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7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7/1332

  换句话说,如果孙策不计得失,开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虽说人都应该理智,但冲动甚至发疯的时候也不少。即使自己心里明白,有时候也会被形势裹胁着往前走,孙策少年得志,势力发展过快,这种可能性比一般人还要大一些。
  不示弱当然很重要,但刺激孙策,导致两败俱伤却不明智。何况他也清楚,一旦孙策进攻冀州,孙策也许会受伤,但他却可能会死,伤害绝不会是对等的。
  袁谭不禁气沮。“我不敢肯定,所以我说未必。”
  “那说个什么劲呢?”孙策重新躺了回去。“别后重逢,本该开怀畅饮,不醉不归,扯那些多没劲。来吧,喝酒。”孙策再次举起酒杯。“这是你喝惯的汝南酒,我特地从汝南带来的,你可别辜负了。”
  袁谭展颜而笑,举起酒杯。“多谢君侯挂念。来,喝酒!”
  两人相互致意,一饮而尽。他们默契地没有再谈当前的战局,漫无目的的东拉西扯。袁谭难得如此放松,渐渐也放开了,不知不觉的喝得大醉,躺在沙滩椅上呼呼大睡。
  看着鼾声如雷的袁谭,孙策叹了一口气。他也喝得不少,头有些昏沉,却不想睡觉。他知道睡觉并不利于醒酒,最好的醒酒办法反而是运动,加强新陈代谢。他脱了外衣,向大海奔去。
  郭嘉安排郭武等人跟了上去,自己坐在一旁看着袁谭。袁谭睡得很放松,泛着酒红的脸上还有一丝淡淡的笑意。相比之下,倒是孙策更紧张,甚至不敢让自己醉一场。
  身为孙策的心腹,幽州战略的主要推动者,郭嘉也很紧张,甚至比孙策更紧张。
  “祭酒在担心什么?”
  郭嘉闻声转头,意外的发现袁谭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郭嘉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袁显思,你装醉啊。”
  袁谭慢慢坐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衫。“没有装,我只是醉得快,醒得也快。”他顿了片刻,目光在海水中逡巡了一阵,很快就找到了被几个卫士护在中间的孙策。“离开平舆之后,我就不怎么喝酒,尤其是不敢喝醉。开始是怕父亲责骂,后来是身荷重任,不敢出错。你也知道的,我有两个弟弟,还有一个继母。虽说弟弟年幼,可是孝字当头,刘繇、高干又生死不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在面前,一直支持我的汝颍系现在处境艰难,就连你叔叔都滞留草原大半年了,我身边只剩下伯求先生。”
  袁谭一声轻叹。
  郭嘉笑道:“人活世上,哪有轻松的。岂不闻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啊,人活在世上就没有轻松的。高贵者有高贵者之忧,卑贱者有卑贱者之苦,一直挣扎在生死之间固然难熬,从云端跌落尘埃更难承受。”袁谭叹息道:“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谁又能避免呢。”
  郭嘉诧异地看着袁谭,咂了咂嘴,欲言又止。
  袁谭取过酒杯,又倒了一杯酒,举在手中,慢慢摇晃,看着酒液在酒中荡漾。过了一会儿,他转过头,静静地看着郭嘉。“郭祭酒,如果吴侯还希望我能多坚持一段时间,汝颍系需要帮助。”
  郭嘉眨眨眼睛。“你为什么不直接对他说?”
  “我开不了口。”袁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站起身来。“就这样吧,祭酒愿意转达就转达,不愿意我也不勉强。我心意到了,就此别过。”
  “不等吴侯了?”
  “不等了。再见,就不仅仅是旧友重逢,免不了要说些俗话,画蛇添足,殊为不美。”袁谭拱拱手,转身离去。有卫士迎了上来扶他,被他挥手喝退,卫士无奈,只得紧紧跟着,袁谭的脚步虽然有些虚浮,神情却是淡定,他来到路边,已经有卫士牵了马来,他翻身上马,回头看了一眼海滩,冲着郭嘉扬了扬手,轻踢马腹,急驰而去。
  郭嘉看着袁谭的身影消失在夕阳之中,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袁谭这一手太突然了,他一点准备也没有。汝颍系需要帮助,这是事实,但袁谭要求的显然不是他们正在做的,他需要更多,而且他说这是为了孙策,话里话外透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洒脱。
  这是袁谭的本意,还是沮授的一计?郭嘉无法判断。
  孙策在海里游了一圈回来,身心通泰,见郭嘉坐着发呆,袁谭却已经不知去向,不免有些奇怪。问郭嘉,郭嘉略作犹豫,便把袁谭兴尽而返,又委托他向孙策转达的话说了一遍。孙策坐在椅子上,一边擦着湿漉漉的头发,一边听郭嘉转达,听到“成住坏空”四字,不禁笑了一声。
  没想到袁谭成了佛系。
  “说到刘繇、高干,你有没有消息?”
