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446

  “这帮家伙连付饭钱都忘了,又让老爹你受了一番惊吓,这些你收着。”
  好容易说服林老爹收了钱,汪孚林这才诚恳地对邬琏赔礼道:“原本是不想太多人扎在周围败兴,所以才让他们在船上等,没想到却闹了这么一出猴子戏。还请邬部院见谅,都是学生的错,没想到人家对我的恨那么大。”
  之前邬琏一直在听汪孚林解说,之前如何带着钟南风那家打行下头的人改邪归正的问题,他正在感慨东南民风滑胥刁狠,结果就见识了这么一帮比打行中人更胡搅蛮缠的秀才!他原本还以为今天汪孚林是故意拿自己当枪使,可结果却是哪怕自己不出头,汪孚林也能让这些秀才铩羽而归。可他终究心里有气,这会儿对着汪孚林直截了当地问道:“今日实在败兴至极,之前我说的事,你若没主意,我却不饶你!”
  汪孚林顿时暗自叫苦。这真是强人所难啊!
  这年头的劳动力闲置问题,哪里就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尤其是好勇斗狠之辈!整个杭州就得好几千,更不要说扩大到浙江范围!最重要的是,哪怕清朝那些发展兴旺的镖局,那也是依附于权贵,在各处拜山头的,在如今这年头,这是脚踩地雷线的行当!
第三零七章
推人顶缸,夜市见九娘
  被一大堆秀才们一搅和,邬琏再没了流连西湖的心情,这顿饭再也不想吃下去了。但对于受害者林老爹,他却是抚慰有加。等到和汪孚林一块上了画舫,见汪孚林授意船家赶紧开船,不要管是否有船追上来,这位浙江巡抚就沉声说道:“我曾当过应天府尹,离任时去过苏州。那时候是大清早,天还没亮,就只见缎工站在花桥,纱工站在广化寺桥,以车纺丝的那些车匠,则是站在濂溪坊。那不止是十人上百人,每一个地方站着等待上工的,整整有数百人!”
  他顿了一顿,仿佛在斟酌用什么样的言语形容心中的震撼:“东南那些机主之家,以日计酬劳,也就是说,这些机户若是要养家糊口,就要一天不停地做下去。因为,你一旦哪天生病不能来,你的位子就会被那些原本在桥头待雇的人顶上,这有个很生动的名字,叫做唤匠。然而,那个被顶替的人,饭碗就算是丢了,又得辛辛苦苦每日起早去桥头等待活干。那时候,我看到他们引颈相望,衣衫褴褛的样子,就想到我在云南见过的流民等舍粥的样子。”
  汪孚林前世里也去过人头攒动的招聘市场,但那种场合,纵使再挤,大多数人总会穿得衣冠楚楚,力求给单位留下一个最好的印象,哪曾见过邬琏说的这番景象?能被这位浙江巡抚用流民两个字来形容,显然邬琏对此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那时候随行的人告诉我,等待活干虽说难熬,但最恐怖的便是绸缎积压没人买,商人不到机坊去收,而机坊要降低库存和产量,于是便只能停工。他们这一停工,往往便有数以千计的机户无活可干,衣食无着。若是那些只读圣贤书之辈,一定会说,为何不去耕田垦荒,可要知道,大明开国至今,已经二百年,东南几乎全都是熟地,再无半亩荒田,现有的这些地,农人自种都不够,地主则是雇佃户雇长工,哪来的地可以耕?”
