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446

  “恭喜汪兄,父亲教训的声音还没传到外头来,看来这一关是过了。”说话的是张懋修,他眨了眨眼睛,见汪孚林拱手团团行礼,他还了礼后就饶有兴致地问道,“辽东那边真有那么冷吗?李成梁父子真那么能打仗?听说现在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当初建立金国的女真并不算一脉相承,到底怎么一回事?”
  张敬修见张懋修竟是一见面就问个没完,顿时又好气又好笑,连忙把人拨到一边,上前去说了两句赔礼的话。行事圆滑的张嗣修就比长兄会来事多了,知道父亲不会容许他们再把汪孚林留太久,一面把人往外送,一面关切安抚汪孚林。至于张家最小的两个儿子,这会儿却没出现。三兄弟把汪孚林送到了二门,张嗣修笑吟吟请他今后常来,等目送人离开之后,他们才转身回去。
  这时候,反而是张懋修有些不解地向张嗣修问道:“二哥,汪孚林这一关还不知道是否能平安度过,你还请他常来?”
  “要是爹不待见他,还会见人?”张嗣修低声提醒了一句,见身旁两个恍然大悟,他便在心里嘿然笑了一声。再说了,要不是父亲默许,他们三兄弟能够出现在这?早就被拘在房里读书不许出来了。从前那点小小的交情,和朝廷大事比起来算什么?
  汪孚林已经抵达京城的消息,作为伯父的汪道昆竟是比很多人都晚得到消息,还是下属偷偷摸摸禀告,说是首辅张居正召见了汪孚林,他这才知情,却不得不一直捱到这一日傍晚方才从兵部赶回家去。在书房见到阔别将近十个月的侄儿,他见人不像从前那样,观之便是东南文士的俊秀儒雅,五官轮廓多了几分粗硬的棱角,神情也更显刚毅,心情不由得有些复杂,也不知道自己放其游历蓟辽是对是错。
  可还不等他说什么,汪道贯就抢先说道:“大哥,首辅大人把孚林这小子给拎到面前训了一顿,而后又对他说,让他回来听你训示。你好好骂他一顿,这事情说不定就这么结了。”
  尽管明知道汪道贯这是开玩笑,汪道昆却依旧觉得心头一宽,好容易才板面孔说:“他翅膀硬了,我又不是他父亲,还管得了吗?”
  汪孚林比汪道昆只不过早半个时辰到汪府,这才知道自己不在这十个月,原本应该在兵部稳若泰山的汪道昆竟是陷入了位子不稳的境地,那错愕就甭提了。他从汪道贯和汪道会兄弟那里,确定了汪道昆近来没怎么开文会诗社,也就是说没犯文青的毛病,论理来说不应该这么倒霉的,可真正缘由他们都不知道,汪道昆自己也没提,只知道是张居正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分不满。所以他在得知消息之后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原本他还想着自己不当官,还有汪道昆呢!
  所以,见汪道昆板脸训斥自己,想到虽说因为这位伯父的缘故,他被坑了一回又一回,可要不是汪道昆,他考举人不至于那么顺利,进士更是别想考上,被人说两句又有什么要紧,他立刻赔笑道:“当然管得了,我进京的时候爹就吩咐过,万事都要听伯父的,更不要说之前首辅大人也说过,让我回来听伯父训诫。这次的事情我知道错了,认打认罚,只请伯父不要生气,兵部事务这么紧要,身体为重。”
  汪道昆一听汪孚林特意提到兵部事务,就知道汪道贯或者汪道会两人之中有人大嘴巴,他很不想在晚辈面前露出软弱的表情,可这些日子以来心力交瘁,汪孚林这件事更是骤然爆发,让他几乎没有应对的时间,眼下汪孚林回来之后,张居正却如此态度,他反而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举措了。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他就开口说道:“总而言之,日后谨慎些吧。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管,你既然回来了,这一两日之内应该便有相应的质询,预备一下吧。”
  见汪孚林一口答应,他就又开口说道:“小北和金宝都在叶家,眼下还未夜禁,让芶不平送你过去一趟。其他人就不要带了,让他们一块住,以免别人问话的时候找不到人。”
第六零四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小北带着碧竹先行赶回京师,这是汪孚林在进山海关之后得到山海路参将吴惟忠的暗示,于是让其早走一步的,可他着实没想到,金宝也竟然在这种时候到了京师。因此,汪道昆显然不想今天深谈他这个兵部侍郎的事,汪孚林也就暂时不强求,早早告退离去。走在路上,他想到汪道昆今天的模样和之前截然不同,深深的疲惫掩藏都掩藏不住,不由心里有些沉重。
  难道局势就真的糟糕到这样的地步了?