  “没有。”郭嘉摇头。“我只能估计他们去了南方,南方多山,藏几个人很轻松。他们甚至可能去了交州,说不定朱符的死就和他们有关。且避难交州的人很多,他们很容易找到同盟。”
  孙策吁了一口气。交州远在千里之外,消息传递极其不便,孙坚又是他的父亲,不能当作普通部将看待,所以他为孙坚配备了独立的军谋处,除非出现重大事件,孙坚不会发送例行消息,这使得他对交州的情况几乎处于空白,即使有消息来,那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
  这让他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袁谭的要求,你觉得如何?”
  郭嘉沉吟片刻。“现在不宜答应,就算袁谭无战意,幽州世家也不会轻易让刘备得手。幽州耕地有限,财赋不足,以前就一直需要青徐补给,刘备想给冀州世家好处也没本钱。他如果有这本钱,早就效仿君侯在豫州的举措了,绝不会等到现在。”
  孙策点点头。利益交换的前提是你有利益,他如果不是放开工商,让荆州、豫州的世家得到更丰厚的补偿,岂能如此顺利的推行新政,将被他们兼并的土地收回来。即使如此,暗中反对的人也不少,谁不敢鱼和熊掌兼得啊。刘备手里既没有工商之利,又没有外挂,他和世家谈判的可能性微乎其乎。连幽州世家都搞不定,冀州世家又怎么可能把他放在眼里。
  不过这也只是依常理论,毕竟刘备手里有刀,一旦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胜负依然难料。幽州世家是比益州世家更强悍,但他们也不是不怕死的义士。有钱有粮,不代表就一定能打胜仗,要不然曹操怎么会打败袁绍,得了冀州?
  现在的关键是刘备离曹操究竟有多远,能不能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孙策仔细对比着双方的形势,觉得可能性虽然不大,却也不敢保证,毕竟战争的偶然性太高了,万一关羽再来个匹马斩颜良,那可有点热闹了。现在的冀州可不是袁绍南下时的冀州,看起来团结,骨子里也虚得很啊。
  “你们军谋处再议议,密切关注冀州的形势。”孙策说道:“想办法和你叔叔联络,顺便了解一下他们最近在忙什么。钱可以花,但不能白花,你说对吧?”
  “喏。”郭嘉心领神会的笑了。
第1754章
身不由己
  袁谭回到章武的时候已是半夜。沮授正在城楼上翘首以盼,看到袁谭来到城下的那一刻,他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顿觉浑身酸软,扶着城墙就坐下了。
  如果袁谭回不来,冀州该怎么办?从袁谭决定出城的那一刻起,沮授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找到答案。袁谭还有两个弟弟:袁熙和袁尚,但他们谁也代替不了袁谭。更重要的是袁谭如果出了事,他难辞其咎,能保住一条命就是好的。剩下田丰一人,也无法主持大局,面对愤怒的汝颍系,冀州将乱成一团。
  相比之下,臧洪稍微镇定一些,但他也没有把握,遑论安慰沮授。万一出了事,他的身份会让他比沮授更难自证清白。他一直怀疑这是孙策故意的,只是找不到证据。现在看到袁谭回来了,他也如释重负,又觉得自己未免小人,反不如袁谭豁达。
  袁谭进了城,听城门口的将士说沮授在城上,转身上了城楼,见沮授神情疲惫,心中不忍。
  “这么晚了,公与怎么还不休息?”
  “使君不归,我如何能安睡?”沮授苦笑道:“万一有什么意外,我只能从城上跳下去,以谢使君。”
  袁谭哈哈大笑,举举怀中抱的酒瓮。“吴侯为我的带的平舆名酒,一起来尝尝。可惜我没有他那种神奇的调料,烤不出那么好吃的海鲜,只能用其他的将就了。子源,你也来。”
  臧洪欣然从命。三人一起到城门楼里入座,臧洪让人准备了一些菜肴。这两天沮授就一直吃住这里,各种物事齐全,没费一会儿功夫就端上来几盘下酒菜。袁谭给他们倒了酒,三人围案而坐,吃着干果、肉脯,袁谭把与孙策相见的经过说了一遍。
  袁谭一边喝一边说,兴致很浓。沮授、臧洪却一脸茫然,面面相觑。沮授忍不住打断了眉飞色舞的袁谭。“使君,你们真的一句有关冀州形势的话也没说?”
  “没有。”袁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想和你谈。我一开口,他就说那些话是你教的。”
  沮授神情微滞,狐疑地打量着袁谭,想从袁谭的神情中看出些端倪来。他的确为袁谭提了一些意见,但没有具体到这种地步。这是孙策故意挑拨还是袁谭借孙策之口表达不满?
