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332

  “大将军府。”法正脸色苍白,又补了一句。“就在未央宫北的甲第。”
  曹操略一思索,便知道法正所说的大将军府在哪儿。正对未央宫北阙的住宅区曾经是长安城最好的甲第,是权贵的首选,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后来的大将军霍光都曾住在那里,为的就是进宫方便,孙策被封大将军,大将军府就设在甲第。
  杨修去而复返,他想干什么?
  “他有多少人?”
  “不多,只有百余人。不过,这只是现在看到的。”法正咽了口唾沫,没敢再说下去。杨修既然敢去而复返,必然有所倚仗,绝不是百余人这么简单。如果他能召集两千人,包围未央宫,曹操就危险了。本想一剑穿心,现在却成了瓮中捉鳖,他这个计划的制定者难辞其咎。
  曹操看看法正,又看看陈宫,叹了一口气。“走吧,时机已失,不可勉强。”
  陈宫、法正都松了一口气。
  曹操随即行动起来,他对伏完说,长安形势复杂,不宜久留,请太后和陛下巡狩益州。益州山河险固,又有户口百万,足以维持一时,延续大汉国祚。伏寿欲哭无泪,很想拒绝,却畏惧曹操的杀气,只得忍气吞声,连随身衣物都来不及收拾,带着皇长子,跟着曹操出了长安城,直奔南山而去。
  长安城又恢复了平静,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个充满衰败气息的除夕之夜,长安城曾经发生过一次险些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杨修走进阔别一年的大将军府,听说曹操已经撤出了长安,遁入子午谷,吁了一口气。
  门外传来清脆的铜锣声。杨修笑了笑,转身对贾诩说道:“大吴六年,新年快乐!”
第2295章
奇谋定长安
  陈王刘宠抱着手炉,坐在堂上,看着满天的星斗发呆,心里一阵阵的不安。
  他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天子战败被俘,生死未卜,长安无主,一片混乱。没有新年大飨,文武大臣各自在家守岁,他也是坐在这里,忐忑不安。
  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可是大汉已经有将近一年没有天子了。怎么会变成这样?陈王不明白。他活了一辈子,曾以为自己经历的事情太多,没什么能让他惊讶的,可是这几年见过的稀奇事一桩接着一桩,几乎超过了他前几十年的总和。
  帝位空悬,带来了无数的问题,眼前就有一个让他束手无策的问题。新的一年如何纪年?是建安七年,还是什么?这件事在年前就已经争论过很多次,没人能拿出让人信服的方案,反而扯出了许多不想讨论,不能讨论的问题,陈王筋疲力尽,一拖再拖。
  可是现在拖不下去了。
  “大王。”一个青衣老仆快步走了进来。
  陈王一惊,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什么事?”
  “杨长史来了。”
  “杨长史?哪个杨长史?”
  “大将军长史,杨修。”
  陈王一惊,这才反应过来。他随即意识到长安形势将要迎来巨变,僵局即将被打破,心头尽是说不出的轻松。他抬起看了看天,忍着笑。
  “快请!”
  老仆转身离去,陈王长身欲起,想想又坐了回去,又示意儿子刘浩、刘洪沉稳些,待会儿不要大惊小怪。他刚刚吩咐完,杨修迈着方寸,慢条斯理的进来了,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来到堂上,他站在陈王面前,看看陈王,又看看刘浩、刘洪,笑了。
  “一年不见,我该如何称呼尊父子呢?”
  刘浩冷笑道:“长史被囚一年,想必有些健忘,这也难怪,慢慢想就是了。”
  “忘倒是没忘,反倒想起很多事,比如令尊与吴王的交情,比如令尊是三将军的射艺师傅,要不然,我也不会一得自由就来看望尊父子,而且是在这个时候。”杨修说着,抬起手,指指漆黑的天空。“只是如今既无天子,又无年号,朝廷已经不成为朝廷,对我大吴来说,刘氏宗室已然全部取缔,再称足下大王似乎也不妥当,着实让人为难啊。要不……我就称你刘公?”