  要知道,他原本的设想是,趁着到时候张居正死了老爹想要夺情的时候,让汪道昆抓紧那机会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同时,也就和死保张居正夺情的那批大臣划清了界限,保留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没想到汪道昆现在就好像和张居正留下嫌隙了。然而,他看张居正今天的言行举止以及张家几兄弟对他的态度,却明显透着几分暧昧,这其中玄虚很值得琢磨。
  对了,之前在辽东的时候他还听到过一个消息,张四维已经被张居正援引入阁,难道是那个张四维从中作梗?在汪孚林心里,尽管没有任何证据,却早就把张四维列为了第一提防对象,所以他也不管这是不是先入为主的瞎猜,先行把张四维打进了黑名单,列为下一阶段最大的反派。
  等到一路纵马小跑到了那座自己寄住过许久的小宅院,汪孚林在门前一跃下马,随即回头打手势示意芶不平先走,自己就上去拍了拍门。两扇大门须臾就吱呀一声打开了,探出头来的却不是门房,而是汪孚林特别熟悉的那张胖脸。一声又惊又喜的姐夫之后,叶小胖赶紧把门开大,一把将他拖了进去,随即又大声嚷嚷道:“爹,娘,二姐,金宝,秋枫,姐夫回来了!”
  这一声声叫嚷让汪孚林觉得又亲切,又暖心。而更让他意外的是,健步如飞先迎出来的不是金宝和秋枫这两个小辈,而是叶钧耀!依旧声若洪钟的叶大炮三步并两步来到他面前。他才叫了一声岳父,叶钧耀就双手使劲捏了捏他的胳膊,又在他脸上仔仔细细端详了好一会儿,这才长舒一口气。
  “气色还不错,比我想象得好!至于那些风风雨雨,你从前经历得还少吗?要我说,你伯父他们那就是瞎操心,小看了你,甭管什么事,你出马,那还不是横扫一片,所向披靡?”
  岳父大人你还真是高看我了!
  汪孚林对叶大炮这露骨的赞誉着实有些无语,等到一声重重的咳嗽,他扭头一看,见苏夫人已经带着小北和金宝秋枫出来了,连忙转身一揖,口称岳母大人,苏夫人上前之后,嗔怒地斜睨了叶钧耀一眼,把丈夫看得讪讪的,她这才伸手把汪孚林扶了起来,继而笑着点了点头。
  “辛苦了。武将不做的事情,让你和沈先生两个文人牵头,沈有容这样不到二十的毛头小子领衔,一帮早已不在军籍的勇士奔走,抛头颅洒热血,硬生生从虎狼之地带回来将近五百人,却还要被朝堂上某些人鸡蛋里挑骨头。”
  尽管张学颜说过公道话,辽东也不是没有赞美的声音,但听到苏夫人这么说,汪孚林仍然觉得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他笑了笑,用洒然的口气说:“我又不是为了得到朝中某些人的认可才做的,想做就去做,仅此而已。若是为了某些鸡犬之辈,就束手束脚,那就不是我汪孚林了!虽说我向来功利市侩,可该承担责任的时候,总不至于还缩在后头。”
  说到这里,他就笑嘻嘻地说道:“不过在外这么久,实在是想念家里的口味。我之前送给岳父岳母的厨子还好用吗?今晚上可有好吃的?”
  小北回京之后听到了太多不好的风声,此时此刻却被汪孚林最后这熟悉的无赖口吻给逗乐了。叶大炮却是想都不想地说道:“臭小子,到京城不让人先捎个信,就先吃点家常的,等你回头过了这一关,没说的,烤全羊!”
  “这可是岳父你说的,回头不许赖!”
