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622

  “哎,太难了,这方面的理论,的确有很大的缺失啊。就好像当初的超导材料一样,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光靠实验胡乱凑活,只能算是大海捞针的行为。”
  张远放下这一篇论文,暗地里叹息着。
  当初21世纪的时候,人类的理论只能解释低温超导体,也即“BCS理论”,它解释了低温超导体的原理,大概意思就是说,低温超导体里的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在低温下能结婚组成一个家庭,这个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在外面活动的时候,就不容易产生能量损耗。
  但对于高温超导就无可奈何了,譬如铜氧超导体,人们根本不知道为何这玩意会产生超导。有这个现象却无法解释,材料学的发展自然也就寸步难行。
  现在的亚原子材料,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人类只能够弄出超磁-A,再也弄不出其他的东西。
  “天才,哎,哪有这么容易出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狭义相对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实际上,就算没有爱因斯坦,在那个时代必然也会有人提出类似的理论,并发现质能公式,顶多晚个几年。
  但广义相对论,便是爱因斯坦个人天才的产物了。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可能几十年,上百年都没有人提出类似的理论。
第416章
无题
  现在人类需要的,就是能够无中生有,跳出时代的天才!
  但是天才哪里有那么容易诞生呢?前几天还在说泰普人没有发现广义相对论,导致卫星导航不正确,结果人类自己在亚原子理论上,特别是夸克禁闭层面,也有很多搞不懂的现象,真是风水轮流转。
  理论方面的突破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所以张远一天到晚唉声叹气的,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
  “你学个屁哦!一个糟老头子了还在学习的,我呸!等仿生学技术发展了,智商提高了,人人天才,自然能够发展。”李振东一天到晚在这里插科打诨。
  “这是习惯,没有新发明我很不爽啊!”张远没好气地合上书本,“你还不允许我不爽?”。
  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早就不比当年,现在的精力以及创造能力,不太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了,只是习惯性地去了解新的知识。
  这是一种乐趣!
  李振东这种学渣不懂。
  鄙视了这个学渣一番,张远说道:“人这种生物的创造能力,大都体现在年轻时候,大脑活跃,精力旺盛。现在不知不觉还会走神,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慢得多了。”
  “是啊。”李振东感叹道:“哎,我突然有一个问题,虚拟空间当中的人类,有创造能力吗?他们创造能力的高低是如何体现的呢?”
  “创造能力……肯定是有的。”
  张远喝了一口水,解释道:“但究竟怎么样,是一个未解之谜。我们连虚拟空间中的生物,到底如何诞生新的生命都搞不清楚……就仿佛凭空莫名诞生。”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现在有一个信息宇宙理论,也就是,我们的宇宙,是信息宇宙的一部分。信息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其存在,实际上是为了减少熵增以及宇宙本身的随机性而存在的。我们的宇宙可以理解为一个特殊的体系,目前可以用规范场论来概括,所谓的原子电子都是不准确的……不过这个猜想的可验证性很小,本身也并不完善。”
  李振东又问:“那如果,我进入这个世界后,有创造力吗?我的创造力是多少?”
  张远点了点头:“当然有了。关于你自己的创造力么,暂且可以认为是‘自我意识’起了一部分作用,大脑本身的固件起了另一部分作用。我们意识上传的神经网络,是按照现实复刻的,所以就不要想着,跑到虚拟世界当中就能变得无比聪明,这是不可能的。顶多恢复成你巅峰的时候。”
  “这样啊,好遗憾!”
