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1332

  这个情况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孙策早有心理准备,而且纳入整个计划之中。
  很快,济阴太守袁叙率领一万五千余人赶来,离昌邑不足三十里。
  孙策随即命令吕范迎战,自己则率步骑监视昌邑城里的袁谭。
  ……
  梁亭。
  吕范背着手,站在刚刚立起的将台上,来回踱着步,不时抬头看一眼远处的地平线。
  由定陶至昌邑,这是必经之路。接到孙策命令后,他就赶到这里布阵。
  他所领号称一万余人,其实只有五千多人,不足袁叙一半。不过他一点也不怯阵,镇守睢阳两年多,大大小小的战事也经历了好几次,不久前还被袁谭的五万大军围攻,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局面。
  梁国是小国,原本户口就不多,最高的时候也只有八万余户,经过几年黄巾,州郡混战,召集实际户口不到六万,郡国兵有一万人左右,但睢阳是要害之地,不能有闪失,所以他留下一半人给副将桥苞,让他守好睢阳。桥苞是桥蕤的亲弟弟,能力一般,但忠诚无虞。
  远处的地平线上隐隐约约出现了烟尘,比较低平,是步卒出现在的标志。
  有斥候策马飞奔而来,报告最新消息,验证了吕范的猜测。
  吕范吐了一口气,坐了下来,捏了捏袖子。袖子里藏着孙策的命令,上面只有寥寥几字:先胜后败,保存实力。他明白孙策的用意,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跑了这么远的路,却不能痛痛快快的打一场,还要败给袁叙这个清谈客,实在憋屈。
  ……
  袁叙靠在车壁上,随着马车的前进摇晃着身体,昏昏欲睡,直到被郡吏王思叫醒。
  “府君,前面就叫梁亭了,前锋报告说,吕范在此布阵。”
  袁叙木然半晌才回过神来。“吕范有多少人?”
  “与我军相当,有万余人。”王思停顿了片刻,又道:“不过,我怀疑是疑兵。”
  袁叙打量着王思,忍不住想笑。王思很年轻,还不到二十岁,不久前才入职。“你领过兵?”
  王思皱皱眉,很不高兴,却还是忍着性子。“府君,睢阳人口就那么多,豪强的数量也有限,兵力大致有数的。之前我听人说,睢阳总共只有万余人,现在吕范出征,岂能全部带走,不留人守城?”
  袁叙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他重新打量了王思两眼。“传令各部小心戒备,准备接战。先探探吕范虚实,如果他真的兵力不足,我们或许能击败他。”
  王思应了一声,转身去了。袁叙下了榻,捡起落在地上的书,钻出车厢,伸了个懒腰。看着两侧列阵前进的士卒,他捶着酸痛的腰,叹了一口气。他越来越讨厌这种生活了,如果不是袁谭被困在昌邑城,如果不是昌邑离定陶只有两三天的路程,他真不想来。
  他不想作战,更不想与孙策作战。上一次去萧县配合刘备作战,结果被孙策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是运气好,天降大雨,他们很可能就被孙策困死在萧县了。那一夜的逃亡让他心有余悸,那些被沼泽吞没的士卒临死前绝望的惨叫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让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也许我该弃官,回汝阳老家读书去,坐观成败。”袁叙暗自想。他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孙策是袁术指定的继承人,还是袁术的女婿。他又不想建功立业,只想安安静静地读读书,孙策应该不会难为他。实在不行的话,找袁权讲讲情,袁权这点面子总是要给的。
  这个念头已经在袁叙脑子里停留了很久,只是他一直不敢提,生怕袁绍记恨他。袁绍是什么样的人,他还是清楚的。如果让袁绍觉得受到了冒犯,将来袁绍得了天下,他不会有好结果。
  “咚咚咚……咚咚咚……”
  前面的战鼓声响了起来,打断了袁叙的思绪。袁叙苦笑着,打起精神,下了车,跨上卫士牵来的战马,准备迎战吕范。
第0988章
投其所好
  吕范与袁叙战了一日,不分胜负。
