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524

  关于科研方面的问题,于易峰从来就不会指手画脚。专业的问题由专业人士解决,这也是他一直以来信奉的用人理念。
  这一批动力甲只是测试型的,人们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进行改进、修正。
  按照丁一东教授的设想,他们计划将现在的铝空气电池,替换成更加耐久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届时整个动力甲的续航能力将高达两个月!
  他们也想增添一些智能操作系统,增强动力甲的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安全性……
  不仅仅是动力甲,其他各式各样的其他武器也在研发当中:包括坦克、无人机、机器人等等。
  其中当然也有火药武器,也即更高性能的步枪、机枪、狙击枪、重机枪,其次才是最新式的电磁跑!
  火药武器依旧是常规武器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们虽然在太空战中没什么大用,但是,地面的局部战场还是可以用的。
  它们被人类使用了这么多年,可靠性好,不容易出现机械故障,一时半会间不会被全面淘汰。
  而且,火药武器最大的缺点……后坐力太大的问题,也被动力甲的出现完美解决了!
  火药武器,不是不能做的更强,而是人类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住巨大的后坐力。
  像AWM军用狙击步枪、巴雷特M82A1之类,如果没有经过严酷的训练,普通人一枪下去,强大的后坐力能把自己的肩胛骨给震碎了。
  但使用了动力甲后,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巨大的后坐力由机器承受,人们只要在开枪过程中,稳住自己的身体就行。而且动力甲的出现,也带来了巨大的负载能力。一名士兵完全可以携带几百几千发金属子弹,不用考虑负重问题。
  目前新研制的火药武器,子弹初速度更高、威力奇大,完全可以轻易打透地球坦克装甲的地步,想来已经够用了。
  当然了,电磁炮则不在火药武器其列,其炮弹的初速度达到10000公里/秒,威力大到不可思议!巨大的后坐力能直接把人与动力甲一举掀飞。
  目前的人类科技没办法解决电磁炮后巨大坐力,所以电磁炮这种武器只能安装在50吨级别的核动力坦克上。
  这也是让赵耀等军人非常遗憾,除非人类能开发出更强大的,只喷射质子束的高斯步枪……这种武器短期内是没戏了!
  除了这些热兵器以外,动力甲的右手边还增添了冷兵器系统。
  热兵器总是需要弹药的,无论带的再多依旧有限,冷兵器却可以无限制使用。
  其中的研究方向就是高周波武器,将数千赫兹的高频震动递加在材料上,以获得强大的切割能力……不过这种武器还不成熟,对材料要求太苛刻,而且能耗实在太高。
  人们干脆在动力甲左手边安装一个电锯,一种用超合金Z制造的高速旋转电锯,效果也相当不错!切割金属就像锯木头一样。
  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过去……看似很漫长的三年,转眼间过了两年多。
  直到新人类历零零零八年的九月份,所有的动力甲调试完毕,大多数工程也在忙碌中准备就绪。
  新造的大批量机器人、挖掘机、无人机、飞船、空艇等等已保存在仓库内,只等待着诺亚号接近尼克斯星。然后就等于易峰一声令下,庞大的战队就会迅速完成登陆工作。
  “随着大量材料的运出,诺亚号在两个月前已经脱离了亚光速的状态,在小型核弹以及离子引擎的推动下,目前速度达到24千米/秒。大概还有三个月的功夫,就能到达尼克斯星。”
  “……X-003型动力甲将广泛装备到士兵以及登陆工程师。它的金属骨架重量再加上相关设备达到了六十千克,不过其额定运载能力在三百千克以上。”
  “……长达四十公里、宽度为一公里的外围环状轨道工程正在实施,工程进度已达到77%,它就像诺亚号外边的一圈圆环。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将在环状轨道上进行飞船的试飞工作。”
  人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每天的新闻联播,随着尼克斯星的愈发接近,他们的心中也愈加兴奋、愈发激动。
  这颗行星,距离恒星太远,寒冷而又黑暗,不知道有什么,却是人类离开太阳系的第一步!
  人类,充满了斗志!
  “环状轨道马上就能完成,采用高磁力加速、减速方案,厉害啊!看来,航天工程以及战争,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催化剂。”
  于易峰看着报告上的数据,微微有些感叹。
  这几年来的发展实在太快,不断的大工程下来,整个科学体系又有了一种飞速进步的感觉。
  甚至可以说……他们现在的机械化大军,可以轻松地碾压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
  无论是核弹,还是战争机械!
  光是核弹的数量就抵得上以前全球各个国家加起来。什么十亿吨当量氦-3核弹,万亿吨级别的四氢核弹,说出去能把美国总统吓死……
  实际上事实就是这样,战争能加速科技发展……
  第一台坦克,是一战时期英国人发明的。
  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57年冷战时期由苏联人发明的。
  第一台电脑,也是在冷战时期诞生,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导弹计算。
  也正因为冷战时期登月计划的实施,美国在火箭技术、武器研究、材料科学、医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等许多领域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类目前的状态,和战争有什么两样呢?
