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210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反他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贤弟此言虽好但如今为兄甚忧失关之责,若今上深究,周都尉已然战死疆场,身死得保家业,为兄难啊!”
  李椒摆出愁苦表情,握住樽盏的双臂作势一抬向林斌请酒,他几天和林斌相处下来,两人因为都有意深交渐渐相熟,彼此之间都明白讲清楚了一些事情。现在,李椒心忧失关之责正在向林斌讨教应对之法。
  林斌知道雁门都尉周元在关破自刎的消息委实痛惜了一把,因为在周元自刎,李椒撤退不到两个小时内林斌就率军从后方攻击游牧民族联军。痛惜归痛惜,过去了的事情再怎么去想也没有用,他现在更加注重的是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今后应该怎么发展。
  从李椒这里,林斌知道了一件事情,原来自己的善战之名已经传到了汉境之内,长安也因为这一次异族入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多受诟病,现在老百姓所争相传颂的是虎豹骑军击败了入侵的十五万游牧民族联军,而不是汉军。
  舆论的压力给当局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传颂虎豹骑军善战的同时林斌的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差不多只要是有人聚集的地方,总会听见有人在谈论林斌怎么领导虎豹骑军痛击入侵的游牧民族联军。
  如果林斌是汉国的将领那或许还无所谓,问题就在于林斌没有汉国授予的官职,迎战游牧民族联军的军队也不是汉国官方的军队,谁都知道那支善战的军队是林斌的部曲,这让主管汉国军事的太尉属感到无比的尴尬。
  在不得已下,只有隐晦的领导舆论,公布了林斌是南宫公主家将的说法,希望以此来改变舆论的发展方向,将舆论引领往对皇家有利的方向。但是当局的反应太慢了,引领舆论的动作非但没有起到效果,还产生了一种新的说法,说有人想要贪墨军功,抹掉林斌在抗击异族入侵的功绩。
  林斌知道这些事情后的反应是有喜有悲,是个人就会希望自己的名字能被传颂、被人记住、被人喜欢,把自己当成英雄,问题是在舆论决定一个王朝兴衰的时代里,有时候越出名下场就越惨,他绝对不希望自己因为名声太过响亮而被当权者顾忌。
  林斌目前面临两个选择:
  其一就是散布消息,自己的确是南宫公主的家将,将所有功绩归属到皇家身上,这样不但能得利还能从皇家那里得到实际的好处,但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会让麾下的将士们不满。毕竟虎豹骑军大部份对汉国并没有什么归属感,相反地,某些将领对汉国的恨意甚至超过了对异族的恨意,如果这一部份将领因不满功绩被侵占产生了芥蒂,以后虎豹骑军就将面临重新划分职权的局面,这并不是林斌所想要的结果,这么做的话只会让手底下的人离心离德。
  其二就是任由事情自己发展下去,自己来个闭口不言。这样做的话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皇家认为自己是怀有目的所以在皇家需要的时刻不表态产生负面影响,虎豹骑军今后就不但需要应付草原方向的威胁,还要被汉国倾力打压,这更加是没人愿意看到的结果。
  林斌将樽盏中的浊酒一口喝光,轻轻放下樽盏很明显地叹了口气,“李兄的事情好办,书写率军强攻而下,力战夺回关隘,这里除了是你的部将就是我的部曲,我不说出另外的话,谁敢说事情不是这样?”
  李椒呆了呆,随即感激地又替林斌满上,“贤弟之盛情,兄愧领了。请畅饮此盏!”
  两人相请而饮。
  李椒沉默了一会,说道:“贤弟之忧虑者,乃是今上如何看待此事。今上多次与家父言道,贤弟救护公主之功挂记在心,只因朝野多事尚才无法表彰。以家父之见,今上对贤弟甚为可喜,若不如此,为何倾力相助贤弟资办军械啊?”
