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524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人们应该怎么办?
  这是于易峰等人不愿意去想,却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只是地球上的万物之灵罢了,放在宇宙尺度,又算得上什么?就算最自负的人,也不敢说人类是宇宙中最聪明的物种。
  那么……人类何德何能,想要跨越无数种族难以逾越的生命滤斗,去挑战惨无人道的亿分之一的概率?
  难道人类比其他的种族更加聪慧、更加勇敢、更加团结?
  这是来自整个宇宙的扣问,也是于易峰他本人的扪心自问。
  生命大滤斗是什么?不知道!
  人类会面对什么?不知道!
  于易峰直溜溜地看向百合子,发现她也正盯着自己,神情慌乱。这个女孩子鲜有地露出如此茫然不知所措的表情。
  这种对望,完全就是人类下意识地抱团取暖……
  这是来自宇宙的无尽寒意……
  不仅仅是掉进冰窟窿般的寒意,而是另外一种迷茫,对未来的迷茫……
  他动了动喉咙,喉结耸动了一下,本来想说一句“这一切都只是假说,不一定是真的。”
  但又忽然说不出口,这就如同逃避一般。
  “我们会成为星际文明……”他艰难地站起来,嗓音沙哑地说道:“一定会!”
  说出这句话时,仿佛用完了全身的力气。
第五十八章
动力甲试用
  时间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会在你不需要的时候流逝地很慢,让你焦急地抓狂;却又在你迫切需要时流逝的很快,无论怎么样努力都没办法抓住它。
  所有人都在为尼克斯星球的三年之约而努力着……
  两个月匆匆过去,新人类历零零零六年三月,第一只星际战队的培训工作正式开始。
  无论是高层军官,还是基层士兵都要参与这次理论知识培训。
  想不学习?
  对不起,诺亚号里的节奏太快了,只要是不学习的人,很快就会被淘汰,就算是士兵群体也是如此。他们必须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
  培训内容覆盖了简单宇宙学、环境生存学、单兵作战技巧、心理学、简单机械维修技术等等。当然了,这里的“简单”是指对特定的专家而言,他们普遍认为这些知识都是小儿科玩意。
  但对所有士兵,包括赵耀、许云进等人来说,实在太难太难了。
  他们搔头摸耳地开始了为期三年、叫苦不迭的理论课学习过程……
  与此同时,士兵群体与一些工程师、科学家也需要提前进行1.4倍重力环境中的适应性训练、体能训练、战斗训练……如果后边的新式装备出来了,还要进行真正的实机训练!
  这种训练一直要持续三年!
  时光匆匆,到了新人类历零六年的六月份,六个月的时间内,第一件比较大的工程终于完成了。
  所有老式挖掘机拆卸完毕,大量的金属资源成功回收!这部分回收金属将被加工成新的器械装备。
  零零零六年十一月份,又过了五个月时间,超导磁悬浮技术以及量子计算机开始大规模应用,基诺夫工业工厂全面升级完毕,工业产能大幅提升450%!
  更新升级工作结束后,这个庞大的超级工厂立马开始生产新一批挖掘机器:一种完全能够完全适应尼克斯星,高重力环境的挖掘机!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马达开动,机器轰鸣。基诺夫工业工厂一天不停地运转着,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批量挖掘机、无人机、飞船、金属动力外骨骼、坦克等等。
  转眼间,又已经到了新人类历零零零七年的六月,历时一年半的功夫,第一款军用动力外骨骼weapon-X-001研究完毕!
  在一片人的眼红之下,一百名综合成绩最好的士兵率先用上了这款新式装备。
  “它能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使用者的动作意图,并且给予恰如其分的帮助。”
  总设计师丁一东教授解释道,对于这款亲手设计的动力甲,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现在,于易峰本人就站在训练室中,尝试着使用第一代动力外骨骼。
  好吧,他是文明领袖,当然有特权……不需要像士兵那样依靠综合排名获取装备。就算他是超人类,肉体力量依旧有限,这种机械外骨骼肯定会带来更多的便利之处,他心中也是非常期待。
  动力甲的全名为“Weapon-X-001型机械动力金属外骨骼”,名字很长,简称X-001型动力甲,采用半包围结构,总重量非常轻,还不到四十千克。
  “应该采用了那种非常轻便的超合金系列金属材料……”于易峰心中微动。
  作为一个男人,以及前特种部队军人,他当然喜欢这种看上去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装备。这东西从模型上看就非常炫酷!
