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524

  矿区里,挖掘机与机器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它们的数量一旦上来,就有了移山倒海的能力,一座座矿山被采平,地面上也出现了一个个大矿坑。
  而配套的炼钢高炉,则增加到了五个!整个飞船的用电量已经大幅超出计划。但是没关系,人们的铀矿多得是,再建几个核电站就行。
  于易峰感觉,整个新人类文明有一种“暴走式”的粗暴美感。
  计划赶不上变化,许多工程项目都超预期,提前完成了,怎么办?总不能在那里干等着,只能临时制定一个计划,让他们继续干下去。
  像超级挖掘机、超级火车,这些机器的生产需要用到大量的钢材,而原先的计划根本不可能预测的到,所以只能临时增加钢铁产量。
  就这样,一个个临时计划下来,原先的预测方案就没什么用了。整个工业体系一天天地庞大、复杂。但总体而言,只是资源、用电量严重超标,整体的工业产能还是比较精细、秩序的。
  在于易峰的心里,资源消耗超标了完全没问题,就算铺张浪费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海量挖掘机源源不断的供应下,资源多得是,而且已经堆成一座座大矿山了……
  在飞船里,工业区的面积大大超越了居住区,总共面积达到了两百六十平方公里!
  里边灯火通明,机械林立,大量的传送履带铺设其中,为各条流水线运送不同的物资。许多工作人员穿梭来去,忙碌不已。
  现在,工人们主要的工作是负责相关监控、自动化机械的保养,以及一些BUG修正工作。如果到达工厂建设的后期,连最终的保养都由机器人自己负责。
  于易峰心中满足的同时,又有些头疼。
  从现在看,随着基诺夫工业工厂前几期工程的竣工,许多实验室都开始腾出手来,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一来,诺亚号上的科技线有些凌乱了,让他有一种忙不过来的感觉。
  大量的科技并头发展,他一个人怎么管的过来,只能粗略地了解一下,不是黑贝壳类的科技就不去多管了,让科学家们自己弄去。
  其他的小科技也就不多说,总体上,有几个大方向要走:自动工业化、完美素的研究、长寿病毒的摸索、新型太空梭的研究,以及太空战争武器的制造。
  不知为何,他总有一些心惊肉跳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已经持续了很久,但近段时间来异常明显。
  基诺夫工业工厂已经可以自动生产,挖掘机也顺利下地挖矿,堆积在诺亚号的资源一天天增多,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变好了……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地方?
  于易峰紧紧皱着眉头,他真的想不出来啊。
  “难道是人类研究的那几项生物科技?难道人类摸到了黑贝壳?”于易峰沉思着,随手打开一份报告,是康斯坦丁教授发过来的。
  “长寿病毒,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的性质非常古怪,生命力低,繁殖能力也很低,不知为何能够存活到现在……”
  “它在入侵人体后,因为不能适应环境,很快就会死亡。”
  “它的基因中含有大量不明含义的奇怪序列,冗余片段特别多……”
  这是康斯坦丁教授写给于易峰的报告,看到这个,于易峰的眉头又深深皱了起来。
  人类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搞不懂原理的东西。
  “普通的火星微生物,也只是比地球病毒稍稍复杂,人类已有的科学还是能够分析出来的。但长寿病毒异常复杂,和普通火星病毒比,就好像富有国王与贫穷乞丐的差距……”
  “我们对这种现象百思不得其解,一群普通微生物中间,怎么可能进化出异常复杂的种类?”
  看到这里,于易峰深深地忧虑着,难道自己担心的就是长寿病毒?
  但它给人类带来的诱惑又是这么大,不可能直接放弃啊……许多大科学家都五十多岁了,再过几年,身体就要走下坡路了,如果有了长寿病毒,将生命增长50年,那该有多好啊!
  但这种诱惑,又可能伴随着致命危机,真是让人进退两难。
  再继续看下去,康斯坦丁在报告中解释道:“我们怀疑,长寿病毒正在向细菌的方向进化,所以才会导致它异常复杂……或许,它将成为火星的第一种细菌!”
  这个解释还算有点道理,于易峰在心中点了点头。
  “但是……我们研究组的天才也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它是因为一种未知的原因,由高级生物退化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从未见识过生命的退化,或许这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想!”
  由高级退化到低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火星上必然发生过什么了不得的事请。
  很显然,康斯坦丁教授的心中也是充满疑虑,他在最后写道,“我们想要修剪掉冗余的基因,只保留核心部分,看看还能不能刺激干细胞的活性……”
  于易峰沉默着,在舰长室内来回踱步。他强忍住心中的不安感,科学家们对长寿病毒非常谨慎,只要严加管控,应该也不会出现生化危机之类的灾难。
  他已经下定决心,在彻底搞清楚作用机理之前,不允许任何人体实验。对于曾经感染过火星病毒的人,也得隔三岔五体检一次,当然还包括他自己。
第五十二章
武器研究
  这种莫名的不安感一天没有除去,于易峰就一天不得轻松。
  他早就已经想通了,无论是外星人也好,火星怪物也罢,只要不是生化危机这种灾难,就用核武器解决!核弹作为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也是最好的保护神。
  如果一发不够,那就两发……两发不够,那就十发!
