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510

  辽东皇家海军,历经一年多的整治、编组、论调,正式更名为华夏海军,为了适应战争时代,改革原有体系,明确内外两组攻防体系。
  赵宗武看向李赟点了点头道:“华夏海军创建之初,便担负着我辽东的重担,我辽东都司能有今日之成就,离不开在外浴血奋战的华夏海军将士。
  众所周知,我军能成功光复辽东都司多半失地,是在本侯的领导下实现的,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这也是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
  因为有以范天雄、周遇吉、黄得功为首的倭岛远洋舰队将士,在倭岛之上浴血奋战,为我辽东攥取大批发展底蕴,最终才使得其一步步转化为发展契机。”
  陈奇瑜笑道:“华夏海军通过一场场血战、硬战,证明了自己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强军。从成军之初的不足万众,发展至今已拥有不下八万余众精锐。
  作为华夏海军试炼地的倭岛,从选择征战之初,那一直都处于混战状态。
  这样的征战时间,更是长达两年有余,若不是大批华夏海军陆战队编组成军,其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一统!”
  是的。
  被德川老乌龟家族管控的倭岛,现如今已经彻底被天朝雄兵掀翻,以范天雄为首的华夏海军将领,在赵宗武的授意下,废倭岛天皇,扶新兴大名,改立倭王,屠尽德川老乌龟家族一脉。
  所占据的疆域,有超过五百万众青壮倭人,被起运到辽东都司从事各类危险建设,超过七百万众年轻妇孺,被起运到辽东都司分配给未婚男子。
  留守在倭岛上的人口,满不过七百余万众。
  因为辽东还远没有发展成为,强大的势力群体,所以赵宗武不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去发展倭岛本土势力,掏空倭岛的一切潜力,去发展辽东本土势力,这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事实证明。
  辽东都司在天启五年后期,能够迸发出超强发展力,这就要得益于从倭岛迁移回来的大批人口,超过七百万众青年妇孺的分配,使得赵宗武牢牢抓住了麾下四十余万众各类将士的心!更牢牢抓住了辽东百姓的心!
  “玉铉说的没错。”赵宗武脸上带有几分笑意,接着讲道:“华夏海军各部基地现已确权完毕,驻防基地指挥使人选,都必须仔细筛选,尤其是济州岛、皮岛、琉球群岛三部海军基地,这三部基地指挥使人选,必须要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华夏海军编组舰队群,共计编组七支,每一支编组舰队群指挥使,为中将衔。
  第一编组舰队群留守黄渤海域,第二编组舰队群留守倭岛海域,第三编组舰队群将遣派到澎湖列岛。
  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四支编组舰队群,将以论调换防的方式,分别前去宝岛海域,以先期收复宝岛为根本,并顺势接触到东印度公司所属战舰!”
  讲到这里,赵宗武的神情中带有几分严峻,气势汹汹,每每想起红毛鬼、黄毛鬼犯下的笔笔血债,他就忍不住想要干翻这些狗日的东西。
  蓬莱商会在前去南洋地区时,便搜集了详细的情报,华夏海军日后想问鼎世界,占领以马六甲海峡为核心的南洋海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世界的中心地带,确立本土核心,这才是最为根本的事情。
  平静片刻后,赵宗武语气铿锵道:“本侯还是那句话!干翻倭岛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收复宝岛,解决东印度公司,解放南洋海域,是本侯为华夏海军所制定的下一阶段的目标!”
  华夏海军的强大,催生出辽东本土造船业的繁荣,现在劳动本土的经济攀升点,就是基于不断拓展的对外态势,因为军队的缘故,使得辽东本土诸多产业链,拥有了较强的发展趋势。
  作为海军分司一把手,李赟点头郑重的讲道:“侯爷放心,华夏海军一定会贯彻发展部署,确保我华夏海军成为真正的强军!不被红夷所欺!”
  多么强势的一支海军!
  多么顽强的一支海军!
  对赵宗武来说,他想拥有的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因为想要完成大航海时代,就需要有这样一支铁打的军队!
  虽然说赵宗武他心中很清楚,在这个时代的一些发展轨迹,但是恶劣的环境,并不算超前的造船技术,想要确保海军能够发展的愈发强盛,那么用利益诱惑才是最根本的所在!
  一直以来,赵宗武他发展华夏海军,壮大华夏海军,目的为的就是从根上壮大华夏民间海贸势力,让准许私掠的民间海贸势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壮大,从而诱使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通过这样的模式,来确保华夏本土核心圈的巩固,衍生华夏文明圈的确立,这才是真正的大航海时代,这才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所谓的殖民文化,这在赵宗武的眼中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因为一旦遇到问题,首先出问题投降的就会是他们!
