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1332

  孙策又一次自惭形秽。
  孙策走到周瑜面前,掰开蔡邕的手。“行了行了,你们待会儿慢慢聊,我先说点正事。”
  蔡邕翻了个白眼,孙策却没理他,揽着周瑜的肩膀走到一旁。蔡琰好奇地看着两人的背影,走到蔡邕面前,行了礼。“阿翁,那就是孙将军吗?”
  “可不就是他。”看到宝贝女儿,蔡邕心情大好,也顾不上和孙策治气了,拉着蔡琰的手,眉开眼笑。“昭姬,这一路可辛苦?”
  “不辛苦!先是坐车,还有些颠簸,后来坐船,顺水而下,身不动而山水变换,野有残雪,树有孤鸦,景致与陈留大不同。”
  蔡邕皱了皱眉。“你只看到了残雪和孤鸦,就没看到点别的?”
  “还有很多啊,方城之风烈,光武之台壮,墨子之湖静,温泉之水润,各有风味,五百里丹霞更是一绝。阿翁,我做了好几首诗赋呢,要不要吟给你听听?”
  蔡邕眉头皱得更紧。“这一路风光固然美,你不会只看了风景吧?岂不闻山水不移,韶华易逝?”
  蔡琰眨眨眼睛,脸突然红了,嗔道:“阿翁,你想说什么啊?”
  蔡邕拉着蔡琰,凑到她耳边,转头看向勾肩搭背的孙策和周瑜。“看见那两人没有?别人都觉得他们是一般无二的少年俊彦,但一个是琉璃,一个是美玉。琉璃似玉而刺目,咄咄逼人,贪求无厌。美玉温润自守,君子不争。你要是不抓住美玉,很可能就被琉璃觊觎了。”
  蔡琰低下了头,搅着手指,声如蚊蚋。“阿翁,你都说些什么啊,仲道丧期未过,我怎么能……”
  “怎么还没过?”蔡邕的声音大了起来,一下子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就连正和周瑜说话的孙策都被吸引了过来。蔡邕尴尬不已,连忙一本正经的喝斥道:“过来的事就让他过去吧,不要庸人自扰,著史乃是经国大业,岂能儿戏。从现在开始,你应该一心向学,助我完成此事,不得有须臾懈怠。”
  众人听了,如梦初醒,纷纷为蔡邕一心著史的精神点赞。
  孙策莫名其妙。“过去什么事?”
  周瑜沉默片刻,神情有些落寞。“蔡先生说的应该是指蔡夫人之前的婚姻。”
  “之前的婚姻?卫仲道还没死?”
  “死了,但还没满三年。”
  孙策眨眨眼睛,明白了。他来早了,卫仲道是死了,但还没满三年,蔡琰还在为卫仲道服装期间。汉代法律有规定,夫死,妻应为夫服丧,丧期比照子为父母服丧,为期三年。普通人家一般要求没这么严,可是蔡邕是个守礼之人,所以三年是一天也不能少。不过听蔡邕刚才这句话,他似乎对卫家很不爽。
  “公瑾,你觉得这位蔡夫人怎么样?”
  周瑜瞅瞅孙策,半天才说道:“蔡夫人才貌双全,自是极好的。只是她在丧期……”
  “你懂个屁!”孙策低声说道:“河东卫家枉为大族,其实很不是东西,蔡夫人都被他们赶回家了,还守个毛的孝?不跟他们家翻脸就不错了。”
  周瑜很惊讶。“有这事?”
  孙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怀疑周瑜到底有没有和蔡琰说过话。“你连这都不知道?”
  周瑜胀红了脸。“她……她为亡夫守丧,我……我……”
  孙策叹了一口气,心里平衡多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原来周瑜也不是什么都很强啊。那就让我来开导开导你吧,谁让你是我好兄弟呢。看你们这么般配,连我都舍不得拆散。
  “那你跟我说实话,喜欢不喜欢她?”孙策指着周瑜,很严肃。周瑜吓了一跳,不敢大意,很慎重地想了想,用力点点头,声音却很小,孙策不注意听都听不清楚。
  “喜……喜欢。”
  “有多喜欢?”
