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510

  虽说卢象升是被赵宗武赶鸭子上架,但从侧面也反应出他的本事,麾下单单有一个孙传庭,那肯定是不行的。
  未来想要实现更大的部署,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不然出现层阶断档,那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因此赵宗武才会这么不惜余力,敢于用人、大胆用人的根本原因所在。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卢象升初来辽西之地,觉得自己非常的艰难,相比较于孙传庭他们,拥有较为完整的官府体系,辽西之地的一切,可以说就是没有。
  为了确保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在辽西确立下来的相关建设部署,确保已经明确的民生安排顺利落实到位。
  卢象升他只能任用新人,为此他从基数较大的地方官吏中,历经层层选拔,最终挑选出来四十余名名优秀官吏,作为自己管理辽西之地的助手。
  移民安置,统筹管理,粮种培育,赋税制定,银币置换,基础工业……多达十余项细致到民生基础的具体分类,最大限度确保辽西之地拥有完备的发展基础。
  听到段泊岚的话,正在忙碌的卢象升并没有抬头,语气中带有些许疲惫道:“放在旁边吧,你去把李希喊来,本官现在就要了解一下,有关辽西地区户籍登记的具体情况。”
  见卢象升如此,段泊岚已然习惯,听后躬身施礼道:“是,大人。”
  虽说辽西之地在卢象升的管理下,已经拥有逐步稳定的趋势,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忙碌了。
  相反正是因为辽西之地,有了逐步的稳定趋势,这也使得他必须要加班加点,去督促完成那些在辽西之地已经有了开头的诸多事宜。
  来到辽西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卢象升就没睡过几个囫囵觉,一向注重仪容仪表的他,对于这些也并不在意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搭理这些。
  这么拼命的干,难道卢象升就不累吗?
  累!
  肯定是累!
  但是累的同时,享受到权力带来的愉悦感,那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上司一句话,手下跑断腿。
  在这段时间里,辽西的民生部署,全被赵宗武甩给了卢象升,他全心全意把心思皆放在军队安排上,想要真正意义上掌握辽东都司,那么把控军队才是关键。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忙的事情,革命分工不同。
  就在卢象升忙碌之际,李希拖着他那疲惫的身躯,风尘仆仆的赶来了,手中拿着一张文书。
  “大人!现阶段辽西地区的户籍,已全部统计完毕!”李希也不管卢象升在干什么,来到这里后当即说道:“从此以后,辽西之地再想进行移民,必须要通过山海关、三岔河地域进行归置,届时我辽西统筹发展便有了根本保证!”
  不同于其他人,李希对于自己管理的那一事,能够完美贯彻此事,心中表示非常的高兴。
  因为辽西之地后续再有移民前来,必须要经过在外设的移民大营,才有可能迁移进辽西之地,从根本上去把控,才能更好的筹划地方建设。
  卢象升道:“我辽西之地有户几何?有百姓几何?”
  李希回道:“户378000余户,丁1937891人。”
  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户口,都是根据最细致入微的调查,做最详细的调查后得出的数据。
  卢象升听后放下手中的活计,定了定心神,微眯双眼,似自言似讲话:“如此说来我辽西之地加上东海镇全境,治下百姓便高达一千零三十余万众!”
  这样的数据结果实在是太惊人了!
  谁能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在辽东便聚拢这等数量的百姓,要知道在万历末年,大明在整个辽东都司的人口,也不过六百余万众这个幅度上下徘徊,但是时隔数年后,辽东经历跌宕起伏的变动,可最终得到的数据结果却同样惊人。
  不管是吸纳了大明其他地方的发展底蕴也好,还是能否安置好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拥有数量可观的人口,间接代表着赵宗武所掌握的势力,拥有很强大的战争底蕴!
  “辽西之地的户籍造册,一定要严格按照东海镇制定的规矩来办,无论是编纂,还是归档,一定要落实到根本。
  另外在辽西之地外设的移民大营,你一定要安排好相关部署,确保每一位进入辽西的百姓,都必须拥有完整户凭。
  同时也要照会驻守辽西边墙的驻防军,一定要严格把控好辽西之地的外围防护,确保不能有一名流民、流寇翻越进入辽西之地!”看着兴奋的李希,这反让卢象升嘱咐道。
  看似繁重的户籍等级造册,人口统计已经完工了,但后续进入到辽西之地的百姓,也必须要严格把控,因为人口的流入,会关系到辽西之地的实际发展。
  这根本就马虎不得!
  李希保证道:“大人您放心,卑职一定会完成此事!”
  在东海镇想要确保地位,唯一能做的就是依仗自身能力,只有自身能力强,你才配拥有一切,当然拥有的一切,足够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这也是为什么东海镇的官吏,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得到李希的保障,卢象升是笑着点了点头,人口基数已经得到了最大保证,虽然说消耗的粮食,在短时间内会成为最棘手的问题,但是度过了这段时间,那带来的改变将会是突飞猛进的改变!
  耕田开垦,原始基础工业的部署,基础建设的搭建,各地城池、城防的修建……
  辽西想要谋求大的发展,那么就根本离不开人口!!!
