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510

  明确六县县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自六县县衙树立的那一刻开始,辽东正式步入民生、军事彻底分割的境遇,分权做事,这也为辽东未来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然民生建设已经明确了下来,那么身为一县父母官的六位县令,就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自己管辖的县,制定一条属于他们的发展之路。
  相比较于金州县地理位置独特,毗邻海域,拥有天然不冻港,更凝聚着东海镇过半的核心原始基础工业圈,这也注定使得金州县要比其他五县,拥有更快、更强的发展速度,而毗邻金州县的复州县,因为多部是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这也注定使得其根本发展核心是以农耕为主导。
  虽然说东海镇每年都会从其他地方大批次购买粮食,但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并不利于地方的未来发展,毕竟把最关键的一环放在这充满不确定的因素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此壮大本土的种植规模,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同样也是局势造就不一样的需求,复州县当前处在的位置很重要,在发展地方农耕的同时,必须也要兼顾东海镇的各项战略部署,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站在东海镇全体角度,制定出来的整体驰道网部署。
  “县令大人,兴建复州县境内的主导驰道这不是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张默的神情中同样带有严肃,当众就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兴建有关主导驰道的部署中,至少还有四处是需要同时建造的半县级城池,但是如果修建这四处半县级城池,我复州县境内根本就没有足够支撑这四座半县级城池的支柱产业,可如果不兴建这四处半县级城池的话,那么我复州县以后的发展,就不要在妄图追赶的上金州县!”
  一方面是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整体的部署考量,舍弃哪一方,优先哪一方,这都是一件不那么好抉择的事情。
  因为在金州县打下的底子,从东海镇出来的官吏,他们都非常的重视科学的地方发展部署,虽然说在大明这种提前的规划部署很超前,但是有金州县做出来的榜样,分区域建设不同需求体系的产业链,并且以整县的模式将其全部串联起来。
  金州县成功了,这也就使得金州县当下拥有超强的发展韧性,那么从金州县走出来的官吏,就像延续这样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从而使得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够早一些过上真正安居乐业的生活。
  “关于你提到的这一点,本官这些天也进行了认真思考,既然这是探讨复州县的发展道路,那么大家把自己的理念讲出来是极好的。”阎应元脸上的严肃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平静的讲述:“虽然说我复州县的地理位置,远没有金州县来的突出,但是有一点我们都不可否认,相比较于其他四个县,我复州县存在着两点优势。
  这一个就是我复州县毗邻金州县,虽说在发展上我们可能跟不上金州县,但是毗邻金州县,就使得我们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虽然说现在这种动力并不明显,但是我复州县如果能和金州县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那么经过短时间的艰苦奋斗后,我复州县的前景未必就比不上金州县。
  这第二个优势就是我们复州县所处的位置,这也是本官为什么一直在强调,要尽快修建主导驰道的原因,你只有把驰道发展好了,本官所想的那些民生发展部署,才有可能跟得上后续的发展规划。”
  讲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基层实践,阎应元身上的书生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
  按照阎应元的发展理念,钢铁业是必须要抓紧生产的,既然说复州县处在的地理位置很特殊,那么在毗邻金州县的地方,便能够修建出一座以冶炼为核心的半县级城池,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解决口粮问题。
  粮食这东西是需要辛劳种植才能够收获的,但是这肉食,尤其是海洋捕捞业那么发达,那么为什么就不能修建一座以各类罐头为主体的半县级城池,由此还连带着需要拓建配套产业……
  或许在两年前罐头是一件罕见的稀罕物件,但是随着东海镇在辽东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这也让赵宗武提前搞出来了这样一种产业,毕竟早在宋代就已经有过此类雏形。
  既然金州县是以原始基础工业为主导建设,那么复州县便能以半原始基础工业,半民生产业为主导建设,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来实现整体串联的综合性发展。
  要知道随着东海镇对海洋的快速扩张,使得许多商机都源源不断的向着东海镇汇聚,如果说能够抓住这样一次机会,那么复州县就能够依靠这次机会突飞猛进,这样的底子一旦打牢,那么对复州县来说绝对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听到自家县令的种种部署后,这身边的官吏那眼神中的震惊都无法言表,谁都没想到复州县居然有这么多的发展前景,相比较于铁城、罐头城、配套产业城,但是在当下这种情况下建造一座酒城这真的合适吗?
第030章
基础工业的夯实(上)
  酿酒,在古代是一项真正的暴利产业,虽说比不上更暴利的盐业,但是如果发展好的话,这也是一项非常可观的产业链。
  不同于后世的酿酒产业,多部分是通过勾兑生产出来的,在大明,乃至更早时期,那都是通过粮食来进行酿造的,在这个连吃饱肚子都是问题的时代,用大量的粮食去进行酿酒,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乱世纷争中,那绝对是败家子一般的行为!
