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446

  当然,一时之辱也不是不能忍,可若是真要他们去诱杀阿台,那简直就是九死一生了!
  因为心理遭受到不小的冲击,当他被人反剪胳膊拖离了舒尔哈齐身侧,随即那个刚刚挨了一记头槌的家丁则是上去又踢又打时,他慌忙大声叫道:“他还小,他只是从没离开我这个大哥身边这么久,所以想见见我!你们别打了!”
  嘴里这么叫着,他在心里却想起了那次去求李如松要回舒尔哈齐时,别人却一口回绝的情景。和那时候一样,他只觉得此刻心中也一样燃烧着熊熊烈焰。他们眼下的状况就和部落中那些最最低贱的阿哈一样,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但只要他活着,只要他能够活着,他发誓将来一定要千倍百倍地算这笔旧账!
  尽管和协守辽阳副总兵曹簋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但李如松在对方特设的接风宴上,面对辽阳其他实权将领,他谈笑风生归谈笑风生,但仅仅浅尝辄止,不肯多喝酒。在座不少将领都是能当他爷爷辈的了,可李成梁积威之下,李如松也是年纪轻轻就屡立战功,谁也不敢强硬劝酒,更不用提灌酒了。因此,当一个李家家丁匆匆进来,在李如松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时,偌大的厅堂里竟是倏忽间安静了下来,就连助兴的歌舞姬和丝竹管弦声也停了。
  眉头紧皱的李如松听完了传话,思量片刻就回过了神,等到发现四周围竟是鸦雀无声,他就打哈哈道:“不是什么大事,继续继续,大家尽兴!”
  李如松既然这么说,不管其他人心里怎么想,至少在明面上还是继续饮宴,接下来又持续了半个多时辰方才结束。等到众人渐渐散去,别人不敢上来追根问底,曹簋却知道眼下李如松住在自己这副总兵府中,如有万一他要负全部责任,少不得上前探问道:“大公子,是有什么突然的消息?”
  “没什么大不了的。”李如松有些烦乱地松了松领子,这才沉着脸说,“只是身边有人出了一点小问题而已。”
  曹簋敏锐地发觉李如松心情显然非常不好,立刻知机地不再打听,等送走人之后,他甚至吩咐把留给李如松和汪孚林沈家叔侄等人的客院附近所有人手都收了回来,以免到时候发现一些不该自己知道的事。
  当李如松回到自己住的那院子时,就只见这里灯火通明,院子里的十几个家丁甚至燃起了松脂火把。汪孚林自然也已经回来了,一旁是抱着那只虎崽子的小北,夫妻俩并没有和人争执的迹象,只是在那低声交谈什么,并没有看见他的到来。
  而那个家丁头子却眼尖瞧见了李如松,他也没有大声叫嚷惊动别人,而是悄悄从另一个方向绕了过来,把在酒楼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对自家大公子给复述了一遍,最后才开始总结道:“因为汪小官人吩咐说,不拘多少,尽管吃喝,他请客,再加上咱们的人和汪家的人是分开坐的,他们在包厢里又没办法动手脚,所以,大家就大意了一些,不少人喝得都有些多,几乎人人去过茅房,竟没人察觉到那小子什么时候溜走的,更不知道他怎么会突然跑回副总兵府,为什么要胡扯找理由,还险些伤了人。”
  说到这里,见李如松看不出喜怒,他就继续说道:“事后,我把这两个小子分开审了一下,哥哥一口咬定只是因为弟弟这些天都没能和他说上一句话,这才趁着酒宴的空挡溜回来找他团聚,弟弟则是三缄其口什么都不说。”
  要是平时,李如松心情好,也许会打趣这家丁竟然会用成语了,可此时他显然没那份心情。一群半醉不醉的家丁因为找那个速儿哈赤,把那酒楼翻过来找了个遍,还在附近大街上搜寻了一下,幸亏这帮家丁没有立刻闹得满城风雨,而是慌忙赶回副总兵府,这才知道人回来了。不过,谁会想到人不是趁机逃跑,而是出其不意跑回了副总兵府,拼尽全力见哥哥,这要是不曾发现了什么,怎么可能!
