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446


第八七八章
还是疏忽了!
  然而,当郭宝终于发现这所谓的自有安排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的时候,他差点没给吓死。
  因为,在一团混乱之中,这个看似面相粗豪,虎背熊腰的抚宁卫指挥使,竟是派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速宁带走,而后用一个乍一看很难分辨的家伙将其替换了去!因为一样是大胡子,黑红脸,个头差不多,就连王继光也完全没有发现这点奥妙,更不要说那些锦衣校尉以及吴惟忠的人了。唯有郭宝已经听到人解释过身份,一脱身就使劲盯着速宁,也不知道端详了多久之后,这才发现前后两个人的衣着服饰固然一模一样,但眉眼似乎有点差别。
  要不是对方还住在客栈中,一个都没走,哪怕所谓的戚继光手令就揣在怀里,气急败坏的郭宝也几乎想要翻脸!
  趁着驿丞苦哈哈地给两边做调停,分配屋子,他故意把今夜投宿的事都交给了王继光,气呼呼地说是要休息,冲着几个属下丢了个眼色,让他们听王继光的,自己甩手就走。眼见没人跟来,他迅速拿出了对方塞给自己的东西,第一件事就是仔仔细细查看底下的蓟镇总兵印。
  想当初他落在汪孚林手中时,也正是因为那一张盖着张居正私章的手书,方才最终从了汪孚林的,身为锦衣卫北镇抚司理刑百户,就算别的事情不行,这点眼力却是最起码的。确定了蓟镇总兵印确凿无疑,他少不得又快速浏览了一番其中内容。戚继光虽是军官,却不是五大三粗没文化,那一手字他也曾在锦衣卫存档中看到过,文风更是迥异于某些大老粗,带着几分文雅。但这些都只是让他确信的因素,重要的是戚继光提及了汪孚林的私信。
  而这段内容证实了郭宝的猜测,外头那一场好戏真的是汪孚林的主意!
  在驿丞好说歹说的劝说下,原本冲突的两拨人终于最终消停了下来。抚宁卫指挥使,也就是那个王继光至今还不知道名字的大汉,还有他带着的那些人让出了后厅,但腾房子的时候却还骂骂咧咧,大声嚷嚷自己的随行人中,还有个情同兄弟的护卫病了,又恐吓驿丞好好照管马车,否则他们明日出发的时候没法安置病人。还是驿丞腾了一间屋子给他和病人,他这才止住了抱怨声,直叫郭宝麾下那些校尉差点没气炸肺。
  芦峰口驿正厅五间,后厅五间,但都是没有完全隔断的,可不论怎么说,安置二十个人却还绰绰有余。因为郭宝撂挑子,王继光就忙坏了,当最终好容易在自己那个单间的床上坐下来,打算烫脚好好睡一觉的时候,他却听到门外一声响亮的咳嗽,随即就是郭宝的声音。
  “王侍御,我可否进来?”
  王继光不知道郭宝是刚刚被人揪着之后拉不下脸,于是这才当甩手掌柜,还是其他什么缘故,虽说心里不大高兴,但还是出声说道:“请进吧。”
  郭宝掀帘而入,见王继光坐在那里,双脚浸泡在高脚木盆中,脸上满是倦意,他也不拐弯抹角,上前去直接把戚继光手令给递了过去:“你先看看这个。”
  狐疑地瞅了郭宝一眼接过那张纸,王继光只扫了一眼便轻轻惊呼了一声,再次抬头时,目光却盯着郭宝久久没有移开。早就不年轻的北镇抚司理刑百户苦笑着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若非如此,我刚刚哪会憋火,就算顾虑着差事,也肯定闹起来了。所以我想和王侍御商量商量,这事是否会有诈?”
  王继光不知道郭宝和汪孚林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只结合自己在都察院这一年多来所认识的汪孚林,最终便露出了和郭宝一样略有些苦涩的笑容:“戚大帅那边,是汪掌道之前给我的那个随从去送的信,算算时间,可能性确实很大。当然,也不是没有对方故意借此从我们手中劫人的可能性,这实在是有些太冒险了……”
  他刚刚说到这里,外头就传来了一阵喧哗,紧跟着是呵斥声,怒骂声,把个好好的寂静夜晚给闹得沸反盈天。王继光见郭宝先是眉头一皱,继而就转身出了门去,他也无心再享受热水泡脚这点唯一的乐趣,擦干了脚之后趿拉了鞋子快步往外走。等一出门,他才只见脸色阴沉的郭宝把那块头绝大的抚宁卫指挥使给带了过来。两边一打照面,他就只见对方很随便地拱了拱手,随即沉声说道:“这里不方便,可否里头说话?”
