在向梁啸表示臣服。
  “还有谁?”梁啸朗声叫道。
  “采!”家奴兵们这一次看得清清楚楚,不禁齐声喝采。
  闽越将士神情沮丧,士气低落。能担任狙击手的都是箭术高明的射手,这三人是从后羿营请来的,刚刚的战斗中,他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没想到汉军的射手居然是他们的大师兄,一箭就射杀了一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明显了,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剩下的两个箭手见状,顿时有些心虚。他们早就知道这位大师兄射艺过人,在不久前的一次冲突中,一人射杀了十余名后羿营的同伴,还一箭射杀了一头猛虎。他们连桓远的正式弟子都算不上,这个比试还有意义吗?
  一个箭手咬咬牙,一边拉弓搭箭,一边冲出了队伍,迈开大步,向梁啸冲了过去。他看出了问题。梁啸用的弓显然比他们弓力更强,射程更远,六十步的距离,梁啸可以举手就射,而他们却必须仔细瞄准。要想消除这个差距,只有强行逼近,只有进入他们也有把握抬弓就射的距离,双方才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因此,他不顾被梁啸射中的危险,发力前冲。
  梁啸看出了他的用意,却没有太在意。这人的想法是不错,可是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又岂是距离而已,不论是弓力还是出弓速度,抑或是信心,这个箭手都无法和他相比。
  他端坐在马背上,看着那个箭手迅速逼近,嘴角微挑,带着说不出的轻蔑。
  双方没有直接接触的士卒不少人都看了过来,连互相接触的士卒都忍不住往这边瞟。
  在无数人的注视中,那个箭手顺利地冲到了梁啸面前三十步。他突然刹住脚步,举起了弓,搭上了箭。就在这时,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梁啸突然开弓,勾弦,放箭。一气呵成,连瞄准都没有,就那么很随意的一箭射了出去。
  “嗖!”羽箭一闪即没。弓弦还在震动,那箭手已经中箭,他的弓还没有拉满,也再也没有机会拉满了。他惊愕的看着梁啸,慢慢倒在地上,手中的弦松开,箭矢飞起,却软弱无力,只飞了尺余就落了下来。
  直到此时,他急停时踢起的烟尘才慢慢散去。
  梁啸抬起头,看向还站在阵后的那名箭手,招了招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