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524

  “有几个国家领导,甚至想要自己被改造……他们愿意为这门技术付出一定的代价。”
  国家机构的力量还是很强的,有心之下,基本上所有的改造者都被记录在案。当发现这些改造者的智力以及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时候,这些高层领导人,几乎是一种混乱、惊喜而又疯狂的状态。
  他们心动了……怎么可能不心动?
  “代价?”于易峰顿时有点儿无语,看来这些低级文明,根本不知道这门技术的价值。
  “代价,他们有什么?能付出什么?我们划时代的产品,总不可能让他们随意使用吧。”
  “想地美啊!”
  “他们的一般等价物……是石油以及黄金!”几位年轻的助手,听到于易峰的这一番对话,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纷纷忍不住插嘴。
  “我认为……可以用一亿吨的黄金,来换取一个实验名额!”
  “不可能的,一亿吨黄金……他们全世界加起来的黄金也就几万吨……”
  “正是因为不可能,才能让他们知道它的价值高昂。要么……一百亿吨铁也行。”
  听着这些助手揶揄般的玩笑话,于易峰也是心情放松地说道:“现在的实验数据早就完善了,随便你们处理吧……不过,这么划时代的东西,免费给他们体验,也实在太亏了。就算帮助他们,也得把智力增强的能力,大幅度降低……”
  这一段小插曲暂时结束。
  “一亿吨的黄金啊……”于易峰已经可以想象到,葛英撒领导人一脸尴尬的场景,哪怕他是这个星球的超级大国领袖,面对新人类文明,也只能瑟瑟发抖,不停讨好而已……
  “我们……真的已经变强了!”
  目前的实验主体,已经由葛英撒人,全面转变到新人类上。
  不过,双方的大脑虽然相似,但细节方面总归是有所不同的,新人类更加聪明,大脑皮层也更加发达,所以辅助大脑也更加复杂。
  但新人类的人口太少,是不可能拿来胡乱做实验的。就算死一个也是巨大的损失。更何况,这种实验,基本上不可能只重复一次就能够成功,成千上万次都有可能!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新政府经过探讨后,特意批准,允许科学家使用生物器官打印技术,单个克隆新人类的大脑进行实验。这些克隆出来的“大脑”并没有自我意识,相当于打了一个法律的擦边球。
  但是,这种克隆大脑又因为没有自我意识,和真正的大脑还是有些差别。
  谁豁出风险,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于易峰根本就不允许胡乱实验。但是不实验,又哪来的成功率?
  契机出现在新人类历1154年,11月。
  一位新人类科学家,在完成一次大型高危武器实验的时候,因为操作不当,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爆炸。就算他穿戴了动力机械,也被炸地不成人形,就连大脑也被挤得扁扁的。
  这么多年的时间发生这种安全事故,可谓屈指可数,于易峰很快就下达了最高指示,“不及一期代价,把人救活!”
  但是,整个人早就断了气,大脑都被压扁了,怎么救?
  当然能救!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有些医学家渐渐倾向于,将脑死亡定于唯一的死亡标准,是不准确的。他们认为应该将“核心记忆”的存在与否,看做人存活的标准。
  不过这个标准,还有待探讨。
  许多哲学家认为,光有记忆是绝对不够的,重新将记忆移植一个脑袋,确实可以实现非常非常长久的生命,说是永生也不过分。
  但是,这还算是同一个人吗?
  说不定,整个人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全都有了变化。
  反正无论如何,都不影响医学家们对这位不幸者的拯救。他的脑袋虽然被挤得扁扁的,但因为抢救及时,70%以上的大脑细胞还勉强存活着,也暂且不会带来大量的伦理麻烦。
  这也是新人类第一位,全方位硅基改造的试验者!
第一百八十一章
苏醒
  这个超一流的医院外边,围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各个媒体闻风而动,派出大量的记者,想要搞清楚具体状况。
  出了这么大的伤亡事故,想要彻底隐瞒住是不可能的,而且新政府也没有必要隐瞒。
  “李先生,您知道具体的伤亡情况吗?”
  “李先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
  “是材料不合格吗?还是工作人员的疏忽?”面对疯狂地想要闯入医院的记者们,一些荷枪实弹的士兵,迅速堵在了门口,紧接着一名穿着西装的专家,亲自接受了采访。
  “据我所知,是在测试行星级电磁轨道炮的时候,因为操作失误,出了工程事故……详细的结果还在调查当中。”
  “受伤的大概19人,已经脱离了危险。还未脱离生命危险的有1人,目前还在紧急抢救中……大家不要急,整个事情还没有定性!”