第043章
辽东的学院派
  辽东·金州,金州高级学院。
  “创建金州高级学院,本侯不是为了做善事,本侯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能够给东海镇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赵宗武看着眼前的众人,眼神中带着坚定,语气铿锵的讲道。
  作为辽东经略,赵宗武与之前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这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就变得不同。
  虽然辽西之地,在卢象升的悉心治理下,正不断朝着稳定迈进,但是距离应有的繁荣昌盛,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以辽西、东海镇为首的地方,缺人才,缺各类发展人才,想要谋求大的发展,就必须要用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东海镇的基础教育,就是伴随着村、镇两级基础官府机构的明确,进而创办起来的,在这过程中创办的小学、中学,最纯粹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出来,大批拥有基础学识的群体。
  现在经过两年的沉淀,小学、中学的基础层架已经构成,实行基础教育的这两年积攒的经验,想要完整搭建应有的教育层级,就必须要提前进行布局。
  相比较于小学、中学的搭建,高级学院不同于基础教育,它更注重的是各类技能的学习,且吸纳的群体,多是从小学、中学学习不佳,但在其他方面存在天赋的群体,这就是高级学院的立世根本。
  在这存在的基础上,小学、中学依旧按照固有层阶进行培育,后续会组建更高级别的教育机构。”赵宗武在成立大会上不断讲述着。
  一方势力想要发展,想谋求大的进步,质的飞跃,把核心放在教育科研上,是确保势力永固的根本。
  如果说没有把核心放到这上面,而是单方面侧重军事、政治建设,没有把心思放到基础科学建设中来,那么不管这方势力,最初拥有怎样强势的劲头,可后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
  看着齐聚一堂的辽东的主要官吏,赵宗武的胸膛燃起熊熊火焰,他们是辽东地方发展的一把手,想要在地方筹建完备的教育层级,想要在地方建立健全的工业基础,想要做一切想做的建设部署,就必须要把基础的东西搞齐全。
  想要做好规划部署的一切事宜,就必须要让他们这些地方上的一把手,从根上去做好教育体系。
  按照先前做出的规划,在每一地都要创建一所高级学院,高级学院的宗旨,就是为地方建设、民间发展不断输送各种类型的人才。
  相比较于小学的六载,中学的三载,高级学院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为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会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基础学业。
  现在的辽东,现在的大明,乃至现在的世界,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基础。没有人才的世界,是无法进行大跨越进步的,没有人才的世界,是无法做到基础工业的累建体系。
  似乎是想到了后续发展,赵宗武的情绪略有起伏,道:“本侯知道在你们心中,会把自己治下的民生建设、基础建设、工业建设放在第一位,或者重要的层级上来。
  但是本侯想给你们说一句的是,当前发展速度快,那并不是真正的快,你们建设速度快的基础,是建立在金州地方快速发展的根本上,等于说你们捡到的都是现成的东西。
  而一旦这样的基础消耗殆尽,亦或者你们治下发展过快,那么在后续的发展中,速度就会大幅度降低,筹建高级学院的宗旨,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类似的话,赵宗武在广宁高级学院同样讲过。
  在如今的辽东地界上,满打满算只确立了两座高级学院,一个是广宁高级学院,一个是金州高级学院,这两座高级学院分别对准辽西、辽东地区,为这两大地区夯实基础,确保以后发展的重要意义。
  虽然说辽西之地的基础教育,尚处于萌芽发展状态,但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辽西之地的底蕴,所以就先一步部署安排高级学院,提前培养各类发展所需的人才,单方面依靠其他地方的援建,并不如自己不断培养出应有的人才。
  赵宗武不是没想过,多成立几座高级学院,毕竟高级学院成立的越多,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积攒出来的底蕴也就越深厚。
  可现实却非常的残酷。
  赵宗武的手下,根本就没那么多的人才储备,能够筹建出这两座高级学院,也是赵宗武想尽办法才拉出来的教育队伍。
  孙传庭接着话音,严肃道:“侯爷讲的没错,在此次筹建金州高级学院、广宁高级学院期间,个别官员甚至根本就不把此事放在心上,认为那不过是并不重要的事情。
  心中存在这样的想法,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当前的辽东,虽说拥有了一定的发展底蕴,但绝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浑厚,这是我们的将士,用他们的性命,用他们的血肉为我们创造出来的宝贵时间。
  如果说我们没有在这段宝贵的时间有所作为,那么身上背负的,可就不单单是骂名了!”
  随着地方的稳定,辽东地界难免会出现一些别样的想法,戒骄戒躁一直都是严格贯彻的事情。
  骄傲,一直以来都是人的劣根性。
  不管是谁,不管他读过多少圣贤书,在诸道取得多高的成就,一旦达到旁人无法达到的高度,那么心中出现骄傲之心,也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人必须要时刻进行敦促。
  讲述这么多,理论这么多,目的也只有一个,希望通过现阶段的两座高级学院,能为以后的辽东孵化出更多的高级学院,真正做到让每一处地方,都能够拥有一座乃至多座高级学院。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辽东的后续发展,必然会带来突飞猛进的提升,届时拥有的底气,也将会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若真能做到这一步,届时建奴根本就不是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