  “臭小子,一只羊才多少钱,我至于赖掉?”叶钧耀对于女婿的调侃很是火大,突然才想起另一件事,立刻开口说道,“对了,前些日子蓟镇三屯营戚大帅派了戚良过来,给你家伯父捎了个信,反正对你信心十足。就因为这事,我看南明先生脸色也比前些天好多了。”
  “戚良?”汪孚林这一趟经过蓟镇却没得到戚继光半点消息,还以为戚继光是特意避嫌,谁知道已经让戚良来见过汪道昆。他连忙问道,“他人呢?”
  “你这次在外头晃悠了多久,他就差不多在蓟镇逗留了多久,这当然是回歙县去了。他还有话让金宝传达给你,金宝,还不快过来?”叶钧耀一边说一边朝金宝招了招手,随即笑呵呵地说道,“还不赶紧告诉你爹,你去年道试考了个怎样的佳绩出来?”
  汪孚林今天刚到京师就连轴转,在汪府的时候,汪道贯汪道会都忘了告诉他金宝来了,只有汪道昆提了一句,所以,他还着实不知道金宝的道试结果如何。尽管他心里认准了养子绝对不会逊色于当年那个十三岁进学吊榜尾的自己,可总还是有那么一丁点不确定。直到金宝被秋枫推了一把,叶小胖又上前去把人硬拽到了自己面前,他就立刻追问道:“究竟怎么样?”
  金宝知道汪孚林也同样不喜欢跪来跪去那一套,尤其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因此就只是做了个大揖,随即小声说:“儿子考了第一。”
  第……一!
  汪孚林一瞬间眼睛大亮,心里一高兴,竟是直接走到金宝面前,突然发力抱起小家伙直接打了个圈。直到将目瞪口呆的金宝放下了地,他也不管四周围一片呆滞的目光,哈哈大笑道:“这下就算我真的倒霉到削籍为民,也还有儿子能顶上,不用担心汪家后继无人了!好,这真是太好了!”
  “呸呸呸!”这一次,小北终于忍不住了,一跺脚后连珠炮似地说道,“哪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再说了,我还不知道你,金宝考中了案首当然是好,可你是自己想着日后偷懒吧?可哪家当爹的不是给儿子遮风挡雨,就你一心想着享儿子的福!”
  “享儿子的福有什么不对吗?不止是儿子,我还有个要叫我老师的学生。”汪孚林一面说,一面笑着指了指秋枫,“儿子和弟子我全都有了,有谁在我这年纪的时候便已经两全了?既然没有后顾之忧,天下之大任我纵横,我当然可以大大方方和人好好辩一辩。要说比拼嘴皮子,你们什么时候看我输过?”
  “就你会说话!”叶大炮一下子被逗乐了,用力一下拍在了汪孚林的后背,这才笑呵呵地说,“来得正好,让厨房多做几个菜,我们爷俩喝一盅!”
  汪孚林只觉得这会儿让自己去大杀四方都没关系,当下叫来秋枫,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一路问些近况,很有父亲和老师派头地进了屋子。叶小胖跟在后头,不由得对小北低声嘟囔道:“爹娘还有二姐你们都说我就喜好做人长辈,看看姐夫,他不是比我更爱做长辈?”
  “所以都叫你别学他了!”说到这里,小北想到之前金宝来时捎带的消息,说是姐姐叶明月和姐夫过一段时日也要跟着婆婆到京师来,她的脸上更是笑得灿烂而明媚,一把拽过叶小胖就凶巴巴地说道,“总之你给我记住,不许把明堂给教坏了!”