  王继光见郭宝非常郁闷地点了点头,知道刚刚显然是外头锦衣校尉气不过,与要见他们的此人闹了起来,也就侧身让了路。等到郭宝跟着进屋,他见外头几个锦衣校尉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他就冲着他们打了个各归各位的手势,继而也不管人家懂是不懂,放下帘子也进了屋子。
  到了自己的里屋,他见那位抚宁卫指挥使东张张西望望,一副审视自己住处的样子,这心里头自然就更加不得劲了。好在这种过程没有耗费太久,对方一转身就直截了当地迸出了一句话。
  “你们当初在山海关交接了那个速宁进关之后,就没搜过此人的身吗?”
  此话一出,王继光倒也罢了,郭宝一直都在北镇抚司,虽说这些年诏狱动用的少了,但对于某些门道,他还是颇为精熟。此时此刻,勃然色变的他就立刻开口问道:“难道他身上藏了什么犯忌的东西?”
  “头发里头藏着刀片,虽说手上绑着绳子,可要取出东西来却很容易,他从山海关到这里竟然没跑,实在是难得。最重要的是,他的鞋子夹层里头藏着砒霜!”
  见郭宝那张脸异常难看,而王继光则像个傻子似的嘴巴张得老大,他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汪掌道想得虽说已经挺周到了,但如今看来,我觉得他还是料错了一点。因为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路上劫杀之类的名堂,只要这人自己拿刀片抹脖子,又或者是把鞋子当中的砒霜吃进肚子里,那就立刻死得干干净净,回头我们还得为找个子虚乌有的凶手烦心!”
  “竟然可能是死士……”
  郭宝只觉得满头满身都是冷汗,喃喃自语了一句之后,他就跌坐了下来。锦衣卫太长时间没出这种公差了,竟然犯了疏忽!
  “此人只要一死,那辽东李大帅便首先脱不了干系,然后是在蓟镇出的事,戚大帅也会要担责,我和王侍御这两个负责接人回来的,那就更加不消说,光是玩忽职守四个字,就足以让我们倒大霉。”他一面说一面看着震惊到失语的王继光,苦笑说道,“如果此人是察罕儿部那些被杀降人的同族,那么他一死,事情闹大,皇上雷霆大怒立刻追查,他的仇就报了一大半。而如果他只是纯粹的死士,一死之后任务就完成了,更是不消说。真是灯下黑啊!”
  王继光使劲晃了晃脑袋,力图冷静下来,随即盯着那面带冷笑的大汉问道:“之前那驿丞说,尊驾是抚宁卫指挥使,应该只是掩饰吧?敢问尊姓大名?”
  大汉哂然一笑,不以为意地说:“我不过是一介粗人而已,哪当得起王侍御问什么尊姓大名?无名之辈楼大有,见过二位贵官。”
  “原来你是楼大有!”王继光和郭宝几乎异口同声地迸出了一句话。
  尽管楼大有跟着戚继光南征北战,立功无数,也曾经见过百姓闻听自己之名就欢呼雀跃的样子,可此时此刻他自嘲是无名之辈,但见王继光和郭宝这一文一武这么大的反应,仿佛都听到过他的名字,他只觉得虚荣心得到了莫大满足,反而意识到之前的态度有些不大友好。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才岔开话题道:“我从前和倭寇打多了交道,大多数时候都是战场上一刀砍了算数,可偶尔也会抓到几个俘虏,这些家伙身上就往往藏着各式各样杀人又或者自残的东西,所以习惯了把人从头搜到脚。最重要的是,我之前是打昏了这家伙替换人的,他清醒了之后,发现换了个地方,身上某些东西又没了,立刻开始寻死觅活,甚至去咬舌头,要不是我见机得快,立时用布条勒了他的嘴,这会儿他就只剩下了半条命。否则,我也不会发现这人有问题。”
  郭宝顿时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如果此人是想要进京陈情,那也就罢了,可他要是一心想要寻死,只要几天几夜不吃不喝,我们只怕全无办法。回京的路才刚走了不到六分之一,接下来可怎么办?”
  “我要是事先知道这事情如此麻烦,戚大帅交代下来的时候,我就回绝了,唉!”
