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524


第五十三章
激光点燃方案
  于易峰心中一动,低头看了起来,里面有几份详细的猜想报告。
  这些报告大多数是计算机在理想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尚无真正实验过,所以只能算是猜想……
  氦-3核弹,说白了就是在氢弹外边再加一层氦-3层,利用氢弹爆炸的超高温点燃氦-3。
  难道四氢核弹,再在氦-3炸弹外放一层氢?这是很多人理所当然的想法。
  但在报告中,丁一东教授明确地指出,这种方案成功率极低,基本不可能。
  因为核爆炸的威力太强了,在爆炸的一瞬间,整个核弹装置都会被摧毁,强大的冲击波会冲散所有的元素。到时候,最外边的氢层一瞬间被炸地比较远了。
  核弹这种东西,爆炸核心的温度极高,但稍微外边一点,温度就会迅速降低几个量级,到时候没有足够的温度和压力将氢层点燃。
  丁一东认为,氦-3层的设计已经非常极限了,因为氦-3的点燃条件比四氢聚变低了不少。再在外边加一层氢层,这些东西只会被炸飞,不会被点燃……
  四个原子之间的聚变,比两个原子的聚变难了无数倍!所以反应条件也高了无数倍,这种环状结构适用于氦-3核弹,但不适用于四氢核弹。
  那么,怎么办呢?如果能将“氢层”放置在核爆的中心位置,说不定还有一点可能……
  野狼设计局可以说疯子众多,对着这个问题茶不思饭不想,连走路都会撞到墙。在核爆的时候,如何保证氢层不被炸飞,而是老老实实待在中心点?这个问题太难了!
  天才和疯子本身就是一线之间,苦思冥想之下,他们还真的搞出了几种“理想型方案”!
  于易峰愣了愣,快速往下翻看。
  第一种,“石榴型”四氢核弹。整个四氢核弹,由一颗颗小型常规核弹拼接在一起,整个结构看上去像个石榴,故此而得名。
  每一颗小型核弹外边都包裹一层氢层,然后一颗颗地堆叠在一起。
  形象一点说:每一颗“石榴仔”就是普通的小型核弹,而“石榴的果肉”就是四氢核弹的氢层。
  按照这种方案,只要所有的“石榴仔”,也就是所有小型核弹同时引爆,这么多的氢层,总有一些会被点燃的吧?
  按照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这样的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
  真是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石榴型”四氢核弹,看上去有些怪怪的……
  丁一东教授也在下边留下了评语:“这种方案,确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多枚核弹同时引爆后,爆炸的冲击波相互挤压,在挤压区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与超高温,里面的氢层是有可能被点燃的……”
  “但是,同时爆炸这一点应该如何做到?如果其中一枚核弹早了0.1秒或者0.01秒爆炸,就会立马破坏整个装置,届时,假想中的高温、高压区便不存在……”
  于易峰沉着脑袋想了想,确实如此,这些小型核弹,也就是普通氢弹或者氦-3核弹,它们的爆炸还是由原子弹点燃的。而原子弹的爆炸具有不确定性,差个零点几秒完全有可能。
  原子弹的原理,也就是大量放射性元素的裂变链式反应,只有规模越来越大,达到极限时才会彻底引爆,这里边有一个随机过程,人类根本没办法控制,也没办法估算精确的爆炸时间。
  相互之间,差个0.1秒完全有可能!
  于易峰的眉头紧紧皱着,好不容易看到个靠谱点的方案,立马就被毙了,而且是几乎无解的那种……
  因为爆炸时间不一致的关系,这种“石榴型”的设计方案,最终还是有可能点燃一些普通的氢,但效果肯定不会很好。
  花了大价钱,却只能提升一点威力,也不是他想要的。
  “还有点麻烦啊!”于易峰在心中嘀咕。
  当然了,野狼设计局里的人也是不甘心就这样失败的,他们集合众多人的智慧,又改进了石榴型的方案。
  中间的那一些“石榴”干脆就不要了,只剩下表皮的核弹即可!
  按照这种改进型方案,整个四氢核弹就像一个皮球,外边一层表皮是密密麻麻的小型核弹,只有内核才是氢层。这种设计有点像“环状结构”,但却和正常的氢弹是相反的,通过引爆外环来点燃内环!
  “按照这样的设计,如果外边一层的核弹群同时爆炸,产生超高温的同时,冲击波会向内相互挤压,会对内核的氢层产生极大的压力!”
  丁一东教授用手比划着,兴奋地说道,显然,他对这一份方案非常满意,很有可能就是他自己设计的……
  想一想吧,来自四面八方、各个角落的核弹同时爆炸,中央区域一定会受到四面八方的冲击波挤压,这种巨大的压力,再加上超高温,终于有可能将内核氢层完全点燃!
  届时,无比强大的四氢核弹才会真正爆炸,这就是四氢核弹的最终方案!
  “至少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比石榴型的效果更好!”丁一东一边说着,一边满意地点头。
  但是,好像依然有问题……
  归根结底,这个方案还是得用到原子弹引爆,其爆炸时间难以预测,快个0.1秒或者慢个0.1秒都有可能,这个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如果一颗原子弹早一点爆炸,整个装置就被摧毁了。
  于易峰想了想,还是将这个问题问向丁一东:“丁教授,同时爆炸应该如何做到?”
