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524

  是的,见识过也是一种好运!
  否则绝对会有一种前路已经断掉的感觉。
  但普通的文明,很可能没有遇到过星际文明,他们遇到了“大过滤器”会怎么想?他们会像新人类那样决绝与疯狂吗?
  很可能,不会……
  于易峰回过神,不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前方的屏幕上跳出来一个数字,也是让他感到异常烦恼的数字。
  “348.6亿吨?!”他抓着脑袋,用力地扯下来几根。
  一扭过头,他忽然看到了王宇凡迷茫的眼睛,两个人面面相觑,又同时苦笑了一下。
  这种苦笑是有理由的,也是这个数字带来的。
  348.6亿吨,一想到这个数字,于易峰就感到一阵的空虚,甚至有些失去了数字的概念。
  一千多位工程师、科学家正坐在会议室内,还有一群政府高层,他们一个个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正如各位看到,没错,我们打算建造4个直径15公里左右的巨大反应炉。完全能够轻松吃掉一颗百万吨当量的核弹……”
  丁一东教授在上边狂热地讲解着,同时吐出一堆不可思议的名词。
  “总共耗费钢铁大概在348.6亿吨,各种超合金累积13.3亿吨,铝合金、超导材料……很抱歉,这些只是初步预算,到时候会不会超标还不得而知。”
  这些诺亚号的高层早就惊呆了,他们根本不知道丁一东到底在讲什么鬼东西。
  什么叫……4个直径15公里的超大核聚变反应炉啊?
  一个也就算了,还要造4个?
  4个!
  348.6亿吨?!
  亿吨?
  亿……
  还不光是这些,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
  还真以为是几百亿吨泥巴吗?这可是金属,需要用能源炼出来!而且这么多钢铁,可不是胡乱堆砌一下就行,需要像模像样建造!
  ……建造!
  而地球的钢铁年生产量也就16亿吨……生产三百多亿吨铁,总共需要22年!
  地球有多少人啊,新人类文明才多少人!
  这群人眼神迷茫地看了看手中的文字报告,内容真真实实地写的很清楚,各种公式、各种数据,非常清楚。有些人还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以证明自己不是在做梦。
  “各位,你们也不想想,这可是大过滤器啊!如果它真的这么容易实现,星际文明还会少吗?”
  “大过滤器总共也就两条路,一条就是死磕‘磁约束’,另一条就是这个了?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你们可以说。”
  丁一东看到众人震惊的样子,有些不耐烦地狂吼道。
  “4个反应炉完全不多,是为了随时可以替补,可以交替使用。你们以为这样的反应炉不需要维护吗?里面可是活生生的核爆啊!”
  “当然了,光是这些个超大反应炉的经济规模,也足以卡死低级文明了,至少是全球GDP的几百上千倍吧。普通的文明根本没有这种力量去做这种工程!”
  “但我们是新人类文明!如果实现了,我们就能获得几乎无穷的能量,无穷!”
  丁一东疯狂地咆哮着,一想到要干这样的巨大工程,他就变得热血无比,也不管这辈子到底能不能将它完成……
  他的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都是一阵凛然,支持他的人大有人在,沉默的也不再少数。
  确实也是这样,大过滤器有这么简单吗?
  这一条路,看上去简单,其实也是不好走的……巨大的工程量成为了最大难题。
  于易峰也是摇头笑了笑,虽然早就做了心理准备,实际却比想象的更加夸张。
  通过核弹爆炸的方式发电,需要的材料就是核弹。宇宙又给文明开了一个玩笑,如同故意的一般。
  氚元素,几千万度就能起核聚变反应,自然界,没有;
  氦-3,一亿度,极度稀少;
  氘,5亿度,大量存在;
  氕,也就是普通的氢,反应要求10亿度以上,海量!
  这他妈……宇宙绝对是故意的!
  能大规模获取的也就四氢核弹或者氘弹,这两种核弹的“皮球型”结构,注定了其当量不能太小。
  那么……只能反应炉搞得足够大、足够结实,以超大工程量来减小核聚变的难度!
  一枚一百万吨当量的核弹,能够释放4.184*10^15焦能量,等于……11.52亿度电,整个华夏每天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就算人们只能从中收集核爆百分之十的能量,用于发电,那也是一亿多度……
  一亿万度是多少?
  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够直观。
  按照丁一东的规划,一个核爆反应炉,配套的发电机功率在10亿千瓦左右,也就是10000亿瓦。
  一次爆破后,可以维持四百多秒的时间,也就是七分钟的时间,才能发出一亿多万度的电。
  好吧,这就是核聚变啊,10亿千瓦的发电功率,看上去真的非常夸张……
  非常非常夸张,人们现在的用电功率,不到一个亿千瓦……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为了星空
  核聚变带来的能量就是这么夸张!在地球时期就有人估算过,100吨氦-3的聚变能,是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总和!
  于易峰简单计算了一下,不得不感叹,事实就是如此。
  核聚变,很难,也很强!
  超大的能量规模,也带来了更大的工业要求。所以整个工业体系,要用到大量的超导材料或者其他的高新材料,否则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发电功率。
  当然了,也就是这样的能量规模,才能真正地支撑起……各种激光武器或者离子炮之类的玩意!
  对比之下,核裂变,火力发电……就是渣啊!
  如果真正实现核聚变能源,从火星飞碟上拆下来的某些星际武器,就可以真正使用!
  “不过……普通的裂变反应堆以及火力电站还得留下,以备不时之需!”就这么点时间,于易峰已经渐渐缓过神,甚至还有心思考某些安全问题。
  他实际上已经暗中接受了这个方案。
  丁一东在台上兴奋地解释着。
  他仿佛无视了众人绝望的眼神,越来越狂热:“4个反应炉交替工作,每次核爆后,将有7分钟的发电时间,将近20分钟的冷却时间……”
  “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多个同时工作,为我们大量供电!”
  “当然也可以同时停下,我们还设计了一些更加小型的核爆反应炉……不过需要燃烧珍贵的氦-3资源……”
  “我们的氦-3并不是非常多。”
  听到这里,于易峰突然站起来发问道。“丁教授,四氢核弹或者氘弹……也得要普通氦-3核弹点燃吧?长期下去,这些点燃材料哪里来?”
  到这种时候,他已经不想去管工程量的大小了,只考虑其可行性。
  只要可行,一切都值得!
  “你这个问题不错。”丁一东笑着说道:“首先,我们可以去尼克斯星的几颗小卫星上采集氦-3,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千吨或者万吨级别。”
  “其次,当聚变反应炉完成后,我们可以去0.6光年外的一颗类地行星。那颗行星距离双星比较近,没有大气层,没有磁场。”
  “根据其具体环境,我们可以肯定,上面一定残留了大量的氦-3!注意了,是大量,以亿吨甚至十亿吨计!”
  “大家算算,亿吨氦-3,可以供我们使用多久?”
  “可是我们怎么过去?0.6光年太远了吧。”另外一位政府高层忍不住发问道。
  丁一东摇了摇头,立刻说道:“大家也看见了,建造这个反应炉的同时,也是在为我们自己建造一艘大型宇宙飞船,这艘飞船可以完全将我们的诺亚号包进去!”
  “而这些核爆反应炉,相当于飞船的动力室。我们只用了百分之十的能量发电,剩下的……都是飞船的推动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