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3

  盛沐高烧退后,醒来的时候,张开双眸,就呼吸一滞。只见冰肌玉骨的云鬓女子,坐在团团簇拥而开的芙蓉花旁,正静静看着她。
  女子是冰玉骨肉的,然而容色里又有一种格外鲜活生动的美丽。这使得她像是活在人间的芙蓉花神。
  盛沐听到她叹息着说:"虽然大夏国主不许轻易扰民,然而军中久旷,多是龌龊好色辈。小娘子,休要轻易离了我身旁。"
  后来,盛沐才知道,这位,就是艳名重巴蜀的费夫人。她正与丈夫蜀主孟旦一起,被"请去"夏京。
  盛沐就这样,成了费夫人的女侍。
  夏军给费夫人那新来的女侍也备了一匹马。费夫人大多时候与孟旦共骑一匹,女侍就架马跟在他们身后不远处。
  费夫人新来的这位女侍容貌虽然秀丽,大多时候又都沉默寡言,只有听到费夫人唤"阿烟",才会上前低声细语同费夫人说几句话。
  夏军中多数是北人,因为大夏国君不许扰民的命令,军中随行里除了几位正主,没有什么蜀宫侍女之流人士。那些蜀中贵族大臣,则在另一批,与蜀国国主夫妇分开押送,以防意外。虽然蜀中贵族,大都学过一些被视为旧时官话的夏语,然而离得稍远些,夏人就压根听不清明蜀中口音了,也不晓得那女侍到底是不是蜀中人士。
  碍于费夫人,军中将领也不好多计较。毕竟,国主似乎对孟氏夫妇很是感兴趣。
  一路行来,固然夏军精锐,然而蜀道之崎岖,是众人实难预料的。走过一段路后,到了可以休息的地方,夏军最后决定休整半日再赶路。于是各自安营扎寨。
  蜀中此时春,杂树生花,峭壁上斜生古松,山泉鸣溅,不时有婉转的鸟鸣声。
  孟氏夫妇所在是比较静远僻静的营寨一角。夏军固然看管严实,却也并不怕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二人跑了。
  盛沐仰头看着这一切,觉得心神一清。忽听身后有人道:"蜀中景色可如旧?"
  盛沐怔了一怔,回头,见是费夫人。不由苦笑道:"娘娘,盛某并非有意隐瞒......"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半吊子的蜀语可以瞒过费夫人。费夫人不以为意,只是看着那山泉流下,道:"如此光景,待出了蜀中,便再难重见。阿烟还是好好看看罢。"
  她走近古松,将一双玉脂手浸了浸山泉,半晌,道:"阿烟日后还是唤夫人罢。"
  娘娘之呼,怕会刺了夏人之耳。
  盛沐默然片刻,才道:"夫人相救大恩,盛沐没齿不敢忘。"
  两人默默看了一会景色,不远处忽然传来男子有些凄惶的唤声:"蕊儿,你在哪里?蕊儿?"
  出蜀路上,孟旦的精神越来越脆弱,竟丝毫离不得费夫人了。
  女子抬起的手顿了顿,轻轻叹息一声,拂过一丛野山茶,向男子的方向走去,边走边应。直到孟旦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她抚着他的背,孟旦的呼吸才平复下来。
  蜀中不见战乱天灾,已有七十年安富。
  各地仓库里绸缎堆山,珠玉生尘。每到春日,都城花香满城,芙蓉开遍,四十里望之如锦绣铺地。
  蜀中都城因此被称作"蓉城"
  村落闾巷之间,弦管歌诵,合筵昼夜相接。城中子弟,甚至大都不知笋子和芋头是长在树上。
  乡野之中,也大都和歌安稳。
  蜀中百姓,不识饥馑,久矣。
  而蜀中的继任国主,更是沉溺于这一地安好的岁月里,虽非残暴无德之辈,却是歌舞升平,专心于各类词曲歌赋,艺术美人。
  也因此,当夏军打到有十四万守军的蓉城前时,同样承平久矣的蜀军,不战而逃,纷纷溃败。
  而国主孟旦对费夫人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
  乾德三年元宵刚过,司空平章事李浩草表,孟旦自缚,出城请降。
  盛沐其实听得懂夏语。她在军中策马的时候,经常听到夏军中有士卒肆无忌惮地以夏语讨论当时孟旦自缚出降时的景象,大肆嘲笑这位一国之主的懦弱。
  他们以为蜀人听不懂。其实听的懂又如何?亡国之人,尔敢多言?