  尽管明知道不大可能,但他还是在扫了汪孚林夫妻俩一眼后,低声问道:“他们俩一直都不曾离开包厢?”
  “是,大公子,事情一出,汪公子和少夫人就立刻出来了。”
  “确定他们这一桌上没人对速儿哈赤说什么?”
  话一问出口,李如松就觉得这不大可能。汪孚林第一次来辽东,就算此前有一个身为兵部侍郎的伯父汪道昆耳提面命,应该了解到不少东西,但除非是辽东土生土长,而且了解很多女真各部争斗内情的,否则那许多有朝廷官衔的女真族酋,哪里那么容易分得清楚谁是谁,更何况那些族酋家里的龃龉?虽说汪孚林还要过去一个曾经在王杲身边当过亲随的奴隶,可这个层级的奴隶怎知道高层那些角力,奴儿哈赤兄弟家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也不是小小奴隶能够完全说得清的。
  “应该没有,小的虽没有太注意速儿哈赤,但也发现他一直和这些人保持距离,不大肯说话。而且,汪公子以及他的人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吃饭的时候,都没人向我们套过话。”看到李如松面沉如水,那家丁头子知道要挽回今天那点错处,只能寄希望于问出根由,当下献计道:“如今之计,大公子要知道今天到底怎么一回事,只有一个办法,用刑撬开速儿哈赤的嘴,至于当哥哥的,就让他在一旁看着,这样总会有人挺不住。”
  面对这么个答案,李如松顿时眉头大皱。父亲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这两个身份特殊的女真少年留着还有大用,为了一件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的勾当,就要用刑逼问,这日后还要如何用人?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听到那家丁头子低声提醒道:“大公子,汪公子和少夫人过来了。”
  一到近前,汪孚林冲李如松颔首为礼后,就直截了当地说道:“出了这种事,也是我太过失察,在这给李兄赔个不是。我想李兄也应该想知道到底怎么一回事,所以我想提个小小的建议。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岁,用刑拷打要求招供不难,但总有些伤天和。我那岳父大人昔年当过县令,所以我耳濡目染学过一些,须知用刑之道,攻心为上。”
  “李大哥,相公当初帮过爹很多忙,这方面他挺有经验的。”
  嘴里这么帮腔,小北却忍不住悄悄白了汪孚林一眼,好在这边没那么亮的火把照明,别人看不见。
  什么叫你耳濡目染跟着岳父学了些,想当初那歙县令位子上坐的虽说是我爹,其实却是你在背后指点的!
第五六四章
谁诈谁
  尽管被中原朝廷视之为化外蛮夷,但女真人上下尊卑等级之森严,和中原以礼法治国又不同。因此,尽管也是觉昌安的孙子,塔克世的长子,但努尔哈赤因为继母搬弄是非,不止一次挨过打,也被关过黑屋子,一两天不给饭吃。可如今这空屋子里还有灯火,他却只觉得比家乡那些黑屋子更加令人恐惧。更让他心中煎熬的是,舒尔哈齐不要命似的传递给他的那个消息!
  消息真假且不谈,但最重要的是接下来这一关怎么过?难道他说弟弟听到李家家丁私底下说的话,于是就飞跑来通知他?就算他如实说出来,李如松也许会因此整顿身边的家丁,可对他们兄弟的观感也会立刻降低许多!而让他兄弟去广顺关诱杀阿台这种机密,不论真假,怎么能当众嚷嚷出来?
  就在他万分焦躁的时候,大门突然被人踢开,紧跟着进来的两个家丁一人拖起他一边的胳膊,使劲把他架了出去。知道抵抗也没有用,他索性咬紧牙关,飞速思量之前就在心里盘算过的那些话,寄希望于能够打动李如松,哪怕只是一丁点也好。可是,当他被人架着进入居中那间屋子时,看到的却是被堵住嘴,身上血迹斑斑,仿佛已经昏死过去的舒尔哈齐!