  听到刘氏宗室被取缔的事,刘洪、刘浩几乎按捺不住。这人真是嘴欠,哪儿疼捅哪儿,大过年的,你是来找打么?刘宠的脸色变了变,神情不悦。不过他还没有失去理智,使眼色示意儿子不要冲动。诚如杨修所言,他刚得自由就来拜访,自然不是为了说几句风凉话,还是看在他与吴王孙策的情份上。
  “杨长史,吴王虽然势强,大汉尚在。”
  “大汉在不在,我不敢妄言,但此时此刻,长安的命运取决于刘公却是事实。刘公,首先,我要通报一件事,鉴于朝廷无人理事,吴王已经于去年辞去大将军之职,所以我现在也不是大将军长史了。这杨长史三字,以后就不再提了。”
  “那该如何称呼你?”“刘公长者,可直呼我名。”杨修咧着嘴,笑眯眯地看着刘宠,顿了一会儿,又道:“或者,你可以称我为使君。蒙吴王不弃,委以关西安抚使之职,安抚潼关以西。”
  “关西安抚使?”刘浩看不懂杨修的轻狂,不顾刘洪阻,冷笑道:“关西自有朝廷,何必杨君安抚?”
  “关西朝廷在哪儿?谁是天子?”
  “这……”
  刘宠打断了刘浩,叹息道:“杨使君打算如何安抚关西?”
  “这就是我来拜见刘公的目的所在。刘公,能坐下说吗?”
  刘宠连忙请杨修入座,杨修在火塘边坐下,伸出双手烤火,轻描淡写地说道:“刘公,就在刚才,蜀王曹操率兵突入未央宫,劫走了伏贵人和皇长子,将未央宫洗劫一空,就差放火烧了。”
  “咣当!”刘宠怀里的手炉摔落在地,滚出好远,炉里的炭灰撒了一些。杨修早有准备,无动于衷,刘浩、刘洪兄弟却被吓了一跳,刘洪的衣服上沾了些发红的炭块,烫出一个大洞,吓得一声尖叫,连忙滚到一旁。
  刘宠也被吓坏了。蜀王曹操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为什么要劫走伏贵人和皇长子,为什么要洗劫未央宫?一连串的问题搞得他方寸大乱,不复镇定。
  杨修也不着急。他知道这个消息太惊人,要给刘宠一个考虑的时间。刘宠命人收拾,借此机会整顿了一下情绪,重新入座,仔细询问详情。杨修也不隐瞒,将曹操率兵入未央宫,贾诩率秦谊、李肃等吕布旧部趁机将他救出,他们惊走了曹操,但无法抢回伏贵人和皇长子的事说了一遍,大致情节都属实,只有曹操洗劫未央宫属于信口开河的发挥。其实未央宫里什么也没有,曹操既没有洗劫的时间,也没有洗劫的兴趣。不过双方为敌,顺便抹点黑也是很正常的事,举手之劳而已。
  刘宠听完,明白了杨修的意思。既然贾诩在城中,又救出了杨修,自然是得到了凉州人的支持。曹操被惊走,关中还能对杨修产生威胁的只有两类人,一是宗室,二是老臣。杨家四世三公,杨奇等人还在朝中为官,天下形势如此,还敢跳出来与杨修为敌的应该不多。如此一来,剩下的只剩下宗室。杨修来找他,自然是希望他出面安抚宗室。
  刘宠有些犹豫。他虽然是宗正,但他在宗室中的影响有限,宗室对孙策取缔他们封国的事又非常恼火,这件事能不能协调成功,他没把握。
  “刘公,这件事不宜拖延太久。”杨修烤着火,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也知道的,凉州人不怎么讲理,杀心又重,万一他们急了,不知道又会搞出什么事来,再把长安的搞得和洛阳一样,你我可就无法向世人交待了。”
  刘宠打了个激零,脖颈上的汗毛根根竖起,后背冷汗涔涔。如今宗室齐聚关中,若凉州人大开杀戒,刘氏子孙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
  离开了陈王府,杨修又先后来到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向太尉士孙瑞、司徒周忠、司空韩融拜年。
  和陈王相似,听杨修说完,士孙瑞、周忠、韩融就傻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昨天夜里长安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不过和已经发生的事相比,眼前的现状才是他们最需要关心的,遍布关中的凉州人就是一堆干柴,尤其是在蓝田附近的胡轸部,只要一点火星就有可能引发一场大火,将长安甚至整个关中都化为灰烬。
