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446

  “不止是借题发挥。”此刻苏夫人给自己的那几个妈妈都在外头守着,叶明月不怕有人偷听,说完这句话后,她足足犹豫了许久,这才坦然开口说道,“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先后去世已经有七八年了,爹能够考中进士,其中就有他们多年不断拿体己资助,又为爹出书扬名,结交文人墨客提供方便的缘故,而娘擅长经营,也很得他们喜爱。曾祖父过世的时候,最后叫了爹娘单独说话,娘对我提过,曾祖父念念不忘的,便是在宁波恢复市舶司,恢复和日本的贸易。我猜,也许曾祖父留了一笔私房体己给爹娘,希望他们能够做成此事。”
  汪孚林顿时大吃一惊。叶家上头那位已经去世的老人,竟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第三一二章
讼棍这行当
  宁波和杭州一样,也有水门直通城中,因此汪孚林一行人在码头上和陆路抵达的人会合,大船换小船,前往早已在宁波城中赁下的一处屋宅。先期抵达的人当中,并没有出身宁波本地的叶家众人。用叶明月的话来说,省得打草惊蛇。而用汪孚林的话来说,则是要带给人家一个惊喜,提早揭开牌面,那就没意思了。正因为如此,他带来的那些江湖习气极其深重的镖师们没有定客栈,而是按照他的吩咐,直接大手笔租了一座宅院,付了一年的租金。
  汪二娘只以为汪孚林是临时短租几天,若是知道他如此败家,一定会免不了好一阵数落。当然,对于叶家这边的境况,叶明月和小北根本提都没提,她浑然不知道,只以为这次是来玩的。而安顿好之后,汪孚林慷慨大方地大手一挥,说是她们想去哪就去哪,不用顾忌,她更是高兴得无以复加。至于金宝和秋枫,哪怕方先生柯先生首先要带他们去的地方总是宁波的各大书院,他们仍旧乐呵呵的。
  长这么大第一次出徽州府,不但去过杭州,还来了宁波,回去之后其他童生有得好羡慕他们了!
  汪孚林不想让这些孩子们提早领略大人的世界,但唯有一个人他不准备瞒着,那就是叶小胖。
  发现到了宁波却不能回家,而是住在外头,小胖子就觉得事情不对头了。而住了一晚上,甚至都没有叶家人出现,他哪里还能忍得住。第二天一大早,捱到汪二娘和汪小妹带着连翘和阿衡去鱼市,方先生和柯先生带着金宝和秋枫又去参观书院,见唯有自己没人理会,他就直接奔向了两个姐姐合住的堂屋,却只见汪孚林犹如大街上那些农夫工人似的坐在门前台阶上,还朝他招了招手。
  “汪大哥,我姐她们呢?”
  “坐下说。”汪孚林拍拍身侧,见叶小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坐了下来,他就直截了当地说,“叶家出了点事,所以她们回来的消息,不想让别人知道。”
  “出了事?出了什么事?汪大哥你别卖关子,说清楚啊!”叶小胖一下子急了,一把拽住了汪孚林的胳膊,“是不是我娘怎么了……哎哟!”
  汪孚林毫不客气地赏了小胖子一个爆栗,见他捂着脑袋却满脸的气愤,他便哂然笑道:“笨,要是你娘真的出了什么事,就是叶家龙潭虎穴,你姐她们也会带着你回去,哪会先在外头住?是叶家正因为分家闹得不可开交……”
  言简意赅地对叶小胖介绍了一下如今的局势,见小家伙先是目瞪口呆,随即便一下子失魂落魄,把脑袋埋在了膝盖中间,汪孚林就拍了拍叶小胖的后脑勺说:“这种为了财产就闹得不可开交的事,古今中外层出不穷,叶家不算独一份。斗山街许家不也是为了分家两个字,三房就好像是仇人似的?你也许会想,你那些伯父伯母从前对你不错,你那些堂兄弟堂姊妹从前对你也不错,那就记住他们从前的好,至于现在的恩怨,你还插不上手。”
  虽说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但汪孚林并不打算让叶小胖只记得人家的仇,不记得人家的好。所以,见叶小胖抬起头,分明刚刚哭过,他就温和地说道:“记住,你是你爹的长子,别看你爹正当着官,你娘精明强干,也别看你两个姐姐一个有谋,一个有勇,但以后都要靠你去支撑叶家担子的!”