  这就好比,虚拟空间中创造的计算机,其计算能力不可能超过盘古脑本身。
  同样的道理,各个虚拟世界,其综合科技程度,也不可能超过现实人类。
  倒是数学层面,有一定的概率能够超越现实人类,只不过,这样的文明还没有出现。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超级天才出现,我们不介意和天才聊聊,是否愿意到现实世界工作。虚拟世界真是一言难尽啊,大多数世界,更像是地球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很多天才都被埋没了。”张远摇了摇头。
  “有时候想想,地球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不错啊。”李振东道:“按照新文明史学的定义,是否‘平庸’,是以一个熵函数给出的,熵值高于1.0,就被定义为平庸文明。但从个体的角度,文明是否平庸其实并不影响幸福感吧。”
  “是啊……”张远点头道:“文明是否平庸,的确无关个体的幸福程度,即便大多数的平庸文明,个体并不幸福。但也有少部分的世界,个体非常幸福。我们已经在虚拟世界当中观察到这样的案例……”
  “真是一件颠覆性的事。”
  的确,观察到这样的案例,超出了人们原本的认知。虚拟世界完全就是一个人类文明的生成器。
  “张远先生,有故人来拜访您。”就在这个时候,机器人管家突然发来了一句提示。
  “好的,请他们进来。”
  打开门一看,是以前办公室里的几个年轻同事,还包括新上任的舰长。
  他们看到李振东也在客厅里,连忙打了声招呼:“老舰长!李教授!”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距离随着航程步入正轨,昆仑山舰队离开了泰普星已经两年了。所以,人员轮休冬眠的工作也重新开始。
  这些年轻人想着在正式冬眠之前,与张远告别。这些老人家是不冬眠的,说不定下一次醒来,就见不到了。
  随意唠嗑了半个小时,送走了这一批人后,张远坐在沙发上感慨着:“年轻,真好啊……世界总归是属于年轻人的。”
  “自然死亡,才是生命真理。”
  年轻人与老年人最大的区别,年轻人总是往前看,喜欢畅想未来,老年人却更加喜欢回忆以往的东西。未来的辉煌,与过去的辉煌,总归有很大的不同。
  李振东问道:“到达下一颗星球,应该要六十多年吧。很遗憾,我们可能活不到那个时候。”
  “哈哈,那也没什么问题。”张远笑了笑:“你还想向老天爷再借五百年不成?下一个目的地,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双星系统,还有一个是三体系统。经过探讨后,科学家们认为,双星已经去过了,所以打算去三体系统近距离考察考察。”
  “这种行星系,一般来说不会有生命存在的,甚至不一定有行星存在。所以,我们的也带足了资源储备。就算在三体星没有资源补给,也没有问题的。”
  三体在数学上是一个混沌系统,没办法精准预测恒星的轨道,但通过计算机,短时间地拟合,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昆仑山不作死,靠近恒星太近的距离,就不会引发安全问题,毕竟天体的演化都是以几百几千年为单位。
  一颗恒星不可能无缘无故突然转向,把整个舰队给吞了。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
  李振东忽然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讲述地就是三体星与地球的故事。在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三体文明想要抛弃自己的母星,占领地球。”
  “虽然是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写的,但是也很有意思啊!”
  张远哈哈大笑,“这样么,那倒是要好好看一看,这些以往遗漏掉的东西了!如果连三体附近的行星都能够诞生生命,这本小说中,宇宙文明的密度,可能比我们的宇宙高得多吧!”
  是啊,现在有着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回忆匆匆而过的人生,不算漫长,却又丰富多彩的人生……
第417章
山本一郎之死
  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在宇宙空间中航行的日子很平淡,又有另一种不同的属于时光韵味……
  张远在这些年里,走遍了昆仑山的角角落落,各行各业,也更深层地了解到以往没有时间了解的东西。
  新人类文明社会完美吗?
  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完美的时候。在各种大数据系统的检测下,政治清明,没有什么贪污腐败,随着物质资源的逐步富裕,步入了极大富裕社会没有追求财富的必要。
  民众向上进发的意识形态也相当不错。
  但张远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微妙的怠惰感,这种怠惰感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改善……就算在虚拟空间当中,设置了相关的教育环节,让所有人都体验过以往人类生活的环节,以此告诉大家,目前这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但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好。
  就如同叶军常所说,大多数人,实际上只是跟着社会随波逐流,没有什么特别的理想。这是人类的本性决定的。
  如果不是社会贡献度,与获得的经济,以及虚拟世界中的“轮回次数”挂钩,说不定,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减少很多。人类就是这么一种怠惰的生物,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慢,路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走。
  在未来的日子里,人类必须要开拓一条新的上升通道。
  推进整个社会发展的,不仅仅是科学,还有政治、经济、艺术等各式各样的人文学科。
  难道人类的使命,就是为了探索自然,发展科技吗?
  当然不是,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人类也显得太过单调而又无趣了。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宇宙中的航行果然是孤独而又寂寞的。空旷的宇宙弦附近,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情发生,甚至连一块陨石都没有遇到过,更没有遇到过外星文明。
  新任的官员们,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职责,步入工作正规。
  一个文明就应该这样,离开谁都能够运转。这才是正常的,健康的文明。
  李振东不出预料,率先死了……
  或者说,率先进入了虚拟空间当中……
  这个老家伙不注重保养,平时经常熬夜,喜欢吃夜宵,而且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冬眠的时间也不比张远多出多少。在张远退休后的第32年,挂了。
  紧接着是叶开富,郭少校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