  那一瞬间,他只觉得一颗心猛地抽了一下。可还不等他开口说话,就只听主位上的李如松沉声吩咐道:“把这小子架到隔壁去,用水泼醒了,然后继续用刑!”
  “大公子,我弟弟只有十岁,都是我的错,请大公子放过他!”
  颤抖的声音显然表露出了努尔哈赤那激荡的心情。然而,说他是求情也好,求饶也罢,那一切试图挽回的努力仿佛都挽回不了李如松冷硬的决意。而就在这时候,隔壁屋子里传来了清清楚楚的舀水和泼水声,继而就是一声若有若无的呻吟。尽管因为被堵住嘴发不出声,但努尔哈赤还是只觉得一颗心猛然收缩了一下,因为接下来,那边又继续传来了鞭子着肉声,惨哼声,冷笑声,端的是一场听觉的盛宴。
  “大公子如若肯放过我弟弟,我什么都愿意做,恳请大公子放过他!”
  面对这再一次的恳求,李如松只是问出了清清楚楚的一句话:“到底速儿哈赤匆忙回来,给你传了一句什么话?”
  是说还是不说?不说舒尔哈齐恐怕要受尽折磨,而说出来,舒尔哈齐无意中窃听到那样的机密,他们兄弟说不定就会立刻送命!但是,舒尔哈齐不过十岁,能够挺得了多久根本就说不准,万一他现在咬紧牙关不说,到最后舒尔哈齐却终于说出来了呢?而随便找一个理由糊弄,兄弟之间又没事先对过口径,这怎么能够骗得了李如松?努尔哈赤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终于,他毅然决定,豁出去把舒尔哈齐透露的事情扔出来求证,拼死搏一搏!
  可几乎就在那一瞬间,他听到里头传来了一声惨呼,紧跟着那屋子里似乎是好一阵骚乱,足足好一会儿,方才有个家丁从里间出来,身上竟然溅了不少鲜血。那家丁来到李如松身边,满脸惊惧地低声说道:“大公子,那小子说是要招供,但小的拿出堵嘴布之后,他却突然咬断了舌头!因为之前人已经连番用刑,极度虚弱了,这回又是大出血,还在挣扎之中碰到了头,所以……所以……”
  李如松登时勃然大怒,一拍扶手霍然站起身来:“废物!什么都没问出来就让人死了!”
  此时此刻,努尔哈赤只觉得心里一片绝望和悲凉。祖父重视的是利益,父亲更是凉薄至极。娶了身后站着哈达部贝勒王台的继母之后,哪怕当初外祖父王杲还在的时候,父亲就把他们兄弟当成了可有可无,外祖父王杲如今已经死路一条,谁还会在乎他们?他只有舒尔哈齐这样一个一母同胞的弟弟,从古勒寨被破之后,兄弟俩就竭尽全力用所有的勇气和智慧,找到了一条艰难求生的路。如今已经到了辽阳,抚顺已经不远,可舒尔哈齐却死了,死了!
  那一瞬间,他垂着的脑袋上,一双眼睛已经变成了血红色,若非被五花大绑,背后还有人死死按着自己的肩膀,若非他知道此时此刻抗争只是徒然送命,他恨不得弹起身来去和那可恶的人拼了!可是,他只能握紧拳头,咬牙切齿,用指甲掐在掌心的那种刺痛来提醒自己,要留着有用之身,一定要先把眼下这一关给过了,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因此,在瞬息之间,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整个人猛地往前一扑,竟是直接倒在了地上,仿若被这个噩耗给惊得昏死了过去。
  “大公子,这……”
  “还愣着干什么,泼醒他!”
