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510


第027章
授田的盛况
  明确县制,确立界碑,敲定品阶,这都是为完善民生打基础。
  作为一方父母官,百姓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安居乐业,只要能够满足他们这一愿望,无论外边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化,他们的心里都不会起丝毫的波澜。
  如果说东海镇在初立时,因为局势不明朗的缘故,治下百姓,或许会因为不确定因素过多,导致他们心中会胡思乱想,对于东海镇充满着疑问。
  但是随着东海镇军队表现出来的强大,以及东海镇地方衙署表现出来的刚硬,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生活改善,这也都使得他们的内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完善各县官吏体系只是一个开端,想要让诸县官制,真正在辽东这个地界上去扎稳脚跟,姑且抛开东海镇军队这一方面,这其实更多的是需要依靠你们这些官吏自身。”面对孙传庭肯定的回答,赵宗武肯定是需要打一打他的锐意。
  不管是怎样的人,只要他是人,即便是他拥有着很强的本事,很强的自控能力,但是只要事情发展的很顺利,一切都在原定的轨迹进程当中,那么难免就会出现所谓的骄纵心理,这是人最大的劣根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听到自家伯爷的提醒,孙传庭似乎也想到了自己的情绪有些过于高亢,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虽然说他现在是东海镇地方衙署的一把手,但东海镇当下的所有事宜,还远远没有达到所谓的超然地位。
  在这样一种前提下,自己这心里的紧迫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些许的轻松,这对于他这位东海镇地方衙署的一把手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骄纵的事情。
  “谢伯爷警醒!”孙传庭停顿了片刻,随后便郑重的向赵宗武躬身行礼。
  作为主治一方的父母官,尤其是在局势尚未完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这内心首先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这如果传递到其他官员身上,那对于东海镇来讲绝对是一件致命打击。
  “这很正常,知道自己飘了就行了。”面对孙传庭这郑重的回答,赵宗武神情淡然地说道:“在不久前本伯的心情跟你们都一样,谁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这别人口中说的各种不好的话都是自己闯过来的,只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走些弯路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与孙传庭、卢象升他们的相处方式也渐渐变了,似朋友,似引路者,似师者……
  “下官不敢!”听到自家伯爷说的那般话,虽说这心里听着的确是很感慨的,但多年的师承教育,还是让孙传庭他下意识回答。
  对长者尊,对上官尊,是他们必须要恪守的礼仪。
  这样的刻板不仅体现在孙传庭一人身上,即便是卢象升、史可法、陈奇瑜、阎应元他们也多半是这样,也就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但却落了残疾的张壶、丁悝他们不会过多的在意这些。
  “行了,行了,你还是跟本伯汇报一下东海镇治下授田的基本情况吧。”见孙传庭这越说头越低,赵宗武当即挥手表示道。
  诸县的各种体系已经明确了,那么接下来想要长久、稳固的发展好,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些最基础的事情。
  对一方疆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答案显然很简单。
  百姓能够在治下种植自己的土地,治下拥有最稳固、庞大的自耕农群体。
  为什么说大明到后期收不上来税赋?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原有的庞大自耕农群体,被地方上的奸诈士绅、豪强,用尽千方百计去抢夺自耕农手中的耕地,这一搞要么破产,要么家破人亡,总之死在这上面的百姓绝不在少数……
  一旦矛盾积攒到一定的境遇,再加上各类天灾人祸,这也就出现了明末崩盘的现象。
  “按照东海镇地方衙署最初确定的授田机制,下官联合相关官吏对六县耕地进行了丈量,现阶段已经完成丈量的是金州县、复州县两地。
  再加上之前东海镇谋求发展、安稳民心,便约定给了东海镇百姓的种种承诺,如此便使得金州县境内的耕田均已全部分授完毕,分授原则是依据想东海镇有功将士,东海镇将士,平时表现积极等不同层级来进行分配的……”
  东海镇特殊的环境,使得生活在东海镇境内的百姓,自始至终就并没有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契约凭证。
  虽然说在很久以前就安置了村落、镇所,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屋,就已经独属于他们的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依照着东海镇之前颁布的种种规矩,当然了也因为这些制约存在,使得很多的百姓家庭为了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园,家中年轻的青壮都选择加入到东海镇军队中。
  因此看起来变动很大,但实际上这些情况根本就不影响,那些在东海镇最初就移居过来的流民群体,相反他们也是此次授田的最大获益者。
  因为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后,在东海镇军队中的青壮,其家最少就能获得三十多亩的良田,多的甚至已经达到了三百多亩,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拼杀出来的,东海镇会绝对保护他们的所得!