  叶小胖盯着汪孚林看了好一会儿,最终使劲点了点头:“汪大哥,有什么事要我去做?”
  “暂时没有。”汪孚林见小胖子听到这话大为气馁,不由得笑了起来,“不止是你,我也被人嫌弃了,还不是闲在这派不上用场?你两位姐姐悄悄坐车去叶家附近打探消息了,硬是让我留下看家。你若是想帮忙,那就好好想想,你娘这么厉害的人,哪怕带着你那还不到一岁的弟弟,可要真把她扣下不许走,叶家人怎么突然就这么能耐了?”
  “是打官司!”叶小胖几乎想都不想就迸出来这四个字,霍然站起身来,“上次姐和小北姐回歙县的时候,提到的那位十九哥,他不是自称从前在鄞县衙门给陈县尊当过师爷吗?呸,那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当我们人在外地不知道。就好比汪大哥你这么厉害,爹也不能聘你当师爷,因为你是歙县本地人。咱们叶家是宁波本地人,怎么给陈县尊当师爷?他就是个讼棍,娘之前断了他去给爹当师爷的念想,说不定他趁机报复,唆使我那些伯父告状!”
  叶小胖不错啊,这逻辑推理挺棒的!
  想到这里,汪孚林拍拍屁股站起身来,对着叶小胖勾了勾手指,等到人立刻知机地凑上前来,他就低声问道:“外头认识你的人多不多?”
  “我在宁波的时候又不太出门。”叶小胖翻了个白眼,继而没好气地说道,“自从小时候那回险些被人拐了,爹娘还有姐姐都把我当小孩子似的。再说了,我都两三年没回过宁波了,个头长了好多,肯定没人能认出我来!”
  是因为你这两三年又长胖了一圈吧?
  汪孚林心里这么想,脸上却笑眯眯地说道:“既然别人觉得咱们没用,那咱们就做出点成绩让人看看如何?你带路,我们去鄞县衙门转转。”
  叶小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他刚刚只是竭尽所能猜测一下,也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鄞县衙门所在之地和汪孚林想象之中有些不太一样,无论是歙县衙门、徽州府衙又或者杭州府衙,全都在府城又或者县城的核心地带,然而,鄞县衙门却在宁波城的西城。据说,当年倭寇肆虐最烈的时候,原本那座衙门被城里的内奸烧了,原本的地方就改造了一座庙,县衙搬到了这里。汪孚林在路上就听叶小胖津津乐道着种种八卦,其中甚至包括鄞县衙门闹鬼这种很不靠谱的传言,听得他身后两个镖师都忍俊不禁。
  作为一个外乡人,汪孚林当然不会贸贸然走到县衙门前去打探什么,只是远远地绕一圈。可即便如此,见他张望,仍然有个身穿青绸直裰,一脸书卷气的读书人迎了上来:“这位小官人是来衙门办事的?若是到户房办契书,我可以帮忙代办,保证收费最少,效率最快。若是要打官司,我可以代写状纸,而且这鄞县衙门的放告日可不一定就是三六九,旁人很容易扑空的。若是其他琐事,我也都可以帮忙……”
  听这人滔滔不绝就是一大堆,汪孚林顿时大为惊异。自己也算是没少和衙门打过交道,就连杭州似乎也没有这样招揽生意的人,这宁波府的衙门好生“先进”啊!他给了要说话的叶小胖一个阻止的眼神,随即故意抄着外地口音说:“若是打官司,怎么收钱?”
  那青衫读书人原本只是瞅着汪孚林看衙门那眼神,觉得他像是有事过来办的人,这会儿听到对方果然有意打官司,他登时精神大振,立刻噼里啪啦就开始报价。写状纸多少钱,帮忙疏通户房和刑房多少钱,然后是析产多少,分家多少,人命多少……总而言之一句话,和现代律师有各种各样的报价一样,这位号称资深的状师,也就是俗称的讼棍,同样是分门别类明码标价。到最后,汪孚林手中扇子啪的一合,笑眯眯问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
  “尊驾说了这么多,还没自报家门。另外,你从前打过的分家官司,输赢如何?”