  说到这里,邬琏方才转过身看着汪孚林:“所以,当初我上任浙江巡抚之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巡视浙江各府县,而是由人带路,去了一趟部仓院桥、六部桥、黑桥、通江桥一带。和苏州那边类似,那一带也是雇工云集,等待机主挑选的地方。这些年四方丝绸大都出自苏杭,日子还算过得,不至于日日枯守却没活干。而就是这种地方,却还有好几伙打行中人穿梭其中,向那些已经极其艰难的机工收钱,稍有不从便大打出手,包办了机坊雇工的渠道。所以,北新关之乱的那些暴徒固然该治,这些贪婪横暴的市井之徒同样要严加管控。本部院听凃渊赞过你多次,这才找你问计,并非只是随便问问。”
  根据野史评论家振振有词的一种说法,明末东南闲置劳动力众多,却有打行这种事物消化,再加上富庶的环境,市井一片繁荣,足以能够养活这么多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之徒,所以明朝二百余年来,除却倭乱,东南还是一直挺安定的。相形之下,陕西四川则没有办法消化这些失去土地又没有一技之长的冗余人口,继而方才在明末天灾集中爆发的时候,被李自成和张献忠闹得天下大乱,最终被满清入关。
  尽管这种逻辑推理有些牵强,但汪孚林绝不否认,如今这个年代杭州和苏州这种大城市的人满为患程度,绝对让同时代任何一个大城市汗颜。
  所以,邬琏之前在楼外楼中和他初步接触,并未深谈,此刻却倒豆子似的说这么一大堆,汪孚林便体悟到,这位浙江巡抚竟然是想动真格!很多人常常说东南之地民风积弱,但放在这年头绝对要被人嗤之以鼻。要真的积弱,浙军怎么打赢倭寇的?可就连戚继光这样的名将,当初也很有先见之明地不要市民参军,而是招募农民和矿工,那是因为东南市井之徒的作风刁顽横暴,稍有不对就和滚刀肉似的,就和这次聚众攻下北新关一个道理!
  然而,邬琏是他招来的,他本来只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谁知道却引来了大麻烦,而这份期待,他还不能不回应。哪怕只是少许回应一点。想到今天盛气而来狼狈而走的那些秀才,他突然心中一动,当即赔笑说道:“邬部院,凃府尊之前对我的盛赞,其实太过奖了。我年纪小,鬼点子多,亏得府尊折节下交,肯听我的,而且也运气特别好,这才平安过了北新关那一关。至于收拢了一批打行中人,开了个镖局,毕竟还只是刚起步。若是邬部院想让那些从地上转到地下的打行中人也能够自食其力,我一个外乡人能做的真有限。”
  不等邬琏继续施压,他便抢着说道:“如果邬部院不介意,今天那些被您斥责敲打的秀才其实是个不错的切入口。我打着您的牌子去接洽一下那位老不死心的陈老爷,他那行当尽管很不好听,可他是地头蛇,于三教九流都有结交,这样的话,让他去出面接触那批由明转暗的打行,就水到渠成了。邬部院不用和此人接触,只要派个亲信言语一声。那些秀才给他惹了这么大一个麻烦,只要知道是邬部院的意思,他必定会不遗余力。”
  邬琏没想到汪孚林会弄出这么一个主意来。他沉吟许久,最终微微点头道:“也罢,本部院就借给你名头。若有消息,到察院送个信。”
  尽管只是个年方十五的小秀才,但只凭汪孚林之前在北新关一事中有勇有谋的表现,刚刚在楼外楼把一帮秀才震得做声不得那自信,他对汪孚林的建议已经有七八分信任。毕竟,这种事情让读书人去做,不如让地头蛇先去试一试。尽管他对陈老爷这种做皮肉生意的人没有任何好感,但那远远没有解决那颗毒瘤来得重要。
  当汪孚林回到客栈时,却已经是申正过后了。然而,他却发现,客栈中除却留守的寥寥数人,竟然全都不在。柯先生和方先生约了万松书院几个老夫子,一块去飞来峰了;金宝秋枫和叶小胖去忙活给楼外楼翻修的事了;叶明月和小北则是拉了汪二娘以及汪小妹一块,把连翘和阿衡都一块捎带上了,受邀去了史桂芳家,仿佛是史家二位小姐做的东,竟然直到此刻都没回来,分明宾主尽欢。
  百无聊赖的他本想睡个大头觉,但想到答应邬琏的事,突然起意去其提到那几座桥看看。可骑马一出门没走多久,他便想起,眼下已经快要黄昏,找活干的人怎么都得回家去了,这时候跑过去也是扑空。想到城外北关夜市他见识过,寿安夜市却还未领教过,他便索性让随从问了路途,径直找了过去。此时正是大多数劳作的人往家里赶的时候,路上塞车塞人那是家常便饭,哪怕他骑着马,不时也要停下来等待,因此到了寿安夜市,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而夜市却才刚刚开始,从不入流的饮食铺子到上档次的酒楼饭馆,从各式南北货商铺到卖金银绸缎的高级铺子,应有尽有。行走其间,就只见放眼都是绫罗绸缎,人人簪金戴银,好似杭州就全都是富人似的!汪孚林就看到在一乘轿子边上扶轿而走,分明婢女模样的年轻女子,一身大红衣裙,头戴珠箍,双耳赫然可见一对金丁香,要放在偏僻之地,非得以为是哪家大户千金不可!
