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46


第七十六章
疑似内鬼
  乔迁之后的第一天晚上,刘会夫妻吃完晚饭后千恩万谢地告辞了。等收拾完之后,两进半小院之中的灯火渐次熄灭。汪孚林带着汪小妹睡在了前院二楼,金宝和秋枫则住在了中间穿堂的左右两间屋,空着居中一间以及整个后院。本来这相当于小三进的小宅子中空屋子多,按照汪孚林的意思,金宝秋枫住在后院两廊的东室和西室完全没问题,但两人都不肯,他也就随了他们。而前庭一楼廊房里的康大等四个轿夫,也早早就睡了。
  然而,汪孚林这一晚上却睡得并不踏实,即便眼下身处的屋子远比客栈要整洁舒适。
  尽管他并没有从前那个汪孚林的记忆,可乡间那简单朴素的生活,却让他轻易融入了这个世界。次日大清早,他听到鸡鸣便再也难以合眼,干脆临时起意,决定还是回松明山一趟。吃了早饭,他并没有把此事告知小妹,而是找来了康大和另一个老成轿夫,与他们打了个商量。两人本就是忠厚老实人,虽说来回几十里山路很辛苦,但汪孚林大方地直接赏了每人一两银子,又明说是因牵挂妹妹,他们便爽快答应了下来,又承诺一定守口如瓶。
  于是,金宝和秋枫一去李师爷那听讲,汪孚林就找了个借口坐着康大两人抬的滑竿出了门。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赶路,自是少不得挥汗如雨,康大两人却极其吃得起苦,一路上只停下来歇了一次,用了一个多时辰就赶到了松明山。当汪孚林敲响自家老宅大门时,开门的汪七看到小主人,直接呆了半晌,这才手忙脚乱把人让了进来。
  “小官人怎回来了?二老爷进城前,说是会捎话给您的……”
  “二娘受了这么大委屈,我怎么放心得下?事情原委始末,你再一五一十对我说一遍。”
  汪七是汪家老仆了,原是汪孚林祖父捡来的孤儿,故而忠心耿耿自不必说。讲到之前那段经历的时候,他惭愧地认为一切都是自己这个看门的失职,给了那老骗子一碗水,怎也不至于有后续的汪二娘受骗。
  面对他的自责,汪孚林沉默片刻,随即开口问道:“此人是喝了水之后,再提到要卖书,还是之前就拿书来和你搭腔?可问过你家里情况,比如爹和我在不在?”
  “我虽粗疏,也不会被陌生人这么轻易套了话去!他是喝了水之后,这才千恩万谢,说起自己要卖书,还一本本从随身包袱里拿出来让我过目。我不认识字,这才让媳妇去禀报了二位姑娘。”
  也就是说,十有八九是早就瞄准了自家,而不是因为讨水喝之后,这才临时起意行骗。这才对,大多数职业骗子就是这样的!
  汪孚林想了想,又继续追问了几个问题,见没有太大的线索,他突然心中一动,又问道:“二老爷之前对我说,接了二娘过去,又派了管事照拂我家里这些田地,那些佃仆可有什么反应?”
  汪七登时欲言又止。犹豫好一阵子,他方才讷讷说道:“小官人走后没多久,咱们家那个滥赌鬼佃仆钟大牛据说是在赌场里发了一笔横财,竟亲自过来用八两银子赎了自己。从前老安人在的时候,因他惯会哭闹求恳,所以老安人对他没办法,芸姑娘却最讨厌他这人,就收下银子爽快应了。听说人很快就带去年新讨的媳妇搬到县城去了。芸姑娘那时候去求了二老爷帮忙,又收了一户还算老实的外乡人当了佃仆,照管原先那滥赌鬼的田。”
  当初两个佃仆登门的情景,汪孚林还记得,印象更深刻的,是他们打着流言对自己不利的名头要求减租。现如今那个被汪二娘唾弃的滥赌鬼竟然能够拿出银子赎身,这太反常了!得知人是骗子出现的前几天来赎身的,他就更多了几许猜测。
  “好了,你小心门户就是,我去南明先生家里看看二娘。”
  汪七本想说汪道贯吩咐让汪二娘一个人静一静,可见汪孚林赫然不容置疑的样子,他最终还是没劝阻。眼看小主人和康大等两个轿夫说了话,也不坐滑竿,独自安步当车往不算出山下那边走去,他顿时叹了一口气,心里不禁想起了最近连个音信都没有的主人汪道蕴以及主母吴氏。
  要不是家里没个长辈在,何至于闹得像现在这样,还要小主人一个刚进学的秀才奔前走后!
