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524

  “还不好说……暂时处于记忆复苏阶段。”回答他的,是生物学家中田村教授。
  他指着大屏幕说道:“以前的实验,大脑至少是完整的,这一次不一样啊。这一次的实验,为了保守起见,并没有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只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
  于易峰凑近看了看,分辨是各个脑域的功能标准图案。按照他现在的知识面,也算勉强能够看懂。
  “你看,简单的生理功能是人造脑干负责的,这一部分我刚打包票,肯定没有问题,脑干负责呼吸、消化、心跳等功能。经过检测,完全符合标准。”
  “其实我觉得这些功能没有太大的必要,既然要使用人造身体,什么心跳反射等等,完全可以去掉,使用一个人工的水泵……岂不是更好?”
  这位中田村教授,是完全意义上的仿生学派崇尚者,倡导把人体一切没用的东西全部改造,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仿生学派也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他们认为胃、小肠之类进化不完全的东西,用一个焚烧炉代替就是了。小肠的上皮细胞3-6天就会更换一次,麻烦地要死,也非常容易生病,焚烧炉就没有这种问题了。
  也可以用营养液、纳米虫来代替血液,呼吸机来代替肺等等……
  好吧,仿生学派倡导的东西,涉及到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暂时还没有被法律通过。这一次实验的机械仿生体,依旧克隆了大量的人体组织,倒不是纯粹机械化。
  中田村教授看到于易峰,倒是非常详细地解释了一遍:“我们目前的辅助大脑,只有简单生理系统,并没有完整的主导逻辑系统,会辅助人思考,却不能主导人的思考。毕竟,人的逻辑疆界,我们还没有摸清,盲目设计一个,只会限制人的创造能力。”
  “逻辑方面还得靠原始大脑来执行……”
  “还有,我们为他安装了电子眼以及机械鼻,感知上会更加灵敏。不过这些功能全都可以关掉。”
  “好了,你就说,人到底能不能醒过来吧?”于易峰直接问道。他看到这颗头依旧那傻乎乎副样子,又联想到那群家属哭天喊地的场景,心中微微有些焦躁。
  这件事情,在媒体的报道下,甚至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议论。如果这样严重的损伤还能够救回来,毫无疑问,对民心的鼓舞是非常巨大的。但如果失败了,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原先的安全检查程序,正在全面排查中。系统有BUG并不可怕,只要找出来,然后对症下药,也就是了。
  中田村教授微微摇了摇头:“不好说,病人的海马区遭到了一系列的损伤,大脑修复后,记忆有所丢失。现在就看,病人的记忆是否能够形成有效自我逻辑。否则就要清除记忆,像小孩子一样重新学习了,这不是换了一个人吗……”
  “清除记忆?如果没能形成自我逻辑,又不清除记忆,到底会怎么样?”于易峰又皱着眉头问道。
  中田村双手一摊:“会变成傻子。你想想,脑袋中塞了一堆无用的东西,又不能串联,和垃圾有什么差别。如果没有人的自我逻辑,就只能像动物一样,只有本能了……或许连本能都不会有。”
  “这样一来,还不如清除记忆,重新学习。”
  “好吧……还是没有把握啊。”
  于易峰点了点头,了解完具体的情况,他也只能转身走出重症室。
  见到病人家属后,他又将这些信息有选择性地转告了一部分。反正现在,手术没有成功,但是也没有失败,人们只能尽可能地做到最好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
  在张瑞恩的脑海里,各种记忆片段胡乱地跳转着。
  一会儿是小孩子玩耍的形态,一会儿又是地球爆炸的场景,一会儿又跑到了尼克斯星挖矿。反正各种从小到大的记忆都有,很多都已经模糊不清,也有一些还算比较清楚。
  这些记忆必须要通过一条逻辑主线串联起来,否则也只是单纯的片段,不能形成真正的人格。
  或许是因为生命本能的顽强,也或许是新人类专家们的技术高超,也可能是辅助大脑的作用……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一部分记忆片段终于被慢慢地梳理清楚。
  张瑞恩的大脑活跃度越来越强,脑波越来越清晰。
  “我……”
  “死了吗?”
  他想起来了!
  他想起了爆炸前的最后一秒钟!
  一系列的脑波数据从原先的平坦,变得剧烈抖动起来。在他恢复自我意识的一瞬间,一大堆科学家就像兔子一样,疯狂地往重症室赶去。
  为首的正是罗曼以及中田村两位教授,他们简直就是喜气洋洋,浑身冒烟,喜气地不能再喜气那种!
  有几个甚至激动地浑身颤抖……这意味着什么?
  “不仅仅是一条人命……”
  “还是……弱壁垒的跨越?!”
  这项技术已经成功推广到了新人类身上。他们怎么可能不激动,不喜悦!