  无论是诺亚号跑路也好,轰炸飞碟也罢,都离不开核弹。当然,如果连核武器都解决不了的,人类也只能完蛋了……
  12颗十亿吨当量的氦-3核弹被制造了出来,总共耗去了人类八分之一的氦-3储备量,于易峰真的有点心疼。毕竟人类的氦-3真的太少了,用一点少一点。还有大量的科学实验要用到氦-3,全都造核弹就太浪费了。
  即便如此,这种安全感还是不够,所以他迫切想要更强大、更粗暴的核弹,那就是——四氢核弹!
  “丁教授,四氢核弹的设计怎么样了?”这是他近段时间,第三次走进野狼设计局的大门,每次都是同样一个问题。
  野狼设计局近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超级火车的设计。但现在,超级火车也搞好了,测试结果非常完美,所以主要的研究人员也空了下来。
  于易峰直接将四氢核弹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他们,而且还不停地督促,一定要快点搞!
  总负责丁一东教授本来就是个武器狂人,非常热衷于搞这些东西。再加上里边的小狼崽一个个都是狂的没边的疯子,他们一听说要造核弹,立马就来了兴趣。
  “四氢核弹!”
  “新的名词啊,是什么类型的?”
  “太阳内部的反应听说过吧,四颗质子在强大的压力以及高温下,聚变成氦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利用这种原理制造的核弹,成为四氢核弹。”
  他们一个个兴奋异常,拿出纸、笔疯狂地计算着,同时还在研究所里大喊大叫。这是野狼设计局的独特文化,经常有这种狼嚎一般的狂叫声传到外边,让周边的研究所有些无可奈何。
  四氢核弹,用普通氢元素研制的核弹,核弹中的终极王者,几乎可以批量制造,无限提升当量的那种。
  普通的氕氘氢弹、氦-3核弹都受到原材料的限制,没法大规模生产。但是四氢核弹就不一样了,它用得就是最普通的氢元素,这种元素占据宇宙中所有元素的90%以上,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不过,丁一东教授搞了这么多年武器,是真正知道四氢核弹的超高难度的。根据太阳核心提供的反应条件,大概是2500亿个地球大气压,1500万度的高温!
  1500万度,这个温度倒是马马虎虎,人类想要达到不难。但2500亿个地球大气压,这个压强……实在太变态了,相当于将气体压缩至水密度的150倍!
  这个压强,相当于将2.5*10^17牛顿的力,压在1平方米的地方……说的更形象一点,也就是250座泰山的重力,集中压在一平方的位置!
  这样的压强,人类是不可能达到的。人类最多能将气体压缩成液体,想要再将液体压缩成固体,基本上就没可能了。
  而太阳,是因为自身强大的引力才创造了这种反应条件。但人类的技术根本达不到这种条件,所以这就是四氢核弹最大的难点。
  不过,手底下的小伙子还在亢奋,还在威风凛凛地怒吼。丁一东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感觉:这一群年轻人比他更狂、更不自量力啊。他故意使了个坏,将四氢核弹的研究课题扔给他们,想要杀一杀他们的心气。
  结果一段时间下来,他的目的真的达到了,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仿佛丢了魂一般,走路能够撞到墙上,嘴里的咆哮也没有了,换成了嘀咕般的自言自语……
  反正,一个个都安分了不少。
  丁一东爽了,时常不自觉地哈哈大笑,但是于易峰不爽……
  “要是实在不行,就交给特斯拉去做!他们现在也缺少任务。”
  于易峰沉着脸,也不骂人,开口就是这样说道。
  丁一东一听,脸色变化了一下,顿时满脸涨得通红,大嗓门立刻咆哮了起来:“不行,绝对不行!在核弹领域,他们绝对没有我们专业!”
  他说的也是事实,他们这里,搞军火的太多了,特斯拉比不上的。但丁一东还是隐隐有些担忧,万一这个项目真的让了出去,手底下的人非得造反不可!
  他丢不起这个人啊!
  “都这么久了,你们怎么连个基本的方案都没有?”于易峰也不好太逼迫他,催促目的达成了就好。
  “怎么没有!”丁一东最烦别人质疑他不行。但是话说回来了,这个问题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不是我们不行,只是大量的前置科技还没完成!”
  他立马从电脑中翻出几张图纸,上面画了一副温度与压力的曲线图。
  “这是四氢聚变温度与压力的函数图像,我们过去对这种反应研究甚少,函数图还不够完整,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摸索……”
  说着,丁一东稍稍冷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2500亿个地球大气压,我们人类不可能做到,只能提高温度才能降低反应条件。”
  “现阶段,我们人类能创造的最高温度在10万亿度!但那是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局部温度……我们总不可能用强子对撞机点燃核弹吧?”
  “就算引爆氦-3核弹点燃。但也不一定能成功……”
  “激光点燃也不错,最强大的激光,瞬间温度可以达到一亿度以上,压力超过一千亿个大气压,不知道行不行……”
  想到出神的地方,丁一东开始自顾自地念叨起来,甚至连于易峰在一旁都忘记了。
  于易峰心里明白,这名大科学家肯定是尽力了。以丁一东的性格,不可能偷懒,早就偷偷摸摸研究了不知道多久。他肯定是想要彻底完成后,拿出来一鸣惊人……
  但结果是难度真的有点高,他到现在也没完成。不是他们不给力,是真的太难!这种最终极的核弹,对人类来说还有点力有未逮。
  “这里有几种方案,你自己拿过去看看。每一种都是理论上可行……”丁一东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将一份邮件发到了于易峰的手机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