  林斌心里不以为然,皇帝若真的看重早就赐官加爵了,毕竟救护公主的功劳摆在那里,然而皇帝是利用他吸引门阀世家的注意力,这才给了军资,其他什么表示都没有,要是早就赐官加爵现在朝廷也不会面临舆论的压力。但是呢,林斌表面上还得装出一副感恩的模样,“今上之情,某不敢忘。”
  李椒又道:“贤弟啊!如今富贵摆在眼前,为何静默不语?若贤弟亲写书信遣人送往长安,今上必大喜,此前诸功与今番护国之功两相交合,封侯亦非难事!”
  林斌含笑颔首,作出倾听状。
  李椒大手一挥,激动无比,“以两万之军游战边塞尝得百胜,此乃不世之功也!今番庶民多有传颂贤弟善战之名,贤弟亦被公主看重,若所做得当,怀抱皇家贵胄之躯又有何难?兄但听一事,望贤弟如实相告,不知愿否?”
  林斌再一次颔首,脑海里也浮现了刘婧这个泼辣的婆娘,想起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觉得发闷的同时又感觉有些刺激,特别是想起在城楼发生的荒唐事更加肯定要是把那泼辣的婆娘弄到手也不错,毕竟是公主嘛,能弄到手心里首先就觉得骄傲和征服感。
  “贤弟是否已经把翁主给……?”
  林斌发现世家子弟说话果然很喜欢拖着一个尾音,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通常都能套出想要的答案。
  李椒见林斌久久不答以为是不好意思,无甚所谓的笑笑,“此事关乎贤弟前程,望如实而告。”
  林斌有些哭笑不得,“呃……兄长是问我有没有把刘奕翠给吃了?没这回事,长年征战在外,就是想也没有时间啊。”
  李椒听罢舒了口气,“如此甚好!”
  林斌露出迷惑表情。
  李椒解释道:“兄明言也无不可,今番谈罢莫要落入他人之耳才是。贤弟应否?”
  林斌当然是说:“好”
  “翁主奕翠乃是反王之女,虽貌美天仙,然,美貌之女子天下何其多也,何人愿意为一美貌女子染上那令人忌讳的名声?为此,翁主奕翠虽貌美天仙、亦知书达理,但却无人敢于娶纳,自今年芳十九尚无夫家。此为何?乃皆为前程尔!”
  林斌听得明白,李椒是说,刘奕翠背负着反王之女的名声,就算人长得再漂亮,人品再怎么好都没有人愿意娶回家,刘氏皇家虽然没有规定国戚不能被人纳为小妾,但大家都为了前程,深怕被皇家忌讳连把刘奕翠纳为小妾都不敢,导致刘奕翠都十九岁了还是待嫁之身。他知道李椒是在提示自己,如果想要封侯拜将,最好是不要和刘奕翠有染,不然会影响皇家对自己的封赏。
  “多谢指教,不过……”林斌哂笑,“我嘛,对女色不是很看重,随其自然就好。”
  李椒差点被酒噎住,自古哪个英雄不爱美人,他才不信林斌不想把公主娶回去,这可是成为国戚的最佳途径,也是被天子重用的基础啊!
  “贤弟志在抗击胡虏,兄深知之,此乃大丈夫也!来,再与为兄饮了此盏!”
  “抗击胡虏,人人有责嘛!哈哈,来,喝!”
  两人一顿呼喝,直至天黑这才散席……
  在接下去的几天里,林斌相续得到各地的斥候回报,正式确定鲜卑、乌桓等联军已经溃败出境,同时也得知公孙宏、甲贺率领得胜之师往雁门赶的消息。既是已经尘埃落定,他就把注意力转到了整顿随战仆从和关注朝廷动向的这两个方面来。
  经过几天的思考,随战仆从的整顿方针林斌已经做好部署,可谓是一切就绪只等东风,只要出战的军队一归回就马上可以进行。
  在出战军队相续归回之后,林斌也按照计划,派遣几个心思比较灵巧的部曲携书信赶往长安表示服顺,另一方面就是修书给南宫公主刘婧,和她聊一些家常,再抱怨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适当的表示自己的不满。按照林斌对刘婧的了解,只要自己实话实说,刘婧必然会为自己说好话,后面受到汉国朝廷那边的压力会相对减少许多。
  林斌认为这是必然要做出的一种姿态,趁情势还能控制的时候争取朝廷的好感,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奶奶个胸!现在是服软了,要是再强加压迫,想要对付老子,就别怪我真的带手底下的五六万骑兵喊一嗓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兵反他娘的!”