  汪孚林也就是随处看看,忧心忡忡这种民间奢侈之风,那是朝中老大人们该做的事,用不着他杞人忧天。找了一家号称最正宗十色汤圆的小店坐下,和今天跟出来的两个镖师各吃了一碗从颜色到馅料全都不同的汤圆,他却仍旧只三分饱,干脆沿着一溜饮食铺子吃过去,到最后肚子圆得有些吃不下了,他回头一问,得知三个人已经花了两百文,这才发现这夜市开销着实不小。
  要知道,江浙之地虽说工钱较高,一个精壮长工每年也能挣到十二两银子,可未必就舍得到这里来吃个肚圆!
  “孚林哥哥!”
  正环目四顾,为杭州城这物价消费水平暗中咂舌的时候,汪孚林陡然听到了这一声。如果他记得没错,会这么叫他的人只有一个!他有些讶异地侧过头去,就只见不远处一乘两人抬的小轿已经落地,轿子窗帘正打起一半,露出一张又惊又喜的脸,可不是许薇?瞅见除却轿夫之外,还有七八个随从跟着,他连忙快步走上前去。
  “九小姐什么时候来杭州的?你爹也在这里,你大晚上出来逛,不怕他说你?”
  尽管上次汪孚林回徽州的时候,曾经来见过祖父和祖母,可也就只来得及和自己说过小小一阵子话,因此,许薇此刻听到这一声很生疏的九小姐,忍不住有些小小的不高兴。然而,听到后半句,她顿时愣住了:“爹也来杭州了?他之前不是去湖广了吗?我今天刚到杭州,祖父怎么没对我提过?”
  许薇不回答自己那个最重要的问题,反而连续又反问了自己三个问题,言辞中透露许老太爷来杭州了,汪孚林顿时大为意外。等到得知许薇只是对寿安夜市很好奇,所以坐着轿子兜一圈,许老太爷这会儿人还在这里一家赫赫有名的戏馆里,到时候会一块回去,他想了想便开口问道:“既然老太爷来了,那我总不能装不知道,一会我跟你去拜会老太爷吧。”
  许薇顿时喜上眉梢。然而,她眼睛骨碌一转,立刻便可怜巴巴地说:“祖父一进戏院就忘乎所以,再说那一出戏他很喜欢,肯定不会立刻就走。我连晚饭都还没吃过呢。孚林哥哥你来杭州这么久,肯定比我熟,找个地方先吃点东西好不好?”
第三零八章
只偷得半夜闲
  尽管很讨厌许二老爷这个人,但许薇不谙世事,天真烂漫,乐于助人却又每每把好事变坏事,汪孚林哪怕对她说不上儿女之情,只是把她当成妹妹,可此刻她如此软言相求,他哪怕刚刚一路过来早就吃撑了,也只好开口答应。向身后两个地头蛇问过这寿安夜市有哪家有名的馆子,他便让两人带路,自己骑马跟在轿子旁边,一路闲聊消食,一路慢慢晃过去。
  从许薇口中,他得知许老太爷是来杭州拜会两浙盐运使史桂芳的,顿时觉得事情实在有些巧,当即笑道:“那敢情正好,就之前我出来的时候。我家那俩丫头正跟着叶家二位小姐还在史家做客,她们和史家姊妹都混熟了。据说她们都是很爽利可亲的姑娘,你回头也一块交往交往,说不定能多个手帕交。小北一直嚷嚷,史家规矩固然大,但两位史小姐却比衣香社那些小姐好相处。”
  “真的?”许薇顿时眼睛一亮,刚要说好,随即却突然想到汪孚林刚刚的语病,立刻说道,“你都直呼小北姐姐的名字,怎么还叫我九小姐?祖父祖母分明都把你当成自己人看待的,臻大嫂子也一直叫我小薇。”
  这男女能一样吗?