  “唉……这也是我们最头痛的地方,如果再用原子弹,那就是无解!”丁一东脸上并没有灰心的表情,反而一脸的振作。
  “我认为,干脆舍弃原子弹!”他颇有豪气地说道,“普通核弹的点燃就不用原子弹了,我们可以改用另外一种激光点燃!”
  原子弹,堪称氢弹的看门人,因为氢弹的反应要求比较高,至少要几千万度的高温。而原子弹的爆炸能轻易达到这个温度,从而引发核聚变。所以通常情况下,氢弹都是由原子弹来引爆的。
  其实想要引爆氢弹并不一定用原子弹,只要温度足够高就行。这也就带来了另外的方法,目前可以实现的有两种:激光以及超高温微波加热。
  丁一东说的就是激光点燃,这是有事实依据的。
  2012年,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成功将192束的激光融合,产生一道更为强大的激光脉冲,瞬间能产生500万亿瓦的峰值功率。这样的超强激光脉冲,虽然只有极短的时间,但理论上点燃氢弹已经绰绰有余!
  “美国人能够做到,我们新人类文明应该也能做到!”丁一东兴奋地说道。
  于易峰心中终于意动了,这样的激光系统就算没法点燃氢弹,他也是要搞的,至少也算是超远程的太空武器了!
第五十四章
幸福的忙碌
  关于激光点燃系统,还有大量的细节要讨论,两人正兴致勃勃地研究着。
  “我们计划将一道超强的激光脉冲射入四氢核弹。随后,这道激光脉冲会通过一个核弹内置的棱镜,被分解成一百多道稍弱一点的激光。”
  这一百多道激光,每一道依旧拥有巨大的能量,它们将同时击中一个个直径一毫米大小的氢球,这些氢球在刹那间被加热到一亿度以上,瞬间爆炸,再同时点燃所有的普通氢弹。
  然后再由外环的爆炸,引爆最内部的氢层!
  “就这样,四氢核弹轰地一声爆炸了!”丁一东说着说着,已经开始兴奋地脑补那个爆炸场面,这个想法太妙了、太精巧了。最关键的是,从理论上说它是人类可以实现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接近每秒3亿米,按照这样的激光点燃方案,各个核弹爆炸的时间差距最多只有几纳秒,还真的差不多被同时引爆了。
  “这样的超强激光脉冲,需要比美国人的厉害十倍以上!不过我们应该可以做到……”丁一东盼望地看着于易峰。
  于易峰紧紧皱着眉头……好吧,他正在计算具体的成本方面问题。
  搞一个比美国人更强的激光系统,没问题,他完全有信心。现在诺亚号上的工业能力这么强,科学家众多,建造一个超强的激光系统基本不再话下。
  但是……与核弹配合在一起,这个成本就太大了吧?以现在的技术,根本没办法让它小型化,整个激光系统必然是庞大无比,有几座房子那么大。
  难道一颗四氢核弹就要搭配一个房子大的点燃系统?毕竟核弹爆炸了之后,这个激光系统肯定被炸成灰灰了。
  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耗费35亿美元,就这样成为一次性的消耗品?
  这样的消耗也太大了吧……于易峰心里计较着,他感到有些肉疼了,一颗核弹配备一个激光系统,就算新人类文明财大气粗,资源丰富,也有点承受不住啊!
  他长叹一口气,这可真是个大问题,虽然现在诺亚号的工业强大,资源不缺,但也不可能这么奢侈地一颗核弹配备一个几百吨的激光系统。
  丁一东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补充道:“如果是宇宙空间还好,我们可以先把核弹发射出去,再通过激光脉冲,远距离点燃。”
  这样的核弹爆炸,至少要留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的安全距离。不过于易峰心中明白,丁一东也只是说说,就算远距离点燃,也要求极高的射击精度。
  隔了上千公里射中核弹外小小的激光接收器,依旧非常困难,人类能不能做到还是个问题。
  “如果在有大气的星球就不行了,激光会在空气中快速衰弱,还会发生折射、偏移……真得一颗核弹配备一个激光装置才行。”丁一东有点沮丧地说道,他也被这种成本给吓住了。
  “除非我们的激光科技发生质变,能够让它更加小型化……”
  听到这些,于易峰摇了摇头道:“算了,你们先把激光系统造起来……其他的事请以后再说。”无论怎么样,这种激光肯定是要搞的。
  ……
  接下来的事请就简单了,诺亚号上又增添了一件小事,那就是超强激光装置的研究、制造。
  这种事对于诺亚号上的民众来说,确实只是小事罢了,在报纸上也就是一句话新闻,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建造一些地球上已有的东西,人们根本没有任何关注的兴趣……只不过大量空闲出来的研究人员被安排到了相关的岗位上。
  在之后的一天天里,随着智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整个诺亚号有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
  体力劳动几乎被消灭了,大多数人都只从事脑力劳动。
  挖矿、冶炼、工业生产基本都实现了全自动化,连扫地、清洗、烧饭、做菜等日常生活,都有专门的机器人研究出来,为人类提供岗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