  “呃……一见之后,寤寐思服。”
  “说人话。”
  周瑜的俊脸憋得通红,咬咬牙。“我想娶她为妻。”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非她不娶。”
  “对嘛,这才像个男子汉。”孙策拍拍周瑜的肩膀。“搞定她,别被人抢了去。”
  周瑜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想去一趟洛阳,请家父来提亲。”见孙策一脸鄙视地看着他,又连忙说道:“这是终身大事,必须有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要不然……是对她的不敬。”
第0270章
夫人
  孙策眨眨眼睛,觉得有理。周瑜不是他,蔡琰也不是尹姁,不能明抢。不过周异远在洛阳,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婚礼暂时没法办,这意思也得很定下来。要不然蔡邕和他去汝南,然后就要去襄阳,会不会再到宛城来都说不定,不知道又得拖到什么时候。
  当然这也没什么大问题,周瑜相中了蔡琰,蔡邕也相中了周瑜,别人想插脚也不容易。
  说起来多少有些伤自尊,敢和周瑜抢老婆的没几个,敢和他孙策抢老婆的却一大把,不主动点还行吗?孙家这家风必须发扬光大啊。
  “行了,既然你有主意,我就不多嘴了。回城吧,等会儿有事跟你说。”
  周瑜点头,心里松了一口气,多了几分感激。得知孙坚让他回来接手孙策的兵权,他是有些担心的。关系再好,这也是很敏感的事,如果孙策因此怀疑他,他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不料孙策不仅毫无芥蒂,还这么热心的鼓动他去追蔡琰,堪称坦荡。相比之下,他倒是有些戚戚了。
  和来迎接的人聊了一阵,一起回城。阎象、杜袭等人聚集一堂,向孙策汇报情况。按照孙策的要求,周瑜一直在旁边听着。在他去汝阳奔丧的时候,宛城的大小事务都要由周瑜负责,他自然要了解情况。
  徐荣没有攻城,宛城幸免于难。内城已经修复完毕,城里的废墟也基本清理干净。因为大量豪强被杜畿绳之以法,剩下的人有的主动献出土地,谋求与孙策合作,有的则交纳了大量赎金,卖房卖屋,濒临破产。虽说一时间人心惶惶,但形势一直控制在阎象等人手中。
  该处理的已经处理完毕,现在该施恩了。这件事自然只有孙策能做决定,其他人都没这权力。
  孙策带着庞统,一人抱着一坛菊潭水来到木学堂后院的小屋。黄月英正坐在那张又宽又大的书案前发呆,冯宛等人刚刚回家,和家人团聚,这里只有黄月英一人,颇有些冷清。她的小脸瘦了一圈,眼睛显得更大,却又黑又亮。
  孙策推门而入,将菊潭水放在案上,挥手示意庞统去请黄承彦。黄月英瞪着眼睛,茫然地看着门口,一动不动。孙策有些意外,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却被她“啪”的一下子打开。孙策吃痛,以为黄月英又犯了小性子,正想开个玩笑缓和缓和气氛,黄月英举起手。
  “别说话!”
  孙策立刻变成木头人,一动不动,生怕打扰黄月英。黄月英站了起来,四处看了看,从一堆简帛中找出一幅空白的素帛,拿起笔,伸到砚台里去蘸墨。屋子里比较暖和,时间可能有点长,砚台里的墨已经干了。黄月英蘸了几下也没墨,干脆把笔伸到嘴里舔了舔,迅速在帛书上勾画起来。
  孙策忍着笑,打开陶坛,在砚台里倒了点水,又拈了一小块墨放进去,用研子压住磨了起来。黄月英头也不抬,奋笔急书,片刻功夫,一副草图绘就。她扔了笔,一跃而起,勾着孙策的脖子,就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放声大笑。
  “哈哈,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孙策一脸茫然。
  “四轮车啊,你要的四轮车啊。”黄月英拿起草图用力抖动着,双眸如星。“我想了这么久,突然想出来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孙策大喜,连忙放下研子,接过黄月英手中的草图。草图上画了一个门轴一样的托盘,具体如何运作,他并不清楚,可是看黄月英这副模样,再想到刚才黄月英盯着门出神,她应该是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至少是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来人,来人!”黄月英冲到门口,大声叫道。
  话音未落,一个中年木匠从前院奔了出来,快步走到黄月英面前。“夫人,有何吩咐?”
