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1332

  袁绍叹了一口气。“是啊,谁能想到黄子琰……”他咂了咂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黄琬也是个能臣,有统兵平乱的经历,怎么上了阵却这么不中用,居然被黄忠困在山里了。他这一仗是怎么打的?这事的确怨不得郭图,可是又该怨谁呢?
  我袁本初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袁绍一时惆怅。
  ……
  黄琬坐在禹登台上,看着远处的火光,听着激烈的战鼓声,心情低落得无以复加。
  援军来得很快,还没到一天就已经赶到山中,与自己只隔一道山谷。可是这道并不算特别深的山谷却像横亘在他和援军之间的天堑,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那不是一条逃生之路,那是一条通往地狱的入口。黄忠准备了一天,就等着援军自投罗网。
  不知道先赶来的是谁,荀衍还是麹义?应该是荀衍。倒不是他不相信麹义,而是麹义他们正准备围攻颍阳,突然撤退,需要有经验的将领断后,麹义应该是断后的那一个。
  荀衍很聪明,假以时日,也有可能成为一员大将,但他此刻刚刚掌兵,作战经验欠缺,面对临颍城的董袭都无计可施,面对黄忠就更没什么机会了。他攻得越急,伤亡越重,黄忠越得意。黄忠有地利可用,又以逸待劳,他会让荀衍损失惨重。
  可惜,党人掌兵的希望刚刚看到一点曙光就被黄忠扑灭了。当然这事怨不得黄忠,要怨也只能怨我自己。是我自己一手造成了这个局面,将整个颍川战场的形势毁于一旦。
  黄琬握着拳头。他现在手无寸铁,连拍髀都被何逵搜走了,只能看着自己的失误被黄忠紧紧抓住,一步步的扩大战果,最后将成千上万的将士吞没。就算他自杀也没用,黄忠四面围住,他没法把消息传出去,只能做个囚徒。
  “子同。”
  何咸快步走了过来。“黄公。”
  “你和黄汉升相识吗?”
  “有一面之缘。”何咸淡淡地说道:“当初他托人见我,想谋一官半职。”
  黄琬苦笑。黄忠求见何进,自然是想用乡党关系谋晋身之阶,不过当时何进的大将军府已经被他们党人控制,黄忠这种没有家世名望的根本不可能入府。现在报应来了,黄忠把他困在这里,他却要求见黄忠。
  “能否请子同去见黄忠,为我传一句话?”
  何咸沉默片刻。“当然可以。黄公想传什么话?”
  “我想见见他。”
第1366章
物是人非
  黄忠裹着大氅,用湿巾擦了擦脸,露出歉然的笑容。
  “军事简陋,招待不周,还请何君见谅。”
  何咸惊讶地打量着黄忠。黄忠没怎么变,还是他熟悉的那张脸,只是少了几分寒伧,多了几分自信,即使神情疲惫,两眼通红,笑容依然是那么从容,举止投足间依然客气,却再无一丝当年的惶恐。
  “汉升时来运转,可喜可贺。当年我父子有眼无珠,错失汉升,至今遗憾。”
  “何君说笑了。”黄忠挥挥手,不以为然的笑笑。当年他是有些怨恨,可是时至今日,他不仅不恨,反而感到庆幸。当时真进入了何进的大将军府,也未必能成为何进的心腹。大将军府与其说是何进的,不如说是袁绍的,他这样一个没有家世、名望的武夫就算进了大将军府也不过是个爪牙,哪里能像现在这样独掌一部,坐镇南阳。
  黄忠让人取来一些干粮、酒水,请何咸用餐。何咸看看远处正在厮杀的将士,又看看黄忠面前的干粮、酒水,笑了一声。“汉升,你也是统领万人的大将,怎么就吃这些?”
  “这个好啊。”黄忠热情的劝道,端起一碟牛肉送到何咸面前。“这是南阳牛肉,你尝尝。”
  何咸无奈,只得拈起两片牛肉送进嘴里。牛肉有些干,有些硬,还有些咸,味道并不像黄忠说的那么好。不过何咸这几年在外闯荡,什么苦都吃过,见识也不是以前可比。他一眼看出这是军中干粮的做法,为的是便于长期保存。换句话说,这可能是黄忠军中的标配,并不是特别是为黄忠这个将领准备的。
  比起黄忠拿出一席丰盛的酒席招待他,这几片牛肉更让他震撼。南阳盛产黄牛,但牛肉还是稀罕之物,普通百姓平时是舍不得吃牛肉的,黄牛不是用来拉车就是用来耕地,做军中干粮就更难以想象。这要宰杀多少黄牛?
  “这是普通将士吃的?”