  因此当阎应元将复州县的发展规划,差人递到东海镇地方衙署时,这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丽亨的这份发展规划,很好的结合了复州县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能够结合自身的有利优势,提议建设冶炼、罐头生产等发展部署,不仅增强了复州县的发展韧性,同时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提议建设一座大规模的酿酒产业链,这就需要再三斟酌了!”孙传庭拿着这份复州县发展规划,环视在座东海镇地方衙署的高级官员,认真的讲述着自己的真实想法。
  随着东海镇的快速扩充,这也使得原本仅仅掌握一县之地的东海镇地方衙署,其权柄也是逐步进行着扩充,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带来一些新的格局,赵宗武对于一县之地父母官掌握绝对权柄这件事表示非常的不赞同,但是千百年来就是这样的历程,想要一瞬间就彻底解决也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他就要用实际行动去进行改造。
  先是在东海镇地方衙署塞进去优秀的官员,让他们从职能上去分管自己的一摊子事,以孙传庭这一主脑来全面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慢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在碰撞中不断去倒逼着进步。
  丁悝道:“阎县令的这份规划发展,在下官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事情,尤其是建造一座真正的酿酒产业链,这件事其实对我东海镇的整体发展,是拥有着很大的好处的。虽然说它所需的粮食要很多很多。”
  “丁主事,对于你的意见本官有迟疑。”接着丁悝的话题,在旁思索的史可法接着就说道:“东海镇治下六县尚没有真正摆脱粮食自由,很多地方依旧保持着配给制,每天需要去争取足够的工分,才能够养活庞大的一家人,而我东海镇每年都需要从各地购进海量的粮食来补充缺口,在这样一种前提下,阎县令他要在复州县兴建一座,以酿酒产业为主导的半县级城池,这每年需要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沉重负担?”
  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纷争,有纷争的地方必然会存在着利益冲突,或许这利益冲突是好的,但更多的利益冲突是不好的。
  丁悝脸上带着笑容道:“史主事说的没错,当前我东海镇的确存在巨大的粮食缺口,但是史主事有一点不要忘了,我东海镇治下存在着更为庞大的商会群体,以蓬莱商会为核心的商会群体,在伯爷的指导下已经遍布大明多地,半岛、倭岛、南洋等诸地区,虽然说在兴建酿酒产业的确会损失很大的粮食,可单从货品的附加值来说,酒的附加值,要远比粮食多得多!”
  “丁主事说的没错,本官也赞同这一提议。”原本一直在深思的卢象升,接着丁悝的话继续道:“从短期来看,兴建一座以酿酒产业为主导的半县级城池,这的确会给我东海镇带来很大的粮食负担,但是我们考虑问题不能单一的去看复州县这一县之地,诸位要知道我东海镇可是拥有着庞大的商会体系。
  如果说用附加值低的粮食,去生产出附加值更高的烈酒,那么我们在售卖的过程中,是不是赚取到的银子就更多,而获取到的银子更多,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更多的银子去购进更多的粮食?通过这样的一个体系确保东海镇整体的发展,或许在以后某些地方会存在着粮食不足的问题,但本官相信那时候的东海镇必定会更加繁荣,而种植出来的粮食,必定能够满足这样一座附加值高的酿酒产业链!”
  地方发展自始至终就不是一件埋头苦干的事情,他必须要紧密的和市场相结合,虽然说现在的东海镇还远远没有达到那样的境遇,但是东海镇现阶段做的事情就是奠定基础。
  既然商业已经有迈出去的趋势,那么东海镇的地方发展,就必须要紧密结合这一点,使得他们真正成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循环体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大航海时代开启时,辽东能够赚取到海量的银子,从而使得有更大的底蕴去发展自身根基。
  “地方发展不是儿戏,我们身为主治一方的官员,就必须要考虑到种种因素,而不是单一的凭借个人喜好去谋求发展,你们方才的争论本伯都听到了,都说的很好,站在不同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但是有些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外部因素,因为东海镇从一开始就不是要闭关锁国。”
  赵宗武在这时推门而入,他在门外已经听了很久,对于孙传庭、史可法他们的争论也都听到了,不得不说这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进步,这也让他心中非常的欣慰,同时也坚信自己走的路是对的。
  见到自家伯爷来了,孙传庭、卢象升他们尽皆站起,躬身向其进行行礼。
  赵宗武见到这一幕的,当即表示道:“今天来的都不是外人,我们都不用拘泥于这些小节,都是为了让东海镇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都坐下吧,我们继续刚才的探讨。”
  决定东海镇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刻,赵宗武他不管有多忙都必须要来,毕竟在很多时候他的眼界是十分超前的,或许在具体事宜上已经赶不上孙传庭他们了,但是战略性指导意见还是能指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这发展轨迹,赵宗武他还是把握的很到位的,这就是穿越众的最大优势。
第031章
基础工业的夯实(下)
  “在探讨发展之前,本伯想问你们一个问题。”看着在座的众人,赵宗武的脸上带有几分凝重,语气更是带有严肃道:“既然东海镇想谋求发展,那么麾下的六县到底该走怎样的道路?
  是全部按照大明固有轨迹,单一的发展农耕,给予百姓基础的耕田,让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劳作,到最后看天,看官府,看士绅的脸色生存?