  这个医院不仅仅是普通医院,还是大脑神经科学方面的科研重地!除了病患的家属外,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当然也包括这群记者。
  而在紧急抢救室内,一百余位负责硅基化改造手术的专家,也济济一堂。时间不等人,人都快挂了,他们根本没有太多的功夫去针对性研究,只能随便商量了几句,然后按照平时的研究数据,硬着头皮上了。
  ……
  “没办法啊,这个身体肯定不能用了,所有的器官都处于内出血的状态,许多部位已经缺氧死亡了。我们只能移植出最重要的大脑……”
  “这么严重的受损,首先要用干细胞进行修复,然后尝试着安装辅助大脑……额,辅助大脑,知道吗,这是一种最新的技术。”
  “然后,等大脑被修复后,再安装生化克隆体,也就是机械化的人体……原先的那些全都不要了。克隆体表面是细胞成分,摸起来一模一样,和原先的不会有任何差异。”
  几个女人早就哭成了泪人,什么移植大脑,克隆体之类的,听起来就有些骇人听闻。以至于这名负责解释的专家,脸色微微有些发白。
  他嘴里吐出一连串的专有名词,反倒让对方哭的更厉害了。很显然,这位年轻的专家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病人家属。
  这几位女性只是一个劲地哭,处于一种六神无主的状态,她们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其中的一位,可能是患者的妻子,还有一位应该是母亲,另外一位长看上去稚嫩一些的……应该是女儿。
  三个人有年龄差距,但样貌差不多年轻,根本分不出年龄大小。
  诺亚号中零死亡率这么多年了,怎么灾难突然轮到了她家?!怎么可能不哭!
  而且因为保密协议的缘故,这群普通平民,根本不知道辅助大脑已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对这种玄幻的技术不太相信。
  最后还是于易峰急匆匆地赶到,他看着外边、里边全都一副混乱的样子,皱眉说道:“到底什么个情况,你们也知道了。脑袋都被压扁了,换做以前早就死了!”
  “这是最后的一条路,人能不能救过来还不好说……但是如果不立刻进行手术,人一定会死!”
  在领袖的公信力下,患者的妻子,才茫然地在手术单上,签署上自己的名字。
  好吧,就算不签名,手术早就已经在进行了。这既是必要的流程,也给了她们一点点的心理安慰。
  大脑的严重受损,带来了很高的修复复杂度,好在这么多年的时间,人们已经渐渐将脑部的功能摸清。一种特殊的药剂能够将干细胞重新激活,让成人也能像婴儿一样,重新生长神经元。
  当然了,在这之中,还用上了纳米虫改造技术,将部分位置硅基化改造,人与机器将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个手术总共用了36个小时的时间,然后这群专家们,才疲惫地走了出来……
  ……
  几天后。
  张瑞恩突然睁开眼睛,脑袋里处于一片浆糊的状态……
  “张瑞恩”就是这名重症患者的具体姓名,也是一位电磁力武器方面的科技工作者。
  他的眼睛直溜溜的盯着天花板,时不时抽搐一下,似乎翻着白眼。这种状态好像只是大脑清醒了过来,却没有活过来,除了偶然眨几下眼睛外,他没有任何的应激反应,也没有自我意识。
  医疗机器人的反应速度很快,第一时间就自动将苏醒报告呈递了上去。
  很快,一群医学工作者,轻手轻脚地走进了这个房间,他们看到张瑞恩的苏醒,并没有特别的惊讶。
  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操作起周边的仪器,做起了各种检测。
  这位名叫“张瑞恩”的病人,他现在的样子相当可怕,只有一个光溜溜的头颅,浸泡在某种浅蓝色的“营养液”里,脑壳上边插着各种导管,脖子下方还隐隐露出某些机械零件。
  头下方……没有任何身体。
  在这个头颅中,除了原本的一些大脑细胞外,其余部分,完全是人造的。
  也因为这种原因,就连张瑞恩的家属们,也不被允许进入这种重症无菌病房。毕竟,普通人大多都是外貌协会,看到孤零零的一个头颅,还插着各种管子,估计会被吓个半死。
  这样的检测,总共持续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张瑞恩依旧傻乎乎地盯着天花板,翻着白眼,就像一个傻瓜机器人。
  除了本能的眨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动作……
  他现在根本没有肺,连呼吸都不能。但在电脑仪器显示中,他的“脑干”部位,时刻处于激活状态,似乎想要完成呼吸反应。
  房间里边静悄悄的,十几位专家有序地忙碌着,一列又一列的数据,正在分析对比。
  就在这个时候,于易峰也听说了此事,悄悄地走了进来。他的身上穿着一套无菌隔离衣服,轻手轻脚的。
  于易峰盯着这颗头看了半天,看到他翻白眼的样子,微微皱眉。这种“人头”,在这些年看得多了,也没什么奇怪的。
  “怎么样?实验成功了吗?怎么这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其他的实验不早就醒过来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