  吕范的部下更精练,装备也相对好一些,一直占据着主动权,但两倍的兵力差距还是让吕范倍感压力。他本想露个破绽,诱袁叙来攻,不料袁叙谨慎得很,步步为营,反倒让吕范不敢掉以轻心。
  两人打得都比较保守,谁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
  当天晚上,吕范收到孙策传来的消息,张超、董访率领两万陈留兵正在赶往睢阳,孙策要求他立刻撤退,返回睢阳主持战事。虽然早就知道有这个可能,吕范还是觉得很可惜。不过他清楚孙策的计划,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二话不说,连夜拔营,撤了。
  第二天,当袁叙吃完早饭,正准备率兵出营接战的时候,斥候来报:吕范大营里完无一人。
  袁叙愣了半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好多派斥候打探消息。折腾了一天,袁叙最终确认,吕范已经撤走了,而且走得很匆忙,一天时间,他就赶到了己氏,几乎是急行军的速度。
  袁叙不明所以,不过他还是送信给袁谭,说明情况,同时继续率部向昌邑挺进。
  ……
  袁谭看完袁叙的军报,费了好大的劲才忍住笑意。
  “佐治,孙策应该也收到消息了吧,你说他会怎么应对?”
  辛毗很平静。“最终会退,但他应该不会这么简单的退。如果有机会,他肯定会突袭袁济阴,然后再撤退,以便退得体面些。”
  袁谭觉得辛毗说得有理。陈留、济阴相继出兵,吕范被迫撤退,预示着孙策的攻势被遏制,接下来将不得不撤退。以孙策的性格,不打一仗再撤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我们要出城接应吗?”
  “不用,提醒袁济阴小心些就是了,纵使孙策踹营成功,也影响不了大局,先让他骄狂一段时间,等大军集结完毕,再诱击他,也许能一击成功。”
  袁谭连连点头。“怒而挠之,卑而骄之,正合兵法之意。佐治,要不要写封信刺激刺激他?”
  “可以试试。”
  袁谭随即叫来了主记阮瑀,让他给孙策写一封信。阮瑀是陈留人,蔡邕的弟子。孙策入主豫州时,曾经请蔡邕请信来请阮瑀,阮瑀没理他。袁谭入兖州,同郡毛玠将他推荐给袁谭,为袁谭主文书。写文章对他来说是看家本事,信手拈来,一会儿功夫就写好了。
  袁谭看完,哈哈大笑。“佐治,你说孙策看到这封信,会不会气得要杀人?”
  辛毗也看了一遍,笑道:“我猜不会。要不我们打个赌?”
  “赌就赌。”袁谭心情非常好,一口答应。约好了赌注后,他又问道:“你为什么说不会?”
  “孙策不是孙坚,虽然年少,却还有一定的制怒能力。何况他身边还有郭嘉,郭嘉一定会提醒他。敌我悬殊,孙策再鲁莽,也不会冲动行事,自陷死地。”辛毗扬扬眉,眼中流露出一丝残忍的笑意。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作用小不等于没有,就像是小火苗,有可能被一口气吹灭,也有可能烧掉整栋华屋。”
  袁谭若有所思。“佐治,若非有你,我无法战胜孙策。你就是我的子房啊。”
  辛毗把目光转了开去。“使君,这才是反击的开始,离胜利还有很远,切不可掉以轻心。”
  ……
  孙策接到袁谭的信之前,已经收到了吕范的消息,也知道袁叙正在赶来。读完信,他笑了起来,伸手弹弹信纸。“这阮元瑜不愧是蔡伯喈的弟子,文章写得真好,骂人不吐脏字的。”
  郭嘉接过来瞅了一眼,捏成一团,扔在一旁。“如果文章写得好就能定胜负,天下事就简单了。别看阮瑀现在清高自负,等将军得了天下,让他写文章骂袁谭,他说不定写得比这篇文章还要好。”
  孙策忍不住放声大笑。郭嘉可谓是一针见血。他也曾经是文艺青年,读过一些古文,觉得文章天下事,一篇好文章就能扭转乾坤,对李白醉酒草国书之类的故事心向往之。后来略知史事,才知道这些都是坊间传奇。文章就是文章,起不到这么大的作用,那些所谓一篇文章影响历史的故事只看到了文章,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背后的历史。
  别的不说,这个阮瑀在民间传说中也是清高自许,不与曹操合作,可实际上他名列建安七子,与曹丕等人唱合,是曹氏父子的座上客。如果他能得了天下,想必阮瑀也会写文章来吹捧他,或者替他骂袁谭。
  文人嘛,真正有气节的有几个,至少阮瑀不是,他的儿子阮籍也不是。
  “那我们怎么应对?”