  汪孚林熟门熟路来到汪道昆那座园子,他之前两次拜访都没见到正主儿,这次也一样。门房根本没料到他来,先是大吃一惊,听得来意后,他慌忙请汪孚林稍待片刻,自己拔腿就往里头通报,不一会儿功夫就跑了出来,满脸堆笑地说道:“老姨奶奶请小官人进去。”
  之前在城里时,汪孚林打探得知,汪道昆汪道贯兄弟二人的父亲汪良彬还在,但母亲吴氏已经过世,当年操办过丧事之后,兄弟俩便做主让父亲的侍妾何为主持家务,家下人大多叫一声老姨奶奶。此刻他随着领路的家仆入内,就只见此地和他从前在歙县城中造访过的程家大宅和许家大宅都不一样,并不是那种单纯的徽式建筑,而是有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等到了一处小门,自有一个年长的老媪迎了上来。
  一路或曲径通幽,或过桥绕假山,等到了最深处一座三间厅,那老媪笑容可掬地为他打起竹帘,他谢了一声便略一低头跨过了门槛。因为采光的关系,他乍然从明亮的室外走到室内,即使眼下是夏天的大中午,仍然觉得屋子里有些昏暗,不由自主稍稍眯了眯眼睛,方才看到主位上坐着一个年约五十许的老妇,而她一手紧紧攥着的,正是别过头不敢看他的汪二娘。
  见此情景,汪孚林连忙上前长揖行礼,何为却也不托大,起身微微颔首,随即就对身边的汪二娘道:“你哥哥这么大热天特意从城里赶回来,你不要辜负了他一片心意。我这个老婆子给你们腾地方,你们兄妹好好说话。”
  说完这话,何为将汪二娘往汪孚林这边一推,自己微微一笑,竟是说走就走毫不犹疑。汪孚林连忙谢了一声,见汪二娘先是身体一僵,随即拔腿就跑,他急忙上前,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用从未有过的严厉口气说道:“一门心思只知道逃有什么用?我认识的那个汪二娘,是不管遇到什么都昂着头,绝不会耷拉脑袋的姑娘!”
  汪二娘这会儿背对兄长,本就眼睛通红的她登时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她倏然转过身来,带着哭腔叫道:“我就是垂头丧气!出了这么丢人的事,我还怎么见你!你为什么要跑来,为什么不就这样把我丢在别人家!”
  “小笨蛋,你是我妹妹!”汪孚林索性把人揽在怀里,以他两世为人的经历,哪里看不出,十二三的汪二娘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偏偏还要用张牙舞爪的凶相来掩盖心中的脆弱。他拍了拍她的后背,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人都会做错事,更何况这次错的不是你,而是那个老骗子。要是每个苦主都像你这样,被人骗了还要归罪于自己,而不是把那个骗子揪出来绳之于法,那天下岂不是好人全都去寻死了,恶人反而逍遥法外?”
