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510

  原先赵宗武还认为自己麾下能战之士众多,但是随着疆域的快速扩充,随着麾下军队愈发的专业,这心中对于人才的渴望,那变得更大了。
  虽然说兴华讲武堂在这过程中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但是这些优秀人才太过于年轻,虽说东海镇不是论资排辈的地方,但是你年纪没有达到那样的地步,这也会使得你经历的人生阅历达不到,从而使得你自身本领尚无法胜任这样的职务。
  人才啊,他算是将明末能捞来的人才都给捞来了,接下来即便是吸纳,那也是小范围的吸纳完善自我培养体制,才是解决东海镇人才缺口的关键。
第025章
牛痘一出惊四方
  伴随着东海镇外围,四大对外驻防军区的巩固,这也使得现阶段的局势逐步稳定,但是随着疆域的快速扩张,也使得东海镇面临诸多问题。
  相比较于衣食住行这类基础需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对于疾病的管控也成为东海镇面临的严峻挑战。
  与后世不能相比的一点,在大明这个封建时代,这医疗水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而且消毒概念并未特别拎出,这也就使得一旦染病,除了靠身体去抗,想用药物治疗的,那都是家境殷实的存在。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寿命普遍不高,而这其中最容易爆发,也最容易要人命的,就属天花了。
  被誉为康麻子的玄烨,便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天花有高度传染性,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接触过天花病患,那么就要恭喜你中大奖了。
  在扼制天花的方法没有被真正发明、普及出来前,人们要是得了天花,那完全就要看天意了。
  如果你自身抵抗力强些,那么你拥有活命的机会就多些,如果你自身抵抗力差些,那么你距离死亡就近些。
  而解决天花问题,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牛痘。
  其由牛痘病毒制备而成。牛痘病毒是一种可引起牛产生轻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该病毒,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并产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
  由于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在赵宗武提出这一概念后,孙传庭、卢象升等一应东海镇官员欢呼雀跃,如果这一方法果真有效,那带来的改变绝对是巨大的。
  如果能够解决天花这一顽疾,那么东海镇每年就可以有数千百姓免于死难,若时机成熟,能将其推广到整个大明地界,那绝对是立地成圣的壮举啊!
  但是东海镇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然孙传庭他会选择专门负责此事,因为在出任地方官员时,他见到过因为天花而导致的惨剧,整村的百姓死于非命……
  如果说这一实验能够成功,那么赵宗武就是当世圣人!
  为此孙传庭便命令,阮大铖来具体负责此事,作为先期被魏忠贤秘密发配来的东林党官员,阮大铖的本事还是有的。
  虽说阮大铖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咋地吧,但赵宗武现阶段不在意这些。真正不行的时候,再把他干掉也不迟,当前东海镇实在是太缺管理人才了。
  其实细细想来,在赵宗武的麾下有太多在历史上有瑕疵的人,但是那又能代表什么呢?
  只要他实力足够强,威慑力足够强,声望足够大,根本就没有人敢炸呼的。
  与孙传庭他们刚被虏获时一样,阮大铖他们也表现出了桀骜,觉得自己不应该被这样对待,但是怎奈赵宗武可不吃这一套。
  对待这种文人,尤其是桀骜不驯的文人,那就要用最惨烈,最刻苦铭心的方法,来让他们真正记住!