  汪孚林哪里看不出许薇一腔柔情,想了想还是决定含糊一下称呼:“好了好了,先带你去祭五脏庙。看到前头那家没有,福云楼,说是点心做得一绝。”
  许薇只顾着欣喜于竟然能够在寿安夜市重逢汪孚林了,此刻随口应了一声,等到门前停下来下了轿子,看到那匾额上的三个字,她顿时愣住了。
  而她这一愣,正快步上前迎客的伙计看到他们这一行人,哪怕许薇出轿子的时候还戴上了帷帽,可他仍然第一时间认出了人来,立刻满脸堆笑道:“这位大小姐,是刚刚吃着咱们福云楼的点心好,于是又引介了这位公子一同来?咱们福云楼的点心在这整个寿安夜市都是鼎鼎大名的,再没有人能胜过咱们,尤其是那各式糕团……”
  不等小伙计吹嘘完,许薇立刻不管不顾一把拉住了汪孚林的袖子,急匆匆就往外走。直到自己直接钻上了轿子坐下,她这才又羞又恼地说道:“这寿安夜市别的好地方多了,不在这儿吃!”
  汪孚林顿时又好气又好笑。敢情许薇对他说什么肚子饿,晚饭还没吃,那根本就是糊弄人,之前她无巧不巧,就是在这福云楼中吃的东西。所以,短时间之内再度光顾,还带着他这一行三人,那伙计才会有这样的反应。瞧见刚刚殷勤迎客的伙计这会儿方才恍然大悟,懊恼地直捶脑袋,他吩咐随行的杨文才上前打赏了几个钱,这才敲了敲轿子的隔板,笑吟吟地说道:“实话实说,我刚刚逛夜市也吃得很不少,这样吧,陪你继续逛一会。”
  许薇最怕汪孚林因为气恼自己骗人,拔腿就走,听到他识破了自己的小伎俩之后,竟然还愿意陪自己逛夜市,顿时欣喜若狂。她连忙把窗帘打开了一条缝,小声解释道:“我刚刚是在这儿吃过的,就是看到你之后,还想一块走走。这大半年你到许家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清楚,就连我家祖父祖母,也都说你太忙了,成天不见人影。”
  “好好,我回头见到老太爷一定赔礼。”
  汪孚林无奈给了一个承诺,接下来在夜市闲逛的时候,他就只听耳边叽叽喳喳全都是许薇问这个问那个的声音。到了最后,人还时常下了轿子来,好在戴着帷帽,旁人也看不清楚,再加上随从多,把四周围看住之后,却也不虞被外人冲撞。这兜兜转转大约走了大半个时辰,骑着马的他都觉得有些累了,再看两个轿夫却依旧四平八稳,脚下有力。就在他想要提出回去和许老太爷会合的时候,他突然听到轿子里的许薇轻呼了一声。
  “面具!”
  汪孚林抬头看去,见是一家店门口支着一个小摊,上头全都是各式各样的面具,他不禁想起了当初在县后街那小摊上买面具,继而看到许薇那轿子经过,她还戴着鬼面吓人的情景。他的脸色顿时柔和了下来,当即笑道:“你在这儿等一等。”
  走到小摊前,他便发现,这里卖的货色比歙县的那些手工更精致,花样也更多,但其中更多的却是时下流行的那些戏曲中的角色。他对于那些花前月下才子佳人的戏没什么太大兴趣,便有意挑了几个狰狞的鬼面具,还是店家好意提醒道:“小官人,这些都是村里神汉驱鬼用的,您买这么多回去没用啊。”
  “没事,图个好玩而已。”汪孚林让人付了钱,随即抱着一大堆回到了轿子前头,一股脑儿全都展示了出来,“你对这个有研究,自己挑一个,算是我送你的。”
  要是别的姑娘家,接受这种诡异的礼物,绝对会心里犯嘀咕,轿子里的许薇却大为高兴。她打起轿帘探出半截身子,在汪孚林手中的六七个面具看了又看,选了又选,最终才把其中一个一把抢了攥在手中,整个人也缩回了轿子里:“我就要这个!”
  汪孚林看着这些都是一样的,也无所谓,见店家亲自过来,却是要用绳子将面具扎好再拿纸包上,他就笑着谢了一声。等上马之后提着这一溜东西,他便开口说道:“时候不早了,也该回去见许老太爷,虽说他放你这么出来,可回头找不见人,免不了担心。”
  才不会呢……她刚刚都注意到了,跟来的随从少了一个,肯定是回去对祖父报信了!
