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622

  这也是这些外交官执行外交任务的最后几天了,很快,就会回归自己的飞船,开启下一阶段的航程。
  按照目前的观测统计,人类给这一个土著文明,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正面影响。
  一方面是交易了少量的科技,帮助了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的出现,让这个世界的高层领导,接触到了更广大的世界。
  光是“外星文明存在”这一点,影响力就足够大了,更何况泰普人已经从人类那里,得到了一些宇宙常识,知道自己的文明,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只要这些国家的首领不是老年痴呆,相关的政策以及资金扶持将会大幅增多。
  这是好事。
  由于人类长时间在这颗星球活动,使得保密措施变得越来越困难,泰普星上边也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包括某某某看到了外星飞船,亲眼目睹了外星人等等。这一系列的言论在网络上越来越多。
  不过在各国政府的强力管控下,并没有出现大批量的恐慌。就泰普人的公民素质,如果让所有的民众都知道外星人的存在,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大部分的泰普人,只是将“外星人传说”当做一种网络流言,所有的知情者也被下了封口令。这种顶级机密,一旦泄露出去,面临的将是牢狱之灾,没有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另一方面,卫星技术带来的改变,还正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未来几十年里,无论是科学探测和研究、天气预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区域规划、通信、跟踪、导航等各个领域中,它必然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尊敬的奥兰山先生,我们是时候离开这个行星系了,所有的考察内容都已经完成,我们即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希望您的文明,能够在未来繁荣昌盛。”
  临走之前,这一位人类外交官彬彬有礼地行了一个礼。
  而泰普文明的官员也不敢怠慢,以人类的礼仪回礼。
  所有的送别人员,都是心绪复杂,有的人还想让人类再停留一会,也有的人发自内心的松了一口气,谁都不希望长期和一个更加强大的文明相处。现在获得的好处已经够多了,需要时间来沉甸、消化。
  突然间,所有人都听到了一个声音,“尊敬的人类……阁下,我们的卫星,为何会出现时间不同步的问题呢?”
  是一些泰普文明的科学家跟在身后,依依不舍地大声追问道。
  现在最重要的一点是,泰普人的卫星,只要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极少量的误差,这使得卫星导航的精度始终提不上来。
  精度提不上来的后果很严重,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高速飞行器,没有空中导航,很容易出现飞机失事。
  他们深刻的知道,因为人类的出现,整个国家不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在短期内攻克了多少难关,所以依旧在此追问,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可就没有第二次了啊!
  这几个人类外交官听到这个问题,相视一笑,这是因为,泰普文明还没有发现广义相对论,并没有对卫星的时间进行一系列的修正。
  “这个……可涉及到宇宙更深层次的本质啊。并不是卫星本身的问题,而是你们还没有发现,有关于宇宙宏观引力的本质。”
  “当你们发现了这方面的内容后,卫星与地表的时间误差,自然而然就消失了。”说完这些,这位人类外交官又向着科学家群体敬了一个礼。
  每个文明都有那么一些追逐自然真理的人,他们值得尊敬。
  “我们期待,在遥远的未来,在星空当中,与你们相遇。”
  “咔嚓”一声,这些机器人登上运输机,气压门缓缓地关闭。
  宇宙宏观引力的本质……
  是什么?
  就在所有泰普文明科学家面面相觑,思考这几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的时候,人类的运输飞船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从地表起飞,很快消失在了遥远的天际。
  这些泰普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颇有一些失魂落魄。相处的久了,他们觉得这个名为“人类”的文明还是比较好打交道的,人类内部制度非常严格,并不会因为心情不好就胡乱地屠杀,也不会因为泰普文明更加弱小,而蛮横地欺压。
  与人类的交易,至少泰普人觉得自己没有吃亏,反而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如果他们能够停留再长一点的时间就好了……宇宙宏观引力的本质是什么呢?唉,想要知道的问题太多了。”这位大科学家发出了一声叹息,只是在那里喃喃自语。
  “有生之年也不一定能够知道……”
  “不能够知道……”
  ……
  与这些失魂落魄的科学家不同,奥国的总统先生反倒心情美好,现在这些外星人终于走了,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完完整整的泰普星。
  国际形势已经沉闷了五年,许多国家的新仇旧恨,很快又会重新爆发。这一些问题他都不想管,他正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在这一场科技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他对着下属大声道:“各位,泰普星获得了万年一次的大机遇!但获得外星科技的,并不止我们一个国家,还有另外的两个国家!”
  “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外交形式将会更加复杂。特别是对于空中飞行器,火箭,卫星技术研究,以及优秀矿物资源点的争夺,将会成为最为主要的竞争。甚至,为之爆发战争都不是不可能!”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需要根据形势发展而不断调整自我定位,并积极应对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挑战……行动起来吧,各位!”