  事实证明这很有效。
  按理说医匠属贱籍,尤其是从事的这份工作还相当的危险,但是被指派后,阮大铖称得上是任劳任怨,毕竟劳动改造实在是太苦了……
  这经历了实践生活,肚子里本身就有几分文墨,再加上自带的举一反三的技能,阮大铖在对待此事上,算是颇花费了一番功夫。
  因为赵宗武提出的就是一个概念,具体的情况需要具体去做相关实验,为了真正突破这一难关,阮大铖便积极聚拢懂得医术的人才,利用在实践生产中琢磨出来的办法,分组进行专项研究,再加上孙传庭等人的大力支持,终于在建奴袭击前夕最终完成批量生产的任务。
  在钻研牛痘这一方法时,阮大铖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也通过赵宗武提出的一些基础医护手段,使得东海镇的医疗水平拥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尤其是此次爆发的战斗,因为从前线送下来众多伤患,为了帮助解决这样的紧急情况,阮大铖是主动请缨,组建临时救助医疗队。
  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需要将士免于死亡、免于伤残、免于疼痛。
  而在赵宗武忙完手头的紧急事,孙传庭在向他进行汇报时,尤其是知道牛痘已经研制出来,赵宗武这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伯雅,接种牛痘一定要大力推行,当前东海镇麾下百姓太多了,我们不能因为花费太多银子,就不重视这样的方法。”赵宗武看着孙传庭递上来的报告,接种牛痘已经在金州地区圆满完成,但是花费那也不是一般的低,但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在做事时,尤其是在做大事时,一定不能只顾及眼前的些许利益,一定要从长远出发,要长远看待。
  “伯爷!”听完赵宗武的回答,孙传庭没有立即回答,相反是整理了自己的衣衫,郑重的向赵宗武拱手,接着竟跪在地上,郑重地说道:“卑职代东海镇数百万的百姓,谢过伯爷大恩!”
  没有掺杂任何情感,这一次跪礼,孙传庭是诚心实意的。
  “伯雅不必这样,快快请起!”听孙传庭说完,赵宗武是猛然起身,将跪在地上的孙传庭搀起,接着便道:“都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本伯现在没有能力管到整个大明,但现阶段先把东海镇管好再说,这件事一定要认真、用心的去做,这其中不要出现任何差池,如果有人胆敢把手伸到这上面来,那到时就别怪本伯心狠!”
  孙传庭亢奋道:“伯爷您放心!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卑职必第一个冲上前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传庭、卢象升他们在东海镇做的事越多,他们对于赵宗武的敬佩、仰望就越深厚。
  能从无到有走到今天这一步,赵宗武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谁也不敢小看眼前这个男人。
  昔日的一些想法,现在看来是非常可笑的存在,孙传庭他们私底下也曾不止一次的说笑过,年轻时的一些想法果然是很幼稚的,能为老百姓多做几件实事,那才是最重要的存在。
  赵宗武用属于自己的办法,成功的将孙传庭、卢象升他们,诱导成自己想要的那种效果,或许这其中的过程很艰难,但是对赵宗武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说没有孙传庭他们的存在,或许今日的东海镇,还只停留在蓝图部署之中,一切都是有因果的。
第026章
地方改制
  既然掌握了一方疆域,确保稳定是第一要素,巩固发展是第二要素,东海镇如果想在辽东繁荣昌盛,做到驰骋四方的战略部署,那么地方发展就必须要跟进,而明确地方官府体系则是确保这一切的根本。
  “伯雅,阮大铖此次立有大功,我东海镇向来是赏罚分明,既然阮大铖有功,且自身能力已得到证明,那便让他担任一县之长吧。”赵宗武思索片刻,眼神中带有锐意,看向孙传庭讲道。
  虽说东海镇的根本是军队,在这之前赵宗武他一直把侧重点放在军队上,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不重视地方发展。
  相反在他心中很是关注地方发展。
  听到赵宗武的回答,孙传庭当即表示道:“是,伯爷。”
  随着在辽东这地界与建奴爆发一场场战斗,赵宗武他在东海镇内部的威望与日俱增,这不仅仅体现在军队上,更体现在地方官场上。
  见孙传庭如此温顺,赵宗武接着又道:“此前的一段时间,本伯一直在忙碌东海镇军队的相关部署,在此之前本伯交待给你们明确的事情,东海镇地方衙署现在商议的怎么样了?具体的章程进行到哪一步了?”
