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210

  当汉部专心发展内政时,占据辽东以东的卫氏朝鲜一改防御策略开始主动进攻汉部构建的防线。
  卫氏朝鲜西部战线的大将卫达主动出击,试探性进攻虎军的戍卫区,察觉虎军作战欲望不高的情报后,判定虎军统领不在军中,认为主将不在是进攻虎军的最佳良机。是以……卫达集结六万步兵向虎军的前沿阵地发动进攻,双方在无虑城以东十五里处的河岸发生交战。
  卫达的军队顺利击退防御河岸的虎军戍卫部队,确定虎军溃败、其它方向没有出现敌军时,卫达下达渡河的命令,卫氏朝鲜的六万步卒开始渡河,并没有遭受任何攻击顺利渡过饶阳河。
  六万卫氏朝鲜军队的作战目的是突击为主,在没有友军接手防御饶阳河期间,卫达以“攻其不备”为由马上向无虑城最后一道屏障进发,期间没有发生任何交战,卫达顺利侵占无虑城正前方的军营。
  就当六万卫氏朝鲜军队向无虑城进发时,两万虎军骑兵切断了他们的后路,饶阳河再一次被虎军戍卫部队掌控;一万虎军骑兵也顺利迂回到卫氏朝鲜军队的侧方,随时准备发动进攻;同时撤出军营的两万步卒牢牢控制了无虑城向南的主要道路;无虑城三万步卒、五千骑兵出城逼向卫氏朝鲜军队。
  是役……在虎军有预谋的伏击下:卫氏朝鲜西部大将卫达带着小股军队拼死突围,六万卫氏朝鲜军队战死六千余人、投降三万左右,余下皆逃。
  虎军副统领姬合联合军参谋百里河紧急向汉部政治中心西林发去军报,猜测卫氏朝鲜新一波的军事行动即将展开,请求西林方面下达指示。
  公元前139年八月十五:
  没有中秋节的年代,糖亦没有出产的岁月……没月饼吃……
  原肃慎之地发生大规模有预谋的袭击:占领地的居民区遭受游击队攻击;各处军营也遭受袭扰;个别地方已经归附的肃慎人反复,加入袭击者的队列。
  狼军统领陈汐紧急发布军令,命令各地驻军出动部队捕杀游击队,同时号召汉部居民武装起来保卫家园。
  陈汐是肃慎现阶段的总督,拥有占领地的所有权力,他派出骑兵公开宣布:汉部无论军民皆可杀死袭击者,授命军事人员可以拘捕和杀掉反抗者,当然,反抗者就是已经归顺却又再反复的原肃慎人。
  狼军骑兵大规模出动,各地的袭击很快得到控制。
  值得关注的是狼军骑兵在控制局势期间大量杀伤非武装人员(归顺的肃慎人),在军官的漠视下武力监管多处居民区,驱赶怀疑有叛变行为的肃慎人并进行系统化的坑杀。
  狼军的坑杀行动被曝光后一度得到控制的袭击和暴乱再次失控,各地的归顺民和游击队遥相呼应,肃慎占领地逐步陷入混乱。
  长达十天的镇压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且情势有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
  陈汐向西林发去报告,同时还请求西林方面授权,允许狼军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捕杀所有不堪教化的肃慎人,执行杀绝政策,永绝后患!
  公元前139年九月初五:
  汉国多支商贾代表进入西林,期间汉部的高层举行接待酒宴,宴后的第二天民间的商业交流开始展开。
  伴随西林日益繁荣,商业变得活跃,从各国来到西林的人数持续增长,西林的治安正在遭受考验。
  公元前139年九月初七:
  在汉部公主陵的无意举动下,两位身份尊贵的小家伙掀开了汉国特使的神秘面纱。
  汉国特使团的出现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一切都被汉部高层封锁,民间的商业贸易如常进行,相对而言执法司的司长陈米接到了来自林斌的斥责文书,同时西林的治安官被严厉处分,负责城池外巡逻圈的大队长被一顿臭骂。
  官吏体系的效应也让各阶层的负责人遭受上司的教训,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人无不感到莫名其妙,人人战战兢兢地工作,深怕惹怒不知道为什么而铁青着脸的上司。
  执法司增加执法队的士兵基数,日常巡逻的执法队没有往常的礼貌,经常停顿下来检查过往的商旅。
  来往商旅竭尽所能地发展人脉,他们都在问:“发生了什么事?”
