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1332

  许攸从门外走了进来,背着手,慢慢走到庭院中央,环顾四周,又走到栏外,和荀谌隔着栏杆相望。荀谌目光闪动,扫过许攸的脸,见许攸笑容满面,神情高深莫测,不禁笑了笑。“幽州正在大战,子远兄不在阵前为盟主出谋划策,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莫非子远兄改宗纵横家,要做说客?”
  许攸笑道:“你是和主公分庭抗礼的诸侯吗?”
  荀谌脸色一僵,半晌才一声长叹:“岂敢。看来子远兄这是要来取我首级啊,能让子远兄专门跑一趟,我也算是死得其所,比韩文节强太多了。”
  “你啊。”许攸收起笑容,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手按在栏杆上,纵身一跃,轻盈地跳过栏杆,坐在荀谌面前,伸手轻点荀谌的心窝。“你这心病不解,主公如何能用你?”
  “我这心病,无药可医,也许只有等到九泉以下,当面向韩文节请罪之后,方能释怀。”荀谌抬起头,看着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眯起眼睛。“幽州下雪了吧?”
  “我来的时候还没有,不过现在应该下了。休若披甲卧冰,持节吞雪,和你可不能比。友若,你这个做弟弟的,是不是太悠闲了?”
  荀谌抬起眼皮,诧异地打量着许攸。许攸的眼神很诚恳,看起来不像是找他麻烦的,披甲卧冰,持节吞雪这八个字也意有所指,看来兄长荀衍不仅统兵了,权力还不小,至少是方面之将。这让他有些犹豫,他可以不在乎个人的荣辱,但他不能影响兄长的前途,更不能断绝家族的希望。
  “我还能做什么?”荀谌说道:“冀州我可不去。太冷了,我受不了。”
  “不用你去冀州,就在这儿。”许攸用脚点点地。
  “这儿?”荀谌惊讶不已,坐了起来,目光在许攸脸上来回扫了两遍。许攸看着他,似笑非笑。过了一会儿,荀谌反应过来了,眼神却更加失望。“刘和要回幽州?”
  “嗯。”
  “盟主不打算夺取幽州了?”
  “取还是要取,只是换一种方式。”
  荀谌哼了一声,重新躺了回去,慢慢抚摸着怀中的猫。猫被他摸得不安,“喵喵”的叫着,挣扎出来,跳上栏杆,又跳下台阶,在两只大黄狗之间挤出一个空档,卧了下来。荀谌沉思了片刻。
  “这不是个好主意,也不是一个我能完成的任务,恕我不能从命。”
  许攸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为什么?”
  “我守不住下邳、广陵。”荀湛声音从容起来,坦然地迎着许攸的目光。“下邳、广陵既无险可守,我也不是擅长用兵之人。若是面对陶谦,我还有一战之力,面对孙策,我没有一点把握。”
  “你不用面对孙策。”
  “就算他不能亲至,派别人来,也不行。”荀谌笑笑。“我随刘和与孙策的部下交过手,薄姑陂一战,是郭嘉指挥的,鲁肃、董袭等人都是能征善战之将。鲁肃就驻在钟离,随时可能攻入下邳。”
  许攸惊讶地看着荀谌,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认识眼前这个人。荀氏兄弟聪明过人,荀彧有王佐之才,荀衍、荀谌也是成名多年的名士,荀谌一向自视甚高,此刻却自承无能,甚至不是孙策麾下一将的对手。他是谦虚还是借此推脱,不肯再为袁绍效劳?
  “你不要这么看着我?我从来不是一个谦虚的人。”荀谌无声地笑了起来,笑得有些苦涩,有些落寞。“不过禽兽也知道爱惜自己的羽毛,我不能明知会辜负盟主的期望还要勉强从事。子远兄,我相信,你如果到平舆去一趟,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临别之前,我再多一句嘴吧,还请子远兄转告盟主。”
  “友若所言,必是高见。”许攸强笑道:“我洗耳恭听。”
  “不要在大河能行船的时候交战,否则后路难保。”
  许攸看了荀谌两眼,不以为然。“多谢,我一定转达。”
  ……
  梁国,虞县城外,十几匹快马飞奔而至,马背上的骑士翻身下马,迅速散入四周的树影之中。一身普通骑士服的曹昂看看四周,整了整衣服,大步进了院子,潘璋跟着进了门,随即掩上大门。
  “使君,但有意外,立刻呼唤。”
  曹昂点点头。院子不大,只有前后两进,但打扫得很一尘不染,家具也摆放得整整齐齐。曹昂环顾四周,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脚步。从他记事起,养母丁夫人就是这样,最不喜杂乱,即使是偶尔居住的地方也一定要打扫干净,收拾整齐,这和父亲曹操的性子格格不入。两人感情淡漠和这一点有很大的关系。
  “大兄?”曹英听到声音,从里面奔了出来,一见曹昂,立刻张开双臂,飞奔过来。曹昂蹲下身子,接住曹英,抱了起来,随即感受到一点异样。“阿英,你好重啊,大兄都抱不动了。”
  “嘻嘻……”曹英含泪带笑,搂着曹昂的脖子,很不好意思。“平舆的饭菜好吃嘛,顿顿有肉。”
  “是吗,这么好啊,连我都馋了。”曹昂抱着曹英,进了后庭。丁夫人姊妹正坐在堂上说话,见曹昂走来,打住了话头,转头打量。丁如意笑道:“几年不见,子修越发高大了。”
  “随他生母。”丁夫人笑道,眼中全是慈祥。
  见丁如意在座,曹昂很是意外,连忙放下曹英,赶到丁如意面前,向丁如意行礼。夏侯霸兄弟从廊下走了过来,一一向曹昂行礼。曹昂又惊又喜,和他们说笑了几句。
  丁夫人说道:“子修,既然你这么喜欢他们,让他们随你去昌邑好不好?”
