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7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0/1332

  “他敢?!”袁夫人自信满满地笑了一声,又觉得袁权说的大有可能,立刻拉开车门,喝道:“你要是敢撕了,看我……”
  车门大开,杨彪满面通红,一手抓着文章的一端,正准备用力扯,被袁夫人生生打断,身体僵住,只有胡须瑟瑟发抖。袁夫人一见,柳眉顿时竖了起来,伸手打了杨彪一下,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从他手中接过文稿。杨彪的嘴角抽搐着,握紧了文稿不肯松手,袁夫人怕扯坏,伸出长长的指甲,作势要掐,杨彪无奈,只能松开手。袁夫人接过皱巴巴的文稿,小心翼翼地展平,又愤愤的瞪了杨彪一眼。杨彪挤出一丝笑容,关上车门,坐定想了想,又拉开车门,探头看了一眼。
  “又怎么了?”
  “我下去透透气。”杨彪说道,不等袁夫人答应便下了车,快步走到远处,背着手,临济观水,左顾右盼,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袁权不解其意,袁夫人却心知肚明,忍笑道:“他被气着了,正骂人呢。”
  “当真?”
  “嗯,蔡伯喈与他亦师亦友,蔡琰是他晚辈,他当然不能口出恶言。可是这篇文章离经叛道,与他平生所奉大相径庭,不仅强调要调和文武,重提百家争鸣,更将女子与男子并列,他岂能不气。”袁夫人有些担心起来。“阿权,不会真把他气出什么毛病来吧?他一把年纪了,可经不起大悲大喜。你说这蔡琰也真是,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
  袁权却心知肚明,孙策派人专程来送这篇文章绝不是奇文共欣赏——孙策没有雅兴。她招手叫过两名侍从,让他们去照应着,别让杨彪出意外,然后从袁夫人手中接过文章,迅速看了一遍,沉吟片刻,又看看远处,见杨彪还在岸边踱步,和刚才没有太大的区别,暗自松了一口气。
  “姑母,以姑父之明,只怕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一时难以接受罢了。”
  袁夫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伯符的主意?”
  袁权点点头。袁夫人叹息道:“他还真是步步为营,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人选也是精妙。由蔡琰来写这篇文章,简直再合适不过,换了其他人都不行。”
  袁权掩唇而笑。“能得姑母这声赞,我想他一定会很得意的。”
  “唉,你父亲糊涂了一辈子,最后总算干了一件聪明事。”袁夫人苦笑着,瞪了袁权一眼。“希望他没看错人,要不然,百年之后,我也饶不过他。”说完,忍不住又一声长叹。
  袁权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放下了,抱着袁夫人的手臂,笑得眼儿弯弯。
  冰块补充完毕,车队整装待发,袁权也不去催,静静地等着。过了大半个时辰,杨彪走了回来,脸色有些憔悴,神情却还算平静,他一声不吭地钻进马车,紧紧地关上了车门。袁权也陪着袁夫人上了车,下令出发。
  曹昂跟了上来。袁权拉开车窗,将文章递给一个侍女,示意她拿给曹昂看。侍女拨马离开队伍,来到曹昂面前,递上文章,吩咐道:“我家夫人说了,这文章是刚收到的,只此一份,莫要损坏。”
  曹昂大喜,连连点头答应,拨马来到陈宫车前,敲了敲门。陈宫早有准备,立刻拉开车门,曹昂直接从马背上跳上车,钻进车厢,将文章递了过去。车内凉爽,陈宫心情不错,展开文稿就读。曹昂刚刚晒了一身汗,在车里也算享受一下,松开衣领,扇了扇风。陈宫见了,一边看文章,一边将准备好的冰饮推了过去,曹昂接过来喝了一口,正自畅快,突然见陈宫脸色大变,忽然想起袁权的提醒,心知不妙,正准备劝阻,陈宫已经将文稿捏成一团,扔在地上,用力踩了两脚,破口大骂。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蔡伯喈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女儿?简直是我兖州士人之耻辱。”
第1586章
防不胜防
  曹昂连忙上前一步,扶住陈宫。“公台歇怒,公台歇怒,这是怎么了?”