  “在下毛凤仪,刚刚确实疏忽了。至于我打过的分家官司,那自然是稳赢的。”
  自报家门的青衫读书人话音刚落,身后便传来了一个冷嘲热讽的声音:“毛相公你省省吧,你虽说是个秀才,可平常也就顶多帮人家办一下契书,弄两桩讨债官司,这分产的官司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打?叶家那个叶十九仗着家里背景雄厚,这宁波府所有的争产官司几乎全都他一个人包了。这次叶家的官司更是如此,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竟然帮叶家嫡支的老大老二老三告老四,也不想想叶四老爷现在是县令,将来万一官运亨通,他讨得了好去?”
  真的打了官司!
  汪孚林心中一跳,见叶小胖陡然之间瞪大了眼睛,分明想要开口说什么,他立刻伸出手来在其肩膀上重重一压,见一个矮胖中年人越过那个毛凤仪走上前来,他故意皱起眉头问道:“这么说,要打分产官司,就得去找那个叶十九?”
  “分产官司油水丰厚,谁不想打,只不过,鄞县户房孔司吏是叶十九的拜把兄弟,这户房的关系打通不了,分产的官司就必输无疑。”矮胖中年人见毛凤仪脸色铁青,他就耸了耸肩道,“至于我们,那就只能人家吃肉我们喝汤,接一点人家指缝里头漏下来的小案子糊口了。我说毛相公,你别掉到钱眼里去了,叶十九不但在户房有人,又是叶家旁支,这些年贪心想捞过界的人多了,可一个个都没什么好下场,你一个还能考举人的秀才相公何苦掺和!”
  见矮胖中年人坏了自己的事就耸肩走人了,毛凤仪顿时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可发现汪孚林并没有立刻撇下自己走,他顿时咬了咬牙说:“这位小官人,我看你不是本地人,这官司是否不在本地打?如果就是这宁波府其他几县,我愿意跟你去,你可以打赢官司再给我钱……”
  “你很缺钱吗?”汪孚林突然打断人问了一句,见毛凤仪顿时卡壳,许久才艰难地点了点头,他突然笑道,“那好,咱们找个地方慢慢谈。我得看看,你是不是真精通打官司!”
第三一三章
知己知彼
  尽管叶小胖也算是宁波人,但叶家是地头蛇,小胖子可不是,他年纪小,再加上离开家乡已经数年,要单单靠这小家伙来打探消息,那绝对是痴心妄想。所以,能够在鄞县衙门前碰到一个毛遂自荐的讼棍,不,应该说是状师,汪孚林确实很欢迎。
  只不过,他找人谈话的地方,却很不上档次,是在距离鄞县衙门两条街外的一座小茶馆。这座大白天却仍然漆黑昏暗的小茶馆生意很不好,老板也完全没有殷勤待客的意识,按照客人的吩咐上了茶水之后,就到柜台后头打盹去了。摆着六张桌子的店堂中,眼下只有他们这一桌客人。
  毛凤仪原本还指望要打分产官司的客人一定不会吝啬银钱,可眼下看到这么个谈话去处,他心里就失望了一半。只不过,想到外头还有两个随从牵马在外,没有跟进店来,看着真的有些豪门大户做派,他又生出了几许希望,当下率先开口问道:“这位小官人要打什么分产官司?”
  “首先,我要打的不是外地的分产官司,而是就在这鄞县。你敢不敢接?”
