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3

  然而,修仙界余下的人虽被半醒的天道所阻止,对鲲鹏与羽客还是不以为然的,因此傲然自称"修仙者",以"求仙之尊贵"为目的。开始所谓改革,慢慢摒弃了修真者修心的传统。
  修真者,最终分化为修仙者与修道者。
  而灵界中人,则有意搜寻鲲鹏遗骨,因为他们隐约测算出,后世两界合道的机缘之一,还是与鲲鹏遗骨,与静静沉眠在鲲鹏遗骨里的羽客有关。
  孔仪和羽客相处了这些年,到底有所不同了。虽然曾为灵界打探过葛城的消息,然而当年灵界暗地里推波助澜大战时,他就不愿插手,因而宁可被封回葛城之下,陷入沉睡。
  这次灵界派出万数修士,去寻鲲鹏沉没在无涯海的遗骨,孔仪也是其中之一。
  当他得知羽客殉道,鲲鹏身陨的时候,他一个踉跄,跪倒无涯海边。
  垂地大笑,笑声如恶鬼的悲号呜咽。
  无涯海与碧落海茫茫无边,灵界寻觅了不知多少年,不知为何都寻觅不到鲲鹏遗骨的身影,无人知晓孔仪是什么时候找到的。
  但是,从头到尾,孔仪都没有将那幅遗骨交给灵界。他用秘法将鲲鹏遗骨封入自己身体,然后把自己封在了留道宗的地下,直到下一个大轮回到来,再醒来。因为他在等,他一直在等那个人的轮回。
  他相信,无论旁人如何说她神魂湮灭,他都顽固地相信她会回来。
  后来,新一次的大轮回中,他遇到了那个叫做叶玉珑的小女孩儿,他是多么欢喜啊。即便是他晚了灵界与留道宗一步,叫他们先发现了她,但是孔仪,却发誓,这一次,无论什么代价,都要保护她。
  然而,孔仪从来没有想到,转世的不是羽客,而是鲲鹏。
  羽客呢?羽客的神魂,一直附在那幅鲲鹏的遗骨里,在冰冷的地下,默默陪伴了他万年。
  直到最后,合道的时机来临,孔仪把骨架给了叶玉珑。她才借助叶玉珑,振翅而飞,与龙舟一起,完成了万年前,未完的最后的一击。
  最终,壁障破裂,两界合。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这一章又干巴巴又狗血,各位莫怪。
第81章
修仙卷之番外四〔应求番外〕
  ☆、第81章
修仙卷之番外四〔应求番外〕
  顾毓秀总是言笑宴宴,姿容神秀,立在风中,广袖飘然。端得是神仙郎君。
  然而,他一生的名头都不好听,甚至民众里也有骂他的人。士大夫与世家,地位开始不牢靠了,于是在文章笔墨里将他朱笔杀伐,翻他屠戮世家的旧帐,试图叫这个奸佞遗臭万年。而从战争中一跃成地主的一些人,先是歌功颂德,后来见泥腿子们活得越发滋润后,却是痛恨他之极,暗地里呼他顾贼。
  甚至一干支持顾毓秀与叶青艾的旧友故人,也渐渐有几个开始不满了,因为顾毓秀的一些改革,已经触犯了进身权贵的他们的利益。
  然而顾毓秀虽然言笑宴宴,身体还因操劳国事而落有旧伤,却绝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
  连皇帝,都拿他没辙。
  终他一生,他笑着背了骂名,却让国家一路蒸蒸而上。
  他始终笑着,然而,那一年的冬夜里,寒窗独坐,古卷青灯,只影熬黄昏。
  他侧首抚过一封早已泛黄的信纸,眼前忽有些模糊。擦去折子上面的湿痕。他喃喃:一定是,最近眼睛熬夜批改折子,太酸涩了。
  昔年白骨露于野,到处是啃尽的树皮草根。但凡说一句国事的难听话,就等着牢头刑罚。
  今日百姓闲暇之余,坐茶楼,喝着茶水,磕着点心听世家文客新编的抹黑“顾贼”的话本,然后议论纷纷。
  因为顾毓秀从南方起家带过来的风气,贵女民妇们在街上或掩团扇,或吆喝,正是香风袭。
  而各类茶馆墨楼间,青衣士子年轻气盛,高谈阔论者与偷瞄女子者夹错。
  有各类新的思潮在民间如春笋般跃跃萌生。
  呀,这片土地,现在,正是在春天里,努力地从废墟中抽新芽呢。
  正是有因为这样的好日子刚刚开始,无论是骂客,还是看客,其实心里都明白,顾毓秀和他那班子人,动不得。
  春日正好,时人踏青。
  有暗香在街头巷尾蔓延,有春水明净涨起。陌野有男男女女的笑声。
  青衣的郎君牵着神骏的白马,行于野,行动间,风姿若仙。
  一路的女人们,却都不敢向他投掷鲜花香帕。
  一旁的同行者叹道:“七郎,你这是何必?平日里这么多糟心事,你都笑得出来。这样的日子,你却淡着张脸作甚?若是不待见这样的场面,又为什么坚持每逢休沐就一定出来走走?”