  很快就有人打电话给于易峰,汇报了这件事。“什么?”于易峰立马放下了办公室中的工作,急急忙忙地往医院赶路。
  当然了,最终的结果还有待考证,张瑞恩有没有变聪明,有没有变正常,还有待考察。
  “我……”看到这么一大波人的时候,张瑞恩想要说话,却发现自己被浸泡在了一种淡蓝色的液体中,根本只是在张嘴。
  这是因为他只有一个头,连气管都没有,不能够发出声音。
  “不要惊慌,我们帮你修复了大脑,但还没有安装身体。你脑海中想要说什么,可以直接在电脑屏幕上反馈出来。”一位年轻的教授,用温和的声音不慌不忙地说道。
第一百八十二章
伦理问题
  “首先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你还记得自己是谁吗?”这名教授问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自我意识”是否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仅剩下一个头颅的张瑞恩,回想了半天,才磕磕绊绊地想起自己名字。
  “张……瑞恩?”屏幕上显示出这几个大字。就是这一个明确的回答,让病症房中,爆发出了一个小小的欢呼声……
  “父亲以及母亲的名字,还记得吗?”这位教授不紧不慢,又问道。
  “……”张瑞恩苦思冥想了起来。他的精神还是有点儿恍惚。
  不一会儿,于易峰已经从舰长室里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新人类难得出一次重大安全事故,说不关心是不可能的。他一个文明领袖因为这件事,已经跑过来不知道多少次了。没办法,人口少啊,每一个人的安全都得重视。
  还好现在的交通工具方便,十几分钟也就赶到了……
  一位医护人员正在门外,向于易峰介绍了整个情况:“经过初步的测试,记忆缺少了30%,不过记忆主体还在。逻辑方面比较混乱,还需要慢慢恢复,只要接触到更多人或者事,大脑在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恢复正常……理论上会比原先更加灵活!”
  听到这个消息,于易峰也长长松了一口气,家属那边总算可以交代了。缺失一点记忆倒也不算什么,人都差不多死了一次了,不能强求太多。
  “你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医疗室内,一名教授还在详细地询问。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对话训练,张瑞恩的语言组织能力,已经明显好转,他的眼睛使劲地眨了眨:“感觉……出现了两个……两个意识,很奇怪……说不出的感觉。”
  “又感觉,时间变慢了许多……”
  这位专家笑着说道:“习惯了就好,另一个意识,实际上就是辅助大脑,它会帮助你进行运算思考。只要适应后,两个意识会渐渐地融合。”
  “当然,里边有一个菜单功能,你也可以把不喜欢的功能,关掉一部分。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
  “……至于时间变慢,是因为你的神经反射速度、运算速度大幅加快,引发的错觉。因为大脑运算速度的加快,间接感觉时间变慢了一部分。”
  “……不能动……不舒服。”张瑞恩呆滞了一会,又说道。
  他现在只有一个头颅,除了睁眼张嘴,什么也做不了,倒也知道自己不舒服。
  中田村教授笑着说道:“有不舒服的感觉是好事!等会给你安装上机械仿生体,再过一个星期就可以出院了!”
  ……
  就如此,一个星期后,第一名半硅基化改造的新人类“张瑞恩”,正式出院,几乎是一种活蹦乱跳的方式,浑身上下看不出任何受伤的痕迹,也看不出任何的异常。
  各大媒体欢呼着报道这一次“拯救事件”,家属们几乎是感恩代替,激动地痛哭流涕。
  为了减少一系列伦理方面的麻烦,辅助大脑的开发,特别是生物实验这部分,是非常保密的。所以,在普通人的眼中,看到的只是一个同胞被拯救,并不会联想到其他的。
  但在真正的知情者眼里,这一例子的成功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不啻于平地惊雷!
  “弱智力壁垒啊!”
  当然了,这方面的改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亟需解决。
  第一点,张瑞恩已经不算是正常意义上的“人”了,他的整个身体,是克隆技术、生化技术加上机械技术制造出来的。
  就譬如说“眼睛”,是最新的电子化复眼结构,有更为广阔的视线。从大了说,他可以亲眼看见几公里外的一行小字;从小了说,可以看到微小的、不到一微米的细菌!
  这些功能,是普通人没有办法做到的。
  他的整个身体,包括内骨骼以及器官,也能够轻易承受巨大的加速度,甚至可以在宇宙空间中短暂生存!
  只不过为了生活方便,许多功能模块暂时都被关闭了。如果每一个细菌、螨虫都能被看的非常清楚,张瑞恩肯定会直接发疯。
  另一方面,唯一从“前一个身体”继承下来的部分大脑,也几乎受到了完全意义上的改造。神经元之间的树突以及轴突,被纳米虫覆盖上了一层特殊的物质,这一层特殊物质,可以更快速地传递生物电信号。甚至某些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也被改造了部分。
  经过这一番改造,再加上辅助大脑中内置的各种功能模块,才能够让人匪夷所思地“聪明”起来……理论上,张瑞恩因祸得福,将变得更加聪明。
  但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本次议会需要重点探讨的:这样的改造人,是否依旧是新人类公民?是否拥有同等的权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