  汪孚林直截了当抛出了问题,见毛凤仪先是大为震惊,紧跟着就露出了极其犹疑的表情,他好整以暇地等着对方的回答。他在宁波人生地不熟,既然来了,要想做什么,当然得通过本地人。毛凤仪自己送上了门,可如果连第一步都不肯迈出去,听到是叶家的事,恐怕会逃得更加快。到时候又走漏风声,又耽误时间,所以他宁可先挑破这一层关节。
  “有什么不敢的!”毛凤仪终于嘴里迸出来几个字,随即冷笑道,“叶十九不过就是仗着自己是叶家子弟,又和户房孔司吏交好,这才大包大揽了鄞县所有的分产争产官司。可他也不想一想,这次叶家分家风波闹得这样沸沸扬扬,他如果还想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应该左右劝和,把大事变成小事,而不是挑唆人家告状。叶家经此一事定然会元气大伤,到时候他就算有了钱,没了叶家做靠山,区区一个秀才还能这么横?”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叶小胖忍不住一拍桌子道:“就是!你这个外人都能看清楚,那帮叶家人却简直脑袋被雷劈了,娘希匹,这种事打官司有什么好处?”
  叶小胖一怒之下,宁波本地话里头经典的经典立刻冒出了头。见汪孚林满脸古怪地看了过来,他顿时缩了缩脑袋,不安地说道:“我也是和爹学的……”
  汪孚林微微一笑,见毛凤仪有些惊讶地打量着叶小胖,他便淡淡地说:“我不是宁波人,我这小兄弟却是。我这状师也是为了他请的。既然你能看破叶十九自取灭亡,也算是有些眼力,那我再问你,你既然是做这行当的,鄞县衙门三班六房的人面总应该熟悉吧?”
  问到这个,毛凤仪的表情便有些不自然。他本待硬着头皮吹嘘一下自己都认识三班六房哪些要紧人物,可他发觉汪孚林那目光仿佛直入自己心底似的,能够看穿他的某些念头,不由得就打消了原本的打算,老老实实地说道:“我和户房刘典吏说过几句话。另外,刑房和户房的几个书办也算是熟稔,三班里头,皂班秦班头我见过两回。”
  这根本就是完全不熟悉的节奏!
  汪孚林皱了皱眉,对毛凤仪在衙门里头的人脉关系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可就在这时候,他陡然之间听到了另一句话:“但我和陈县尊身边的一个亲随说得上话!”
  见毛凤仪眼巴巴盯着自己,汪孚林顿时看向叶小胖:“陈县尊什么时候上任的?”
  叶小胖对宁波府的情形,那都是听母亲和两个姐姐说起的,此刻努力回想了一下,这才不太确定地说:“好像是去年这时候?上任顶多一年。”
  这个自己明明能回答的问题,汪孚林却不问自己,而是问别人,毛凤仪不禁有些讪讪的。可下一刻,对方问出来的问题却让他猛地吃了一惊。
  “陈县尊在县衙里头威信如何,三班六房可都能镇得住?”
  有了叶钧耀的前车之鉴,再加上之前在杭州府衙发现凃渊这个堂堂知府都不能完全控制住底下的局面,汪孚林如今对一县主司的地位不得不持保留态度。发现毛凤仪脸上表情颇有些挣扎,显然那个结果理应不大好,他也不强求毛凤仪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又问道:“陈县尊是哪里人,哪一科的进士,和宁波各家大户的关系又如何?”
  此时此刻,毛凤仪倘若还察觉不到对面这个年方十五六的少年郎很老练,而且对县衙事务不是有几分熟悉,而是很熟悉,那他就是猪脑子了。之前那个问题他不太敢随意回答,但这个问题如果再不好好应付,只怕这所谓的分产官司绝对到不了自己手里。斟酌来斟酌去,他只能小心翼翼地说道:“陈县尊是北直隶人,隆庆二年的进士,和各家大户往来很少,逢年过节也不太大张旗鼓办各种节庆活动。”
  “原来也是隆庆二年的进士。那他和如今官居歙县令的叶家那位四老爷是同年,就没有什么往来吗?”
  这种事毛凤仪哪知道,唯有打马虎眼道:“应该认识,但一科两三百人,未必会太熟。”
  汪孚林并不指望从毛凤仪口中打听到叶家那桩官司的所有细节,之前那些只不过是初步接触的试探,虽说结果不太理想,但总归还是有点小收获。于是,他随手从腰间摸出一锭约摸有三四两的银子,开口说道:“我住在吴门街街口,我手里这桩官司,可以交给你去代理,但有一条,你既然说和陈县尊身边的那个亲随熟识,那就帮忙去打听一下,陈县尊的家里情况,世交好友,师执长辈,反正越清楚越好,越快越好,最好今天傍晚就能有消息。另外,宁波知府那边到底是个什么反应,也一块好好打听。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
  眼见毛凤仪犹豫片刻,一手抓过银子,旋即答应下来,快步出了茶馆,叶小胖方才终于憋不住了,起身直接到汪孚林旁边坐了,低声问道:“汪大哥,你打算从官府下手?”