  楼大有说这话的时候,同样有些心浮气躁。他跟着戚继光南征北战,最后到了蓟镇,汪道昆时任兵部侍郎巡阅蓟辽的时候,曾经举荐过他,于是他方才从千总升到守备。戚继光和汪道昆的那段情谊,他一向知道,故而对于汪道昆和汪孚林伯侄俩的那段争端,他非常不理解,也有些厌恶汪孚林为人处世的功利,但主帅有命他不敢违抗,最重要的是,他也确实生怕这一趟原本和戚继光完全没有关系的押送,却最终把这位主帅给牵连进去。
  “还有什么办法?”此时此刻,王继光终于开了口,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恼火地说道,“光懋拿着人就如获至宝地往京城送,既然如此,我们索性就豁出去了,请个大夫随行,把人打昏了之后,把水以及鱼肉蛋时蔬等等打成泥,捣成汁,硬给他灌下去。只要保证到京城的时候,我们能把事情始末报上去就行了,眼下他要寻死,那就随他的便呗?”
  “哪能这么蛮干?”郭宝皱了皱眉,突然若有所思地说道,“此人之前在山海关交接时,李家的人说他不会说汉话,也听不懂,只会说蒙古话。虽说我和王侍御一路上也算提防着此人,但下头那些校尉,还有吴将军的人那些对话,却不知道给他听到了多少。而之前我和楼将军你这场争端,他也完全听明白了,这才会寻死。毕竟,抚宁卫勉强也算是在戚大帅下辖,如果是戚大帅的人劫了他,然后他死了,这一死坑两总兵也就算是成功了。”
  说到这里,见楼大有的脸色非常难看,郭宝就突然对王继光说道:“王侍御,兹事体大,我需得先回京禀告此事,只要走得快,两天就能到京城,只要把此节解释清楚,就算此人在半途出问题,说不定也能解释过去。我会立时吩咐下头的校尉全都听你和楼将军的……”
  他突然顿了一顿,有些疑惑地看着楼大有道:“等等,听说吴将军和楼将军是义乌同乡,他的家丁怎么会不认识你?”
  楼大有哪里不知道郭宝是在怀疑什么,面不改色地在脸上一抹,原本极其浓密的络腮胡子顿时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非常稀疏的胡须。他没好气地说道:“就算是同乡,吴惟忠是吴坎头人,我是夏演村人,全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出身,带来从军的同姓族人是不少,可谁会拿族人当家丁使唤?他这些家丁又不是义乌老乡,都是到了蓟镇之后再招募的,哪能个个认识我?再说了,本来就想要叫你们认不出来,真让人看出来,我不是白演了这么一场戏?”
  一番话说得郭宝满脸尴尬,复又赔礼,楼大有心气便平了。锦衣卫骄横跋扈他早就听说过,不论郭宝本性如何,听了他的名字之后,总算一直都还挺客气的,他也就丢开了之前发现接了个烫手山芋的不高兴,沉声说道:“京师那一头,确实是郭百户你去最为适合。王侍御是文官,骑马总没有你在行,我是蓟镇的守将,没道理我先跑去京城告状。只不过,我建议你不要先去锦衣卫,而是直接往上捅。我可不希望事情被锦衣卫那位刘都督为了保你给压下来。”
  不用楼大有建议,郭宝就决定这么干。毕竟,比起那位隔了多少层的上司刘守有,他现如今已经算是汪孚林的人了。而且,他也丝毫不认为出了问题刘守有会一心一意保他。一个理刑百户而已,提拔谁不能干?
  王继光连续骑了这么多天的马,双腿之间已经磨得生疼。此时此刻,他也来不及细想,只知道自己是绝对不可能日夜兼程跑这一趟,立刻重重点头道:“那么,就全都拜托郭百户了!我和楼将军会全力保着那个速宁的性命……”
  说到这里,想到自己在山海关将光懋那个随从给三言两语赶走,他一下子面色苍白。如今没了辽东李成梁的那些兵马,也没了光懋那个随从,万一人送到京城还活着,别人却质疑此人真假,那可怎么办,连个旁证都没有!更要命的是,此人一力求死,又能活多久?
  当他把这顾虑一说,楼大有和郭宝登时面面相觑。到最后还是楼大有没好气地说道:“郭百户先走,剩下的以后再说,能把人囫囵送到京城,我们再考虑别的不迟!”