  “这……这什么狗屁文章?狗屁不通!”陈宫气急败坏,又要抬起去踹,曹昂手疾眼快,将文稿从他脚下抢走。“什么文章,能让公台兄如此大动肝火?”
  “你不要看,诲淫海盗。”陈宫厉声喝道,伸手要来抢。
  曹昂笑道:“我又不是孩子,还能被一篇文章毁了?”他一手推开陈宫,一手将文稿展平,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公台兄,你说刚才杨公生气,是不是和这篇文章有关?”
  陈宫眨眨眼睛,连连点头。“你看,连杨公都觉得不妥……”
  “杨公年过半百,你也年过半百?”曹昂调侃道。“就算你将这文章撕了,难道就能阻止文章流布?汝南有印书坊,很快就能成千上万的印出来,你来得及撕吗?”
  “我就知道这印书坊包藏祸心,后患无穷!”陈宫有气无力的呻吟了一下,倒了回去,整个人都垮了。“防不胜防啊。”
  曹昂更是好奇,展开文章细读,读了一半,他的脸色也变了。陈宫斜睨着他,嘴角带着冷笑。曹昂看了他一眼,接着往下看。虽然车内很凉快,他的额头还是沁出了汗珠。
  “公台兄,这……”
  “是不是有点后悔了?如果孙策的妹妹要做个女士,那可就有你受的了。”
  曹昂欲言又止。他不像陈宫,去了浚仪就住在驿舍里,平时不怎么外出,他和很多人见过面,对孙尚英也非常了解。孙尚英不像孙尚香,除了经常外出,接人待物比较妥贴之外,倒看不出太多的异样。可是他能从另一个人身上看出了端倪。他的妹妹曹英这几年留在平舆,每次见面都有所不同,可不正是朝着这女士的方向转变?而且是个女武士。开始他还以为是被孙翊带偏了,现在才明白,这根本就是平舆的风气所致。孙尚香的羽林卫可是赫赫有名,多少豆寇年华的女子都盼着有机会加入呢。
  “公台兄,你别只担心我啊,这篇文章一出,最开心的不是百家之士,而是女子啊。你家……能例外?”
  陈宫脸色微变,随即大怒,捶案大骂。“这孙策简直是罪大恶极,名教罪人。”
  曹昂不像陈宫那么激动。他对名教什么的并不太在乎,曹家在经学方面没什么造诣。曹操的兴趣在兵法,虽然做过蔡邕的学生,但主要是学诗。如今他身为兖州刺史,夹在豫州和冀州之间,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生存,而不是合不合名教。
  “公台兄,孙伯符这是预谋已久啊。”曹昂叠好文稿,幽幽地说道:“我们都以为他只是好色,宠信女子,放纵她们,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这是要让女子与我男子比肩啊。”
  “一派胡言,阴阳有别,尊卑有序,此乃天地之理,岂能混为一谈?”陈宫一甩袖子。“江东貉子不通礼教,肆意妄为,将来必遭天谴。”
  曹昂沉吟不语。陈宫见了,眉头紧皱。“怎么,你觉得他这么做有道理?使君,这可是离经叛道,后患无穷,你千万不要被眼前之利蛊惑了。”
  曹昂摇摇头。“公台兄误会了,我怎么会被蛊惑。不过你的担心也有道理,这眼前的利害怎么办?”