  “什么下手,官府那边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只是先打探着消息以备不时之需!”汪孚林笑骂了一句,这才轻声说道,“三班六房那些角色,最是刁顽滑胥,不是轻易能打动的,先看看那位陈县尊能不能打交道再说。走吧,我们在其他地方兜一圈,然后赶紧回去,别让你那两个姐姐知道我们的行踪,回头才能给她们意外的惊喜。”
  叶小胖巴不得能够显摆一下自己的本事,对此一点异议都没有。接下来,他带着汪孚林悄然造访了宁波府好些大户——当然只是在门前远远参观了一下,然后说出自己了解的情况——直到此刻,他方才有些气恼自己往日对这些人情世故的事情不太上心,知道的东西有限得很。
  当汪孚林和叶小胖悄然回去,直到吃过午饭,叶明月和小北方才回来。姐妹俩的脸色全都很不好。原来,苏夫人带着幼子搬到了陪嫁的宅子居住,叶家长房二房三房竟是因为叶十九的唆使,每家派了十来人把那座宅子四周看得严严实实,仿佛生怕她跑了。至于叶家老太太,叶钧耀的母亲,据说已经好些天深居内宅没人见到人了。叶明月和小北辗转打听了一下宁波各家大户的反应,却发现大多都在看热闹,其中甚至包括叶家的几户姻亲。
  “气死我了,一个个都是白眼狼!”回到屋子,小北一想到叶明月死死拦着,不让自己立刻设法翻墙进去探望苏夫人,就觉得肚子里憋的都是火,“难不成就看着他们颠倒黑白?”
  “这种时候,光是气有什么用?我不是拦你去看娘,而是要进去,就得带着万全之策去,否则只会打草惊蛇。”
  叶明月苦笑一声,心里第一次觉得很没底。自从父亲应考会试,在京候缺,而后又到歙县上任,她前后离开家乡也已经有三年了,亲族之间只是书信往来,逢年过节送点礼,也就谈不上信任和倚靠。而母亲的娘家远在松江府,鞭长莫及,若是贸贸然送信过去,反而会把事情闹得更大。
  她想了想,便叫了严妈妈进来,让她去看看汪孚林和弟弟叶小胖在做什么,可严妈妈过去打探回来的结果,却让她好一阵无语。
  “汪小官人和少爷正在一块切磋制艺。”
  这下子,就连小北也差点没一口茶呛住:“切磋制艺?汪孚林和明兆?他们俩一个对科举漫不经心,一个恨不得整天逃课,突然会这么好学?骗鬼呢!不行,我得去问问他们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回来!”
  小北刚到门口,背后就传来了叶明月的声音:“别去管他们!”
  “姐,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家伙鬼主意最多了……”小北把话刚说到这儿,见叶明月嘴角边流露出一丝笑意,她陡然之间恍然大悟,“姐是说反正他一定是帮咱们家,要担心也该别人担心?”
  “你笨一点就好了!”叶明月站起身来,笑着在走回来的小北脑门上一点,随即竟是生出了几分期待。
  叶家这分产官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汪孚林到底想怎么做?话说回来,娘那么厉害的人,之前却一直没动作,是坐以待毙,还是岿然不动?
第三一四章
何处为奥援
  尽管宁波在富庶繁华程度比不上杭州,但在科场上并不输给杭州,有些年份进士题名的人数甚至还会位居浙江第一。因此,在整个浙江,杭州府、宁波府、绍兴府、嘉兴府,这四府素来在科场上各领,官府营造的进士及第牌坊不可能像那些科举小府一样每人一座,而是每科一座。毕竟,有时候一府能有五六人七八人及第,一一造起来根本就放不下。至于私底下,各家但凡有人及第,仍然会在祠堂门外竖起一座牌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