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1332

  宗承无奈,硬着头皮上前,将他和陈瑀谈判的条件说了一遍。诸将听了,气得咬牙切齿。他们是袁术的旧部,出身都不太好,陈瑀等人一向看不起他们,谈判这么重要的事居然一点风也没给他们透露,既然如此,他们也没必要对陈瑀客气了。
  “请将军下令,我等愿为将军前驱,击破叛贼陈瑀。”
  “诸君莫急,背主弃义者,自有天灭之。当务之急是要让更多的将军明白忠奸,不要被陈瑀骗了。”
  满脸是血的苌奴性急,大吼道:“孙将军,你什么也别说了,下令吧,我等唯将军令是从。”
  “就是,将军,你下令吧,我们听你的。”
  孙策很满意。“首先,请你们派人回营,将陈瑀的奸谋告诉营中诸将,请他们守好大营,不要被陈瑀欺骗。另外,通告营中将士,我已与南阳诸君达成协议,凡是分配给他们的土地,绝不会收回一亩,分下去的钱财,绝不收回一钱,请他们在营中安心等待,用心操练。西凉兵随时可能兵临城下,我需要他们与我并肩作战,保护南阳,保护宛城,保护袁将军的遗体。”
  “喏!”诸将轰然应诺,立刻叫来亲随,吩咐他们赶回大营,传达孙策的命令。
  亲随们领命而去。
  堂下的宗承等人看着这一幕,一个个面面相觑,一个念头同时浮上他们的脑海:陈瑀要完。
第0211章
釜底抽薪
  陈瑀如坐针毡。
  他虽然迟迟没有做出决定,但有人已经做出了决定,苌奴等人出营、进城,他都收到了消息。开始还没怎么在意,当人数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不安。
  那些人都是他不怎么在意的人,但积少成多,对士气还是有影响的。如果再这么拖延下去,难保这大帐里的人不会怀疑他,做出过激的反应。与其被逼着出营面对袁权,不如主动出营,也许还能夺回主动权。
  陈瑀决心已定,和弟弟陈琮交换了一个眼神,示意陈琮留守大营。陈琮会意,起身走了出去。陈瑀等了片刻,长身而起,慨然道:“诸君,袁夫人是袁将军长女,我们不可怠慢,当出营一见。不过,孙策手握重兵,与周瑜狼狈,控制了宛城,不仅袁将军的遗体在他手中,袁夫人姊妹也有生命危险,未必能直言无忌。还请诸位明辨是非,莫被孙策骗了。如果有机会救出她们,我将不惜一切代价,还请诸君助我。”
  诸将七嘴八舌的应着,有的很坚定,有的则明显有敷衍的意思,甚至有些人一声不吭,冷眼旁观。
  陈瑀心中不安,还是硬着头皮出了大帐,与诸将一起赶往城下。
  袁权立于城上,俯视诸将,眼神冷漠,自带居高临下的威势。隔着护城河,陈瑀都有种抬不起头的感觉,勉强拱拱手,正准备大声报上自己的姓名。他话音刚落,就被袁权毫不客气的打断了。
  “陈君出身名门,家学渊源,少小读书习礼,天下知名。先君有幸与陈君共游处,慨然有平天下之志。天不眷予,先君不幸遇难,权也不敏,姊妹惶恐,设灵城中恭候陈君,欲向陈君请教安身之计。曾以为陈君能垂怜先君,不吝赐教,奈何一盼不至,二盼不见,三盼不闻,无奈,只能暂弃先君之灵,于此迎陈君。陈君姗姗来迟,三请方至,此圣人之教乎,下邳陈氏家风乎?”
  陈瑀顿时哑口无言,面皮涨得发紫。
  城下站了数十人,袁权偏偏将矛头对准了他,对其他人视而不见,却不是忽略,而是极高明的策略。如此一来,所有的责任全在他一人,其他人想反悔也就有了台阶,推一句受了他的蒙骗就行了。如果不加以反击,他很快就会众叛亲离。
  “夫人所言,瑀愧不敢当。袁将军不幸,弃我等而去,身为袁将军故友,我恨不能以身代之。本欲赴城中吊丧,送袁将军最后一程。奈何孙策、周瑜矫命,擅自发兵,占领宛城,隔绝内外,夫人姊妹不得自由。我等虽心急如焚,却不敢造次,生怕坏了夫人姊妹性命。是以来迟,还请夫人见谅。”
  袁权不慌不忙。“如陈君所言,倒是我误会陈君了,在此先向陈君赔罪。不过陈君也误会了孙将军。先君辞世时已将未竟之志托付给孙将军,孙将军所为皆是奉先君遗命行事。此事不仅杨文明、阎元图二位先生亲眼所见,我姊妹也看得一清二楚,何尝有矫命之嫌。陈君有此误会,是传言乎,是臆测乎?”
