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524


第七十九章
科技井喷(二)
  “……这样的灵感,来自于外星造物的一粒纽扣电池,其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公式请各位翻看论文第二十七页,在那里会有详细的论述……”很惊讶,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就能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启发。不得不说飞碟文明真的比新人类文明强盛了无数倍。
  于易峰一开始听得饶有兴趣,但后来直接云里雾里,头昏脑胀,也只能迷迷糊糊跟着众人翻阅到第27页。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2,不仅仅适用于核能,也适用于化学能!质量的亏损其实无处不在!”
  菲利克斯一边拿着一颗实验型铝空气电池,一边激情四射地说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就学会了用质量的亏损来制造能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构成水分子时,水分子的质量一定小于两个氢原子加上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之和。”
  “这部分减少的质量就变成了能量,虽然质量的变化很小……我们的思路是尽可能将质量的亏损扩大,增加化学能的释放量……”
  好吧,真是活久见系列,于易峰一脸的苦恼,他好像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令他奇怪的是,大多数科学家都在点头同意……
  化学能的变化,竟然也会引发质量的变化!
  于易峰敢发誓,他是真的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但看见周围的大批材料学家都没什么异议,他也不敢多嘴,省的给自己丢脸。
  至于后边说的什么能量级别、电子跃迁就更听不懂了。
  他现在才知道,自己依旧是个学渣级别。看来还是要加强学习啊!
  当于易峰灰头土脸地从会议室内走出来后,看着从身边走过的百合子,不知觉一把拉住了她,忽然感觉好像不太合适,又快速放下了。
  于易峰有些尴尬:“呃……很久以前就说要请你吃个饭的,就今晚吧。我还有些问题要问你。”
  百合子愣了愣,这一餐她当然记得。她把高斯步枪送过去的时候,于易峰就说要请她吃饭的,结果一下子拖了半年,还把她的高斯步枪弄丢了……按照利息,至少也要两顿饭才能还清吧?
  想到这里,她有些不爽地皱了皱眉头。
  于易峰倒是没猜到她那么多的心思,直接就向着食堂走去。而百合子在低声哼了一下后,也只能紧随其后。
  “我问一下,化学反应中也会质量亏损吗?”于易峰边走边问道。
  百合子有些没好气地说道:“当然了,这不是常识吗……不过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确实不知道这一点。老师们教的都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其中也包括质量。”
  于易峰苦笑着说道:“我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观点……”
  说到这种正儿八经的话题,百合子也不再嘲笑于易峰:“外星材料给我们带来大量启发的同时,也纠正了我们许多观念上的错误。许多科学家都在努力探知,并完善我们的科学理论。”
  于易峰也点头道:“我们对宇宙依旧处于半知半解的状态,特别是我,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这方面还要多请教你才是。”
  看到于易峰是诚心请教,百合子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当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能量时,必定失去等当量的质量,这一点是正确的!”
  “但由于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远远小于常见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因此,化学反应的质量亏损往往很小,以致于最精密的仪器都无法测量,只能通过反应释放的能量来推算。”
  “我举个例子吧,1摩尔硝化甘油爆炸,能产生2700千焦的热量,其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为3.074*10^-8克,幅度非常小。通常情况下也可以忽略不计……”
  两个人走进食堂里,一边点菜,一边聊着这种奇怪的话题。不过,这似乎是食堂中习以为常的事请,周边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一个个也都在谈论科学以及相关的东西。甚至……没有听见其他的话题!
  于易峰竖起耳朵窃听了一会,什么电磁学、高能电池、核能……各种各样的话题都有。看样子,这股科学浪潮刮得有点厉害啊,他本人还是非常享受这样的风气的。
  于易峰忽然发现百合子点的都是便宜的素菜,他连忙说道:“你减肥吗?随便点,不用跟我客气!”
  百合子呆了呆,她刚才脑子里想着各种科学问题,其实是没反应过来。她还以为像平时那样,各吃各的。
  可怜她真的有点穷,又是个标准吃货,忍受不住高档奢侈食品的诱惑,每个月的薪酬几乎全都填到肚子里,导致月末几天经常只能吃素。
  想到今天是于易峰请客,她也不客气了,手指在电脑屏幕上乱按,“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于易峰眉毛跳了跳,什么海底小龙虾、蟹黄年糕、海带寿司,一样样都贵的很。不过也就惊讶了那么一下下,他是财大气粗的典型代表,工资是诺亚号上最高的,平时根本花不完,吃了也就吃了……当然了,他自己也依然遵从新币体系,不搞特殊化。
  “那么……菲利克斯先生发明的电池,会带来能源系统方面的质变吗?”于易峰坐在餐桌前继续问道。
  百合子看着眼前的丰盛大餐,满意地说道:“当然会,生活上方便了很多。从今往后,手机一个月只要充电一次;汽车一次充电能跑一万多公里……”
  “不不不!”于易峰连忙摆手,“我指的是军事方面,可不可以制造借此制造激光武器或者粒子束武器?”
  百合子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思考,显然,于易峰的丰盛大餐收买效果很不错。
  她含糊着说道:“理论上说勉强可行,但需要手提箱大小的电池,只有一枪或者两枪的能源。想要制造你说的那些武器,我们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才能做到。”
  “再高级的电池,就是核能电池或者说一些超导电池。我们目前实验室可以做到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采用钚-238,锔-244这些强放射性元素,它们会缓慢衰变,产生的电能……比最好的化学电池至少强个几百倍吧!”