第一百四十四章
竭尽所能
  风雨欲来,在善战之名穿的越来越广的现在,停留在雁门郡的林斌相续收到了边塞望族豪族的刺帖,所谓刺帖就是望门豪族盛情邀请人,用金箔镶出来的金帖。这种帖子名贵非常,非百万钱以上家族根本弄不出来,一旦用这种帖子邀请人,显然是对被邀请的人万分看重,做出百分百礼节盛情邀请的举动。
  林斌闷闷地看着案几上花样各式的金箔帖子,他知道帖子上面的图案越繁杂就表示那个家族的历史越悠久、家财越丰厚,这种人通常在朝中有收买官员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私下更是养有大量的门客,说白了就是一方的豪霸。
  另一些家族则是简单了许多,就是在地方上小有实力,但是在朝中却没人的小豪门,他们通常会辛苦万分地去注意哪些人即将在官场高升,不计代价的与将要崛起的人物拉拢关系,进行政治投资,只要投资对了,家族的崛起自然也是指日可待。
  林斌现在所考虑的是,应该与这些个豪门望族进行感情投资吗?如果与之进行接触建立利益关系,会不会被人顾忌?再则,不与之接触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太多太多问题困扰着林斌,他一个不留神已经是汉国争相拉拢的大人物了,身上背负着百战百胜的名将之名,麾下掌握着至少五万的骑兵,间接拥有的是近十三万匹可供作战骑乘的战马,其他个马匹、牛、羊等牲畜不计其数,部众献上来珍贵的百兽毛皮数以千计。如果按照等物换价的话,在这个普通战马一匹就是二十几金的时代里,恐怕最低也是个数百亿钱身价,珍贵毛皮能够脱售达到吓人的千亿钱身价也不是不可能。
  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林斌虽然物资众多但是他没有刻意去寻找销售的渠道,再则就是他从没有去思考太多,对手里的资源也就是停留在“拥有这么多物资应该不会有人饿死了吧?”的想法,直至李椒隐晦的谈起是否有意贩卖牲畜、毛皮等东西时,他才醒觉过来,原来自己手里握着一个金矿,就是因为这样那些豪门望族才迫不及待地想要结交。
  何为金矿?就是那些可以繁衍的战马、牛、羊,还有手底下五万随时可以派出去捕杀草原上珍贵兽类的军队。林斌一旦被点醒也就明白了更多的事情,他的根据地在西河,是通往河朔的捷径之一,相对于上郡等地,西河是唯一地势平坦没有众多险势山脉荒林的区域,汉国商人想要进入草原除了走雁门就是走西河。
  雁门在没有战事发生时,要抽取关税,遇到战火燃烧时关隘一关门商贾们就得被堵在关内。
  在汉国还没有放弃西河的领土时,西河虽然马贼众多,但商贾们仍然还是会雇请游侠或是自己率领门客从西河前往朔方,用汉国的手工艺品与游牧民族换取马匹或是毛皮,只要有胆量有实力能出商,一趟下来赚取的差价能够让一穷二白的人马上变得有丰厚家资。
  现在汉国已经放弃掉西河的领土,那里唯一的武装就是林斌麾下的军队,游荡在西河的马贼也基本被肃清,豪门望族们如果想借道西河与游牧民族进行贸易,自然是要先和林斌打声招呼,商谈借道的可能性,这是为了防止商队到西河的时候被扣押或是干脆被抢。
  华夏人讲求的就是一个做事的方寸,给点好处就算不去保护也不至于会动手抢了吧?