  盛沐听费夫人与孟旦交谈时提起过支言片语。
  孟旦与费夫人出蜀之时,见了那绵延数十里的芙蓉,孟旦只敢向费夫人泣道:"从今后,难见蓉城矣。"
  携老扶幼的百姓远送国主,也都是垂泪不敢言。他们未必有多爱戴这位国主,然而孟旦虽爱奢华,却是性情较为平和,也不曾苛待暴政过蜀中百姓。何况,即便是山野之民,也知晓一国之主离国,是何等亡国的凄凉光景。
  等夏军押送国主与夫人走远,才听到远远有蜀地民间歌谣传来,唱的是望帝杜宇。
  费夫人经常在夏军行军稍稍停歇时,自孟旦怀里微微探出身子,侧耳静静听着什么。
  这时候,孟旦也会有些木然地听着。
  夏军不明所以,只道是蜀人怪癖。
  盛沐看着杜鹃展翅重新没入了幽森的林木间,想起了杜鹃的传说,不由暗暗一叹。
  她看了看前方的费夫人,这位艳绝尘寰的美人,一举一动都是大夏军中不疲的谈资。她听夏军在谈论过费夫人救她,起初大约是因为见不得蜀中的百姓女子被平白糟蹋。
  她看了看道旁枝桠盘虬的林木,决定先随费夫人他们去大夏国都。
  费夫人似乎身上有血色。蜀中也多精怪。这一路,可能会遇上什么不好的事。等费夫人他们平安到了大夏,她再走也不迟。
  作者有话要说:隔了好久再更新......仙侠卷很多故事里的人物有一些历史原型,还有一些偶尔客串的地方名,但总体是架空。考据党爪下留情。
  有筒子因为修仙卷弃文了。希望仙侠卷不会让你们想弃文。
第83章
仙侠卷二
  先前走的虽慢,却多少能赶一些路。等出了蜀中平原,开始攀登围绕蜀地的连绵山脉时,千里山林深深而幽。夏人却连马都有丢弃的心了。
  夏人大都生在平原之地,攻打川蜀时,先是自九江水路进蜀,三峡虽险,却不需人亲自游渡。
  后又由于蜀军不堪一击,溃散极快,夏人还没尝到多少蜀地据山川之险带来的苦头,就大军逼到了蓉城。
  直到此时,夏军兵分两路,他们带着蜀国国主走了陆路,才越觉蜀道艰难。这还没有经过蜀中举世闻名的栈道,就已经叫一干夏军苦不堪言。
  在荆棘杂错,丛木藤萝茂茂间,通常只有一条宽窄只合一人侧身而过的羊肠小道。这小道不旦窄而难行,还经常沿着山势陡然而上,需要隐没在幽深的山林秘处。
  前方开路的夏军士卒,已经将刀都劈砍到卷了边,披荆斩棘,挑开了多少毒虫枯木,才勉强给身后的队伍开出了行走攀索的余地。
  而孟旦夫妇,虽是蜀中人士,却一贯养尊处优,比起大夏军中,情景更是不堪。
  孟旦蹬脚往上面一块石头踩的时候滑了一下,身子后仰倒去。仓猝间,他拉住了一根藤蔓,那粗壮的苍绿藤萝应声而下,却是一条盘踞在树上繁繁叶子后的蛇!
  周边的夏军都还在同荆刺藤萝对付,尚来不及反应。费夫人的惊呼声中,盛沐在较高的旁侧,一只手反手猛一拉,将孟旦身子带回。另一只手则是飞快掐住蛇的七寸,一甩,将蛇远远甩到底下较远处的一丛灌木里。
  费夫人见此,忙柔声安抚惊魂甫定的孟旦。在夏人的目光里,她没有多说,只是用那双秋水一样澄澈而波澜不起的眸子,带着感激向盛沐看了一眼。
  百步九折,巉岩难攀。待到夏军终于翻越了一座云雾环绕,望之美丽的翠色山峰,绕到一处较为平整的地方时,无论是士卒将领都已经疲惫不堪。
  领军者无奈,只得下令扎营休息。
  盛沐仍旧是独自一个,默默坐在离孟旦二人不远的地方。
  领军的将领姓王,额头右边有一道疤,他走到孟旦身旁,身上的鳞甲有些晃动:"孟国主,您这女侍果然忠心。且颇有点不凡啊。"
  方才那一幕,盛沐那一拉一掐一甩,其间的灵活与力度,不是一个柔弱的小娘子该有的。夏军都看在眼里。
  孟旦生的俊逸,他此刻十分疲惫,身上也很是有些锦衣褴褛地狼狈。闻言,说:"统领有所不知。蜀中女子,大都自小出山入岭,身手灵活矫健,也是寻常事。"
  王统领听着一路木偶人似的孟旦开口,有些意外。随后他嘿嘿笑了一声:"孟国主所言甚是。小娘子果然身手矫健灵活异常。连我军中精锐兵士,方才都还一时反应不过来呢。"
  这时,一旁的费夫人淡淡道:"亡国妾妇,连一个女侍也留不得了。既如此,统领带走那女子便是。贱妾之言不足虑。"
  她连眉宇间的薄怒,轻蹙眉尖,都显得极为动人。
  王统领闻言又嘿嘿笑了一声,连说岂敢,便走远了。
  见他走远,费夫人就向盛沐看了一眼,盛沐会意,走上前来。
  她向孟旦与费夫人谢礼。孟旦的精神头不大好,神色总是苍白而带些颓败的,见她如此,他摆摆手,叹道:"昏聩之人,丧国背家。我等无力报答女郎恩德。也只能做到这样,恐怕还连累了女郎。"
  他显然也清楚盛沐绝非蜀人。
  盛沐道:"盛某身无长物,也并无图谋,大不了一走了之。只怕国主夫人为了我触怒夏军。"
  费夫人自怀里取出一条贴身的帕子,细细帮孟旦擦了擦脸颊上的一些泥点,道:"下令善待亡国君臣。夏主是有大志。"
  擦干净了,她放下帕子,对盛沐笑一笑,说:"夏主既有如此宏图,我夫妇二人的身家性命,就一时无忧。"
  此时扎营的地方,是一方密林一块较为平整少树的空地。
  周边就是幽幽山林。风吹过,树叶簌簌而响的声音,还有其间深处,古木后面,草丛灌木里偶尔发出的索索声响。无不昭示着其间有多少人类不大待见的蛇虫鼠蚁一类。
  仰头四望,周围都是不见天日的幽暗林木,树木的枝桠虬结着相互杂错,浓密的娑娑树叶,将欲穿行的阳光挡了个牢实。只有极少数的,才能从枝桠树叶间的缝隙里漏下来一点光斑。
  地上则铺满了厚厚一层落叶。或风干发脆,或腐烂绵软。可以想象,一脚踩上去,估计得陷下去。
  只有扎营的地方因为是空地,还算比较亮堂,地上也平整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