  赵宗武做事雷厉风行,对他来说能一天完成的,绝对不多拖一分钟,时间对于他是相当的宝贵,东海镇从无到有建设到今日这一地步,就是从建奴手中抢出来的时间,不然绝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这样的做事风格,也使得东海镇很多将领、官员都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做事不喜欢拖拖拉拉。
  “回伯爷,这也是下官要向您说的另一件事。”孙传庭先是微微躬身,接着便道:“随着东海镇陆军在战场上取得一系列胜利,这使得我东海镇所控疆域成倍增加,为了确保这些疆域真正掌握,同时也秉承伯爷先前做出的指导,东海镇地方衙署抽调专门的官员,成立专门的机构,在经历数次考察、调研、研讨后,最终确定东海镇辖下六县名称、范围、界碑敲定等。”
  在赵宗武看来辽东想要拥有新生,那么用军事色侧过重的管理模式,根本就不利于地方的发展。
  东海镇从根上来说不过是一个管理机构,但是这样一个管理机构到底以何种方式为核心,才是确保辽东这块疆域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
  单纯的依靠军武之道,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把辽东地区变得繁荣起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必定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样的连锁反应对于地方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它根本就不具备弹性发展的要害。
  因此在自己该做的方面,一定要明确必要的模式,你发展军武就发展军武,但这并不是你放弃地方民生建设的理由,军队永远是为地方民生建设而服务的,谁也不能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战争不会有其他的因素存在,既然战争不是我们的全部,那么建立完善的民生建设才是王道。
  赵宗武微眯双眼道:“具体的六县叫什么?而这六位县令人选可有提议?”
  孙传庭道:“为确保东海镇地方能够稳固发展,地方衙署便最终敲定了,金州县、复州县、盖州县、定武县、定辽县、平武县六县。
  其中金州县、复州县、盖州县是根据原有范围体系改名而立;定武县是以秀岩城为核心,毗邻分水岭疆域的范围;定辽县则囊括通远堡、定辽右卫、镇江堡该幅度疆域;平武县则是以宽甸诸堡为核心所建。
  至于六县父母官的名单,东海镇地方衙署根据官员功绩,提议由张壶出任金州县县令,阎应元出任复州县县令,李士元出任盖州县县令,阮大铖出任定武县县令,周文郁出任定辽县县令,陈雄出任平武县县令。”
  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划,任命不同风格的地方父母官,从根本上确保诸县能够拥有强韧的发展动力,在这一点上孙传庭、卢象升他们已经具备了领导一省之地发展的能力。
  “好,很好!”听着孙传庭讲的这些关键,赵宗武他在心中细细品味,脑海中浮现的则是每一位父母官,“东海镇地方衙署能够根据每一位做事风格不同,具体安排他们前去最合适的地方领导发展,这证明你们真正做到用心去衡量,用心去发展,这份诸县的相关程序本伯赞同了。”
  这有人的地方必定存在纷争,但是在东海镇发展的前期,赵宗武是绝对禁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对他来说如果这样的情况不禁止的话,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东海镇就不要想着能够拥有多强的发展底蕴。
  一个连内部斗争都不能压制的领头羊,那就不要想更多地发展规划了,因为那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有一点本伯要重申,虽说诸县范围已经明确了,但这并不代表基础机构搭建的马虎,这诸县之下的乡、村机构,一定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对于乡、村的具体任命一定要慎之又慎!不仅镇公所、村公所要仔细筛选,就连镇警所、村警所也要仔细筛选!”
  大明为什么到后期收不上赋税?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地方权力被士绅、豪强拦腰截断了,想要确保一方权力的稳固,那么建立完善、巩固的地方权力建设才是关键。
  对于赵宗武担心的地方,孙传庭这心中也是非常的明白,东海镇诸县未来能否拥有强韧的发展力度,那从根上就需要看最基础的乡、村机构是否扎牢了根基,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保障的话,那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最大的空谈。
  孙传庭回答道:“伯爷放心,诸县所需乡、村的具体官吏,东海镇地方衙署已经进行了细致筛选,确保每一位到任的官吏都是合格的,他们能够扛起他们身上的重担,为东海镇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已经拥有了完善的乡村官员培养机制,大批优秀的乡村官员,经历漫长的实践考验,他们已经能够承担更重的担子,从金州县输送出去的乡级官吏,就已然填满了其他五县所需乡级官吏四成的缺口。
  现在的东海镇虽说建立了六县,但是真正能够率先发展起来的必定是少数,金州县、复州县、平武县是发展的先锋军,至于盖州县、定武县、定辽县则需要时间慢慢去建设,毕竟其辖下百姓并没有那么的多。
  当前东海镇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金州县、复州县两地,而平武县则完全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上述三县才会是发展核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