  “啊。可能有点干,配上酒会好一点。”黄忠热情地递过一只酒壶。
  何咸接过,喝了一口酒,含在嘴中,牛肉的确软了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他的目的本不在口味,确认了普通将士也有这样的干粮,他就达到了目的。他慢慢的将几片牛肉吃完,又将其他的几块干粮吃掉,借着这个时间查看四周的形势。就在他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前面的山头传来消息,又打退对手一波进攻。
  “看来荀休若不是汉升的对手啊。”
  黄忠笑了起来,他身边的李严却冷笑了一声。黄忠抬起手,轻轻挥了挥,示意李严退下。何咸看在眼中,淡淡地说道:“听他口音,似乎也是南阳人?”
  “是的,小门小户,又年轻,刚从讲武堂毕业,没见过世面,何君不要见怪。”黄忠坐下,整理了一下大氅,又将腰间的战刀拨正。“何君此时来,想必不是与我叙旧吧?你想知道什么,不妨直说,我能说的就说,不能说的还请何君见谅。”
  见黄忠这么直接,何咸也没有再掩饰。他开门见山。“谁在攻击?”
  “荀衍。他傍晚时分赶到,准备了一个时辰就开始进攻。别看鼓声敲得响,其实进攻很有节制,我想他不外乎两个想法:一是通知你们,他来了,不要放弃;二是想利用这个机会练练兵。”黄忠笑笑,意味深长地看着何咸。“荀休若正当壮年,虽然成名多年,却不为名气所累,是一个很可怕的对手。何君亦不遑多让。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当年的贵公子会变成一个精明干练的斥候。何君,我冒昧的问一句,这几年不断有细作出没于南阳铁官附近,是你的安排吧?”
  何咸迎着黄忠的目光看了一会儿,笑道:“怪不得南阳铁官固若金汤,水泼不进,原来是汉升在主持防务。”
  “不是。”黄忠摇摇头。“不妨告诉你,木学堂内部警戒都由孙将军直接安排,我也不能随便插手。当然,你们想混入宛城,不可避免的会与我手下的斥候营交手,所以我对你们的行动也早有耳闻。”
  “早就听说孙将军重视工匠之技,果不其然。”何咸低下头,慢慢呷着酒。
  黄忠沉默片刻。“你既然经常出入南阳,想必也知道尹公主持讲武堂?”
  “知道,我还知道尹姁为孙将军生了一个儿子。”何咸苦笑。“我何家不仅错失了你黄汉升,还错失了尹家,败得天经地义。”他顿了顿,又道:“党人误我何家,名士误我何家,袁氏兄弟误我何家。”
  “何君,亡羊补牢……”
  何咸摇摇头。“与孙将军为敌,是我的命,汉升不必多劝。汉升放心,我与孙将军有公仇,无私恨。何家虽灭,我何家的人却大多幸存,家母对孙将军非常感激。尹姁是个妇人,身不由己,我身为七尺男儿,却不能不奋一腔热血,与仇人周旋到底。”
  黄忠点点头,没有再劝。不管怎么说,何家是孙策亲手攻破的,孙策又是袁术的旧部,要何咸投降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那么,何君还有什么想问的?”
  “汉升,据我所知,南阳黄与江夏黄原本是一系吧?”
  黄忠眼神微闪,嘴角挑起一丝浅浅的笑意。“何君可知此刻正与荀休若交战的人是谁?”
  “谁?”
  “江夏黄氏的黄祖。”
  何咸愕然,顿时尴尬不已。他本想拉近黄忠与黄琬的关系,然后再促成他们见面,没想到黄忠一语道破。是不是一系又如何,黄祖与黄琬更近,这并不阻碍黄祖为孙策而战。世家为了寻求稳妥,分派子弟各投一方,这本来就是什么稀奇的事。荀衍、荀谌还是亲兄弟呢。
  “黄公想做什么,束手就缚?”
  “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吗?”