  陈瑀哑口无言,心里将杨弘骂得狗血淋头。袁权、阎象力证孙策清白,他却没有人证。如果杨弘肯行从权之事,力证袁术遗命并非传给孙策,此刻他就有理由说袁权、阎象是迫于孙策武力而作违心之言。可是杨弘死脑筋,就是不肯说一句谎,搞得他现在非常被动。
  是传言,还是臆测?反正都不是什么正经渠道,区别只在于是被动上当还是主动造谣。
  袁术怎么生了这么一个能言善辩的女儿?
  “夫人所言,瑀本不该置疑。奈何事大,不得不谨慎从事。孙策虽然颇有小才,但年方十六七,尚未成年。袁将军提携后进不遗余力,有国士风范,欲托以后世,私心以为不然。将军姓袁,他自姓孙,后将军岂能以他为嗣?后将军乃朝廷官职,并非爵位,岂能私相授受?退而言之,若孙策果得将军遗命,何不出城一见,示以将军手书一纸,则众人必服,何必突然调兵据城?分明心虚,不敢见人。夫人为其武力所迫,作此不得已之言,瑀能谅解。不能诛逆臣,救夫人姊妹于危难,瑀之罪也。请夫人委屈一时,容瑀与诸君商议万全之策。”
  陈瑀绞尽脑汁与袁权辩驳时,王津已经赶到北门,传达孙策的命令。阎象立刻给城下的秦牧下令。秦牧翻身上马,奔向西门。一声令下,城门打开,百余骑冲出城门,向各营飞奔而去。
  军营并非是一个整体,而是以校为单位,一校一营,营间用木栅或者土垒分开,又称一垒。营与营之间至少相隔一箭之地,为的是有敌人袭击时,相邻两营可以配合阻击,却又不会误伤同袍。这里不受任何人控制,巡逻时从营间的空地经过。传令命令时也从这里经过。
  此刻,这些骑士策马走到各营之间,大声宣布城内的情况。
  各营昨天中午就戒严,任何人不得出营,营中将士大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甚至不知道袁术已经死了,心里本来就有些紧张,只是军中有严令,不得传谣,违令者斩,这才把所有的疑问都藏在心里,耐心的等待上官的解释。此刻听到骑士们宣讲,这才知道袁术死了,孙策接受袁术遗命,已经成了新的首领。
  一时间,人人惊愕,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
  但更震惊的还在后面。
  陈瑀图谋不轨,与南阳豪强密谋,要将之前攻打下来的庄园还给他们,要将部曲还给他们,更要将已经分配给部曲的土地还给他们。
  将士们顿时炸了。
  陈瑀与孙策争权,那是权贵们的事,普通将士听听就行,实际上并不关心。反正谁给他们发饷,他们就听谁的命令,为谁作战。陈瑀要将庄园还给豪强,那也没什么关系,反正这些东西不可能落到他们这些士卒的手里,只可能是大将们的私产。但是要将部曲还给豪强,还要将分配的土地收回去,那就不行了。
  如果一开始就不给,那也就罢了。现在已经成了自由人,拥有了土地,谁愿意把土地交出去,再做依附豪强的部曲?
  所以,袁术的旧部还没吭声,新附的士卒先火了。
  “陈瑀,老子操你十八代先人!”