  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努尔哈赤就只觉得一瓢刺骨的凉水兜头浇下,打了个激灵的他立刻装作是刚刚醒来的样子,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后,他艰难往四周围看了看,仿佛是意识到了眼下的处境,立时用嘶哑的声音低吼道:“大公子,我自从侥幸入了总兵府之外,从来都不敢多问一句,多走半步,您就这么信不过我?我刚刚不肯说,是因为大公子的家丁之中,有人收过王杲之子阿台的好处,我不敢说!
  阿台是我们兄弟的舅舅,那人因为手头缺钱,收了好处打算助我们逃出抚顺关外,换取十匹马。弟弟因此心动,又年纪幼小耐不住性子,想要趁着大公子和汪公子都不在的机会单独和我商量,看看如何逃跑,却没想到我身边有人看着。我那时候就对弟弟说,那个大公子的家丁若能够为钱财背叛大公子,又怎知不会害我们?更何况,我们能够脱出战俘营,大公子又奏请大帅减免了十岁以下孩童的劳役,我们这一走,不就成了没信义的人?”
  一口气说到这里,他已经是血泪齐流,整个人完全趴伏在地,哭得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我之前没说,只是为了保全想要逃跑的弟弟……而且我又不知道小齐是不是因为年纪太小而被人骗了,以至于认错了人,怎敢没有证据就随便指称大公子身边的家丁有异心!”
  “好,很好。”李如松咬牙切齿地迸出了几个字,这才冲着身边那个家丁头子问道,“你怎么说?”
  “绝无可能。”那家丁头子说是李家家奴,身上却有把总的官职,此刻想也不想地回了这四个字后,却仿佛惜字如金,再不多说了。
  努尔哈赤情知自己这一番真情流露已经够了,若是真的一口咬定,死死追查李如松身边的家丁之中有人背叛,只会让自己今后寸步难行,因此只是抽噎,却也一样不敢再画蛇添足。屋子里这说不出的僵持气氛持续了好一会儿,他突然只听得主位上的李如松发出了一声嗤笑。
  李如松突然不想依样画葫芦再试另外一次了,当即开口说道:“世卿,你把人带出来吧。”
  努尔哈赤听到这个有些熟悉的称呼,不由得为之一愣,等到勉强用双手支撑直起身,他就发现汪孚林打起门帘从里屋出来,而在他身后,两个李家家丁服色的壮汉正把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人架了出来。就只见其身上血迹斑斑,脸色委顿,但问题在于,人眼下还活得好好的!面对舒尔哈齐“死而复生”这一幕,他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正待蠕动嘴唇想要说些什么,却不防汪孚林突然冲着自己呵呵一笑,紧跟着回头吩咐了一句。
  “把小齐身上的衣服都扒了,然后打盆水来。”
  随着汪孚林这一声令下,努尔哈赤就只见舒尔哈齐身上的衣衫一下子被扒得干干净净,紧跟着一瓢瓢凉水从头浇了下去。须臾之间,他便发现,刚刚还血迹斑斑仿佛遍体鳞伤的弟弟,此时此刻身上除了某些斑驳旧伤,就是某些淤痕,几道鞭痕,再也没有什么过分受刑的痕迹。到了这份上,要是他还不明白之前发生了什么,那就真的是猪脑子了!他只觉得一颗心猛然完全抽紧,当看到舒尔哈齐脸色苍白,死咬着嘴唇一声不吭时,心下又生出了一丝希望。
  就算听到他刚刚胡诌的那些话,舒尔哈齐也应该不会乱说的!这个弟弟是什么性格,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事后只要找机会设法对其把利害都说明白,应该就能挽回刚刚在乍闻死讯的痛苦之后,把所有事情都一股脑推在舒尔哈齐和所谓的泄密李家家丁身上这点疏失。
  李如松斜睨了一眼咬着牙没露出瑟瑟发抖之态的舒尔哈齐,淡淡地问道:“真是你大哥说的这回事?”
  舒尔哈齐沉默了足足许久,就在努尔哈赤只觉得后背心都快被汗湿透的时候,他才听到一个很轻的字:“是。”
  “那个人是谁?”