  赵宗武那双虎目炯炯有神,言语更是铿锵有力道:“分配土地一定不能大意,诸县未来能否拥有强有力的发展,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看此次授田的基础有没有打好,一切都必须要按照规矩来办事,如果谁在这其中敢动歪心思,一定不能心软!
  现如今东海镇拥有这么多的疆域,从山东大规模启动移民计划是必须要做的,如果开头都没有做好,那么还怎么做到让众多的百姓背井离乡的来到这个苦寒之地。
  如果说不能填充大量的人口,那么东海镇就不要想着拥有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东海镇还存在着诸多的缺口,一旦因此导致连锁反应接连出现,本伯想那建奴不会给我们犯错的机会。”
  随着地位的增高,赵宗武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精力已经严重不足,想要让东海镇拥有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里面来。
  所以说让孙传庭他们,去具体的负责东海镇地方的相关事宜,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听着孙传庭的汇报,赵宗武他在心中对于东海镇地方衙署做的事情表示赞同,有他们的帮持,东海镇的未来一定不会差!
第028章
闯关东伊始
  “行了,你先下去吧。”看着恭敬而立的孙传庭,赵宗武脸上带有几分笑容,接着便说道:“伯雅,东海镇麾下这六个县,本伯就全权交给你了,如果说出现什么乱子,本伯第一个找你!”
  既然选择重用孙传庭,那赵宗武他就必须给孙传庭百分之百的信任。
  孙传庭听后恭敬道:“是,伯爷,下官一定肝脑涂地!”说完便转身离去了。
  看着远去的孙传庭,赵宗武这原本带有笑意的神情,渐渐也恢复了平静,嘴上更是囔囔道:“东海镇,想要更好的发展,单单靠自身是远远不够的,现阶段必须要大规模去吸纳流民来填充辽东!”
  与后世东北地区的繁荣昌盛相比,如今的辽东地区更像是一座省级城市,不管是从哪一方面去进行比较,这自身的开发程度根本就没有被激发出来。
  正如先前同孙传庭讲的那样,如果说辽东想要好好发展,想要堂堂正正的解决辽东隐患,真正走向强大,那么自身最基础的核心就是人口问题。
  如果说辽东治下的人口,都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那么如何去更好的开发辽东地区?如何更好的去利用辽东地区所拥有的矿产资源?
  虽然说当下对金州县的原始基础工业已经规划完毕,并且按照预定的部署完成了相关的配备,但是这并不能遮掩金州县缺少青壮工人的事实,如果说金州县能够拥有更庞大的人口基数,那么只要给他们些许的时间,金州县在这基础上完成翻番的规划部署,根本就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改变最直观的就莫过于造船业的生产能力翻番上涨!
  “张辉!本伯这交给你一项重任,你可敢承担?”似乎是想到了怎样解决人口问题,赵宗武是神情严肃的看向身旁的张辉,语气更是郑重的讲道。
  张辉听到当即表示道:“伯爷,有什么指示您就下令吧,如果做不好的话,任凭您来处置!”
  伴随着东海镇军队在辽东地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这也使得像张辉这样的年轻人,那心中都像是燃起了一团烈火一样,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真正去解决建奴这一强大的势力,这本身就是令人亢奋的事情!