  “这帮子人有意思。我手上就有大量的牲畜和毛皮,跑到草原深处冒险做什么?”林斌说完自己却呆住了,他像是脑袋突然间开窍了似得霍地站起来,“对啊!我麾下有那么多军队,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力,为什么不控制草原的贸易利润,由自己这方和草原人交易,再向汉国商贾提供货源,赚取其中的差额呢!?”
  林斌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毕竟汉国商旅进入草原没有安全保障,而自己不同,虎豹骑军麾下有那么多熟悉草原道路的随战仆从,虎豹骑军不动手抢已经不错了,进入草原根本不怕有人率军来抢。
  “到时由虎豹骑军向中央政权提供战马,向商贾提供货源,用这个方法来改善虎豹骑军与汉国朝廷和诸多门阀的关系。利之所驱,只要做好了,中央政权为了不失去战马的来源,门阀世家也有利可图,虎豹骑军就能安稳地鼎立在北疆!”
  想法非常好,林斌细想麾下谁有通商的才能时,万分纳闷的发现,除了公孙宏外其他都是一些只会挥刀子砍人的部曲,他也无法肯定公孙宏会不会愿意放弃掌军的权利去经商……
  “等他回来了讲清楚利害关系,就是不想干也得干!”
  想要有自主性的生存下去后勤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渠道,不然后勤完全被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要是在关键的时候后勤被切断了,虎豹骑军就是不死也要脱层皮。再则,林斌可不是一个甘于让自己的命门被抓住的主,他目前让汉国控制后勤是万不得已,在有办法建立自己后勤的情况下,他必然是会留一条后路来防止汉国的不良举动。
  虎豹骑军现在的后勤基本掌握在别人手里,现在已经加进那么多的随战仆从和其家属,事情也是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毕竟那么多的人口不能只靠别人接济一般的度日,一个天灾人祸的就失去了补给,这样太过危险了。
  食物来源或许并不需要担心,唯一需要担心的是金属,金属来源一旦被切断,虎豹骑军就是一只没了牙齿和利爪的凶兽,只能挨宰,这也是汉国为什么认为掌握后勤就能掌握虎豹骑军命脉的原因。还有一条,因为南宫公主刘婧的存在,虎豹骑军的立场一直是偏向汉国,但是现在就是再怎么样的立场似乎都无所谓了,随着善战之名被传颂,若说汉国不会有动作,说出去根本没人信。
  目前虎豹骑军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变,稍微一个不好,不是被汉国整编掉就是正式与汉国断绝关系自立。林斌所要努力的是保持自主性,既不被汉国整编拆散掉又不能和汉国断绝关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他猜测再过不久就将从刘婧那里接到天子召唤自己到长安的消息,那时自己就将不得不做出抉择,是乖乖地到长安接受天子的安排,还是拒接诏书无视天子的态度。
  林斌现在一直在关注长安的舆论,主要是看天子和窦老太太对自己率军击败入侵的异族是个什么态度,如果是赞赏和欣赏的话,再过不久就会有朝臣携带封赏自己的诏书前来,视封赏高低而定,判断到了长安会遭受什么样的待遇。
  如果判断去长安不会太大的危险,林斌就是到长安一趟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操作得当不但可以获得天子的好感,还能争取到虎豹骑军发展的契机,只要有五年的时间,林斌就有把握能把虎豹骑军包括随战仆从在内的数量扩充到十万以上,而且战力肯定会比汉军高不会比汉军低,立时在汉国强大的后勤支援下,提前十年对匈奴发动战争,早早把匈奴的威胁解决掉也不是不可能。
  林斌掏出了从林稀那里得来的西方商人羊皮纸,铺开来看,上面写着的并不是所认知的英文,而是一种类似方块的图形文字。考古学家认为古罗马的文字并不是英文,而是一种已经失传的文字,就好像是古埃及的图形文,这点在西方的考古学者界那里已经被证实,至于英文是怎么出来,西方学者是说从古希腊文明里演化出来的文字。(不是胡扯)
  林斌现在就是看着羊皮纸上的图形文感到雾煞煞,若是英文字母的话,他到是能看懂,现在盯着那些图形文也就只能干瞪眼了,他甚至怀疑林稀说的那些西方商人不是罗马人,而是伊庇鲁斯人或是鸟提卡人,毕竟按照林斌当兵时所学习到的世界军事史的印象,罗马现在并不是很强大。
  目前罗马的领土只限于罗马半岛、地中海诸岛、西欧西班牙局部。罗马是一直发展到公元前一百年的时候,才正式吞并了伊庇鲁斯、马其顿、马西莉亚、鸟提卡、紫马、迦太基、西班牙、马格内西亚,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
  而到了那时,也就是公元前一百年,汉国不但已经驱逐了匈奴,还干掉了南越等国、西域、东胡、三韩、交耻,吞并了包括现在的外蒙古、西伯利亚、中亚五国、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岛等,成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帝国,毫不夸张的说,经过近五十年的征战,华夏人所掌控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出来的土地,按照历史记载,汉国的领土是当时已知文明国度总合的一半以上!