  “没有。”
  黄忠回答得非常干脆,一点余地也没有,倒让何咸无法再接。两人相对沉默,黄忠不动如山,何咸的气势却一点点的沉沦,不知不觉的窘迫起来。恍惚之间,他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的那一天,只不过双方的身份出现了根本性的逆转。
  “南阳黄和江夏黄是不是一系并不重要,我和黄公也不熟,交情就不用谈了。不过既然何君来,我也不遮着掩着。黄公身为太尉,出兵助袁绍侵袭豫州,这件事上违国法,下违民心,绝不是一死就能解决的事。就算他死了,江夏黄氏也不会让他归葬祖坟。”
  何咸大吃一惊,后脖颈直冒凉气。“汉升……”
  黄忠抬起手。“他想要洗清自己的罪责,只有戴罪立功,将功赎罪。”
第1367章
有罪否
  黄琬靠着一块大石,面东而坐,身上的战甲、战袍满是尘土,却还是穿得整整齐齐,登禹台上没有水源,没法洗漱,靠着何咸顺路带回来的一壶水,黄琬漱了口,又打湿布巾擦了脸,最后净了手。朝阳照在他苍白的脸上,染上几分红晕。
  一碟牛肉,几块干粮,还有一壶淡酒。何咸去了大半天,带回这几样东西,还有“将功赎罪”四个字。
  黄琬拈起一片牛肉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不时呷一口酒。一片牛肉,他嚼出了很多味道,尤其是当他看着远处的山谷时。荀衍一天时间跑了六七十里,只休息了一个时辰,大概没时间生火造饭,将士们只能吃点干粮,他们能吃到这样的牛肉吗?
  就算荀衍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愿意将自己的给养分掉,那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能和黄忠的部下相提并论。大汉重农耕,牛是大畜,即使南阳黄牛天下闻名,普通百姓也不可能经常杀牛吃肉,现在黄忠居然将牛肉作为行军干粮,看似小事一桩,背后的深意却让人越想越不安。
  “子同,南阳……有很多黄牛吗?”
  何咸沉吟了好一会。“黄公,我大多在宛城附近活动,对其他地方不太清楚。不过细想起来,黄忠所言不虚。如今宛城遍地是牛车,客商辐凑,南来北往,热闹丰凡,偶尔听他们说起,似乎不仅南阳黄牛漫山遍野,就连江南也屡见不鲜。荆州山地多,很合适养牛,纵使是老弱也能胜任。”
  “那为什么以前没这么做呢?”黄琬疑惑不己。
  何咸没有说话。养牛看起来简单,涉及到的问题却不少。一是山地丘陵都是有主的,要么是世家豪族的,要么是朝廷的,反正不是普通百姓的。没人追究也就罢了,真要有人追究,那和偷盗没什么区别,没收了你的牛是小事,弄不好还能抓起来,让你倾家荡产。二是牛也是财产,养牛就要交税,称为算钱,即使按律令规定的三十税一,一头牛每年至少要交税一百多钱,实际交的可能是两三倍。牛是大畜,不准随便宰杀,只能用作役畜或者耕地,对普通百姓来说并不合算,自己养不如去借,或者干脆用人力。何况很多百姓根本没有土地,养牛干什么。
  孙策是怎么做的,他也不清楚,想来无外是减税之类。这样的事孙策没少做,多减一项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黄琬也没有说话,将一片牛肉嚼完。牛肉耐饥,一片牛肉、几口淡酒下腹,饿瘪的肚子里有了食物,人也多了几分精神,但他却觉得更加苦涩。
  每天都能有牛肉吃的将士该是什么样的精锐,荀衍所领虽然是颍川世家的部曲,却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吧。他和黄忠交手能有几分胜算?从黄忠放手让黄祖直接指挥,自己都不到前线去,可以想见他对双方的实力差距非常清楚。
  那么麹义呢,袁绍呢?他们能打败孙策、孙坚吗?
  形势比预期的还要严峻啊。
  黄琬转身,将剩下的牛肉和干粮递给何逵。何逵接过,转手递给其他掾吏。那些掾吏早就馋了,客气了两句,拿到一旁,你一块,我一块,直接用手拈起来塞进嘴里。黄琬看在眼里,心情更加低落。
  “子高,你说……我有罪否?”
  何逵拱着手,看着自己的脚尖。何咸向黄琬汇报时,他一直在旁边听着。听到黄忠说黄琬上违国法,下违民心,就算死了也不能归葬祖坟,他就知道黄琬会动摇。作为世家子弟,作为党人名士,黄琬不怕死,但是他怕辱没祖宗,他怕身后留下污名。不能归葬祖坟,以不忠不孝的恶名被写入青史,对黄琬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耻辱,就算是死也不能洗脱。
  他希望黄琬能活下去,但是让他说黄琬有罪,他也开不了这个口。
  黄琬有罪吗?这话不好说,关键要看谁来评判。可黄琬问这句话就表明他的心理有崩溃的迹象。黄琬是党人,是名士,党人、名士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一直坚信自己是对的,直道而行,无愧于心,虽然遭受两次党锢,但邪不胜正,胜利终将是党人的,现在连遭败绩,是不是证明了他们错了,连上苍都抛弃了他们?如若不然,为什么孙氏父子连战连胜,他却被困山中,颍川战场逆转,袁绍也面临着全面溃败的可能。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黄琬方寸已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