第八十章
除了核聚变
  听到这里,于易峰有些惊喜地说道:“那为什么不用这种高效电池制造高能武器?”
  他的意思是,是否可以利用衰变电池,模仿制造高斯步枪这样的武器。他对这种救了自己命的武器就喜欢地紧,自从用过了之后,就感到食髓知味,人类的枪械与之相比,连渣都不如……
  于易峰深刻的明白,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是电与磁的时代,无论是武器还是其他方面,都离不开电、磁技术。
  所以他也是异常关心高能电池方面的问题。小到生活家居,大到整个诺亚号的安全,都离不开性能更高的电池。
  电这种东西是非常大规模难保存的,目前为止,发电站多余的电能没办法很好的储存,必须随发随用。诺亚号虽然有许多备用电站,但电网分布并不像地球上那么错综复杂,从安全角度讲,还是不太够。
  如果有超大储量的高能电池产生,从电力保障上无疑能更上一层楼。
  诺亚号是整个新人类文明的家园。从安全角度考虑,它比不上地球,因为任何的生态系统都需要人类自己平衡,期间的过程如同走独木桥一般,人类不能有一点马虎。如果突然大规模断电,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而且从另一方面讲,真正的太空武器还必须要这些超级电池的支持才行……
  百合子听了,连忙摇头:“问题是有两个,第一,这种同位素衰变电池体积非常大,暂时没办法小型化,一般只适用于卫星等较大的装置,第二,它依靠元素衰变发电,输出功率是恒定的,难以迅速增加。比如说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对电池瞬间输出功率的要求极大,但瞬间加快核裂变,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如果技术不过关,电池很可能会爆炸……我们还不能控制这方面的问题!”
  于易峰皱着眉头想了想,这种同位素衰败电池几十年前就有了,如果真的能改进,也早就改进了。也是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
  百合子继续说道:“外星科技倒是有相关的造物,但我们还没有摸清其中的原理……”
  两人谈着谈着,于易峰越来越感到前方的科技树似乎永无止境……像星辰大海一般广阔,人类目前也只是摸到一些底层。
  按道理,人类至少再要发展个几百年或者上千年,才能迈入星空,但现在却被活生生赶出了母星……
  不过现在,有了这些外星造物的启发,一年就能赶上正常发展几十年的速度,于易峰已经比较满意了。人们至少能够看到科技树的发展方向。
  他打了个饱嗝,有些吃饱了,不过依旧肚饱嘴不饱地啃着海底小龙虾。
  这种龙虾是近半年推出的新鲜产品。从夏普山抽取的地下水含有很高的盐分,恰好可以配置海水,养殖一些海鲜。得益于此,诺亚号上的饮食方面也开始变得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更加美好。
  他看了看,忽然伸出手去,将一只小龙虾夹给百合子,“最后一个给你吧!”
  其实也没想太多,几乎是下意识的。他们两人相处了两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混的实在太熟了,这种行为也算不上什么。
  “说起来,激光点燃系统的测试怎么样了?”于易峰坐在座位上,擦了擦嘴巴,随意地问道。
  那可是四氢核弹的基础入门,他还是非常在意的,核弹再怎么有缺点,也是人类的大底牌。这种有点原始的武器,威力奇大,是激光、离子炮拍马也赶不上的。
  百合子想了想,说到科学问题时,她就变得极其认真,“现在我们的激光系统,能瞬间同时点燃49个直径一毫米的氢球,目前的情况只能到达这个程度。想要进一步地射中一百个以上的目标,可能还需要几个月的改进时间……”
  于易峰直接说手道:“时间不成问题。而且我们现在有足够的物资与能源,会进一步加强对各大实验室的扶持力度。说起来,我们的军事实力真的太差了,要不是从飞碟上拆下来几个不错的武器,真的和零没什么两样。”
  百合子也表示同意:“其实……也就是装饰品罢了。我们的电能输出功率不够,发生出的炮弹,威力估计连原版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如果真的想要使用它们,第一,我们需要超级电池,第二,我们要更强大的能源,那就是——可控的核聚变技术!”
  说到可控核聚变技术,两个人忽然沉默了起来。
  外星飞碟的引擎室、动力室被完全摧毁,人类并没有得到“可控核聚变”的任何信息。也就是说,这方面的内容很可能要人类自行摸索,这也是能源学家们最为伤感的一件事。
  可以预见的,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科技都能够大大地进步,除了……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能源的“终极形态”,核聚变一旦像核裂变一样实现发电,将是颠覆世界的革命性成功,人类在能源方面,再也不用精打细算。因为核聚变的材料,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以目前科技发展的进度,这种能源技术还处于遥遥无期的状态。
  “这种技术至少几十年内看不到希望。”于易峰语气有些低沉。他曾经和丁一东、菲利克斯等大科学家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一致认为,短期内没办法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
  目前地球上最好的结果是华夏国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
  这样的成果,也只是将等离子体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是最初步的一步,距离正式发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于易峰心中微微有些遗憾,要是有可控核聚变技术就好了。许多外星武器,都是基于核聚变的超大能耗才能正常使用。
  “我们认为,可控核聚变技术到目前为止,暂不具有工程可行性,或许等我们的超导技术、冷却技术、磁约束技术上去后才有可能……”
  百合子淡淡地说着:“当然,你带回来的那个小球或许是个资料库,可能有相关资料,不过距离解密成功也同样遥遥无期……”
  于易峰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5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