  林斌这人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他就是有那么一个小念头,带领军队一直不断的征服,打到欧洲去,证实一下是东方的军队战力强大还是欧洲的军队战力强大!给后世的一款叫《汉朝与罗马》的游戏提供素材,还可以省得那么多吃干饭的历史学家一直在争论到底是汉国强还是罗马厉害。
  还是那句话,有梦想才有奋斗的动力,虽然很傻很天真,但谁又敢肯定没有办法做到?古时候人们不是渴望上天而不能么,到了现代不是连月球都登陆了?
  ※※※
  林斌自嘲的笑笑,都不知道能不能渡过目前的危机呢,想那么多干什么,他又开始绞尽脑汁的思考应该来怎么应付汉国的中央政权,决定还是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赶快整顿随战仆从,用最快的时间安顿好随战仆从的家属,按照林斌的想法,既然认同是新兴部族,那就分拆成十个小部落,部落首领在部曲和原部落的里进行挑选,整出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共存的制度出来,部落不掌握军权只管生产,具体应该怎么来弄,就边做边观察制度的可行性,随时再做出调整,从实践中剔除不合适的东西来进行完善。
  另外一方面,为了把军和政分立开来,建立一套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募兵制度,成立五支以林斌为最高统帅的军队,兵源从十个部落挑选善战之士进行补充,军队和部落没有直接的挂钩,每个部落都有青壮在不同的建制里服役,这样可以避免部落携辖军队造反的事情发生,还能均分利益,利益是依靠士兵个人所建立的军功来获得,而不是部落直接获得利益,奖赏也由军队的最高统帅来执行,同时也应该建立一套适合的奖罚方案。
  十个部落成为一个大部族,所有部众皆是部族的财产,生活在部落里的老弱妇女为部族进行放牧提供战马和牲畜,部族的军队则是不停的作战来为部族抢获物资,作战中还能抢人口来补充部族的基础人口,按照建立的户口制度计算十部之众的哪个部落里战士立的军功较多,率先为那个补充人口,部落的强盛与否也和战士所立的军功挂钩,这样能达成一种攀比的效果,不怕战士不拼死作战,毕竟战士在部落的家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好与坏是建立在这名战士的军功奖赏是不是丰厚。
  一个制度的好与坏需要时间来证明,初步的整顿方案既然已经确定,林斌所要思考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他打算在石堰城左右设立安置点,按照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划分出一块区域让部众进行移动式的放牧,另外就是尽可能的设立一个非官方的贸易市集,由虎豹骑军提供保护的集市,明文公布无论是什么人只要缴纳一定的税金就能在集市里面进行买卖,虎豹骑军保证买卖的公正性和市集的治安。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实践,林斌没有那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伟大精神,他这么做不但能自己得利,还能用新的经济制度来作为领头作用,一旦这个制度能获取大量的利益,时刻关注虎豹骑军的天子必定会从中借鉴,就好像天子借鉴虎豹骑军的作战方式那样,从思想上去改变天子的想法,不至于让战争改变汉国的人口结构和造成经济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2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