  曹昂皱皱眉,松开夏侯霸等人,挨着丁夫人坐下。“阿母,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兖州的情况非常不好,我这次来除了和你们见面之外,还想求孙将军伸以援手,救百姓于水火。”
第1252章
曹昂请降
  丁夫人姊妹面面相觑,都觉得自己听错了。
  “子修,你在说些什么?兖州有困难,你为什么不向袁本初求援,反倒向孙将军求援?这……这是怎么回事?”
  曹昂苦笑。“阿母,小姨,你们别急,听我慢慢说。”
  任城之战后不久,兖州就爆发了疫情。情况原本不严重。大战之后有疫情是很常见的事,兖州东部南北两个战场打了那么久,很多尸体来不及掩埋,被野狗啃食,引发疫情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曹昂当时也没在意,他一心忙着恢复生产,争取补种庄稼,减小损失,准备秋后再战。谁知道后来疫情越来越严重,患病的人越来越多,有扩散的趋势,这才知道情况不妙,立刻组织医药救助。
  折腾了两个多月,形势刚刚好一点,青徐大疫爆发,不少流民涌入兖州,兖州疫情再次蔓延。在之前的疫情中,兖州的药物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也没有足够的药物应付这一波疫情。曹昂本来想通过药商从兖州、荆州采购,可是豫州也发生大疫,孙策将南阳的医匠和药物调往豫州以控制疫情,不再对外销售药物,兖州立刻陷入绝境。
  曹昂也派人向袁绍求援,但袁绍在幽州作战,千里迢迢,消息一来一去就要半个月,如果中间再延迟一下,就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了。反正自从疫情第二次爆发以来,曹昂派了十几拨人给袁绍送消息,袁绍一次都没回,前些天许攸来到昌邑,给他带了个消息,还是询问他兖州疫情的,言下之意,如果兖州疫情能在两个月内结束,袁绍希望曹昂能够整军备战,准备对豫州发起攻击。
  接到这个消息,曹昂很绝望。他对许攸说,你回报袁盟主,兖州疫情已经失控,百姓曝尸荒野,不仅不可能整军备战,而且可能波及入境的人,包括大军。
  “傻孩子,袁本初一向自负,最受不得人轻慢,就连你父亲面对他都不敢有丝毫放肆,你这么对他说话,岂不是自取其祸,他如何还能帮你?”
  曹昂摇摇头。“阿母,我也想明白了,就算我对他再礼敬,他也不会帮我。我就是他手里的一把刀。有用的时候还能磨一磨,上点油脂,保养一下,如今兖州荒残,不仅帮不上忙,还可能拖累他,他哪里还肯帮忙。”
  丁夫人姊妹相对无语。
  “阿母,你说孙将军会帮我吗?”
  “孙将军为人仁孝,对百姓也是极好,他不会坐视兖州百姓病死沟壑。可是豫州这次的疫情也很严重,他已经疲于应付,还能不能有余力帮你,真的不好说。而且……”丁夫人心疼的看着曹昂。和上次见面相比,曹昂高了,也更瘦了,脸色黝黑,透着愁苦之色。“你如果向孙将军求援,袁本初不会容你,你做好和他决裂的准备了吗?”
  曹昂咬着嘴唇,摇摇头。“大不了我放弃兖州,卸甲归田。听说孙将军给百姓授田,我回谯县耕读,说不定还能将父亲的精舍赎回来,以后侍候阿母,娶妻生子,做个孙将军治下的普通百姓也不错。”
  丁夫人长叹一声,摸着曹昂的脸。“你这孩子啊……”
  ……
  孙策大步走进中庭,看了一眼堂上坐着的丁夫人姊妹和阶下的夏侯霸等人,很是诧异。他用手捏捏夏侯称的小脸蛋,又拍了拍夏侯霸的脑袋。
  “你们怎么又回来了?”