  坐在对面的百合子却摇摇头说道:“归根结底,不是战争也不是航天航空,而是生存压力带来科学的进步。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现在。人类这种生物还是太懒了,没有生存压力,进步的动力也就小了许多。现在的人类,长期处于危机状态下,生存压力极大,只能使出浑身上下每一点力量,用尽全部的智慧。”
  “但人类在和平时期,总喜欢搞一下细枝末节的东西,很难发明出电脑、卫星这种划时代的东西?可能是长久没有出现战争,我们的科技才慢慢停滞下来吧?”
  “就像雕花一样,雕地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就像唱歌,唱的再好有什么用?对于科学发展而言,发明雕花技术,或者发明唱歌的人才算真正的开拓者。后边的人只不过沿着前人的道路不停重复而已,就算雕地再好,唱的再好,从意义上讲也不可能超越开拓者。”
  “或许,成为星际文明的困难就在这里吧……难道是太安逸了吗?”
  于易峰也是叹了一口气:“你倒是可以去当哲学家……不过也有道理啊。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开拓一种新方法或者新思路,远比将方法运用到极致更加具有影响力。”
  “正如我们现在的情况一样,面对绝境时,往往可以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所以才有了脆弱的人类,却有着难以想象的生命力的说法……”
  “可惜,这种爆发力很难持续,一旦没有了生存压力,爆发也就结束了。除非,我们能改进整个文明的思维方式……”
  于易峰不无遐想地想着。
  宇宙这么大,肯定会有这种能无限爆发、持续攀科技的种族,实在难以想象他们的强大……
  要是新人类文明能一直爆发下去就好了!
第六十章
A-001试飞
  “环状轨道”是安装在诺亚号外边的大型飞船跑道。根据工程师们的精心挑选,它位于整个船体外围稍稍靠上方的位置。
  因为它只能在诺亚号脱离亚光速状态后才能实施,所以也是留在最后一项的大型工程。
  按照规划,它的总长约40公里,宽度和高度约1.3公里,呈一个完整的圆环形,上边还有大量的立体停靠设施。总面积达19.47平方公里!
  为了建设这个真正的庞然大物,人们用了将近九千万吨的钢材、水泥,各种大型飞船也将在环状轨道进行组装。
  这里不仅仅是飞船跑道,甚至还是小型工厂!
  正因为这么多物质的运出,诺亚号的速度才会如此迅速地降低……
  它能够有效解决诺亚号出入口太小的问题。从今往后,各种30米以上的大型飞船将停靠在这个轨道附带的立体停靠设施上。
  因为宇宙空间是无重力环境,环状轨道全程采用电磁力吸附技术以及超导磁悬浮技术。每一架宇宙飞船,在设计及生产时也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而今天,正是军用A001型飞船试飞的时候……
  于易峰看了看军方传过来的报告,心中微微有些紧张。
  “老许,这样的试飞非常危险啊。特别是诺亚号目前还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下……24km/s的运动速度可不低啊。”
  许云进却摇了摇头:“理论上所有的技术都已经成熟,平时的训练也已经足够。当兵嘛,总是会有一些危险的,如果遇到危险就退缩了,那还当什么兵?”
  “我们不可能一直把他们保护地太好,该冒的风险还是要冒的!”
  于易峰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反驳的话来。他看向手中的报告。
  一位名为迈特·比奇的飞行员将驾驶一架A001型宇宙飞船,完成这次“全手动驾驶”试飞工作。
  他是所有士兵中综合成绩最好的一位,无论是神经反应速度还是平时的训练方面,都是一流水准。
  许云进虽然嘴里这样说着,心中还是非常紧张。对于宇宙飞船这种高速载具,对飞行员的技术、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甚至,它的超高速度已经有些超出了人类的神经反应能力。
  赛车够快了吧?每小时的速度可达三四百公里,但和宇宙飞船比起来就是个渣!
  A001型宇宙飞船的最低速度,差不多是每小时一千公里,也即300米/秒,是赛车的三四倍。
  这只是最低速度!
  最高速度可以达到300公里/秒,一秒钟经过的路程比得上赛车一个小时!
  特别是降落的过程尤其困难,比空中加油更加困难。别看环状轨道的宽度有1.3公里,但相对飞船的超高速度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要稍微分心一两秒钟就会机毁人亡!
  一旦相撞,死亡是99.99%的概率,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跳伞之类的存活情况。甚至你在死亡的那一刻,还没有反应过来!
  为了减少这种事故发生,通常情况下,宇宙飞船都采用无人驾驶的手段,由电脑控制着自动降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