  真正想要让他们纳为己有,从文化上去进行确立,这才是真正得到保障的根本!
  华夏海军,你需要走的道路还很深远,你需要走下去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你不需要害怕,因为成功已经奠定了基础!
第056章
锐变的华夏陆军
  海军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伴随着实战在改变,海军基地的分割,七支编组舰队群的明确,使得华夏海军拥有问鼎世界的底蕴!
  用华夏来进行冠名,弱化缩小地域之分,强化大集体下的名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后续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旅顺警备基地待了三天,赵宗武详细了解着所驻舰队群的信息,并且在这期间赵宗武先后接见了,七支编组舰队群指挥使:曹文诏、贺虎臣、金冠、吴泾周、范天雄、周遇吉、黄得功,七支编组舰队群宣抚使:祖宽、季士登、左良玉、颜思齐、祖可法、雷苞、张虎星。
  既然华夏海军所布任务已然明确,那么按照既定计划前行就是根本。
  原本赵宗武想着继续了解一些深入的情况,借此来为华夏海军指导一些意见,毕竟对于这个时代,没有谁能比他更了解的清楚。
  论疆域拓展这一块,谁都不如赵宗武。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驻守在广宁的陆军分司副长赵率教,驻防军分司副长孙祖寿,先后差人传来消息,言明其麾下所控事宜皆已准备妥当。
  作为统辖辽东的一把手,赵宗武在辽东这地界可以说就是说一不二的主,没有人能比他更吊,头戴平辽侯、辽东经略两顶乌纱帽,且还是含金量非常高的那种,在解决了袁崇焕这等刺头,以及诛杀了一应贪官污吏后,赵宗武对于辽东地界的调遣军令,也到了别人敢不听从就滚蛋的地步。
  赵率教、孙祖寿作为大明少数的老将,一把年纪还依旧奋战在辽东,那绝对是让人值得尊敬的,要知道在当前的大明军界,尤其是以萨尔浒之战开始,其后发生的数场大型战役后,战死那么多的悍将、战将,那绝对是硕果仅存的存在!
  为了让辽东陆军走向职业化,走向正规化,同时也为了淡化大明军队的成分,赵宗武在陆军进行轮调、整编期间,也用了一些心思,改辽东陆军为华夏陆军,同时任命赵率教担任华夏陆军分司副长,任命孙祖寿担任华夏驻防军分司副长。
  或许在赵率教、孙祖寿他们的理念中略显顽固,但对此时的华夏陆军来说,尤为的需要这种圈束。
  细数这一路的进程,华夏陆军虽然说战斗力的确强悍,但是它赢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人很容易遗忘这其中经历的种种艰难过程。
  为了拥有当前辽东这等境遇,华夏陆军战死的将士数不胜数,战死的将领亦数不胜数,虽然说因为列装了大量火器的缘故,使用了大量超前的跨时代产物,但是这一场场血战,还是让华夏陆军的将士们拥有了斐然的战斗力!
  辽东想要拥有超前的发展轨迹,除了注重海军发展以外,对于陆军的建设,同样也必须十分的重视才行,如果说只是单方面的侧重一点,从而忽略另一方的有效发展,那么对于整体发展来说,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好处。
  大航海时代是需要展望的效果,但现阶段敌我态势最重要的,就是尽快磨砺华夏陆军,解决依旧强悍的建奴八旗。
  原本赵宗武麾下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少,建奴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而在这过程中内部矛盾,也是赵宗武麾下很少,而建奴麾下很多,种种因素之下,使得建奴虽说占据了绝对的疆域优势,但是因为天时地利的缘故,使得在一次次的对垒中,真正占据优势的反而是疆域较少的赵宗武麾下。
  借此良机,使得赵宗武麾下能够取得一次次的胜利,借助列装的优质火器,不断消耗着建奴八旗的实力。
  但现如今的局势却不一样了……
  辽东的疆域收复大半,辽东需要驻防的地方有很多,辽东内部存在的问题、矛盾数不胜数,这种种因素之下,使得赵宗武做起事来就会显得非常的瞻前顾后,不能想原先那般动不动就选择搏上移搏!