  夏侯霸缩着脑袋,咬着嘴唇,一声不吭。夏侯称嚅嚅地说道:“兖州……兖州比豫州更惨,没法去。”
  孙策皱皱眉,看了一眼丁夫人。他本来就觉得奇怪,丁夫人一回平舆就要见他,这不太像丁夫人的做派,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现在听夏侯称这么一说,这件事可能还和兖州有关,和曹昂有关。他来到堂上,瞅瞅丁夫人,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他知道兖州情况不好。某种程度上,这里面有他的功劳。将战线推到兖州境内就是为了将战争带来的损失推到兖州,减少豫州的损失。兖州在任城之战后就有小规模的疫情,本来已经渐渐平息了,后来豫州大疫,兖州虽然没有接收多少流民,但兖州的人力、物力消耗殆尽,没有防范能力,所以疫情又一次蔓延。虽然没有豫州这么严重,但曹昂更没有豫州能拥有的人力、物力,所以损失一点也不小。
  战争就是这样,不管你多么繁华的地方,打上几年仗,再来几次瘟疫、灾荒,就全毁了。兖州现在就是这情况,青州、徐州北部也差不多。如果不是他抢占豫州,豫州也逃不脱这场灾难。
  “曹使君可好?”孙策在袁权让出的主位上入座,同时给袁权使了个眼色。袁权露出无奈的微笑,悄悄地握住了孙策的手,轻轻捏了捏。孙策反手握住,在她手心里挠了挠。袁权心领神会,白了孙策一眼,有点心虚的看看四周,想把手抽回来,却被孙策紧紧的握住,不肯放手。
  “不好。”丁夫人躬身施礼,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交给一旁的夏侯衡,夏侯衡接过,送到孙策面前。
  孙策接过来,却没有看,放在面前的案上。他迅速分析了一下形势。曹昂向他求援,自然是走投无路了。这说明他没能从冀州得到支援。冀州这两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事,也没有疫情,应该有足够的药物可以支援兖州,袁绍一毛不拔,不可能是出于吝啬,而是他手里的物资另有用处。
  比如征战。大军出征需要很多物资,疗伤治病,防疫去灾,所需的药物和疫情爆发时需要的药物基本相同。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出征,这类药物是万万不能少的,甚至比粮食还重要,必须提前几个月进行储备。这可不是几百、几千人的小行动,随时可以从库房里提取。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就更不能接济曹昂了。他也需要药物储备,准备大战。
  “夫人,曹使君都说些什么啊?这是战书,还是请降书?”
  “将军如果愿意,不妨看作请降书。”丁夫人轻叹道:“兖州已经难以为继,如果孙将军只肯救援治下的百姓,子修愿意将兖州拱手相让。他还在己氏,只需将军一纸手令,他就会孤身前来请降,只希望将军能救兖州百姓于倒悬。”
第1253章
洞若观火
  孙策将曹昂的书信丢在案上。“看看。”
  郭嘉在对面坐了下来,放下羽扇,拿起书信,看了一遍,随手又转给张承。张承看得比较慢,半天才放下来,苦笑道:“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
  孙策哼了一声。他也有这个想法。曹昂声明愿意为兖州百姓放弃一切,是不是真的?难以判断。按理说,曹昂再仁善也不会仁善到近乎圣人的地步,这不合常理。就算他真有赤子之心,陈宫也不能同意他这么干。本着做最坏的打算这个原则,他更倾向于认定这是一计。
  接受曹昂的请求不行。这会让他有趁人之危的嫌疑,除非他还让曹昂担任兖州刺史,否则兖州百姓会对曹昂感恩戴德,只要会有人提议让曹昂重新担任兖州刺史,必定会有很多人支持。不管怎么处理,这都会让曹昂赚足名声,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
  不接受曹昂的请求也不行。这会让他好容易积累起来的名声毁于一旦,而且他也挡不住流民。如果曹昂故意将流民往豫州赶,一样能对豫州造成伤害。兖州人因此会对他恨之入骨,和他死磕到底。
  “将军有什么看法?”
  “看起来像是一计。”孙策说道:“陈宫?”
  郭嘉重新拿起羽扇,轻轻摇了摇。“的确有点像,自以为算无遗策,其实迂腐之极。”
  孙策眼神一闪,心里莫名的轻松了不少。他相信郭嘉能够对付陈宫,这才第一时间来军谋处找郭嘉。
  “怎么说?”
  “陈宫这么做,等于给将军出了一个难题。将军若应,便是趁人之危。将军若不应,便是见死不救。相反,曹昂却得了一个舍身为民的美名,这兖州刺史之位更加稳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