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524

  “总而言之,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案,比可控核聚变的可实现性要高很多!”
  前边的一位科学家口沫横飞,正试图说服于易峰。后边的一群人不停地讨论着,还时不时跳出来指点几句。
  整个办公室热闹的像菜市场。
  面对一众狂热的科学家,于易峰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有些蛋疼地说道:“吃得下这个百万吨当量的……氘……氘弹,反应炉要多大啊?”
  限于核弹原材料的限制,小型氢弹是不可能了。只有氢或者氘弹才能大面积普及,但这种核弹,当量下不来,百万吨是最小的……
  “而且,我们的家园还是诺亚号……总不可能一直在尼克斯星挖地洞吧?就算挖地洞,爆炸这么高当量的核弹也会引发地震。到时候怎么办,再挖一个?一直不停地挖?”
  “电力怎么传输过去?难道要人类放弃诺亚号,居住在地表?这不可能啊!”
  那位专家立马说道:“我们认为,建造一个长久可靠的超大型反应炉是必要的,也可以直接造在诺亚号的外边。”
  “反应炉的大小……倒是要经过详细地计算。”
  “是的,有必要!”丁一东教授在后边吼了一句:“越大越好,越强越好!”
  就这样一直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在一片“大”与“强”的声音中,这些疯狂科学家离开了,把这个选择难题抛给了于易峰。
  他们只是给出了一个想法,至于以后怎么实现,还得进行详细地计算、模拟过。反正有计算力超强的量子计算机,能够非常真实地模拟,他们会尽快将这个方案彻底落实,看看到底是否可行!
  于易峰摇了摇脑袋,恢复了冷静,他仔细梳理着刚刚听到的各种信息。
  这样的核爆反应炉,当然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核弹毕竟是核弹,想要束缚这一只凶兽谈何容易?
  钢筋水泥这种东西,面对强大的核弹,还是有些不够看,特别是需要长期面对……长期……
  “百万吨当量还是太大了点……”
  核辐射带来的热量太高,分分钟能将部分炉壁熔化,如果每次爆炸都熔化一些炉壁,常年累积下来,就算不炸炉也没办法发电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反应炉内部增加一些阻碍性的气体,让反应炉的体积大于核弹的杀伤半径!
  这样一来,核爆就炸不到反应炉壁,相当于能量全部被吞吃了。核弹爆炸后,最边缘地区的温度低于炉壁的熔点,所以墙壁不会熔化。
  “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于易峰暗自琢磨,“用超大型工程减少难度……也可以有一些磁场作为护盾。”
  这些内充的气体能够大幅吸收核弹带来的辐射能,然后转化为高温的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同时被核弹赋予了较高的动能,会自发地从炉口中快速喷出,直接通过相应的磁流体发电机发电。
  另外,气体中的高温余热也可以用热机来发电,让能量的利用率最大化。
  这些技术人类还是比较成熟的。
  还有就是的核弹点燃问题,这些“皮球型”构造的核弹需要激光点燃……那么是否可以用某些光纤材料,传导激光?
  只是炸掉一些光纤倒是不用太大的成本……否则每次炸毁一个激光点燃装置,代价太高昂。
  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些措施,反应炉就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下去了。
  “设想很美好……”于易峰情不自禁笑了笑,然后他又立马皱眉。
  可是,工程量……
  工程量啊!
  于易峰心中已经隐隐做好了准备,百万吨当量的核弹,放在地球上,光是杀伤半径就有7公里!所以反应炉的直径,再加上厚厚的炉壁、复杂的发电设施,绝对远大于七公里!甚至在十公里以上!
  这个工程量绝对变态地可怕,直径十公里的大锅炉,这他妈……已经大大超越了珠穆朗玛峰!
  一个比珠峰还要高的炉子!
  就这么简单估算了一会,于易峰就浑身颤抖了一下。
  在心底里狠狠骂了几下后,于易峰忽然发现……丁一东教授还在桌子上留下了一份报告。
  他直接拿起来看了看,扉页只写了六个大字——《代达罗斯计划》!