  陈宫一愣,没太明白曹昂的意思,我担心的是眼前利害吗?我明白担心的是长远的人心。过了一会儿,他才意识到曹昂说的问题,也有些踌躇起来。
  兖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夹在冀州和豫州之间,发展空间有限,实力更是不足。论对世家的吸引力,曹昂不如袁谭。论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曹昂不如孙策。他与孙策结盟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人口流失。兖州北有黄河,普通百姓不太愿意向北,可是向南太容易了,简直是防不胜防。
  与孙策结盟,得到豫州的支持,他才有可能稳住兖州。孙策在豫州实行男女平等,不仅大量接收女子进入工坊做工,还接受女子进学堂求学,幼稚园就不用说了,郡学、木学堂都有女子学生,不仅解决了很多女子的生存问题,让她们有了自食其力的机会,还让她们看到了更大的天地,看到了相夫教子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即使没有这篇文章,假以时日,这种风气也会浸染兖州,兖州的女子会不会逃往豫州?没有了女子,只有男子有什么用,兖州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少,不用孙策打就垮了。
  陈宫忽然惊出一身冷汗。孙策之所以容忍曹昂占据兖州,是不是早就想好了这一招?兵不血刃啊,这也太阴毒了。
  陈宫看向曹昂手中的文稿,很想抢过来撕了,撕成粉末,甚至直接烧成灰烬,和着冰饮吞下去,再也不让别人看到。可是他非常清楚,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用不了几天,汝南印书坊就会印出成千上万的文稿,散向四面八方,天下皆知。半年前,这样的先例已经出现过,李儒的那篇文章在无形中摧毁了很多人对袁绍的信心,兖州当时能置身事外,没有人要求曹昂增援袁绍,和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情况不同了,兖州也成了受害者。如果不能妥善应对,兖州将不战而败。
  没几天就是重阳,再往后几个月就是新年,是百姓流动最频繁的时候,也是商人最忙碌的时候,孙策此时推出这篇文章,应该是掐好了时机,要利用新年的机会尽快将文章散布出去,形成舆论攻势。
  陈宫冥思苦想,想找出一个办法来阻止这种情形的出现,但他绝望的发现,他根本找不出办法来抵抗。他痛苦的搓着脸,一次次地恶毒的咒骂。
  曹昂静静地等着,看着陈宫陷入绝望和无尽的自责。他忽然有种感觉,陈宫虽然有智,年龄也不算太大,但他反应太慢,思想还守旧,简直和年过半百的杨彪差不多,根本不是孙策麾下的那些谋士对手,只靠他是不行的,还要参考其他人的意见。
  “公台兄,要不,我让人把这文章抄写一份,送回昌邑,让孝先他们也看看,一起商量应对之法。”
  陈宫眉头紧锁,沉吟良久,无可奈何地说道:“也……好。”
第1587章
春风化雨
  辛毗踮起脚尖,延首而望。当牛车的影子出现在官道的树影之间时,他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握紧拳头,用力挥了挥。
  荀攸笑了,调侃道:“你至于么,即使从你护送袁伯阳离开邺城开始算,也不过将将三秋而已。”
  辛毗不理他。“我儿子像不像我?”
  荀攸摇摇头。“不太像,至少没有你女儿英英像。”他拽了辛毗一下,指指后脑勺。辛毗太兴奋,摇头晃脑,运作幅度有点大,冠歪了,露出后脑上的伤疤。辛毗会意,连忙将头发小心的整理好,将冠向下压一压,盖住伤疤。荀攸看着他整理好,又道:“当初被将军砍这一刀时,没想到会有今天吧。”
  “没有。”辛毗很感慨。“公达,论识人,我不如你。”
  荀攸笑笑。“你错了,论识人,你我都不如孙将军。”
  辛毗心有同感,连连点头。
  说话间,车队来到他们面前。车上的人和辛毗一样,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有的撩起车帘,有的趴在车窗上,辛宪英直接站在车门口,一看到辛毗就笑了起来,用力挥手,脆生生地叫道:“阿翁,阿翁。”
  “唉——”辛毗一边应着,一边提起衣摆,快步走了过去。牛车刚刚停稳,辛宪英就跃入辛毗的怀中,搂着辛毗的脖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辛毗的眼睛也湿润了,轻拍着辛宪英的背。“不哭,不哭,英英不哭!”
