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510


第031章
辽东承宣布政使司
  文渊阁。
  作为四国公辅政的办公地点,因为需要处理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政务,同时也为了满足辅政国公、内阁九学士、相关机构的办公用地,文渊阁也经历了小规模的变动,而这样的变动也体现出了辅政国公的权势!
  “本公知道你们都很忙,所以本公就开门见山的说。”赵宗武看着被迫前来的张维贤、朱纯臣、徐希,神情中多少带有几分笑意,道:“英国公、成国公、平国公治理朝政这么长时间了,恐心中也都清楚辽东当前所处的地位。
  随着本公带领麾下大军,驱逐走侵占辽东的建奴大军,此时的辽东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还在辽东都司的原有基础上,拓展了数目不小的疆域。
  可关外依旧有建奴势力窥视辽东,并且根据前线传来的消息来称,近期已有小股建奴兵马潜入辽东边墙,对我辽东境内的百姓进行残酷袭杀……
  可是辽东现在不仅需要安置地方,还要划分麾下军队,因此这辽东的地方财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英国公、成国公、平国公,你们看你们只主管大明诸权的辅政国公,是不是能在这上面对辽东适当的有些倾斜?”
  尽管赵宗武他心中,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提升辽东的地方编制,但是这件事他不能明说,因为现在的大明朝纲,并非是他一人说的算的,而是由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四人一同做主的。
  尤其是在辅政国公已经分了权的前提下,赵宗武他如果直接提出一个想法,那么肯定会被其他三人给否决的,再者说辽东那本就是赵宗武的基本盘,若让辽东在这前提下不断变强,这恐对张维贤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这不,赵宗武就设下了一个圈套。
  张维贤听到这,那眉头微皱着,心道原来是想拨钱啊,可是财权不在我这啊,先探一探赵宗武的口风吧。
  遂道:“不知定国公想要朝廷怎样去帮持?”
  看看人家张维贤这老狐狸说的话,直接把话头甩给赵宗武这个始作俑者,你想干什么,你就直说吧,老子再根据你说的玩你。
  赵宗武神情中带有几分亢奋,道:“你们看原先的奏疏,每年朝廷会向辽东调拨数百万两的辽饷,全部皆用于辽东的军事构建。
  咱别的也不多说了,还以原来的规矩来论,每年向辽东调拨七八百万两的辽饷就行,由此辽东才能腾出手来去彻底平定建奴之患啊!”
  瞅瞅赵宗武这话说的是多么的财大气粗啊!
  向辽东调拨个七八百万两的辽饷就行……
  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在听见这话后,那眼珠子一个比一个瞪得大,尤其是掌管财权的朱纯臣,那更是在心中破口大骂啊!
  你他娘的真敢狮子大开口!
  七八百万两,你当这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看似朱纯臣是占了最大便宜的,可实际等他掌握了大明财权后,那才发现大明的税赋收入到底是多么的坑爹,单单是去年年尾爆发出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大明征收的税赋受到了严重影响。
  朱纯臣笑道:“定国公您可真是会开玩笑啊,您就算是把本公给卖了,本公也没有办法给你筹措这辽饷啊!
  大明现在各个地方都需要用钱,而且税赋缺口日益加大,这个时候您在这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七八百万两白银,那你不是在说笑嘛!”
  根本就不等张维贤说话,朱纯臣就在这先一步拒绝了。
  扯淡!
  想找老子要这么多的银子,去发展你自己的势力,那就是扯淡的事情!
  根本不可能!
  赵宗武听到这脸色瞬间变了,当即讲道:“你当本公是为了自己吗?辽东的位置有多重要,你们心中也都清楚,如果说因为此事导致辽东出现任何的闪失,从而使得有建奴兵马再度驰骋辽东,那你们说怎么办!”
  朱纯臣不依不饶道:“那就是你定国公的问题了!”
  分权后最大的改变,就在于每个人的底气都很足,因为相互间拥有着掣肘,所以在某些时候也就不必顾忌对方的感受。
  赵宗武怒道:“你!朱纯臣!你什么意思……”声音之大,直接让在外办公的内阁学士心中猛地一颤。
  这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年龄最大的张维贤忙劝道:“大家都不必这样,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咱们之间万不能上了和气。
  既然遇到了问题,那我们就商量解决问题就是了。”
  张维贤说是劝架,那实际上就是和稀泥……
  打着哈欠的徐希看着,脸上带有几分玩味,笑道:“这有什么好挣的,直接让辽东地方去多征收辽东百姓的税赋不就行了,总不能一方面保护着他们,他们却不愿意付出一丝代价吧!”
  这话说是办法,其实是徐希特意讲出来恶心赵宗武,你丫不是看重这些底层黎庶吗?
  那好,那老子就恶心恶心你。
  “平国公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啊!这要是能征收税赋的话,那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也不必找成国公要辽饷支持了。”可谁能想到赵宗武此时却很赞同,只是说了一半,赵宗武却继续道:“只是这辽东都司,他没有征收地方税赋的权力啊,他从建制上来说只是个都司,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啊!”