  在汪孚林自己的印象里,小舅子叶明堂就是个哇啦哇啦只会哭的小屁孩,可此番再见,却已经能看到人有板有眼地作揖行礼叫姐夫了。和叶小胖那始终瘦不下去的身材相比,叶明堂粉妆玉琢,眉眼活脱脱又是个叶明月,说话也细声慢气,半点不像小胖子那样动不动就气急败坏的。这顿晚饭吃到酒过三巡,小孩子都被赶下去了,而他听到小北凑在耳边说,将来一定要生个像叶明堂这样教养好脾气好,像金宝爱读书肯上进的儿子,他不禁一阵好笑。
  叶大炮本想提醒一下这对小夫妻,见他们如此光景,到了嘴边的话也就吞了回去。至于大事情,该吩咐的想来汪道昆也吩咐过,他不打算越俎代庖,因此很快就让严妈妈送了他们去休息。等到女儿女婿一走,他就忍不住对苏夫人叹气道:“小北是这样,明月也是这样,这夫婿都是一等一的,怎么都嫁了这么久,就是一直没动静呢?就算她们的婆家对她们都很好,一句话不说,可别人总难免会有闲话。”
  “人家当丈夫的,还有公公婆婆都不操心这种问题,你这个岳父就别越俎代庖了。”苏夫人没好气地制止了丈夫的瞎操心,这才正色说道,“这次孚林的事情,孚林他伯父当局者迷,你总不至于就一点都没察觉吧?好歹出仕也有五六年了,你要还是像当年那样只能一心倚靠孚林,这官也不用当了。”
  “夫人你别这么犀利好不好。”叶钧耀面对要求严格的夫人,只能举双手投降,把三姑六婆那八卦之心给收起来,清了清嗓子说,“不就是瞧着兵部谭部堂成天三灾八难的生病,所以瞅着兵部尚书那个缺吗?而谭部堂平日多数都是把日常事务交给孚林那位伯父,只要折断了他,谭部堂过得了今年过不了明年。毕竟,一个兵部尚书成天的没法理政,就算上头再看重,也禁不住那些科道言官集中火力猛攻。”
  “哦?老爷就这么自信慧眼如炬?”
  见苏夫人连声音都柔媚了几分,显然是赞同自己的判断,叶大炮顿时神气了几分:“那是,你也不看看六部是什么地方,天底下小道消息最扎堆的,不是都察院,而是六部,更何况我还在最繁杂的户部?孚林这事儿肯定有惊无险,不信的话看着就行了!”
第六零五章
有惊无险?大惊大险!
  汪家和沈家这一堆相关人士当中,真正和锦衣卫打过交道的一个也没有,就连李二龙和赵三麻子,也不过远远看到过几次锦衣校尉出入胡家。毕竟,胡宗宪在徽州被抓,解送京师受审的时候,他们早已被遣散到了各处,没有亲眼见证过锦衣卫抓人查抄的场面。至于沈家叔侄俩虽说出身缙绅,可宁国府宣城这地方一没有王府,二没有什么勋贵,三没有什么要紧的文武官员,哪里会招惹上锦衣卫?
  所以,抵达京师的次日一大清早,当锦衣卫真正登门的时候,上上下下哪怕早有准备,也不由得提起了心思。最瞠目结舌的,无疑就是这家小客栈的掌柜和伙计了。京师内城寸土寸金,商旅也好,士子也好,多数都是在外城居住,这家地处东城的小客栈用的是自有宅子,往日拆分成一间间屋子长期租赁,正是沈家叔侄去年寓居的地方,所以对于沈懋学出钱包下这里,爽快预付了二十两银子,东家兼掌柜还窃喜了一把,谁知今天就把锦衣卫给招惹了来。
  当那一前一后两个身穿麒麟服,带着绣春刀,显然不是寻常军官的中年人进来时,掌柜拉着自己兼任伙计的儿子,浑身抖得如同筛糠似的。扑通跪下后,张口就结结巴巴地说道:“官爷,小的,小的什么都不知道……”
  刘守有今日本就不情愿亲自跑到这地方来,奈何冯保亲自吩咐,冯保的侄儿冯邦宁又亲自跟了过来,他就算再不愿意也不能放在脸上。此刻见两个客栈管事的竟然在那里啰啰嗦嗦,他不禁大为不耐烦。左右亲兵见状,正要呵斥的时候,却听到内中一片小小的喧哗,紧跟着就只见是一行人出来。
  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左右的文士,面色从容,举手投足儒雅温文,后头的其他人中,则是不少人都披头散发,前半边脑袋才刚长出了寸许的头发,显然就是奏报中,出抚顺关之后就剃发易服假扮女真人的。这其中,一个身穿天青色直裰,俊朗的脸上却被一道刀疤破了相的少年最是显眼。