  还是说突破旧有的发展轨迹,从单一的发展农耕上走出来,不仅要确保基础农耕,还要趁此机会建设起来,能够赚取高额银子的各类产业链?”
  产业链,这个本应出现在后世的词汇,但是因为赵宗武的出现,使得其提前了数百年出现,这带来的改变可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名词那么简单的事情,他引起的是一种规模化的突破。
  既然是探讨问题,那么就必须要做到思想深处的碰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灵魂深处的洗礼。
  “众所周知,自古地方民生安稳的衡量基础,就是以百姓是否能吃饱肚子,但是这也会造成一个反复出现的现状,那就是最初的安稳、发展,到最后皆会被地方士绅给破坏掉。
  即便说地方上的贤良士绅有很多,但这其中终究还存在着不好的士绅,而这也是掘地方安稳根基的祸首。
  虽说各地官府一直都在尽力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但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孙传庭神情中带有凝重,接着赵宗武的话讲道。
  丁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孙大人说的不错,这一点下官很有感触,百姓看似群体很大,占据着地方的主导群体。
  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的是,在地方上,百姓是分散的,而士绅是凝聚的,这在力量上存在着绝对的悬殊差距。
  如果说这一次我们不能顶住压力,真正让地方县治去建设各类产业链,使得地方百姓除了农耕一途,还能在其他地方赚取到银钱,以此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
  金州县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但东海镇并不是只有金州县一地,想要让东海镇真正发展起来,那么就需要各县共同发展,真正都谋取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发展地位,这样才是确保东海镇强大的根本。”
  虽然说丁悝并非科班出身,也非举人出身,但是自幼的那份经历,自身的那份天赋,配合上赵宗武那独一无二的培训机制,才造就了今日的丁悝。
  或许他们自身文化底蕴不高,但是因为种种因素,使得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属于自己的那份才能。
  从实践中真正走出来的官员,这本身要比那些学傻了的书呆子官员,要好上太多太多!
  “对咯!你们二人的观点相互结合,这就是本伯想要说的话,请你们记住一点,我们治理的东海镇,完全不同于大明其他地方。
  现在的大明已经病了,出现的各种不好现象,想必不用本伯多说,你们在座的心中都清楚,这其中的渊源是什么,本伯也不想过多赘言。
  本伯今天出现在这里,想对你们说的就是一点,东海镇麾下诸县,不能单纯的依照旧有模式去发展,想要以雷霆之势解决建奴之患,真正让东海镇百姓,辽东的百姓,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那么此刻我们就要定下标准!
  请记住一点,不要在已经出现破碎的世界,试图去做值得修复的徒劳功,我们要有敢于打破传统的勇气,尤其是旧有世界已经腐朽不堪了!”
  赵宗武没有具体去谈,东海镇六县的基础工业发展指导,他是站在战略高度去升华孙传庭他们的眼界、思想。
  毕竟孙传庭他们,才是真正治理东海镇地方的高级群体,想要真正去谋取好的发展,东海镇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让他们做到才行。
  听完赵宗武的回答,孙传庭、卢象升他们久久不语,一个个皆陷入了深思之中,在经历了迷茫、彷徨、深思、锐意等诸多眼神改变后,孙传庭他们齐齐站起身来,躬身朝赵宗武行礼喝道。
  “卑职受教了。”
  这一次他们是真正受教了,而做到这一点后,对东海镇接下来的发展,也就带来的全新的改变。
  坦然接受孙传庭他们的行礼,虽说赵宗武的心中拥有着很大的野心,但是现在还不是公开野心的时候,当前的大明虽说出现种种问题,但是还远没有达到让所有人失望的地步。
  他现在需要去做的,就是把辽东建设成为人间乐土,真正能够让汉家儿郎茁壮成长的地盘,让所有的资源、金银皆汇聚到这里,依靠先知先觉,真正让辽东成为最先达到工业基础的地区。
  而到达那一步后,如果大明按照固有惯性前行的话,必定会因为贪腐严重的情况,再加上更为严重的灾荒,使得天下流民群起,届时大明的根基就彻彻底底的自我腐朽了。
  自从赵宗武他们在一起探讨过,东海镇未来的发展模式后,孙传庭、卢象升他们就像是解放了思想一样,不仅批准了复州县的发展规划,还在这基础上又兴建了几处小型的产业链分属工场。
  相比较于其他县治的不明确,优先发展最稳固的地带,是确保东海镇后续整体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孙传庭他们在明确了,东海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移民计划后,东海镇地方衙署还会在定武县、定辽县先后建设各类原始基础工业,并且在此已经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
  你去谈及发展,必须要做的就是良好的对外通道,如果说连这一点都不能确保,那么一切好的规划部署都是瞎扯淡。
  定武县、定辽县不仅要大力修建驰道,还要结合自身优势,建立完备的码头体系,从而达到多方位发展的目的。
  就这样以赵宗武为核心的东海镇,正在按照赵宗武的意志快速发展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