  风声鹤唳的执法行为间接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人们普遍认为大的战争即将爆发,男人们翘首以盼等待来自军队的征召,各个家庭紧急购买生活物资,一时间市集的交易量暴涨,商人们眉开眼笑。
  西林气氛变得怪异时许多人冒了出来,他们有目的地散播谣言,造谣汉部即将与汉国发生战争,鼓动西林住民驱逐汉国商人,同时还造谣汉部在卫氏朝鲜的战场遭遇惨败,散播虎军副统领张贺战死、无虑城失守的消息。
  执法司察觉风声开始逮捕散布谣言的人,可惜局势没有得到控制,执法司只抓捕到一些小鱼小虾没有捕获敌方重要人物。
  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直待在鸿台的林斌终于在权政司的回报下得知有敌国细作进行渗透,他马上做出反应,严令民政司和执法司控制局势,进行辟谣,安抚民众和商人。同时权政司也接到命令,暗中监视汉国特使一行人。
  公元前139年九月十三:
  西林向外发出数条保密文书。
  中枢院向肃慎占领地的陈汐发去授权,允许陈汐便宜行事,必要时可以执行无差别镇压。
  中枢院向卫氏朝鲜战区内的虎军、豹军发布军事命令,允许两支军团自主性对卫氏朝鲜发动报复性进攻,牵制卫氏朝鲜军力,为黑旗军南下铺垫。
  密枢院向国内各部驻军发出征调,命令军队向西转移,在乌穆至大兴安岭一线布防。
  吕炎受命轻装出发,只带五百名护卫赶往氐族聚集地,他需要集结一支又氐族人组成的军队前往西域,帮助西域联军抵抗匈奴军队的入侵。
  蒙诏离开西林,他直接前往卫氏朝鲜前线,将领导黑旗军作为卫氏朝鲜战场的主力对卫蒙政权发动战争。
  甲贺所领导的豹军收到命令,黑旗军抵达卫氏朝鲜的时候豹军交接阵地后马上回撤西林休整。
  公元前139年九月二十:
  林斌站在鸿台塔楼面向西北方,他在喃喃自语:“大规模的战争即将爆发……”
  后面走来一个人,他在问:“护汉侯,考虑得如何?”
  林斌回身注视汉国特使,他笑而不答……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些人,一些事
  专制的年代,专制的政权,最高统治者一旦拍板基本已经成为定理。
  这个时代的人们习惯服从统治者的意志,需要有人为他们规划一个目标,然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开始为了最高统治者的目标而劳动,达到最高统治者的期望成了义务,按照后世的定义可以称呼为:公民的义务。
  林斌知道汉国特使一行人已经准备离开,近日来汉国特使不断寻问是否已经有结果,林斌一次次的推脱,想拖延时间让在汉国的间谍查清一些事情。
  今日汉国特使没有意外地再次寻问,看刘彻的神态,他应该察觉出一些什么,理智地想离开有威胁的西林赶回汉国。而似乎这位汉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已经离开汉国政治中心有一段时间,他的离开并没有让汉国起什么变化,中央政权对淮南一系的战争仍然在进行,世家门阀之间的勾心斗角一刻也没有停止。
  这是一个不怎么好的结果,事实正在说明汉国缺少了这位天子并不会起什么乱子,汉国的一切正在窦老太太的控制下井然有序的发展,天子成了可有可无的精神象征,这绝对是某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刘彻来西林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林斌,他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目标,近距离地了解到林斌的想法,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汉部对汉国不冷不热的现状还在持续,匈奴战争机器的运作并没有让两个同根同源的势力团结起来。
  在强大的外来压力下汉部仍然我行我素,甚至是表现出对汉国的提议不感兴趣的姿态,这让刘彻有点不舒服,原因是事情没有按照他预定的方向发展,汉部极为可能继续不理会外界的战争闭门发展。
  这样的结果绝对是汉国不愿意看见的局面,汉国需要一个在野战中能和匈奴骑兵抗衡的强援,无疑汉部的骑兵战斗力可以在野战中对抗匈奴骑兵。那是有根据的判断,毕竟汉部已经和匈奴进行了两次战争,在那两次交战中汉部占据了绝大的主动权,匈奴方面一直处于劣势。
  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刘彻还是颇有收获,这个收获是探清楚林斌没有南下瓜分汉国的欲望,从某些角度来看,林斌似乎更倾向于和汉国合作,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林斌有些排斥,间接使联合御敌变为不可能。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人们做了什么坏事总是容易被忘掉,刘彻似乎忘记他不止一次地预谋对付汉部,这才造成联合御敌的最强障碍。
  ……
  林斌看到的是一张很认真的脸庞,那张脸庞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对联合御敌的渴望。他可以看的出来,眼前这位特使不断游说是为了什么,这一次汉国真的需要帮助,背后使绊子的机率被降到最低。不过这又有什么用处?林斌不会因为私人的感情将正在发展的汉部推向火坑,他现在不是一个人,需要为百万臣民负责。
  一件事情纠缠太久总是会让人感觉厌倦,进而生出一种疲劳感,谈判和不断的游说就在此列。
  无疑刘彻的突破口选择很正确,他游说的措词越来越煽情,不再只用汉国为出发点,汉部是否与汉国合作已经上升到是为了整个华夏民族的高度。
  民族大义啊……这个让无数热血青年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理念总是那么吸引人,可惜述说这个理念的人角度不对,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挖好的陷阱。
  林斌再一次笑脸以对:“正在磋商,一有结果马上知会。”
  刘彻脸上出现失望的表情,他沉默了足有一会:“护汉侯可否将淮南使节交予我方?”