  从前看到汪小妹如同乳燕投林一般,被哥哥抱着打圈,汪二娘羡慕的同时,又一再告诫自己不能像小妹那样恣意妄为。父母不在,大姐嫁人,哥哥不怎么懂得家务,她要撑起这个家,一定要坚强。可此时此刻被哥哥抱在怀里,她只觉得一直被压在心底的软弱一下子全都浮上了水面,尤其听到这番说不上是安慰,却字字句句直入自己心底的话,她更是无论如何都止不住眼泪,竟越哭越大声。
第七十七章
竟然是极品无赖
  等汪二娘痛痛快快大哭了一场,汪孚林方才扶着她的肩膀让其坐了下来。虽说眼下对这小丫头当初险些做傻事有些后怕,可这会儿他不打算再继续教训下去了。他尽量从这个最重要的当事者口中,一点一点探问之前那个老骗子的情况。只可惜,汪二娘知道的东西也并不多,只不过是和人匆匆打了个照面,记得人在六十岁上下,脸上皱纹密布,其余特征仿佛都泯然众人。但是,她还清清楚楚记得自己抄录的那几本书的名字。
  “哥从前不是最爱看唐宋那些文人笔记,还挨过爹娘的训斥吗?我记得这些书里,有《唐摭言》、《明皇杂录》、《玉壶清话》,还有《霍小玉传》等好几篇传奇编纂成的传奇集,整整十几本,我翻了一下,全都是刚刚印制出来的,要价还便宜,甚至能闻到油墨味,所以我才买了。”说到这里,汪二娘也不管眼睛还肿得和桃子似的,得意地瞟了汪孚林一眼,“从前哥看这些闲书的时候,都是我和小妹给打得掩护!”
  汪孚林不知不觉想到了从前儿时上课偷看小说的经历,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可是,眼看汪二娘又恢复了从前的光景,他心情也松快了不少,随手拔出那根束发的银簪,把小丫头那刚刚扑在自己怀里,于是散乱得乱七八糟的鬏儿给拆了,这才笑着说道:“只可惜你的好心喂了骗子的驴肝肺。这些我都知道了,你回头把书找了给我,我一会儿就回城去,你就等着你哥替你报仇吧!”
  “哥,你又欺负我!”汪二娘正手忙脚乱地挽头发,可听到最后一句,她登时愣住了,赶紧抬起头来,这才想起兄长这一趟回松明山,完全是为了自己。她咬了咬嘴唇,最终心情复杂地问道,“真能抓到人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汪孚林伸手揉了揉汪二娘再次紧蹙成一团的眉头,再次笑道,“之前你就对你说过,小小年纪别老皱眉,难道你想变老太婆?你在这散散心调整一下心情,等有眉目的时候,我就来接你,让你亲眼看到那个骗子的下场!”
  当何为得到丫头禀报,说是汪孚林告辞要走,她匆匆又来到这三间厅会客的时候,就只见连日以来心情郁结不爱说话的汪二娘已经眉目开朗,顿时暗自松了一口气。知道汪孚林还急着赶回县城去,这炎热天气下,其他东西不好带,她就命人打赏了那两个送了汪孚林来的轿夫,又将汪道昆的新书拿了两部送人,还特意塞给汪孚林一对银锞子,说是留着玩也好,打赏人也行。康大二人也得了双倍的赏钱,自然高高兴兴,而汪孚林就没那么轻松了。
  别看他在汪二娘面前答应得爽快,心里其实没多少底。毕竟,他可从来没查过案子,这种事除了需要脑子,更需要人手!
  汪孚林从汪道昆家里出来,并没有急着回城,回家让汪七媳妇随便做了点面条,让康大那两个轿夫留下吃了,自己则是随便填了下肚子,就请汪七带路,又过丰乐河到了对面西溪南村,打算造访这里的几家受害者。因为他第一次来这,首先就是去找那个曾经到自家闹过的童生。
  据汪道贯所说,骗子是先去找了这家童生,假作松明山汪家人要买那四卷手抄唐时古卷,然后又到汪家门前假作讨水喝,混了进去假装卖书,实则是让那找来的童生认为自己是汪家人。那童生一心想卖高价,到了汪家发现老骗子果然坐在屋子里喝茶,就认为是汪家人要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先把四卷书都留下了。结果老骗子事成之后卷了东西跑了,童生方才发现受骗上当,却死乞白赖硬是赖上了汪二娘,这才有之前那一幕。
  到了地头,本就对那受骗童生深恶痛绝的汪七把门拍得震天响。须臾,大门终于被人不耐烦地一把拉开,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出现在了主仆俩跟前。
  只见此人尖下巴,小眼睛,一身青绸直裰看上去倒是簇新笔挺。认出汪七的他眉头一挑,声音尖利地叫道:“事情都了结了,你还来纠缠干什么?要不是汪二老爷出面,我早就到衙门求个公道!”