  因为这是奏报上早就提到的,刘守有和冯邦宁当然并不意外。而冯邦宁听伯父冯保提到过沈懋学的名字,道是东南名士,听着仿佛有几分重视。等到的那文士带着少年上前,他当即轻咳一声,没有任何架子地笑着招呼道:“是沈先生和沈公子吧?本官锦衣卫指挥使冯邦宁,这位是掌锦衣卫事,锦衣卫都指挥使刘大人,奉命问诸位此行辽东抚顺关等事。”
  沈有容只知道锦衣卫是指挥使司,最高的官职应该是指挥使,可这都指挥使又是怎么回事,他就有些茫然了。而沈懋学却明白,自从弘治正德之后,锦衣卫掌事者的官阶水涨船高,常常出现以都督掌锦衣卫事的情况,都指挥使掌卫事就是很平常的状况了。此时别人客气,他却不敢当成寻常。身为有功名的举人,这又不是官衙参见,他深深一揖行礼也就罢了,其余没有官身的却都少不了要磕头,偏就在这一个个行礼的时候,外间又起了一阵骚动。
  “大人,外间汪公子赶到了。”
  刘守有对汪孚林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不说别的,去年殿试后的那场风波可是不小,就连他也被冯保耳提面命,梳理了一下那些心存不满的进士,而后不少人都被张居正发落到了各种犄角旮旯去当县令或者府推官。所以,此次得知汪孚林又在辽东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变故,他在心里已经把汪孚林定位成了灾星。眼见冯邦宁越俎代庖,吩咐人请汪孚林进来,他虽说心下不大舒服,却知道此事乃是冯保的主导,他与其和冯邦宁相争,还不如看其怎么行事。
  趁着刘守有和冯邦宁全都分心到汪孚林身上,沈懋学趁机对众人低声解说了一下今日来的这两位锦衣卫主官——毕竟,在他之前想来,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要紧人物,此事只需要派个千户又或者百户领队,好好询问笔录一番也就完了,怎都没想到会惊动到这样高层面的大人物。
  得知冯邦宁是当今司礼监掌印太监,天字第一号权阉的侄儿,众人就不由得面面相觑,等沈懋学解说刘守有就是锦衣卫的第一号人物,李二龙更是惊叹了一声。好像当初去拿胡宗宪的,都不是锦衣卫头号人物带队,他们这些人就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这是在京师,锦衣卫出动最是便宜,而且估计上头有什么说法,所以才会让这两位来亲自问话。”沈懋学郑重告诫了众人务必小心谨慎,发现沈有容表情微妙,他就不动声色把人拖到了一边,非常严厉地问道:“怎么,你还没正式从军,就已经瞧不起锦衣卫了?”
  “好男儿就应该到边关上去打虏寇,灭鞑子,做这种侦缉的鹰犬算什么好汉。”沈有容的声音压得非常低,见沈懋学越发沉下脸来,他赶紧告饶道,“是叔父你问的,我这不是除了你没对别人说吗?”
  “冯邦宁就算了,那是靠着冯保才能够到现在这个位子,不过是阉党,可你却小看了刘守有。和麻城刘氏比起来,宣城沈氏不过是米粒之珠,”见沈有容一副不大相信的样子,沈懋学就哂然笑道,“刘家乃是麻城四大名门望族之一,英宗皇帝钦赐匾额荆湖鼎族,光是这荣宠,宣城可有此等人家?自从洪武年间至今,刘家累计出了八个文进士,两个武进士,其中一个武进士便是刘守有。他的祖父当年是打过俺答的,这才有世袭锦衣卫千户的武职,而从千户能够做到掌管锦衣卫事的,全都是一等一的人精。”
  沈有容的嘴巴已经张得老大,再也不敢存有半点小觑之心了。可是,等到看见冯邦宁在那发号施令,分派随行的锦衣校尉把李二龙等人一个个叫进去询问笔录,又笑着请人出去迎一迎汪孚林,而刘守有自始至终就仿佛提线木偶似的,说话少做事少,仿佛旁观者似的,他又觉得这一幕实在是不协调。沈懋学知道沈有容只是不习惯这等官场玄虚,也不继续提点。毕竟,如若沈有容真的要去辽东,他不可能再跟着。
  世家子弟在旁人看来光鲜无比,可在真正的权贵面前又算什么?别看刘守有掌管着偌大一个锦衣卫,在张居正冯保面前,也就是仆隶一样供驱策的人而已。所以冯邦宁仗着伯父冯保的势,又怎会计较刘守有在想什么?