  这是一个核聚变的推动方案,上个世纪就已经提出。
  这个项目不是在像猎户座计划那样,在外部爆炸核弹,而是在内部爆炸……也是一个反应炉!
  然后通过磁场约束内部的离子,喷射而出,作为动力。
  丁一东教授在上边写道:“氘和氦-3组成的核心炸弹,每秒将会引爆250次,等离子体将会通过一个磁场直接从火箭中排出,从而产生推力。作为一种两级火箭,这将使飞船加速到光速的12%!”
  是的,光速的12%!
  这种内部爆炸的方法,将比猎户座计划更高效,因为猎户座计划中,原子弹的大部分爆炸能量都没投射到船体上转化为动力。
  当然了,代达罗斯计划的难度也更高,也有大量的改进余地。不过在当时的科学家们看来,确实有一定可行度。
  “这个方案是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比猎户座更加粗暴,也是唯一有可能实现的亚光速飞船!当然了,因为所需经费超出了想象,它也不可能被实现……”
  “人类啊,什么时候渐渐失去了雄心壮志,逐渐沉浸在自己美好的世界中?所有的脑洞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面对这份真实的案例,于易峰不得不感叹。
  现实比科幻更科幻,活在现实中的人类,潜藏着不自觉的巨大力量,关键,是一颗熊熊燃烧的心!
  冷战过后,我们激情冷却,我们变得更切实际,我们的思维不再波澜壮阔。
  这不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
  值得我们铭记的……永远是像曾经这样的伟大梦想。
  我们不是守护者……是探索者,是先驱者!
  我们的梦想,还没有消失。
  他看明白了丁一东教授的意思,或者说大科学家群体的伟大梦想。
  “代达罗斯计划”与“核弹爆破发电”有异曲同工之处,甚至……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在炉腔内爆炸核弹后,炸射出来的高温等离子,既可以用来推进,也可以用来发电。
  也就是说,这样的核聚变反应炉,本身就是一个飞船的推动引擎!
  这群科学家比于易峰想象中的还要疯狂,他们想将“核聚变”以及“宇宙飞船”这两大难题一并解决,通过一个反应炉!
  好像……确实很不错。
  于易峰心中微微笑了下:“这就是最粗暴版本的星际文明吗?”
第一百三十五章
超大工程
  新人类历零零一零年二月,距离地球爆炸十年有余……
  历经两个月的研究、计算、探讨、核查,科学家团体终于搞清楚了整个核聚变工程的初步预算……
  也即“核爆炸反应炉”加“飞船”的整个工程预算。
  这一次的会议很隆重,也是过年后的第一次大会议。
  据说有了跨越“大过滤器”的真正方案,很多政府高层、工程师特地从地表赶了上了。当然了,他们事先也听说了某些小道消息,心中有了一点准备。
  但这点准备,很快就被更加疯狂的现实打击地支离破碎……
  会议过程中,于易峰脸色铁青地望着窗外……
  不仅仅是他,很多人也同样东张西望,或是双手抱头,或者小声地讨论着,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情绪……
  “世界上的事请总是这么艰难。”
  于易峰心中暗暗思考着:“想要无尽的能源……总是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宇宙茫茫无边,浩大得难以想象。同样的,宇宙的危险也难以想象,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爆、黑洞吞噬、行星碰撞,各式各样的天文灾难,只要一点涟漪就能让生命灭绝。
  但奇怪的是,宇宙却充满了生命!
  生命在这里仿佛垃圾一样,遍地都是。甚至,连智慧文明也是如此,到处都是……
  在这种情况下,大过滤器横在中间,文明与文明却是如此寂寞,如同茫茫大海中的孤岛。
  文明,在这个孤岛中,享受着自己的美梦。
  文明,就这样孤零零地困守在自己的星球,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不知道彼此过得怎么样……就这样,老死不相往来。
  真正的星际文明就像沙漠中的宝石,稀少地可怕。
  幸好,人类遇到了小概率中的小概率事件,人类曾经见识过真正的星际文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