第八七九章
直接捅上天
  阔别京城不过七日,如今再站在朝阳门前,郭宝却只觉得恍若隔世。好在他还知道自己此行不但牵涉到王继光和楼大有,甚至还有李成梁和戚继光两位蓟辽大将的前程,故而也只是微微停留了一小会儿,随即便立时入城。
  身为锦衣卫,他熟知城门守卒的那套敲竹杠手段,也知道拿不出路引应该如何应对,因此,不过一小会儿,胡子拉碴迥异于往日形貌,也没有路条的他就入城上了朝阳门大街。
  如果按照他往日的习惯,在去会同南北馆交割驿马之前,这时候怎么都应该先去锦衣卫见顶头上司掌刑千户刘百川,又或者是直接求见刘守有这位都督,听听这两位的指示再决定下一步。但此番别说先有楼大有的提醒,就算没有,他也不敢贸贸然跑去锦衣卫。思前想后,他权衡了一下路程远近,竟是先直奔汪孚林的私宅。
  他倒不至于奢望直闯汪府求见——因为那样的话,一旦被锦衣卫的其他人察觉,他就等于彻底站在了刘守有的对立面——而是希望能够碰到陈梁。果然,他在和程家胡同交叉的那条街口一张望,就发现了乔装打扮的陈梁。
  这并不是说陈梁的伪装就那么容易被人识破,实在是为了方便联络,陈梁把多种伪装身份全都在他面前演示过一遍,因此他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人。
  东张西望,确定应该没有其他锦衣卫监视着此地,用马褡裢等杂物遮掩着驿马标识的郭宝悄然来到正在卖果子的陈梁面前,随手拿起一个桃子,压低了声音问道:“陈梁,汪掌道在不在家?”
  陈梁之前见郭宝走近前时就觉得有些吃惊,此时更是吓了一跳。好在他一下子意识到郭宝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回京城必有要事,立时若无其事地拿着篮子选桃子,仿佛在殷勤兜售,嘴里却低声说道:“汪掌道今天不在,他在都察院。之前那个刘勃给我传过话,要是有紧急的事情,可以去都察院找郑有贵,但暗号是五日一换。这次的暗号是对那个郑有贵说,是潮白河那边的表兄找他有要紧事,家里的牛丢了!”
  “行,我这就去都察院。”郭宝随便选了三四个桃子往马褡裢里头一扔,继而随手给了陈梁几文钱,临走之前又低声嘱咐道,“这次我被人算计了,你自己也小心点。”
  算计了?怎么算计了?
  陈梁只觉得一颗心猛地抽紧,见郭宝翻身上了马背拍马就走,他哪有闲心卖什么果子,满心都只剩下了纠结。他上次能够留京还是郭宝给他在刘百川面前求的情,虽说汪孚林已经点头认了他们是他的人,可万一郭宝这位子都有问题,他这个区区小旗还有用吗?
  郭宝却来不及考虑陈梁那点小纠结,他急匆匆赶到了都察院,按照陈梁转告的口令,成功把郑有贵从都察院中叫了出来。两厢一打照面,他见郑有贵看到自己微微一愣,随即笑呵呵地一口一个表兄,仿佛真的和自己多熟稔,却直接把自己往僻静处拉,他暗叹汪孚林还真够小心的,连忙也与其寒暄了几句,随即便快速说道:“你赶紧转告汪掌道,十万火急,我得赶着见他一面……”
  郑有贵刚刚就瞅着郭宝有几分眼熟,此时此刻一下子就想到,这位是他跟着汪孚林曾经见过的,锦衣卫理刑百户郭宝,登时面色一变。然而,想到汪孚林的吩咐,他立时回过神来,一面重重拍打着郭宝的肩膀,一面低声说:“掌道老爷知道是有要紧事,我这就是领着你去见他。别急,我带你走小路……”
  七拐八绕走了老长一段路,两人便来到了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食肆。外头仅仅只能容纳两张桌子的店里,此时此刻因为还只是申时,并没有客人。郑有贵熟门熟路地带着郭宝越过柜台后头对他们视而不见的掌柜,悄然走进了厨房。而穿过这热气腾腾的地方,就是一个顶上是葡萄架子的院子,汪孚林赫然坐在其中一张圈椅上。
  郭宝见身边郑有贵悄然退下,连忙快步冲到汪孚林面前,也来不及行礼说什么客套话,三下五除二将回程中发生的那点事全都给倒了出来,包括楼大有的怀疑,自己和王继光的无奈处境,就连楼大有提醒他不要到锦衣卫,而是直接把事情捅出去都给说了。末了,他才屈下一条腿单膝下跪,苦着脸说道:“这次得请公子您救我们一救了,我实在不敢担保王侍御和楼将军在我后头带回京的不是一具尸体。”
  “楼将军在蓟镇多年,应该会说蒙古话,他没有试图审问过那个速宁?”
  “我走之前,我和王侍御试过在他陪同下审了一次,但一拿掉勒嘴的布条,他就试图自尽,若非楼将军眼疾手快直接卸掉了他的下巴,怕是就要让他得逞了。而且我和王侍御都已经让楼将军用蒙古话翻译给其听过,如果他真的是察罕儿部牧民,其族人真的是被陶承喾谎报军情所杀,我们一定会禀告皇上,严惩陶承喾,但此人却根本就不听,一心寻死。所以,我才不得不走一趟。”
  “原来如此,这事情不能怪你们,只能说敌人太狡猾,你们已经想得很周到了。”
  郭宝犹豫了一下,说出了王继光之前的顾虑,却没想到汪孚林呵了一声:“人只要能够平安到京城,你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对了,你何时启程的,还带了什么东西?”