  汪七心头怒极,正想反唇相讥,他身后的汪孚林便开口问道:“求什么公道?求你自己贪得无厌被人骗,反而赖别人的公道?”
  那年轻人斜睨了汪孚林一眼,却没有回答,而是兀自冷笑道:“我没工夫和你们磨牙,今天果园有诗社,我正要赶去应酬!要是真的想说什么,就到那儿去说。不过,料想你们也没踏进果园的那本事!”
  见此人撂下话便扬长而去,汪七气得浑身发抖,一个箭步就想追上去理论。汪孚林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他:“之前他闹到家里来也是这样的?”
  “那会儿比现在还气人,他甚至扬言要是不赔他钱,就把村里人全都叫来,然后在咱们家门口上吊,所以二姑娘羞愤之下才会险些……”汪七说到这里戛然而止,随即气咻咻地说道,“简直是无赖!”
  就在这时候,旁边一户邻舍吱呀一声开了门,探出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脑袋:“说对了,这小子就是个无赖。”
  汪孚林正听得火冒三丈,见那是个花甲老人,连忙上前问道:“老伯对他熟得很?”
  “做了这么多年邻居,能不熟吗?这吴有荣是家里独子,爹娘死了就自己过日子,几次考秀才都落了榜,成天就知道之乎者也,最喜欢去那些有名的园子参加诗社文会,厚脸皮蹭吃蹭喝。今天吴家果园有诗社,名士云集,他当然跑得快!”
  那说话的老者出了门来,却有些驼背,他瞅着敲门的汪七看了半晌,这才又看向了汪孚林道:“你是河对面松明山村的汪小官人吧?哎,咱们西溪南村虽说也有被骗的,可却没人像这吴有荣似的不要脸!”
  听到不要脸三个字,汪孚林顿时心中一动:“难不成他根本就不是被骗?”
  “被骗?他是想钱想疯了!成天只知道读死书,做出来的诗狗屁不通,几亩好端端的地佃出去就行了,他却非得収高租,雇长工又抠门不肯出价钱,最后全都抛荒了,要卖都卖不出去。他就琢磨着祖上留下来的几本古书,逢人就叫卖,一开口就是四百两!咱们西溪南村读书人多了,谁不识货,除了那老骗子,谁会出四百两买他的东西?这不,骗子骗去就赖上你们家了。要不是汪二老爷为人讲道理,这小子又咬准了要去县衙告状,否则哪能讹来银子?”
  原以为自家遇到一个骗子已经是倒霉,没想到竟然还碰上个极品无赖!
  心中虽大怒,汪孚林还是对这热心肠的老者道了个谢,随即说出自己今日寻访受害者的来意。得知汪孚林是想要去县城里设法,促成侦破这一系列案件,那老者登时大为惊异,盯着汪孚林看了好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
  “怪不得这些日子外头全都流传小官人的那些个传奇,果然是有担当的好后生,不但想着自家,还想着别家!不用说了,小老儿带路,我领你去找人!”
  驼背老者住的虽是普普通通的房子,穿的也只是寻寻常常的衣裳,但他辈分仿佛很不小。他带着汪孚林和汪七主仆俩走在西溪南村,路过的人年纪大的则叫一声吴七哥,年纪小的则称呼吴七爷,有他在旁边作为担保,寻访受害者的过程也一帆风顺。受害的人家甚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恐漏掉了什么细节。而汪孚林生怕记忆不牢靠,干脆又要来纸笔记录下来,到最后全都完事了,他就带着汪七把这位吴七爷送回了家。
  不消说,旁边那家还是大门紧闭,显然那个极品童生还没回来。
  “不早了,小官人要回县城就赶紧走吧,不用等那个小子了,从他嘴里甭想套出什么话来!”
  “我省得了,今天多谢吴七爷。”
  汪孚林打躬作揖把驼背老者送进了家门,眼看两扇大门被关上,他看着旁边那户斑驳的大门,脸上的笑容没了不说,还多了几分牙痒痒的痛恨。
  汪七虽说是汪家老仆,可从前那个汪孚林孤僻少言,他反而对现在的汪孚林更熟悉些。此时此刻见小主人站在人家门前直发呆,他就少不得上前低声提醒道:“小官人,咱们不回去?”