  连带着头盔,它大概两米的高度,像一个机器人的边框,刚好可以容纳一个人的身体。
  于易峰走到动力甲面前,开始穿戴特制头盔,以及一套紧贴皮肤的紧身衣。
  实际上,这套紧身衣科技含量非常高,正是肌肉压力传感系统的核心触感装置。
  因为它紧紧贴着肉体,才能更加准确地收集数据。然后再向核心计算机反馈,使得动力外骨骼更加灵活,更切合人类身体的真实意图。
  于易峰穿戴好整套设备,开启内部开关,头盔上的屏幕微微亮起,已经可以行动了。
  他开始在训练室中慢走、疾走、奔跑、跳跃,尝试各种动作,测试这台机器的性能究竟如何……
  一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有点掌握不住平衡,到后边慢慢熟悉,慢慢掌控,渐渐地,他开始变得兴奋,奔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每秒钟八米,每秒钟十米,一直到每秒十二米的超高速度,远超正常人类的极限!
  强,太强了,轻轻一跳就能有十米以上的距离,随便一跃就能达到两三米的高度。完全就是超越吉尼斯记录的标准啊!
  虽然以他的能力,平时也能够做到这些,但完全不可能这么轻松。这套动力甲实在是太棒太酷了,大大超出了人类肉体的极限!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做到这样的动作。简直就不可思议!
  它采用了大量的防震动设计,就算稍高的地方跳下,也不会有太高的震动感,这对人体是很好的保护。
  于易峰对着一个杠铃用力一抓,轻松地将200千克的杠铃抓过头顶,简直就像20千克一样,真的厉害!
  只要稍微熟悉了之后,他感觉穿着这套动力甲和平时并没什么两样,就好像只是穿了一套厚一点的衣服一般。
  而且,这套衣服仿佛能知道自己想要做出的动作,从而给予适当的帮助……
  实际上,动力甲对个人行动还是有一点时滞的,只是非常非常少,还没有以往的宇航服阻碍大,几乎被控制在无法察觉的程度。
  “满意,非常满意!能做到这种性能已经非常不错了!”
  于易峰一直折腾了一个小时,才大汗淋漓地停了下来。
  他摘下头盔,用手散了一下冒烟的额头,不停地喘着粗气。
  使用这种动力装置,并不是说人本身就不运动了。首先要人先运动,它才会跟着运动,所以也需要大量的体能才行。
  而且,它本身的运动幅度,比如说奔跑速度等等,不会超过使用者本人的极限,否则很可能掌握不住平衡而摔倒。
  “为何要半包围的结构,而不是改成全包围的结构。我觉得……可以干脆代替宇航服。”于易峰有些不解地问道。
  在一边观看的丁一东教授笑呵呵地说道:“半包围的结构只是第一代的产品,适合在室内使用,我们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测试修改,然后更新换代……全包围结构是以后的方向。”
  “我们当然打算用这种动力装置,全面替换笨重的宇航服。”
  紧接着丁一东又问道:“目前的动力甲还是有一些缺陷的,你有没有感觉?”
  于易峰认真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平时到没什么感觉,但是高速运动的过程中,时滞感会增大许多,这可能是我跑的比较快,神经比较敏感的缘故。”
  “还有……头盔屏幕上的红点是武器准心吧?武器的瞄准系统精度不够高,在微操方面还不够精细……”
  他作为文明领袖,当然不需要顾忌什么,有什么不足的就直接说了。
  实际上,这种直来直去的对话也正是科学家们所喜欢的,因为它最高效,最直白,不会被误解。
  丁一东教授点了点头:“是的,你说的没错,主要还是微操方面。目前的动力甲还不能做到像人类手指那样灵活,这方面需要改进。而且我认为,每个人的装备都应该量身定做过,取得合适的参数,这样才能完善微操……”
  “就像你个人的动力甲,应该做的更强,毕竟普通人的数据是不适用于你的……”
  于易峰将这套设备脱下,将它整理好,然后认真说道:“丁老,以后改进的工作就辛苦你了。不过我还有一点要求:它必须足够安全可靠!无论是防水、防火、耐腐蚀还是抗重击,它必须有足够的可靠性,不会轻易损坏!”
  “如果全面替换宇航服,动力甲就是我们的命啊,可轻易损坏不得。它必须能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丁一东也赞同道:“是的,这也是我们以后的改进方向,你就放心吧。”
第五十九章
三年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