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510

  陈奇瑜皱眉道:“国公爷,说到这一点,卑职还有一点需要讲述,这京营之所以会有今天这般模样,那更多的就是因为大明那些武勋势力。
  但凡是有些本事的,能插上几句话的,他们都会在京营中插一脚,或安排个嫡系,或卖弄个面子,而朝廷对此也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原本应是大明最强军队,最终却落了个这副天地!”
  “玉铉你这话说的不全对,可能就占了其中一部分吧。”对于陈奇瑜的表达,赵宗武不可否认有对的,遂接着讲道:“但在这其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让外行人来统御内行人。
  由其还找了两拨不同的外行人,各自赋予了不同的权柄,使得他们对京营上下实行有效的钳制。
  这也就使得京营,慢慢沦落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筹码,一支真正的强军,不在战场上去证明他们,却需要在别人的棋盘上不断跳子,纵使是每年皆从边军中抽调精锐进来,那永远也解决不了京营不堪重用的根本!”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只是在大明一朝,军队不能作为纯粹的战争暴力机器,不能只听命于一人,那么必然就会出现种种的问题。
  想要一直锻造出强军出来,军政分离是必须要走的道路,后世强军已经走出了这样一条阳光大道。
  陈奇瑜细细品味自家国公爷讲的话,慢慢也发现自家国公爷说的很多,虽然说现在的京营,已经是彻彻底底的烂到了根子上。
  但是就根本来说,还就是因为京营,已经沦为政治斗争的筹码。
  如果想要去彻底的改革京营,使得京营能够重新焕发超强的战斗力,那么就必须要从根本处去杜绝一切!
  赵宗武道:“现在大明处于四国公辅政阶段,同时我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烦恼,已经明确了诸位国公的权柄,这虽然说给大明社稷添加了些许屏障,但是对本公来说这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因为本公已经思索好,京营在以后的道路中到底应该怎样去做,但是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必然会触碰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
  原先本公这心中还多少有些顾忌,但是既然现在已经拿下了大明的兵权,那么接下来本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盘踞在京营中的外行!”
  作为赵宗武身边最得力的干将,赵宗武讲到这里,陈奇瑜当时就明白自家国公爷要干些什么了。
  “国公爷,您这一上来就驱逐掉驻守京营的朝官、中官,这会不会引来诸多的非议?”说到这里,陈奇瑜这脸上多少带有几分忧虑。
  毕竟在京中搞改革,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到一大堆的不可控因素。
  从最初的大明国都在金陵,到大明国都迁移到京城,朱棣出于国家稳定,皇权巩固的考虑,那也是杀了很多人,费尽了心血,才最终使得大明的核心得以迁移到京城,而后又经过两代的巩固,才最终使得天下从心里开始默认,大明政治核心、经济核心是京城,而非金陵。
  尽管说大明一直以来奉行的就是两京制,金陵留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底,除没有内阁以外,其余尽数皆有。
  而这中间就是因为一个既得利益才导致的。
  赵宗武这要开始动京营,那么在所难免的就会触碰到,那些在京营中获取到利益的既得利益群体。
  既然是触碰,那么肯定是快刀斩乱麻的好!!
  赵宗武笑着挥了挥手道:“玉铉不必担心,这一点本公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办,既然要动京营,那就要彻彻底底的给京营来一次大换血,不可能说我们在这里费尽心血的搞革新,可在京营内部却还存在着扯后腿的现象。
  本公不是他张维贤,他选择墨守成规,那是因为他本身就在这圈子里面,可本公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及,因此本公想要搞掉那群既得利益群体,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见自家国公爷这般自信,这也让陈奇瑜心中的担心,渐渐地也跟着散去了。
  跟随赵宗武这么多年,只要他说过这样有底气的话,那么就没有他没办成功过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底气,才使得赵宗武能够一步步在辽东崛起,并顺势把强大的建奴军队驱逐出辽东。
  原本赵宗武想出的招式多少有些底蕴不足,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却给了他非常正当的一个理由。
  也因为这个理由,才使得赵宗武他能够非常顺利的解决掉京营大势,同时也正因为这件事的发生,也使得大明慢慢走向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走向。
  这一点是赵宗武他从来都没有想到的。
第034章
蓟镇兵变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大明国都明确在北京的重要原因,当初为了彻底解决草原侵袭,同时也为了扫荡内部隐患,朱棣便打着这样的旗号,将大明的国都明确在北京,而作为天子所驻之地,那必须要绝对保证其安全!