  辛毗的夫人韩氏下了车,将怯怯的儿子辛敞领到辛毗面前,催促道:“小官儿,这是你阿翁,快叫啊。”
  辛敞躲在母亲的后面,怯生生的看着辛毗,想上前又不敢。辛毗见了,将女儿交到左臂,蹲下身子,右手抱起辛敞,用力亲了一下。“儿子,叫一声阿翁听听。”
  “阿翁。”辛敞露出一丝略显紧张的笑容,叫了一声。
  “唉——”辛毗响亮的应着,又亲了一下,放声大笑。
  韩氏眼中露出异色,一边上下打量着辛毗,一边伸手过来抱女儿。“英英,快下来,你长大了,阿翁抱不动你们两个。”
  辛宪英虽然不舍,还是应了,想要挣脱辛毗的怀抱。辛毗搂着不放,满不在乎地说道:“不重不重,阿翁抱得动。英英,在邺城是不是挨饿了,怎么这么瘦?”
  “不是英英瘦了,是你壮实了。”韩氏坚持要从辛毗怀中接过女儿,辛毗却抱着不放。韩氏双手挣不过他一只手,好奇心起,顺手捏了一下辛毗的胳膊,感觉到单衣下结实的肌肉,不由得嗔道:“你怎么这么大力气,像个赳赳武夫。”
  “南阳牛肉好吃啊,天天吃,自然壮了。”辛毗大笑着,用力亲着辛敞。“儿子,快告诉阿翁,这些天有没有吃牛肉?”
  一提到吃,辛敞立刻兴奋起来,手舞足蹈,就连韩氏都忍不住露出笑容。牛是大畜,官府规定无事不得宰牛,否则治罪,所以即使是殷实如辛家,平时也很少能吃到牛肉。可是进了豫州之后,牛肉就不再控制,只要舍得花钱,随时随地可以吃。进了南阳之后,牛肉不仅多,而且便宜,他们可是大快朵颐,几乎吃了接近之前几年的量。
  “南阳怎么会有这么多牛?”
  “南阳不仅牛多,还有好多你想不到的好东西,回头慢慢给你讲。”
  “这倒也是,这一路走来,新鲜事几乎每日都有。”韩氏笑容满面,晃了晃女儿。“英英,你想对阿翁说什么的?忘了吗?”
  “没忘,没忘。”辛宪英手舞足蹈,眼睛发亮。“阿翁,我想进南阳的幼稚园,我想跟着蔡大家读书,你可一定要帮我。”
  “你还知道南阳幼稚园?”辛毗很意外,眉间闪过一丝异色。他在南阳这么久,对孙策提倡女子入学出仕的过程一清二楚,只是没想到突然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也会成为这个浪潮中的一员。一想到以后女儿每天背着小书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他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韩氏嗔道:“听袁夫人说的,听完之后就放不下了,心心念地要赶来南阳来,师从蔡大家。夫君,听说南阳幼稚园名额难求,百不中一,不会给你添麻烦吧?如果难办,那就算了。”
  辛毗回过神来,放声大笑。“怎么能算了,我女儿这么聪明,不仅要上幼稚园,师从蔡大家,而且要成为蔡大家的私淑弟子。放心吧,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辛毗放下儿子,快步走到嫂子陈氏年前问好,然后又向从婶荀氏问好。荀氏已经和荀攸说了一阵话,对南阳的一切也是倍感新鲜,脸上堆满笑容。她的儿子辛韬也拉着荀攸,叽叽喳喳地说着路上的见闻。
  家人重逢,说不完的开心话,辛毗在路边设席,一家人团团而坐,互诉离情。他们在邺城倒没吃什么苦,袁绍、袁谭都很照顾他们,郭图等人也非常关心,隔三岔五地来看,送来消息。只是分属敌我,又是大战,难免担心安全。从辛毗离开邺城,韩氏就没踏实过,得知辛毗受伤时更是以泪洗面。辛毗到了荆州,她也不知道辛毗能否有用武之地,直到袁权告诉她情况,又得知可以离开邺城了,她才算松了一口气。
  听韩氏说完,辛毗很是感激。袁术死在曹操手上,袁绍是罪魁祸首,袁权去邺城祭拜袁绍只是个幌子,主要目的自然是和袁谭谈条件。为了赎回他的族人,孙策不知道要给袁谭多少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0/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