  得到消息的赵宗武,在陈奇瑜的陪同下,一路上是飞驰而去,自天启五年开始,他就没有过过一个消停的时间,他的每一天都是繁忙且充实的,以至于自己的大儿子赵胜奇、二儿子赵胜湳出生都有半年多了,而他陪伴的时间却很少很少,事业的兴盛,使得赵宗武必须舍弃一些东西……
  回到广宁重镇,赵宗武没有休息,而是直奔辽东经略府,现如今赵宗武以辽东经略为主核,余下一切官职机构尽皆裁撤,辽东想要拥有好的发展,简明扼要的建设必要的机构进行统辖才是根本。
  按照赵宗武的规划部署,民生建设等相关事宜,由辽东经略府七署进行管控,军镇建设等相关事宜,由辽东经略府四本署·三分司进行管控,简单直接的方式,又因为有他这尊大佛镇御,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任何乱子。
  至于后续需要平添、裁撤什么机构,那都是需要根据后续所需在进行相关举措。
  四本署、三分司驻地。
  以赵率教、孙祖寿为首的将领,在此迎接辽东经略、平辽侯赵宗武的到来,辽东能够拥有今日的稳定,这其中多半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宗武这个男人。
  原本跟随在孙承宗麾下,使得原本缥缈不定的辽西时局,逐步因为其制定的策略,而逐步稳定下来,并且还收复了许多先前的失地,这也让赵率教他们,在心中对孙承宗是尤为的信服。
  以至于早先赵宗武,在接任辽东经略一职时,赵率教他们就表现出几分冷淡,同样有此想法的将领也不在少数,这也让赵宗武他在早先接收辽西时,遇到了一些较大的难题……
  但同样来说,军队的男人想来都是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服输,强者为尊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在一次次的较量中,赵宗武算是尽收所有将领的心!
  “不必在意这些虚礼,都快跟随本侯驻所。”见恭敬行礼的众将,赵宗武不在意的挥手讲道。
  “遵命,侯爷!”众将齐声喝道。
  一路无言,就这样,赵宗武大马金刀的坐于主位,其余众人按照次序轮座,看着齐聚的四本署、三分司,赵宗武的嘴角扬起几分笑意。
  辽东能够拥有今日的成就,那完全得益于他精益求精的努力!
  眼神中闪烁着喜悦,赵宗武嘴角微扬道:“赵副长,孙副长,你二人如此着急把本侯叫回来,说华夏陆军、华夏驻防军皆已编组完毕,这其中是否存有漏洞?”
  对于华夏陆军的编组,那没有人比赵宗武他心中更热切,因为沉淀的这一年多时间中,虽说建奴没有大的侵略,但是小范围的侵略还是不断,而根据裴纶传来的消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建奴主要的对决方向是草原,是莽荒之地,并且在这过程中,建奴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赵率教听完赵宗武的回答,先是与孙祖寿对视了一眼,接着便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回侯爷话,按照参谋本署、宣抚本署、华夏陆军分司联合制定的纲要,卑职会同相关将领进行细致的筛选,结合原有将领取得的相关战绩,考虑当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最终才确定了华夏陆军9大军团的详细名单。”
  规矩。
  或许在赵宗武草创军队之际,对于规矩二字,显得并没有那么的重要,毕竟在当时的情况来说,能够很好的生存下去,要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辽东取得了极大的生存空间,麾下军队也拥有了一定的底蕴,在这样的一种前提下,军队想要变得更强,那么就必须要严格遵守规矩!
  赵率教讲到这里,便递上了那份准备已久的华夏陆军各级将领的名单,只待辽东经略、平辽侯赵宗武最终签字宣布生效。
  接过那份名单,赵宗武认真翻看着。
  “第1军团指挥使:满桂,军团宣抚使:侯世禄,指挥同知:祖大弼、陈忠,5大主力营游击:孔有德、王朴、白广恩、马科、王廷臣。骑兵军团,驻守广宁。”
  “第2军团指挥使:祖大寿,军团宣抚使:梁仲善,指挥同知:朱万良、毛承禄,5大主力营游击:尚可喜、王来聘、丁文礼、刘文举、吕世举。陆兵军团,镇安防线。”
  “第3军团指挥使:毛文龙,军团宣抚使:姜弼,指挥同知:曹文耀、贺诚,5大主力营游击:耿仲明、徐彦琦、吴文杰、祖泽溥、刘兴梁。陆兵军团,连山关防线。”
  “第4军团指挥使:刘兴祚,军团宣抚使:张名世,指挥同知:祖大乐、吴国勋,5大主力营游击:刘兴基、赵宗宝、祖大名、张士奇、吴宁。陆兵军团,平武防线。”
  “第5军团指挥使:马世龙,军团宣抚使:李辅明,指挥同知:姚与贤、祖大成,5大主力营游击:刘兴沛、吴三凤、毛有俊、尚学礼、祖大春。陆兵军团,孤山防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