  “那个老骗子不明根底,一时半会抓不着,可要是连这无赖也不能给点厉害看看,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二娘总不能白让人欺负了!”
第七十八章
咽不下这口气!
  听到汪孚林低低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汪七感同身受。他本就心中火大,看到汪孚林一手捏拳捶在一旁的围墙上,他更是不由自主心中一热,随即鬼使神差地说道:“小官人若是心里有气,小人豁出去了,一会儿狠狠揍这小子一顿!”
  汪孚林正在脑子里转着各种报复方式,一听汪七这话,他不禁一愣,随即若有所思地想了想。揍人一顿倒是痛快,可如果在这西溪南村当街把人揍一顿扬长而去,解气的同时可能会引起公愤,但换个法子就不一样了。刚刚那驼背吴七爷在村里辈分这么高,提到那个吴有荣却依旧咬牙切齿,想来村里看不惯这家伙的不在少数。尤其是这家伙老在人家富贵人家的园林里蹭吃蹭喝,参加诗社文会,未必会受待见。
  突然,他对汪七问道:“你知道吴家果园往哪走?”
  大名鼎鼎的吴氏果园在何处,来过西溪南村的汪七记得清清楚楚,当即带路而行。而汪孚林印象更深刻的是,整个西溪南村,他今天路过的园林足足有五六处,虽说都是围墙高耸,看不见内中庭院深深,但只看外观,华丽之处绝对不逊于汪道昆家。歙县豪富之家的底蕴,由此可见一斑。
  当他来到吴氏果园门前时,果然就只见不时有身着秀才襕衫,又或者直裰的书生入内,并没有人验看请柬等。虽则如此,他却并没有贸贸然混进去,而是站在外头观望。
  今天回乡的他一身布衣,看上去就和寻常少年一般毫不起眼。所以,他找个一看就饶舌的村人打听,嘴甜地恭维两句,很快便得知,进入吴家果园参加文会和诗社的门槛果然很低——只要能够吟出一首主人认可的好诗,那么日后每逢这样的雅集之日就可随便来。当然,说是门槛低,好诗的门槛还是有的,得经过主人家以及名士的认可。在那个憨厚村人的指引下,他看到了墙根那一溜没有和别人一样昂首进门,而是正冥思苦想的书生。
  显然,这些就是在努力做诗,想要跻身果园宾客行列的人了。
  这时候,汪孚林就有意问道:“村里的那个吴有荣听说是个书呆子,他也有资格当座上宾?”
  “那小子谁都知道狗屁不通,可他运气好,也不知道当初从哪买来一首好诗,让他骗吃骗喝几年了,听说吴家老爷们早就烦透了他,可许出去的诺言总不能反悔。他又脸皮厚,别人冷嘲热讽权当没听见,吴家老爷们只能听之任之了。”
  “敢问他那时做的是什么诗?”
  从那村人口中打探了明白之后,汪孚林心里终于有底了。他寻思了一阵子,就自言自语地说:“在这揍那吴有荣一顿倒是不错。”
  汪七顿时愣住了,老半晌才他瞟了一眼那果园,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小官人不是让我到这果园里头去打人吧?果园主人和南明先生兄弟交情很不错,而且,我这身份也进不去……”
  “当然不会让你进去揍人,要揍也是我亲自上。”汪孚林见这位老仆更是莫名惊诧,他就嘿然笑道,“你在这果园门口安安心心等着我回来,我这就进去了。”
  见汪孚林撂下这话,安慰似的冲自己点了点头,随即径直往果园大门口而去,汪七想到传闻中小主人在英雄宴上那番语惊四座的表现,本打算拦人,最终还是忍住了。和从前那个孤僻不理人的小官人相比,现在的汪孚林实在是变化太大了。哪怕在看到门口仆役拦住了汪孚林时,他也不太着急。
  门上仆役见惯了各式各样的人,拦归拦,口气和善得很:“请问尊驾是……”
  “听说果园只要会吟好诗就能随便进?”汪孚林反问一句后,见那仆役一愣点头,他便信口说道,“那你就听好了。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