第0212章
卖瓜者言
  孙策端坐在席上,意态从容,既不紧张,也不兴奋。
  宗承等人越看越不安。袁术是世家子弟,人到中年,入仕也快二十年了,却没有一点世家子弟应有的气度。这孙策据说才十六七岁,又出身寒门,怎么会有如此深的城府。发生了这么大的叛乱,他一点也不着急,看起来跟没事人似的,举手投足,看似轻描淡写,却招招致命,几道命令一下,形势就一变再变,半天时间,他就扭转了局面。
  怪不得袁术会将后事托付给他。
  虽然还没尘埃落定,但是他们已经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能为一家家主的人不可能是蠢货,多少有点眼头见识。看到孙策这大半天的表现,他们已经清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
  这时,一个亲卫快步走了进来,凑在孙策耳边低语了几句,递上了一份军报。孙策微微颌首,看了一眼军报,拆开看了一眼,漫不经心的放在桌上,吩咐了几句。亲卫转身去了,什么也没改变,就像他根本没进来过似的。
  宗承也没当回事,只是瞟了一眼桌上的军报,就置诸脑后,和身边的人轻声商量起如何善后来。事情到了这一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陈瑀不是孙策的对手,胜负已定,接下来孙策如何处置他们就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孙策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皮低垂,目光落在案上的军报上,心却揪了起来,太阳穴一阵阵脉动。
  这是桥蕤用快马送来的军报,二百里加急。前天晚上出发,今天中午送到,这是桥蕤目前能动用的最快速度,传递的当然也是最紧急的消息。
  徐荣兵临城下,武关危急。
  ……
  北门也开了,先前进城的苌奴等人派出的亲随鱼贯出城,连看都没看陈瑀一眼,分头奔向各自的大营。陈瑀看到了,但他没在意。一来他正在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二来他也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一些贱奴,什么本事也没有,不过仗着袁术的关系领了一些人马,就算支持孙策又如何?影响不了大局。
  但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
  陈琮派人送来消息,有大量骑士在各营之间通报陈瑀与南阳豪强谈判的内容,特别是要将土地还给南阳豪强的事,各营将士已经炸了,留守的将领弹压不住,请诸将立刻回营控制局面。
  陈瑀还没反应过来,以为陈琮说的是刚刚从北门离开的那些人,等他知道除了那十来个人之外还有更多的骑士,已经将消息传到各个大营时,他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当时就懵了。
  陈瑀知道那些条件一旦泄露会是什么后果。他凭什么敢和孙策较量?不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手里的兵比孙策、周瑜还多吗?孙策再能打,也不可能以一敌十,大军团作战可不是私斗,兵力优势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只要有足够的兵力优势,他就有信心击败孙策。
  可是这些条件一旦泄漏,那些新归降的士卒肯定要翻脸啊。当初为什么要给他们分田?不就是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吗,现在要和南阳豪强谈判,再将土地收回去,傻子也不可能答应。正因为如此,他当初才与宗承虚以委蛇,拖一阵子再说。等打败了孙策,掌握了兵权,还不还,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现在,这些条件被孙策捅出去了,全营将士人人皆知,他就算想解释也没法解释。
  再多的大军也没了。那些将士别说支持他与孙策作战,不要他性命就是开恩了。
  陈瑀脑子里一片空白,头旋地转,扑通一声,直接从车上栽了下去。陈牧大惊失色,翻身下马,将陈瑀扶了起来,用力犯掐他的人中。陈瑀幽幽醒转,长嚎一声。
  “孙策,你好毒——”
  众人面面相觑。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结果。他们哪里还敢回营,这要是回了大营,能不能活着出来,就真的不好说了。有人开始打退堂鼓,有人则干脆悄悄撤了。有一个带头,就有更多的人跟上,不一会儿,人就散了一半。
  张勋没有走,见陈瑀只知道哭骂,全无主意,他叹了一口气,大声说道:“诸位,袁将军的遗体还在城内,就算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受孙策的命令,我等也应该去拜见一下袁将军再走。”
  突闻惊变,众人已经乱了阵脚,根本没主意,一看张勋站了出来,有的人觉得有道理,七嘴八舌的响应;有的人却担心孙策报复,会取他们性命,犹豫不决;张勋见状,转身对城上的袁权大声说道:“夫人,我等想进城祭拜袁将军,可否?”
  袁权与阎象交换了一个眼神,阎象会意,亲自下城,出了城门,来到吊桥上。
  “夫人说,她以身家性命保证诸位安全。”
  张勋转身看着诸将,摇摇头,率先上了吊桥。
  ……
  看到袁权走进来的时候,孙策松了一口气,想站起来迎接,却发现双腿已经麻了,一动就针刺一般疼。
  但他只是迟疑了那么一刹那,然后就很稳健的起身,迈步,虽然每一步迈出都疼得刺骨,他还是尽力让自己的步伐不出现一丝慌乱。
  “夫人辛苦。”
  “幸不辱使命。”袁权给孙策递了一个眼色,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虽然一闪即逝,却清晰无比。“诸将随后就到,我答应保证他们的安全。”
  孙策笑着点头答应。“夫人放心,强扭的瓜不甜,我也没有强迫人的道理。他们愿意留下,我既往不咎。他们不愿意留下,我就礼送他们出城,绝不会让夫人难做。”
  袁权点点头,转身离开,迈了一步,又停住了,侧身低声说道:“这等卖瓜者言以后还是别说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家的出身吗?”
  孙策微怔,顿时囧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姊姊,不带这样的。”
  袁权转身离去,一张玉脸如冰霜一般。但她转过头的那一瞬间,孙策分明看到她嘴角微微一颤,一丝笑意刚放即收,一闪而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