  须臾,汪孚林随着一个锦衣校尉进了店堂。他昨夜虽是去叶家歇宿的,但知道今天的事情不可小觑,所以早早起床赶了过来。他冲着沈家叔侄一点头打了招呼,少不得又拜见过锦衣卫这两位头面人物。尽管都是第一次打照面,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刘守有对他的态度颇有几分冷淡,可冯邦宁却满脸堆笑客气十分,一点都没有阉党子弟的倨傲。可这等官场相处,他当然知道不能看表象,等寒暄过后,就探问起了今日自己是否要一样接受质询。
  而这一次,答话的依旧是冯邦宁,而不是刘守有。冯保的这个侄儿嘿然一笑,随即用神秘兮兮的语气说:“你在辽东闹腾的这档子事,就连皇上都已经听说了,所以,皇上请示过两宫皇太后,决定在文华殿亲自旁听。至于质询,则是几个弹劾过你的科道言官领衔。届时,内阁三位阁老,还有六部尚书左都御史都会在场,如此场面难得一见,你可要有个准备,大约就在这两天。”
  这么要紧的事情,昨天张居正怎会没提过?汪道昆也分明一点风声都没得到?还有叶大炮早上还对他自诩六部之地消息最灵通,可分明也没得到消息!
  汪孚林干脆也不掩饰自己的震惊之色了,着实错愕地问道:“怎么至于这么大场面?”
  “昨日次辅吕阁老在文华殿讲学之后,皇上随口问起近来有些什么事情,翰林院一位学士就提到了你的事。”冯邦宁丝毫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笑得阳光灿烂,“当时冯公公不在旁边,皇上问得细,到后来甚至追问起了吕阁老,吕阁老也记不大清,到最后就把辽东总兵李大帅和辽东巡抚张大人的奏疏都找了来,皇上看过之后,觉得很有兴趣,晚上在乾清宫求过慈圣娘娘,又去禀告过仁圣娘娘,就决定亲自听一听你这个当事人怎么说。等到冯公公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昨儿个入夜的事情了。”
  也就是昨天张居正顶多只知道万历皇帝过问了自己的事,确实不知道小皇帝要亲自旁听,当朝首辅都不知道,汪道昆叶钧耀就更不可能知道。可今天这消息会传到什么程度?
  事到如今,倘若汪孚林还听不出其中那险恶的意味,他这个尚未出仕就在官场摸爬滚打一圈的也就白厮混了这么久。因此,打哈哈谢过冯邦宁这明显的通风报信之后,他立刻紧急思量了起来。而冯邦宁完成了冯保吩咐,递了这么一个消息,也就不浪费时间了,毕竟在他看来,汪孚林不过是个小角色,当即装模作样地去各处巡视,尤其是在沈懋学和沈有容叔侄那边站了好一会儿。
  如此一来,偌大的厅堂中,除却早就被赶到屋子里不许外出的掌柜和伙计父子,就只剩下了汪孚林和刘守有,其他的锦衣校尉都去四处布控警戒了。汪孚林从刘守有之前的态度中,就知道这位不是好相与的,因此也没打算硬是往人面前凑,却不想一开头基本上没说什么话的刘守有这时候突然开腔了。
  “此次的事情,届时文华殿质询,科道言官总共四五个,六科之中领衔的,是你们徽州婺源的余懋学,他和沈家那位只差个姓氏,却是刚强耿介的人,你自己心里有个数吧!”
第六零六章
蛛丝马迹
  尽管眼下仿佛没有自己的事,而且面对冯邦宁和刘守有的先后提醒,汪孚林心里满是各种违禁字眼的感叹词,但他总不可能撂下别人自己先跑路找人去商量。更何况,皇帝年少期间,日日必须要去的早朝改成了三日一朝,可汪道昆叶钧耀全都是要去衙门的人,这时候早就不在家里了。至于汪道贯汪道会兄弟,不是他小瞧这两位叔父,某些政治敏感度实在还差了一点。苏夫人倒是很厉害,可他就算想回去,也得晚些时候再去叶家。
  此时此刻,想到昨日回京就被张居正召见,接下来到汪府,汪家两兄弟虽也解说了一些朝中的事情,可他着实有些后悔没有细细多追问一些细节,而后在叶家只顾天伦之乐,一夕贪欢,再加上叶钧耀那副信心十足的论调,竟是忽略了一些东西。如果只是和汪道昆仿佛渐渐失宠于张居正有关,别人对他的这阵仗也未免实在是太大了一点。毕竟,他固然叫汪道昆一声伯父,可那不是真正的从父子关系,而是眼看就要出五服的叔侄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