  许薇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乖乖答应了。果然,等到他们来到那家戏院,她就发现祖父根本就不曾出来。带了汪孚林找到包厢之后,她刚一进去,就只见许老太爷正摇头晃脑做陶醉状,立刻上前去一把抓住老人的胳膊:“祖父,您看谁来了?”
  “谁来了?”许老太爷装模作样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看到是汪孚林笑眯眯站在门口,他顿时坐直了身子,紧跟着就眉开眼笑地招呼道,“哎呀,是孚林你啊,快进来快进来,怎会这么巧,难道是你和小薇在夜市上碰到了?”
  老狐狸,你就装吧!当我眼睛是白长的,没看到许薇的随从少了一个?
  汪孚林对许老太爷这故意卖破绽的架势倒不讨厌,深深一揖行过礼后,便在许老太爷的招呼下坐了下来。面对这么个老狐狸,他就不像对许薇那样客气了。落座之后,他就开门见山地把自己在杭州偶遇许二老爷的事情给说了。当得知许二老爷和晋商巨室张家的张泰徵走在一起,许老太爷脸色纹丝不动,许薇却只觉得又气又急:“爹怎么可以帮外人欺负自己人?”
  话一出口,她陡然之间意识到父亲一贯对汪孚林的恶劣态度,而听汪孚林的口气,张泰徵显然是年轻才俊,那么父亲的某些念想不问自知。她一下子脸色苍白,却是牙关紧咬,再也没有说话。
  看到孙女这心痛失望的样子,许二老爷暗自叹了一口气,随即笑道:“后来呢?我就不信你这灾星惹出的事就这么一丁点!”
  然而,嘴里这么说,可听到汪孚林从深夜落水,一直到今天和浙江巡抚邬琏私谈时却遭到秀才诘难,最后来了一场漂亮的大反击,许二老爷忍不住对汪孚林惹是生非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个台阶。他哑然失笑地拍了拍扶手,随即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用很自然的口气说道:“我还要在杭州盘桓一阵子,就住在城西水门街,你到那儿打听歙县许家,人人都知道,有什么事你尽管来找我。至于小薇她爹,你不用担心,我一来,他就犹如老鼠见了猫,早溜了。”
  听到祖父如此形容自己的父亲,许薇先是扑哧一笑,随即却又黯然低下了头,一双手忍不住死死捏住了汪孚林送给自己的面具。尽管价值低微,也根本不是适合送给女人的东西,可终究是他单独送给自己的,而不是每次拜访斗山街许家时,因为礼节而送给她的。
  这一晚,汪孚林自然又犯夜了。然而,到了杭州他方才发现犯夜根本不是事。寻常人家贿赂巡夜的壮班几个钱,就能够拿到临时的牌子安然回家,据说这已经成了衙门创收的一条路子。至于有头有脸的人比如许老太爷,还有壮班众人专程一路提灯笼护送,他也沾光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此时此刻已经临近子夜,他踏进客栈时,还以为必定人都睡了,谁知道一个伙计迎上前,一个伙计却拔腿就往后头跑,不消一会儿掌柜便一溜烟奔了出来。
  “汪小官人,你可回来了。”掌柜对于这么个年少却又最会惹事的客人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是好。自从这么一位住到自家店里来,就不知道多了多少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多了多少想也想不到的访客。他用袖子拍打了两下汪孚林身上根本不存在的浮灰,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陈老爷等您一晚上了。”
第三零九章
你给我赔罪就行了
  从酉时过后到这家客栈,一直足足等到子时过后,陈老爷心里自然是一团邪火乱冒。
  之前那个小厮只报信说汪孚林在西泠桥畔那家小破馆子,却把同行者是浙江巡抚邬琏这个大消息给漏过去,害得他捅出了这么一个大纰漏,那些秀才们在狼狈回到画舫上之后,全都翻脸不认人了,毕竟事关功名问题,他从前就算给过这些家伙再多好处也不顶事。气急败坏的他领着人回到家里,就把那小厮痛打了一顿板子,自己则是动用全副关系到察院疏通关系。可一切都是徒劳,整饬士风的消息须臾就在傍晚从提学大宗师那传了出来。