  “把这拿去,立刻制模。”
  “喏!”木匠接过看了一眼,用力一拍额头,大叫道:“夫人,这不是门枢吗?我们天天看这东西,居然没想出来,还是夫人聪明。”
  黄月英突然明白过来,小脸通红,连连挥手。“快去,快去。”
  木匠连连点头,捧着草图,一溜烟的跑了,根本没注意到屋里的孙策。黄月英关上窗户,吐吐舌头,嘿嘿笑了两声,贴着墙,慢慢地往后面挪。孙策强忍着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黄月英被他看得无地自容,喃喃说道:“我……我……”
  “坐吧,夫人。”孙策坐了下来,指指身边的坐垫,搬起陶坛倒了一杯水,递了过去。“析县最有名的菊潭水,有病治病,没病养生,女子喝了还能美容。这是我特地给你留的,算是谢你这些天的辛苦。”
  “真的?”黄月英凑了过来,啜了一口,皱皱眉。
  “不好喝?”
  “好喝,好喝,就是有点凉。”
  “哦,忘了,应该煮一下的。”孙策连忙拿过水壶,用水洗涮了一下,倒进大半壶水,搁在炉子上。这时,他才有空打量屋子。屋里有些乱,还有很浓的墨臭味,一点也不像闺房。书案占去了一半地方,床反而被挤在角落里,床上的被子也没叠,胡乱堆在一旁。
  孙策走了过去,将被子抖了抖,被子有些湿,应该有些天没晒了。他索性揭了被褥,挟在腋下拿到屋外,晾在立好的架子上。黄月英趴在窗前,看着孙策来回忙碌,眼睛弯得像月牙儿。
  黄承彦走了进来。见孙策晒被子,吓了一跳,连忙上前阻止。“将军,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孙策拍拍手。“怕我辜负阿楚?”
  “呃……”黄承彦一时语塞。
  “我知道,有袁将军的遗命在前,阿楚做不成正妻,终究是委屈了她。可是在我的心里,她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我会好好待她。”孙策转头看去,黄月英已经不在窗口,也不知道躲哪儿去了。但是他相信,他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黄月英都听得见,而且听得清清楚楚。“你放心,等她年满十六,我就以正妻之礼迎她过门。”
  黄承彦叹了一口气。“袁将军虽逝,袁夫人却在,这事没那么容易,将军有这份心就够了,不必勉强。”
  孙策迟疑了片刻,语气很坚定。“我会想办法。”
第0271章
生而知之
  孙策和黄承彦进了屋,黄月英不知道躲哪儿去了,不见踪影。孙策知道小姑娘脸抹不开,也没找她。两人坐在案边,孙策把长安可能有变,自己要赶去汝阳送葬,暂时避一下风头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解释了自己修改功劳簿的原因。
  黄承彦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任何建议,直到孙策说完,他才点了点头。
  “几个月之间,将军能有这样的进步,堪称一日千里,实在令人汗颜。”
  “这么说,丈人不反对?”
  黄承彦瞅了孙策一眼,欲言又止。丈人这个词既指年长者,又有妻父的意思。他刚到中年,虽说比孙策年长,却又未到被人称为丈人的地位。孙策称为他丈人,自是约定婚约的意思。虽然这不合礼,却可见孙策一片至诚。
  “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有什么好反对的。阿楚喜欢就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