  同时大明的核心皆迁移到北京,那也都是一点都不能出差错的存在,若是这其中胆敢出现任何的差错,那么别说外敌来入侵了,单单是没了中枢核心,大明就自我崩溃了。
  为确保大明的核心所在不出现任何问题,同时也为了确保大明北部边疆不出现任何问题,大明依次在北疆明确了九处军事重镇,并且由这九处军事重镇,来控制大明漫长的北部边疆。
  九边,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孕育而出的。
  为确保大明北部边疆之安危,九边在这中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官场日益腐败,且因为党争的缘故,使得朝廷对于兵政上的事情,向来都是能拖延就拖延了。
  如果说不是因为赵宗武的出现,恐此时的辽东早已成为了某些家族的私地,辽西之地也仅仅是名义上归大明所有。
  每年大明向辽东投入那么多的金钱,也终究只是为了所谓的大势问题,这也给多灾多难的大明雪上加霜。
  “国公爷!大事不好了!”陈奇瑜的神情中带有几分忧虑,举着从前线传来的紧急军情,快步向赵宗武走去,同时言语略带亢奋道:“蓟镇出现兵乱了!蓟镇驻军由于饥饿索饷鼓噪,焚抢火药,使得蓟镇一带出现严重混乱!”
  原本赵宗武这心中还在想着,到底从那一方面下手,去整肃不堪重用的京营,可在听到陈奇瑜的喊话后,当时这心中就惊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记忆中的历史进程,这蓟镇兵乱应出现在崇祯元年七月,怎会提前半年多的时间发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宗武皱眉看向陈奇瑜,言语铿锵有力的询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蓟镇好好的,为什么会出现兵乱?”
  陈奇瑜道:“还不是因为成国公在这中间搞得事由!因为其掌控着我大明的财权调拨,所以很多时候想要出预算,就必须要经过他的手,而这原蓟镇总兵是走的魏忠贤的门路,被判为阉党,缉拿进了北镇抚司的诏狱。
  原蓟镇总兵被捕,就让蓟镇副总兵暂代其职权,负责稳定蓟镇的安稳,原本这并没有什么差错。
  可是那原蓟镇总兵,当初为了讨好魏忠贤,就将朝廷原本调拨的银饷给挪用了,用来孝敬魏忠贤,及其麾下的一些党羽,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朝廷更多的调拨。
  这样的情况在大明很多地方都非常的常用,为了能够扩大一些银饷比例,他们不得不用挪用的方式,去贿赂掌管此道的官员,这也就使得本来就不多的银饷,送到底层将士手中就变得更少了。
  每经过一层,这官员就会上下其手一次。
  原本那原蓟镇总兵是想着多捞些银饷,可是终究是没有做到这样的事情,被当做阉党一系就给缉拿了,但是挪用的银饷并没有得到回报,那蓟镇副总兵代领其职,可蓟镇上下却早已缺银饷多达半年之久!
  原本这底层将士就有很大的意见,这原蓟镇总兵被捕,算是彻底的点燃了他们的火气,而蓟镇副总兵想压制却没法压制,想朝廷索要银饷来平息兵愤,可成国公却以先前银饷已发为由,拒不向蓟镇提供一丝的银饷。
  为此卑职也来回跑了数趟,可最终得到的结果却都是一样的!”
  赵宗武听完这些便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当时便讲道:“现如今蓟镇的情况怎样呢?”