  “回禀汪掌道,我是到了芦峰口那天后半夜启程的,用了不到两天一夜就抵达了京城,我带了王侍御的奏本。”
  汪孚林微一沉吟,便站起身来:“这样,你立刻出城,然后拿着自己的路引,重新换个城门入城,然后你直接拿着你的锦衣卫腰牌进宫,去会极门那边见管门太监。虽说理论上你这个锦衣卫理刑百户往日不上奏本,但既然有王继光的奏本,那就没问题了。而你在交完奏本之后,元辅就会立刻召见你。记住,进宫的时辰掐准,踏进午门,到会极门的时间,你得掐准在酉初。”
  尽管郭宝有七八成的把握,汪孚林此番不会袖手旁观,但真正帮到自己这个地步,他还是有些喜出望外,连忙千恩万谢。等到看见一身便装的汪孚林先行起身,竟是没有走他那条原路,而是直接从架在围墙上的楼梯翻墙离开,他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发觉之前领着自己过来的郑有贵再次回来,他跟着其出去时,少不得再次打量了一下这间厨房,见那个和面的厨子依旧头也不回在干活,仿佛他这个人不存在,他就知道,这一处距离都察院不太远的小店,只怕里里外外全都是汪孚林的人。
  否则从外头掌柜到里头厨子,会这么大喇喇地任由他进出?
  之所以汪孚林要郭宝重新出进城一次,除却消弭他之前进城手续的不完备,抹去别人从这一点攻谮的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很简单的原因,那就是汪孚林得事先去一趟内阁,对张居正先行禀明此事。
  虽说他是都察院掌道御史,天子近臣,但和长年累月就在宫城里办事的给事中却还不一样,要进一趟宫城,他得先请示左都御史陈炌,然后,他得把事情原委迅速整理出来写一个折子给张居正看,以便在内阁那种人多眼杂耳朵又多的地方,露出什么端倪来。
  所以,等他从长安右门进了皇城,而后又从午门进了宫城,已经是申正二刻的事情了。
  要进内阁见首辅,平日里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当然在早期更难,因为内阁只是参赞,和六部五府文武大臣的关系越少越好,但现如今随着阁权压过了部权,早就不是当年那回事了——但汪孚林是谁?人尽皆知的元辅心腹,再加上他一句要紧事,早有知情识趣的中书舍人进去通报。于是,他越过了好几位前来送廷议又或者部议帖子的六部司官,成功踏进了张居正的直房。
  进门之后,他行过礼后就直截了当地说道:“元辅,广东巡按御史刚刚交接完,前任御史送来奏本,说是佛郎机人近来派出多名传教士抵达澳门……”嘴里说着这些事,但汪孚林却从袖子中拿出了自己刚刚回都察院写就的折子。
  张居正有些狐疑地接了东西在手中,一面听面前汪孚林在那滔滔不绝说西洋传教士,一面看手上那和此事风马牛不相及的折子,须臾那脸色就变得异常凝重。他没有注意汪孚林说的什么西班牙国王试图通过继承邻国葡萄牙王位来扩大领土的野心,而是仔仔细细思量着此事应该怎么办。足足好一会儿,他方才突然不轻不重拍了一下桌子。
  “元辅?”
  见汪孚林立时闭嘴,外头却传来了一个中书舍人试探的叫声,张居正就冷冷说道:“去会极门那边看看,今天有谁送奏本。”
  “西洋小国之事,也值得拿到这里来说,你也不看看外间有多少人等着候见!”张居正嘴里这么说,其实他刚刚根本就没注意汪孚林到底在说些什么,接下来字斟句酌了良久,这才不无谨慎地说道,“以后做事不要这么急吼吼的,你该知道,你已经独当一面了……”
  嘴里说着训诫的话,张居正却把汪孚林那份折子给还了回去。在首辅直房这种地方,就是想要烧纸,也得提防留下的灰烬以及烧纸的呛人气味会给人留下遐思的空间。因此,接下来张居正只吩咐了一下巡视京营的临时差遣,本打算派给广东道,却因为广东道人手乏力,给了湖广道,又开始说裁汰内外冗官,两人全都心知肚明,这完全是在拖延谈话的进程,等着会极门那边的回音。果然,事先算准了时间的汪孚林终于等到了那个中书舍人的回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