  于是,他只能强忍火气来见汪孚林,可汪孚林竟然不在!和他同行到杭州来的亲朋虽多,可他想求见一下叶家的两位千金一位公子,人家却婉言谢绝,说是太晚了不便见客。至于汪孚林的两个妹妹以及养子和陪读,他哪能和这些乳臭未干之辈去谈正事?于是,他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待,甚至连晚饭都只是随便扒拉了两口。那份憋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到了顶点。
  当临时赁下的客房大门被人推开,紧跟着掌柜进来的人赫然是汪孚林,一贯为人强势的他虽说很想发火,却还不得不站起身来,挤出一丝笑容道:“汪公子倒是好兴致,竟然在外游玩到这么晚才回来。”
  “正好我回来的时候,大家都不在客栈,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出去转转,哪里想到陈老爷会在这时候过来。”汪孚林笑了笑,继而轻描淡写地说,“结果倒是巧得很,竟然在寿安夜市遇到了徽州府城斗山街的许老太爷祖孙,这才知道许二老爷已经不在杭州了。因为许老太爷盛情相邀,所以我不免多留了一会,倒是让陈老爷久等了。”
  这番话里,前半截显然带着嘲讽之意,可后半截透露的讯息那就不一样了。陈老爷只知道许二老爷躲得没了踪影,没想到人根本已经跑了,而许二老爷那位传奇的父亲,在两淮盐业呼风唤雨的许老太爷已经到了,听起来甚至和汪孚林关系匪浅,他登时心里咯噔一下。尽管可以拿强龙不压地头蛇来安慰自己,可他更知道盐商在各地的强大影响力。于是乎,他不得不竭力调整了一下表情和心情,这才装作对这消息丝毫不关注似的。
  “汪公子,我也不拐弯抹角,我这次来,是为了今天那几位冒犯虎威的相公们来当个中人。他们自知轻狂无礼,得罪了你,所以……”
  “陈老爷这话就说错了。”此时此刻,带人进来的掌柜早溜了,汪孚林一口打断了陈老爷的话,似笑非笑地说道,“要说得罪,顶多就是那个周义清,可他也算在我这受到教训了,我当然不会得理不饶人,硬是让他把地上那条鱼吃进去,有道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嘛。要赔礼,他们应该去找抚院邬爷,须知他们在店里一再无理取闹,甚至对邬爷口出狂言,邬爷看不下去却也是常理。”
  开什么玩笑,若是能见到浙江巡抚邬琏,我还来找你干什么?
  陈老爷又气又恨,一想到那群白眼狼甚至还威胁,把他从前的某些违法行径给张扬出去,他对这帮读书人的观感已经坏到了极点。这会儿他竭尽全力也挤不出一丝笑容来,只能冷着脸问道:“那汪公子你到底想怎样!”
  “今天的那些相公们,要说无理取闹惹是生非的,也就是其中那个周义清,其他人顶多就是个劝解不力的小过失而已。提学大宗师要整饬学风,据我想来,杀一儆百估计就够了。”汪孚林见陈老爷先是错愕,随即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显然这个结果能够接受,他这才收起了脸上若有若无的一丝笑意,淡淡地问道,“但是,先有柳如钰到这客栈前闹了一场请罪的猴子戏,后有一堆秀才去楼外楼挑衅,陈老爷你是不是应该给我一个交待?”
  “你……”
  陈老爷一口气还没透完就被反将了一军,顿时没被噎死。他眯起眼睛盯着汪孚林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硬邦邦地说:“之前北新关那位朱主事开了五百两的价码,你这次想要多少,直接说吧!”
  “朱主事是不想留下讹人的印象,兼且对张公公有个交代,这才随口开了个五百两。若非我那时候正好身体不适不能见人,我是一分钱都不要,干干脆脆衙门讨个公道,怎么,陈老爷认为我很缺钱吗?”汪孚林见陈老爷的脸色更黑了,这才话锋一转道,“其实,陈老爷也算是杭州城有头有脸的名人了,西泠桥那块地对你来说可有可无,有了也就是锦上添花,还没到丢了就要死要活的地步,却非要对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紧逼,这是何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