第415章
星火传承
  无边的宇宙,浩瀚的星空,每一次回归昆仑山,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对比起这些乱七八糟的低级文明,新人类文明无疑是天堂般的存在了。
  “这一次的宇宙学教育很不错啊。”
  “是啊,小孩子们都挺喜欢这个星球。对比上一个宗教文明,大家都更加喜欢科技文明。”
  听着周围各个同事的讨论,王俊鹏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自己最后一次的任务,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退休,过上真正的老龄人生活。这些年轻人在这一次的外交任务中,执行的不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纰漏,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正常的文明本就应该如此,离开了具体的某个人,都能够正常运转。
  很快,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后,所有的外交官都没怎么休息,急匆匆地参与了这一次的科学议事会。
  新老人的交接仪式是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该培养的人选,也在这些年里边培养好了,接下来就是程序上的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探讨后,下一任舰长是秘书办公室的李成博士,而军方司令员是曾经的参谋长叶军常。这两位在议会代表眼中,还是非常靠谱的人选,从能力方面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个重要部门的领导,都将重新换届。
  名单上的人员全都是重要岗位,除了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外,无一不是从基层做起,特别是舰长这个职位,必须经历岗位轮换,在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任职,积累起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最后还要再经过几年的考核观察……
  最后,整个票选环节结束后,由老舰长张远发言:“世事没有圆满,工作犹如艺术,无论做的多好,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完美境界。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社会并不完美,无论是制度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改善的地方……”
  “离岗之后,我会在整个社会中静静地‘潜水’,默默地关注着昆仑山的变化,如果新任舰长,或者新任的某些部长做的不好,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给与批评指责。让他们知道,领导并不是这么好当的,身上的权力,是沉重的责任。”
  这一句话一出,有许多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但在这一阵笑声过去后,很快趋于沉默。
  随着电视的转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张远作为昆仑山的老舰长,就像所有人的父亲一样,在心理层面,占据着一种很特殊的安全位置。由于长期冬眠的缘故,大多数民众的时间观念并不强,如果一觉醒来,突然间换了个舰长,那才叫做真正的不安。
  所以整个换届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实际上,新人类的政府正担任着所有人的“保姆”以及“父母亲”的职责。
  这里的所有新生代,从一开始就是人造子宫中出生的,由社会抚养机构统一抚养。然后在学校中长大成人,走出学校后为社会工作。
  他们吃饭的时候,习惯去食堂里吃,读书喜欢去图书馆,打游戏喜欢去网吧。
  飞船里边也不存在别墅什么的,买房子一个人顶多50平方,夫妻俩人加起来顶多一百二十平方,这是最高标准。
  甚至,许多人干脆懒得买房子,居住在十来个平方的房间里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也没什么大差。自己的小房间只是用来放东西,以及晚上睡觉而已,有一个独立卫生间就满足了。就连洗衣服都是机器人代劳的一条龙服务,所以房间里边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家具。
  有很大一部分人,过的日子,和学校里并没有太大的两样,并且他们觉得这种生活模式相当幸福。
  他们没有太多家务能力,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也不担心出门会饿死的问题。
  这样一来,政府就是真正的“保姆”以及“父母亲”的职责了,其权威以及凝聚力,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塑造起来的。
  现在,大量的政府官员要换届了,简直就跟天塌下来一样,让民间充斥着不安全感。网络上弥漫着排山倒海的哀叹声,感叹着“以后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活下去了”。
  但即便如此,也必须去接受,人有生老病死,张远头发都花白了,总不能干到死吧?
  一位女生评论道:“那也太可怜了!”
  “致敬!”
  而新上任的官员也是压力山大,他们也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情况,必须从实际行动当中,重新赢得这样的信任感。
  所以大伙只是简单发表了几句程序化的感言,就急匆匆地下台了。
  整一次的会议结束后,张远也卸下身上的重担,感到了浑身上下的轻松,拍了拍李成的肩膀,“加油啊,小李!”
  这个当初的年轻人,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变成了一名中年人,扛起了承担整个文明前进方向的重任,他微微有些不习惯的笑了笑,“只是有点儿不适应。”
  “不适应也得去适应!”
  是啊,一棒接着一棒,总得有人接过火炬,就这样星火传承下去!
  ……
  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昆仑山重新启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一个星域。而张远也逐渐习惯自己的退休生活,同一批退休的人有很多,倒也有滋有味的。
  作为一名“学习”爱好者,张远本能地开始埋头苦学,这些年拉下的尖端知识,譬如说超磁-A材料的具体理论,最前沿的数学内容等等。
  有很多东西,他当舰长的时候,都只知道一个大概,哪里有时间去仔细琢磨。每当听到科学家哀叹其中的困难,迟迟做不出突破的时候,心里总是有一些不爽,因为他曾经也是个天才科学家。
  但现在真正学进去,才知道其中的艰难繁杂,每前进任何一步,都需要无数人的努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