  “那蓟镇副总兵也算是有几分能耐,已经暂时平复了蓟镇将士的情绪,但是蓟镇将士指名道姓要见朝中官员,一定要解决他们的需求。”听了赵宗武的询问,陈奇瑜整理了一下思路便讲道:“国公爷,按照当前蓟镇的局势来看,此事卑职携相关人员前去平息就行,这个时间节点万不能让蓟镇出现任何的混乱。”
  赵宗武微眯双眼,挥了挥手道:“玉铉,此事你去恐不合适,还是本公亲自跑一趟吧。
  根据本公的猜测,蓟镇之所以会出现兵乱,一方面的确有你方才讲述的那些因素导致的,这另一方面恐有人知晓了我辽东军队的待遇,这也让驻守蓟镇重地的将士,心中多少有些不平衡。
  说来本公也要好好感谢一番朱纯臣啊!如果不是他在这中间起到的作用,本公想要在蓟镇布子恐需要等待个数年才行,但现在蓟镇出现了兵乱,那本公便可以向蓟镇派驻己方核心武将整肃,由此推动蓟镇的相关改革!”
  到达了赵宗武这样的地位,他们做任何事情,那都是带着很深的目的性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让他们去做的话,那他们根本就不会轻易的出手。
  陈奇瑜仔细聆听了自家国公爷的说法,但是这心中依旧存在着担心,语气中更带有几分踌躇道:“国公爷,尽管是这样,但是让您这千金之躯前去蓟镇,卑职这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啊!
  如果说这蓟镇的将士,被一些人有意煽动,从而做出过激的行为,我辽东大军终究是没有在身边啊!
  要知道驻守蓟镇的将士多达四万余众……”
  陈奇瑜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在旁的赵宗武挥手打断道:“本公连建奴大军都未害怕过,更何况这蓟镇将士也是我大明健儿,只不过他们自身的利益,没有被朝廷重视起来,原先没有专门负责此事的人,但是现在本公既然接管了大明兵政,那么本公就必须要对他们负责到底才行!”
  既然赵宗武已经名义上掌握了大明的兵权,那么他就必须要一步步把此给变现,要让张维贤他们挑不出任何的理由去阻止他!
第035章
亲往
  赵宗武与张维贤他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赵宗武他是一个实干家,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唯有去积极处理,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发生。
  如果说明知道问题出现,而对此却不管不顾,那只会让原本很小的问题,变得是愈发的严重起来。
  但是在前去蓟镇处理此次兵乱前,赵宗武还需找一次朱纯臣,虽然说他有能力轻松的解决这次问题,但是他必须要好好刺激一次朱纯臣,让朱纯臣主动推着他前去处理蓟镇兵乱!
  于是乎在跟陈奇瑜商量完后,赵宗武便让其立刻选拔相关人选前去城外等待,而他则去找朱纯臣去了。
  大明的历史进程,因为赵宗武的出现,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幅度还是非常大的存在,单单是四国公辅政,分别取掌管其中一部分的权柄,就非常的像后世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这样的体系如果出现在明初,那绝对是跨时代的政治举措,能够很好地引领着大明走向更好的未来,但是这样的体系出现在明末,或许短时间内对大明会有好处吧,但是一旦时间长了,就会让大明陷入到新的党争中去。
  因为这人都是自私的。
  不管说赵宗武也好,张维贤也好,朱纯臣也好,徐希也罢,他们的身份的确是大明的国公爷,但是他们终究是凡人,终究会因为尝试了这样的权力,而出现更大的贪欲,那么这就会从根本处去巩固他们的利益。
  像朱慈燃日后成年了,他想要从赵宗武他们手中夺回权力,除非崇祯帝朱慈燃有能力、有本事能在一击灭杀赵宗武四人,并且能够稳定住这四家背后的势力,那么才能够真正去掌握大明政权。
  但显然这个尚在其母亲怀抱中的稚童,还没有这么大的本事,以后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本事。
  因为他的行踪,从一开始就被限制在内廷。
  只要张维贤他们经过两三年的品味,那么他们就会一步步收紧,朱慈燃的可动踪迹,在内廷里安插自己的势力,也必将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到了那时,大明最顶尖的权力,就会牢牢掌握在他们四家手中。
  来到文渊阁,赵宗武是直奔朱纯臣的办公之地,神情凌厉的讲道:“成国公,现在蓟镇出现兵乱,你身为辅政国公,为何在此之前不调拨给蓟镇银饷,这件事情你成国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既然是刺激朱纯臣,赵宗武从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心平气和的说,与朱纯臣他争吵,也是为了让张维贤、徐希他们能够听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