  “你不用去见他,到时候他会派人来。”袁谭瞅了沮授一眼,笑了。“你不用多心,这是都常用伎俩罢了,我也对郭嘉说汝颍系需要帮助,礼尚往来嘛。”
  沮授笑了笑,只是笑得有些勉强。他同样猜不透袁谭这句话是真是假。不过从实际形势来考虑,冀州系独大虽然有利于政令的通行,却也容易让袁谭产生倦怠之心,他对冀州系有防备之心也是可以理解的。物极必反,一味打压汝颍系并不是最佳选择,适当的时候还是要松一松。问题在于这只是他的看法,别人不一定这么想。
  “孙策麾下的派系斗争已经初露苗头。”袁谭放下酒杯,打了个酒嗝。“郭嘉压力很大,如果幽州这场战事进展不顺利,以他为首的汝颍系会遇到麻烦。公与,这是我们的好机会,千万别错过。”
  沮授眼神闪烁,沉吟片刻。“郭公则出使那么久,也该回来了。以前细作一直是由他负责的,他对郭嘉的手法也最熟悉。如果由他和许攸配合,协助公孙度,或可以轻驭重,击退孙策。”
  袁谭转了转眼珠,微微颌首。沮授这个主意不错,既可以郭图复出的机会,又将他暂时限制在辽东,不至于引起太大的波动。如果能击退孙策,挫败孙策的幽州战略,郭图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回归权力中枢。如果他不能完成任务,那就老老实实的继续雌伏,不要有什么怨言。有这个前提在,就不用担心郭图会与郭嘉勾结,肯定会全力以赴。如此一来,他们无须出一兵一卒,只用了郭图和许攸两个人,鼓动公孙度和孙策决战,就可以挫败孙策的幽州攻略,将他伸向幽州的爪牙击断。
  袁谭看向臧洪。臧洪笑道:“使君,公与之计甚善。”
  袁谭点点头。“请陈孔璋(陈琳)来。”
  ……
  孙策坐在舱中,看着海上刚升起的明月,听着隔壁舱中激烈的争论声,心里说不出的烦躁。
  不出他所料,增加对冀州汝颍系的援助遭到了军谋处大半军谋的激烈反对,就连汝颍人都有顾虑,不少人保留意见,正面支持的非常有限。
  表面的原因很直接:没钱。孙坚要去交州,周瑜要准备对汉中的战事,太史慈刚刚进入辽西,都需要大笔的钱粮做准备,之前又已经增加了对郭图等人的资助,还没有看到效果,又要增加,这让人很难接受。
  背地里的原因则要隐晦得多,军谋处负责所有战略的制订,掌握的信息最多最全面,他们清楚孙策现在有多少家底,也清楚幽州战略准备并不充分,风险已经很大了,只是涉及到孙策与周瑜、郭嘉与荀攸的主次之争,这才勉强通过。这已经是极限,如果再增加开支,势必要影响荆州战区的钱粮储备,这不仅是对整体战略的伤害,还有可能影响到荆州系的利益。
  所以以杨仪为首的荆州系强烈反对,而汝颍系的底气也不足。郭嘉这么做不仅有私心太重的嫌疑,而且一旦失败,汝颍系必然受挫,如果换一个非汝颍系的作军谋祭酒,他们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
  帮助郭图、荀衍没什么问题,但是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就要慎重了。汝颍系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派系利益。郭图、荀衍都是颍川人,但孙策却是在汝南起家,汝南人并不希望颍川人一直这么强势。
  虽然大家争的都是场面上的事,找不出一点破绽,但孙策在他们之间厮混了这么久,听了无数次的汇报,也熟悉了他们的说话方式,还是能听懂一点言外之意的。
  他不意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之争就会有分歧,这一点他早有预料,也不会因此烦躁。他烦躁的是事情有失控的趋势。袁谭离开之后,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不管是袁谭的意思还是沮授的计谋,抑或者干脆就是郭嘉本人的想法,都说明在聪明人眼里,钱粮不足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三面出击,场面报得太大,难免捉襟见肘。
  他早应该预料到这个局面。
  舱门被人轻轻地拉开,露出甄宓俊俏的小脸。“夫君,玩六博吗?”
  六博是一种类似兵棋的游艺,非常流行,玩的人很多,军谋处更是把六博当成消遣。孙策耳濡目染,玩得还不错,甄宓也很在行,刘和、甘梅都不是她的对手,她有空就来找孙策玩。
  “你怎么没找阿梅、阿和玩?”孙策说着,却坐正了身体,摆好了迎战的架势。甄宓侧身挤了进来,顺手又关上舱门,在孙策对面坐下。“甘姊姊下午游泳时间太长,有些困了。刘姊姊被马姊姊找了去,现在就剩我一个人。”
  甄宓停了下来,伸手指指军谋处的舱室。“他们还没吵完?”
  孙策抬起眼皮瞅了他一眼。“你一直听着呢?”
  甄宓抿着嘴笑了。“我总不能一直堵着耳朵吧。再说了,他们声音这么大,整艘船上的人都听得见。”
  孙策无奈的笑了两声,摆好棋子,准备迎战。甄宓也摆好棋子,将骰子握在手心里,悬在棋枰之上,却不放下。“夫君,赌点什么?”
  “你这么好赌?”
  “玩游戏嘛,总得有点彩头。没彩头,谁会这么用心啊,不如你好我好大家好,和气生财算了。”
  孙策心中一动。他抬起眼皮,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甄宓。甄宓抿着嘴,脸色红润,眼神狡黠,丰盈的嘴唇在灯光下散发着润泽的光。
  “你想赌点什么?”孙策双手抚在大腿上,眉梢轻扬。
  “我要是赢了,你陪我看日出。我早就想看了,但是一个人起不来,每次都睡过头。”
  “可以。我要是赢了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7/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