  没有人希望长安步洛阳后尘。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几个人迅速出动,联络相关人员,劝说他们接受杨修的指挥,向孙策称臣。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不肯向现实低头的人,或者辞官返乡,或者隐而不发,等待时机,司徒掾刘巴就是其中之一。得知皇长子去了益州,他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囊,带着两个仆从,离开长安,向子午谷追去。裴潜、卫觊也不例外,得知伏贵人与皇长子随曹操离开,他们立刻带着家眷出城,返回河东。王允子侄王盖、王凌等人也离开了长安,星夜赶往太原。
  短短半天时间,长安朝廷的官署就空了大半。
  赵云本来也打算离开长安,去河内投奔刘备,但他得到消息比较慢,还没收拾好,就被杨修堵住了。
  “将军是我今天拜访的第四个人。”杨修开门见山。“其他三个分别是太尉士孙君荣,司徒周嘉谋,司空韩元长。”
  赵云知道这三个名字的份量,也很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杨修会来找他。他只是一个长水校尉,影响不了关中的形势,北军五校的其他四校尉有两个凉州人,一个宗室,一个关中人。
  “兖州之战后,陈到、阎行联名向吴王推荐将军,吴王有令来,命我与将军面谈。只是我身不自由,这才延滞至今。”杨修笑笑。“希望不太晚。”
  赵云越发惊讶。他与陈到、阎行都交过手,知道这两人的实力不在自己之下。吴王孙策麾下还有很多这样的勇士,他似乎没有必要专门为了自己下一道命令,还特地要求杨修亲自与他面谈。
  “不知吴王有何指教?”
  “吴王想问将军,是愿为一姓而战,还是愿为天下百姓、华夏衣冠而战。”
  赵云皱起了剑眉,沉吟片刻。“吴王的天下,难道就不是一姓之天下?”
  杨修微微一笑。“敢问将军,三代以来,有哪位帝王能如吴王一般,为了普通百姓不惜得罪世族的?”
  赵云打量着杨修,撇了撇嘴。“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也是世族,杨君这么说,实在令人难以信服。”
  “将军此言差矣。放眼天下,我是最有资格这么说的,因为我不仅出身弘农杨氏,更亲历吴王新政,深知新政不仅对普通百姓有利,对世族同样有利。世族、庶民并行不悖,才能本固而道生,华夏衣冠才能万年不衰。我愿为将军解说其详,将军愿意拨冗一听吗?”
  赵云沉默了片刻,侧过身,伸手相邀。“请。”
第2296章
暗流
  子午谷。
  法正紧紧的抓住马鞍,不时地看一眼身边的峡谷。栈道狭窄,一侧是几乎擦着肩膀的峭壁,一侧是深达十余丈的峡谷,正值冬季,溪水很浅,无数乱石耸立其中,如果跳下去,就算不死也会摔成重伤。
  跳下去吧,免得被人羞辱。一个声音在法正的脑海里不断的回荡。他无数次想踢马冲下去,只要冲下去,一切就结束了,不用面对曹操的惩罚,也不用面对陈宫等人的鄙视。从见面到现在,陈宫都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一条死鱼。
  这只是开始,等回到汉中,他还要面对性格更加乖张的许攸,回到成都,他还要面对早就与他不和的辛评,甚至是一直将他看作对手的彭羕。他想来想去,想不出还有谁能理解他。
  即使是孟达,恐怕也只有同情,只有怜悯。然而不管是同情还怜悯,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想复仇。只有复仇才能雪耻,才能带来他想要的一切。
  法正歪着头,看着在乱石丛中曲折前行的溪水,一时出神。忽然间,坐骑停住了,法正吃了一惊,连忙收回目光,这才发现曹操不知什么时候下了马,代替了为他牵马的亲卫,手挽马缰,静静地看着他。
  “孝直,栈道危险,不能分神。”
  法正愕然,随即反应过来,连忙下了马,来到曹操面前,拱手施礼。曹操将马缰交给卫士,转身负手而行,法正亦步亦趋,紧紧地跟在曹操身后。
  “孝直,这一年多来,辛苦你了。”
  “大王,臣……”法正鼻子一酸,险些落泪。这一年是辛苦,结果却一败涂地,不仅杨修跑了,长安没了,连卞夫人和两个王子都被掳走了。这一路走来,他想请罪都不知道该怎么请罪。
  “你熟悉贾诩吗?”
  “略知一二。”法正想了想,随即又说道:“臣失职,竟然不知道贾诩在长安,被他钻了空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