  徐希几乎是没有任何思考,笑道:“那就提升辽东的建制呗。”
  但此事讲完,徐希这心里却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已经晚了,赵宗武遂赞同道:“本公赞同提升辽东都司建制的提议,如此一来便可每年为朝廷节省数百万两的辽饷,同时也能解决关外建奴残部!!成国公,英国公你们怎么看?”
  赵宗武这借力打力玩的真够强的,不管怎么说,那朱纯臣肯定是不可能反对的,因为他只要一反对,就要多承担七八百万两的辽饷,或者数量较低些的辽饷,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他心中都是很不爽的。
  与其交出这些辽饷,那倒不如提升辽东都司的建制,自己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老子才不管你那么多。
  因此张维贤的意见就不那么的重要了,毕竟少数要服从多数。
  在一个在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心中固执的认为,辽东那不过就是个苦寒之地,能有多少油水可以捞啊!
  即便是征收赋税又能怎样?
  即便是提升建制又能怎样?
  所以说在这样的前提下,赵宗武最终还是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目的,成功的将辽东都司提升为辽东承宣布政使司!
  与此同时,张维贤还顺势减免了辽东十年的税赋,让其老老实实的发展辽东边军建设就行咯。
  虽然说在这之前赵宗武从没有交过辽东的赋税吧,但是有了这样名义上的政令,以后辽东做事就显得更加有底气了!
  作为一个人口在千万级别的承宣布政使司,而且还有庞大的商业规模,这每年能够征收上来多少税赋啊!
  但是就这样被随意的丢给了赵宗武,他的内心早已经是乐开了花。
  早晚张维贤他们会因为此事后悔的,但是现在他们却不这样认为……
第032章
锦衣卫的新生
  事要一件一件的做,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赵宗武这心中要比谁都清楚,在辽东与建奴决斗的这些年,让他体悟到了很多的道理。
  辽东都司改制,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让辽东最后一块短板,给借助大势补齐。
  至此。
  赵宗武想要完成的最初规划,已尽数实现。
  解决了广义上的战略部署,再加上赵宗武他只掌控了糟糕且耗钱极多的兵政,那么接下来他必须要寻求突破口。
  让陈奇瑜安安静静的去搜集京营详细情况,目的就是为了针对实际发生的情况去进行补救。
  现在第一手的京营资料已掌控,但是想要整肃京营,那么就必须拥有一把强有力的利剑才行。
  京营已经彻底的烂到了根子上,想由内至外的改革已无可能,唯有用猛药才能挽救这支昔日强军!
  但是这猛药是需要大批金银支撑的。
  “算起来,在座的跟随本公的时间,也都不短了,最长的都已有七年之久,当然还有一些兄弟袍泽没到现场,这一点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力,那么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赵宗武大马金刀的坐于主位,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环视神情各异的众人。
  叶超、沈炼、卢剑星、丁修、靳一川、凌云铠、殷澄、赵宗南、赵宗锡、赵宗浩……洋洋洒洒十余位,这都是他在情报渠道中的骨干精英,如果没有在座的众人,在黑暗中搏杀,就根本不会有今日赵宗武之强盛!
  别的不说,单单是沈炼、卢剑星、丁修、靳一川、凌云铠、殷澄他们,在山东境内搞出的那么多事情,不断为赵宗武提供新鲜血液,以赵宗武为首的势力,早就不知道会不会在强权中崩盘。
  只整合后的地下势力,每年就能为辽东提供700余万两白银,这还仅仅只是山东一地的收入,若拓展到整个大明,那带来的金银将会是难以想象的存在。
  别看叶超他们在人前都是耀武扬威的存在,但是来到赵宗武的面前,那一个个老实的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
  看着正襟危坐的众人,赵宗武笑道:“都不必这般拘谨,大家都是自家兄弟,今天本公把你们喊来就一件事。
  先前本公没有掌控住锦衣卫的大义,因此不能给在座的兄弟一个堂堂正正的名义,这也让你们在现实中或许受了委屈。
  跟随本公在辽东驰骋疆场的武将、官员都获得了他们应有的荣耀,但唯独你们却在这默默无闻,这让本公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别人不明白你们背后带来的含义,但是本公这心中比谁都要清楚,如果没有你们,赵宗武闯下的成就,可能远远达不到今日的水平!
  因此现在也到了给你们正名的时候了。”
  叶超他们认真听着赵宗武的讲述,那眼神中多带着感动,论默默无闻的付出,在座的众人皆有说不完的话。
  但是他们心中也都清楚,他们现如今拥有的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国公爷给予的,因此不该有的想法一定不能有,同样他们也愿意在自己负责的那一领域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后续晋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赵宗武就在思考,如何才能对现有的锦衣卫进行规划部署,让他确立成一支更为合理的国家安全保障部门,因此他在思考了种种想法后,最终在锦衣卫现有的职能上做出了巨大的调整,目的就是为了让锦衣卫真正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