  “不理他。”
  “就这么简单?”
  “不理他,就是有气不能发,已经被他激怒,却还没有到失去理智的地步。一封信没什么用,却是辛毗试探将军的手段,将军要给出他希望看到的反应,才能让他自以为得计,一步步地将他引到陷阱里去。”
  孙策沉吟片刻。“那我们撤退之前,要不要发泄一下?”
  “发泄不发泄,其实都不重要,但将军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弄巧成拙。”郭嘉想了想,又道:“我觉得还是先忍一忍的好。这才刚刚开始,如果这时候将军就失控了,与将军以往的战绩不符,反而容易引起辛毗警惕。我们要给他一点意外。对辛毗来说,将军越强,击败将军能获得的成就感越足,对他也就越有诱惑力。如果将军太弱了,他反倒未必有兴趣。”
  孙策摇摇头。这些人都是揣摩人心的高手,没一个是善茬。郭嘉就不用说了,辛毗也是帮曹丕争位的重要人物。所以仔细算起来,司马懿都是他的晚辈。
  “行,就依你的。”
  孙策也没写回信,让人直接把信使轰了出去,随即拔营离开昌邑,退守东緍。
  ……
  听完回报,袁谭感慨不已,心悦诚服的奉上赌注:一枚玉佩,然后问辛毗要不要出城追。
  辛毗摇摇头,盯着手里的玉佩看了很久,嘴角微微挑起。“不急,等等刘和的消息。如果他能攻破东海、彭城,切断孙策的退路,这一战才叫痛快。”
  “刘和能做到吗?”
  “如果能,他的损失也不会小,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取得使君的支持。如果不能……”辛毗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着袁谭。“那他以后看到使君就更得低着头。”
  袁谭如梦初醒,拍拍额头,放声大笑。
第0989章
天下为棋
  彭城,武原。
  战鼓声一阵紧似一阵,随着强弩校尉的怒喝,弓弩手们射出一阵又一阵的箭雨,箭矢带着凄厉的啸声,跃上天空,又呼啸而落,射向城头的守军。
  城墙上已经钉满了箭矢,就像长出了一层羽毛似的,已干的血迹上流淌着新鲜的血迹,一层盖着一层。一具具尸体倒在城下,燃烧的云梯、攻城车、望楼比比皆是,烟雾缭绕,让人无法顺畅的呼吸。一架云梯倒下去,云梯上的士卒惊呼着落地,另一架云梯又架了起来,一队士卒举着盾牌,在弓弩手的掩护下冲过填好的护河城,爬上云梯。
  城头的守军喊叫着,将一种黑色的液体倒了下来,云梯上的士卒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淋了一头一脸,紧接着,一枝火把扔了下来,落在黑色的液体上,“嘭”的一声,火焰窜起三尺多高,黑烟弥漫,士卒和云梯一起烧了起来,士卒发出凄厉的惨叫,跳下云梯,向不远处的护城河跑去,可是他没有跑到护城河就倒在了地上就被箭射中,倒在了地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