  “我没看清楚。”舒尔哈齐勉强回答了这五个字,随着身边人放松了钳制,他竟是就这么瘫坐了下来,脑袋深深地耷拉着。
  李如松冷笑了一声,随即淡淡地说道:“我行前就再三重申过父亲严命,既然速儿哈赤非要违反,那就怪不得我了!来人,拖下去斩首示众!”
  眼看两个家丁架起瘫坐在地的舒尔哈齐就要往外走,努尔哈赤下意识地张了张嘴,可话到嘴边却仿佛被堵住了似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直到一言不发的舒尔哈齐已经被拖到了门口的时候,他才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
  “李兄,毕竟是个十岁的孩子,再说之前他在我那里,因为这性子执拗,差点伤过我,又出口骂人,我一时气不过让人整治了他一顿,那些脾气大的粗汉估计平日也没少给他苦头吃,毕竟不比李兄对人的厚待,他有这逃跑的念头不足为奇。我知道李大帅军法如山,可能不能宽容这一次,饶他一条性命?而且接下来还要赶路,略施薄惩就行了。”
  努尔哈赤做梦都没想到,汪孚林竟然会救舒尔哈齐!他一直都被李如松命人严严实实地与人隔离,但这么多天来仔细观察和倾听,隐约也知道这位汪公子是朝廷一位高官的子弟,就是这么一个差点死伤在舒尔哈齐那次纵马之下的贵公子,之前据他所知一直都在折腾他那个弟弟,眼下怎会这么好心?
  李如松压根不相信什么家丁中有人私通王杲之子阿台的鬼话,但刚刚那场戏蒙骗这两兄弟他觉得绰绰有余,因此也并没有太怀疑努尔哈赤兄弟俩还是说了假话,只觉得有人借此让自己怀疑家丁忠诚,分明居心叵测。再说人既然没跑,网开一面也不过分,他就顺势给了汪孚林一个面子。
  “既如此,拉下去,鞭二十,另外三十记在账上,等回了广宁后再说!”
第五六五章
收服的第一个
  二十记鞭子挨在背上,看似纵横交错,皮开肉绽,但不过十岁的舒尔哈齐却始终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直到最后挨完之后昏厥了过去。因为李家那些家丁都是最熟悉这些的,行刑之前给他的腰部以下围了硬牛皮的围裙,伤的只是背,从理论上来说,不会影响骑马赶路,而且用刑的家丁知道他受不起,减了五分力道。可当他被架回房中,清洗创口上药的时候,仍是被那锥心疼痛给刺激得从昏厥中清醒了过来。
  “唔……”
  “挨打的时候倒是硬气,上药的时候倒知道疼了?活该,随随便便跑出来个人和你说能带你逃跑,竟然就信?蠢货,要不是小官人求个情,你就死定了!”赵三麻子一面说,一面手脚麻利地将手中药膏敷在那一道道清理过创口的鞭痕上。见舒尔哈齐死死拽住了身下的床单,再也不哼一声,他却不管不顾地继续说道,“以后长点记性,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运气的。后头求情也就算了,前头要不是小官人对李大公子说只做个样子吓唬一下,你早就被用刑活活拷问死了!”