  顾毓秀,未被家族驱逐前,曾经家中排行为七。人称顾七郎。
  许久,才听到顾毓秀神色淡淡,说:“替一个人,好好看看罢。”
  千里之外,那座孤坟里躺着的人,也是眼前这些景象的缔造者之一。
  等到他年,雪纷纷而下的时候,我终将衰朽,而这个国家,终将灼灼如日。
  那时候,我再去见你。
  不知多久以后,终于从轮回中醒转。顾毓秀又见到了她。
  他抱着微笑的道者,落泪。
  泪尽,道生。苏子琴醒转。
  他之道,是为杀道。
  然而,杀道恶果,易入戾气孽障。
  轮回一世,苏子琴终于明白:杀道,亦为众生道,亦为守护道。
  自此后,戾气消,杀道成。从吾道也。
  后来,再逢道阻山,不过释然一笑。
  我做到了。我祭你了。
  ——嗯,听到了。
  道友,请。
  ——请。
第82章
仙侠卷一
  阴沉沉的云天,雨雾浮着。人的容颜,通过肉眼瞧去,在这迷蒙的雨里,也有些模糊了。
  泥泞不堪的地面,在马蹄踏下后,溅起的泥水,使得人与马都是满身的湿冷。
  在这雨雾的迷蒙干扰下,在这泥泞的沾粘下,整个世界好像都是湿答答,雾沉沉,模糊而令人不安的。所以凝聚在那马上女子的目光,就更多了。
  她侧骑在马上,靠在那神色惶恐而凄凄的男子怀里,微微蜷缩着身子,只肯露出一侧的身子与小半的面容。
  然而,女子外露的肌肤是莹白而几近于透明的,偶尔有雨丝打在上面,也很快就散去划开了,只使玉色更清透明亮。
  在模糊而迷幻朦胧的雨中世界里,她似乎始终是唯一明亮而真切的。
  渐渐,阴沉而直欲压下的乌云散了,阳光一缕缕飘了出来。
  日光照下,金光自鳞甲上反射出一片冰冷的肃杀。
  远远望去,兵戈与鳞甲上反射的光连成了一片,看不到尽头。
  而驿道周边,烟树古萝,清幽而深美的蜀中花草,在这光前,显得竟是如此娇嫩脆弱。
  马上的锦衣男子看着这一幕,他忽然有些哆嗦。不由自主搂紧了怀中女子。
  前方传来一阵骚动,很快有人向大夏军中的将领禀报此事。
  主事者沉吟片刻,策马来到锦衣男子身旁,向他笑道:"孟国主,前方弟兄发现了一个横卧于泥泞中的小娘子,观其形貌衣着,似乎是蜀中人士。"
  被称为"孟国主"的锦衣男子不敢看他,低声用夏语道:"一切全凭将军处置便是。"
  将领与他言语着,目光却一直不动声色,又颇为放肆地在他怀着女子外露的一点肌肤与面容上巡回。
  待得了锦衣男子的音讯,他才堪堪收回目光,正要转身吩咐部下将那小娘子收入军中,忽听泉水溅起,击山石。身后另一道带着浓重蜀音,却富于表现美妙的声音响起:"妾尚且差一女侍。"
  那锦衣男子怀中的女子竟微微起身,仰出了面容。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将领瞧得有些恍惚,结结巴巴应了,转瞬又想唾骂自己。眼刀直钉了那怀拥美人的锦衣男子几眼,暗叹几声懦夫。想起来时君主的吩咐,也只得按耐下来,策马远了几步,招来部下,叫那些兵卒手脚放干净,把那小娘子安妥带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