  回想起当初在辽东经历的种种,百余众建奴甚至都敢追着数千明军决杀,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人数不占任何优势的建奴,居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次次的落败,使得辽东明军在面对建奴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怯懦,更是没有了敢于亮剑的底蕴,而这一切都随着东海镇的出现而逐渐扭转。
  听到张辉的保证,赵宗武忍不住笑了起来,微微摇头道:“让你办的事情虽然说难度很大,但本伯也绝不会让你去做上战场与建奴搏杀的事情,毕竟你的专长并不在杀戮,而在于具体的管理。
  玩笑的话我们一会再说,当前随着东海镇收复疆域的扩充,其实你心中也能感受到,我东海镇在辽东这地界的底蕴还是太低了,这最大的体现还是在于人口,虽然说从总量上来说我们已经赶超了建奴,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更不是本伯想要的最终定论。
  东海镇在以后是要成为一支真正的强军,所向披靡的强军!
  而想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就在于东海镇能够拥有一个坚实的底蕴,那么麾下六县的民生发展就是关键,麾下六县的基础工业建设就是关键。
  如果想要做到这样的安排部署,那么首先就必须要拥有高体量的人口基数,但是从辽东获取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对其他地区人口的吸纳!”
  作为赵宗武最器重的人才之一,对于张辉的发展,赵宗武这心中其实是很重视的,所以在讲述一些基本情况时,他更多的会用诱导思考的方式去和张辉交流,这样更加有利于张辉去发散思维,从而达到更好的思考问题的目的。
  张辉皱了皱眉头道:“伯爷您的意思是让下官去登州府主持流民迁移?”
  “你说的不完全对!”赵宗武伸手点了点张辉,随后继续说道:“本伯打算让你在东海镇组建一支队伍,你们打着东海镇的名号,前往山东、河南等地,与蓬莱商会在中原地区的分号一同,诱导更多的流民群体、破产农户群体,前去登州府、济南府等毗邻辽东港口的地方。
  你需要在这些地方完善移民登基、检疫等基础工作,为东海镇源源不断的输送大批次的移民人口,不要小看这样一份差事,如果你能在大明不断吸纳移民前来辽东,那么便能够影响到我东海镇军队后续收复辽东失地的长短!”
  赵宗武在做这些准备工作前,并不知道天启为了支持他在辽东的事业,更是让朝廷搜刮了北方多地流民、破产农户,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双重保障,也使得辽东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便吸纳了不下一千两百余万众的人口!
  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人口基数,才使得辽东在后续的发展中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实现基础工业的转换奠定基础。
  张辉重重点头道:“下官愿为东海镇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说张辉现在已经是东海镇地方衙署的一员,看似迁移人口这份差事,要比之前当的差要苦,要累很多,但是他并不在意这些细节。
  只要是能够帮助到自家伯爷,对他来说去哪里做事都一样。
  听到张辉的保证,赵宗武走上前重重的拍其肩膀,道:“好好当差,本伯在东海镇等你凯旋而归!”
  只有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才能去做这么重要的事情。
  赵宗武并没有过多的去说其他,因为在他心中清楚最信任的人不需要多解释其他,等张辉做好这件事,那么他以后的成就必定非同小可!
  既然已经明确了这一点,那他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
第029章
发展道路中的探索
  天启四年,8月末。
  东海镇驰道整体规划处·复州县部分。
  “本官不管你们身上担负怎样的重担,我复州县境内的主体驰道部分,一定要给本官保质保量的完工。”阎应元看着负责驰道建设的一应官吏,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当前我东海镇疆域快速收复,精锐大军几乎都部署在前方,这为的就是确保后方的绝对稳固,我复州县在别的地方帮不上什么忙,但既然我复州县处在东海镇的中枢核心位置,那就必须能以最快的速度,将金州县调拨的各类辎重及时送达到位!
  如果说我们连这样一点需求都无法满足,那自本官算起,这复州县的官吏全部辞官回家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