  正确来说这又是一个试探。
  林斌连想都没有想,径直回答:“在淮南一系没有向汉部宣战或者做出有损汉部利益的事情之前你们一样是客人。作为主人,我没有将另一个客人交给另一个客人的义务。如果贵方想要与淮南使节进行交流,作为主人我们应该寻问淮南一方,等待淮南一方自行选择再将答案告知贵方。”
  怎么听都像是一些托词和废话……
  看来刘彻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他就是连作态的礼貌都不要了直接转身离开。
  林斌看着不断的远去的背影陷入沉思,按照他的猜想,汉国特使一行人应该是要归国了,拖延时间的计划正式宣告失败。
  想留住一个友好使节团不是不可能,但那需要足够充分的理由。目前汉部没有向汉国宣战,双方不是交战国,作为非交战国,一国的使节团要离开不能强留,这是各国默认的潜规则,也就是说除非汉部想要战争,不然只能眼睁睁看着汉国特使团离去。
  事实上,事情真的如林斌所料想的那样,汉国特使团在第二天正式提出归国的要求,作为主人的林斌唯一能做的就是笑眯眯送客,并且还要派出相应的护卫队进行护送。
  送走了汉国特使团,新的麻烦马上又来,一直没有动静的淮南使节团经由权政司向林斌转达一项请求,要求其实并不过份就是想见一见被收押起来的刘陵等人,并没有对淮南翁主被关押提出抗议还是什么。
  ——或许这个年代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口头抗议?
  林斌难得慷慨一次,他同意了淮南使节的请求,允许淮南使节与刘陵见面。当然,慷慨的同时十分猥亵地派出权政司的暗探进行监视,暗探的职责就是把淮南那一帮人说的每一句话记录起来。
  而现在,林斌正与逗留在西林的几位将领商讨汉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卫氏朝鲜的反击战仍然在继续,卫蒙改变防御策略仿佛突然变傻了似得地派出军队与虎军进行野战,卫氏朝鲜政权下的士兵生命正在遭受漠视,他们进行了三次规模比较大的反击,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保守估计卫蒙政权在三次反击战中损失的兵力约八万人,其中战死两万余、被俘六万左右。
  “现在……谁来告诉我,卫蒙为什么不惜代价地进行反击?卫氏朝鲜人明知道这种程度的反击起不到任何作用,怎么还一直派出军队进行送死行为?”
  军参谋范森摸着下巴,语调很慢:“君上,属下窃以为卫蒙是在吸引我方注意力,想把我军主力引到卫氏朝鲜战场。”
  在场人士肚子里非议:“完全是废话!谁看不出来啊?”
  范森“嘿嘿”对着同僚露齿而笑,模样很傻。他用着肯定的语气:“卫蒙必定与撑犁孤涂(军臣单于)进行过接触。两人达成协议,卫氏朝鲜负责吸引我军兵力,如此一来……匈奴的主攻对象或有改变?”
  林斌现在突然想起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曾经做过匈奴单于庭军师的中行说。
  中行说自从被派往卫氏朝鲜一直了无音信,同时随行护卫的燕戈也好像是消失了那般。虽然不能否定是不是藏了起来,但是藏起来应该有联系西林的动作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2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