  李二龙这会儿却跷足坐在靠背椅子上。今天傍晚在酒楼的事情是他按照汪孚林的吩咐设计的,统共知情者就只有他自个,那所谓带着酒意的一问一答,也是他一个人用了假声自导自演的,就连舒尔哈齐那时候会突然腹痛如绞,那也是他动了点手脚。只不过,虽说讨厌这个做事偏激狠毒,嘴巴又很坏的小家伙,再说又是异族人,可看到刚刚这般血肉横飞的惨状,他还是有一点无奈。
  毕竟,之前他与其说是整治,还不如是整蛊,让人有苦说不出,相形之下,鞭刑却是比军中捆打更血肉横飞的私刑。所以,最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他一想到努尔哈赤在得知弟弟的“死讯”之后,能够最快速度找到把自己摘出来的办法,而且还用昏厥充分表示出了自己的悲戚,他就觉得眼前这个小子挨的这顿打着实好没有来由。然而,即便是他这个设计者,仔细想想却还是满头雾水,不明白汪孚林究竟要借此要做什么。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想,他双腿一伸站起身来,到了炕边上一站,见赵三麻子还在那骂骂咧咧地上药,而咬紧牙关的舒尔哈齐已经满口鲜血,看不下去的他随手掏了块帕子往其嘴里一塞,这才在那脑袋上拍了一下:“忍不住就直说,接下来就看你自己的了,从辽阳到沈阳这段路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若是从马背上摔下来,你自己知道后果。还有,你大哥这次可被你连累得不轻,你挨过那顿之后,他也被拉出去抽了五鞭子……你要聪明就别再连累他。”
  这是按照汪孚林的吩咐说的,李二龙虽有些不解,但还是照吩咐做。此话一出,他敏锐地注意到,舒尔哈齐那张脸似乎更白了些,接下来也就没有再继续画蛇添足,而是径直出了里屋,努努嘴事宜连日来和舒尔哈齐相处最多,又精通番语的范斗进去看着,自己则去把这里的情形如实禀报给了汪孚林。
  今天这一折腾就是半宿,明天是肯定不可能启程上路了,因此汪孚林交待了李二龙小心看护,等人告退之后,他方才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李如松那边的情景他压根没有去费心去打探,想来李如松绝不会因为这女真两兄弟的话,就随随便便去整顿自家依赖如长城的家丁,看看究竟有没有内奸。
  说实在的,那时候他在里头仔细观察努尔哈赤的表情,瞅准时机放出了“死讯”,不过真没想到努尔哈赤的表演非但精彩,而且还急中生智瞎掰了这么一个借口。果然,人活着的时候,自然相依为命的弟弟很重要,但人既然死了,那就是自己的死活最重要了。虽然不能说立时三刻就能够离间这相依为命的两兄弟,可一根刺扎下了,他就不会任其轻易拔除。毕竟,在李如松的眼皮子底下杀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虽说没能把李家人的真实心意给立时三刻试探出来,但却也试探出了一点东西,那就是李家人果然对兄弟俩的容忍度颇高。看来,养着人大有用处,这是可以确定的。
  只不过,打着呵欠的他刚回里屋,打算上床搂着妻子好好睡个觉,外间屋子里突然又传来了碧竹的声音:“小官人,门外有人敲门,说是阿哈。”
  碧竹的称呼时而姑爷,时而小官人,端的是根据人物场合变化多端,汪孚林不但不在意,反而觉得很有意思,当初小北要纠正称呼的时候,还被他硬是拦了。此时此刻,听到她通报的这么个人,汪孚林却不由得大为意外。他想了想,就回身走到床前,见小北已经侧身朝里睡去了,他就笑着把人硬是扳了过来,在那脸颊上亲了一下,这才轻声说道:“你先早点睡,不用等我。”
  眼看汪孚林这就转身往门外去了,小北登时没好气地转身面对着外头:“谁要等你,眼睛一眨就能想出不知道多少坏主意,谁犯了你谁倒霉!”
  在她看来,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兄弟只是之前在那跑马场的设计中大大得罪了汪孚林,即便是汪孚林提到过别的缘由,可她还是不大相信,之前三个素昧平生的人之间可能会有多么大的恩怨?更何况那俩还小呢,固然有些急智和机敏,可怎可能像汪孚林当初那么大年纪似的妖孽?
  这么大半夜的时候来见汪孚林,阿哈显得非常局促不安,尤其是看到女装打扮的碧竹,他更是把脑袋垂得低低的,生怕看到了不该看的地方。直到人避进了里屋,而汪孚林则是坐了下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后,这才用略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道:“公子以后离开辽东的时候,能不能够把我也一块带走?”
  “为什么?凭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