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510

  这也算是让他们自己从内心接受,这件事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既然蓟镇出现了兵乱,那就是你赵宗武和朱纯臣的事情,我们就在一旁静静看好戏就行了。
  人总是这样。
  在见到旁人出现任何的差错时,那心底里就会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去看待,从而不会主动考虑这件事更深层次的含义,唯有到这件事的本意真正暴露时,他们才会事后做出后悔的举措出来,但是那样的确已经是晚了……
  木已成舟了。
  朱纯臣这里忙的那叫一焦头烂额,因为魏忠贤的缘故,使得大明的财政收入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尽管说朱纯臣掌握着巨大的权柄,但是另一方面他这里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毕竟这权力与责任是呈正比的。
  总不能说你想要获取更大的权力,但是相应的重担责任你不去承担吧?
  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好事情。
  在这数月间,朱纯臣把自己身边的嫡系都安插了下去,全都是最重要的部门官职,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维护好应尽的权责,毕竟你想要从中捞一笔银子,那么你必须要维持好相应的秩序才行啊。
  这阉党的高层核心,那本事的确是很强的,但是这些底层阉党官员,那完全就是依靠着银子才打通的人脉,他们花那么多的银子,本身就是为了能捞取更多的银子,这也就有了所谓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朱纯臣这本来就更忙碌的了,而在这个时候赵宗武不问青红皂白的就说,但凡是这心中有些事儿的那都会恼火啊,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当初他们联手的时候了,他们现在每个人都掌握有自己的权柄,从法理上来说他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
  娘的!
  凭什么老子要忍受这样的怒气?
  老子才不会惯你的毛病。
  朱纯臣神情中带有几分不悦,讲道:“这件事本公已经讲了无数遍,那陈奇瑜已经被本公训斥了无数次,蓟镇的饷银,朝廷原先已经拨发到位了,但蓟镇总兵他没有给蓟镇的将士发放,反而去用来贿赂阉党。
  这件事不管是从哪里说,也不可能让本公给蓟镇多拨发一分银子,你当本公这里是施舍乞丐的地方吗?谁来哭诉一番就要赏他点银子吗?
  现在出现问题了,去找魏忠贤要去啊,毕竟这蓟镇的银饷,是被魏忠贤他们这些阉党给贪了,本公做的不过是分内之事罢了!”
  见朱纯臣这般讲述,赵宗武当即就表现出及其光火,道:“那现在这蓟镇已经出现了兵变,本公这手中根本就没有银饷去安抚混乱的蓟镇兵马,这个时候你让本公怎么办!!总不能说罢黜蓟镇的副总兵,那闹事的人都给杀了吧!”
  “该怎么办那是你定国公的事情,既然领了这方面的权柄,不管出现任何的问题,你定国公都必须要顶上去,你当本公这些时日都是闹着玩呢?你看看本公这手中有多少的亏空,大明有多少地方向本公这里伸手要银子?
  本公还是那句话,要银子没有,想提前预支银饷,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本公还在发愁如何筹措银饷!”听了赵宗武的抱怨,朱纯臣这肚子里也是一肚子的光火,当即就怒吼着讲道。
  “好!好!好!”赵宗武也是气急怒笑,“本公这就前去蓟镇平叛,到时候杀了谁麾下的将士,就别怪本公心狠了,蓟镇出现这等兵乱,如果说不能尽快解决,那首先就会冲击我京城重地!
  到时候都他娘的别来找本公!!!”
  带着这样一句话,赵宗武愤怒的从朱纯臣处走了出来,根本就不理会左右,直接奔着城外走去。
  而赵宗武有这样的反应,也出乎了张维贤、徐希他们的意料,在心中细算后发现,己方在蓟镇并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后,也在心中暗道:“这下可算有好戏看了,你赵宗武不是表现的牛掰吗?那好,那本公这一次就看好戏了!”
  原本赵宗武这些天,一直都表现的极其胜券在握的姿态,也让张维贤他们心中是讨厌的狠,毕竟他们都已经快忙成狗了,而赵宗武却在这里优哉游哉的,这也让他们心中出现了很大的反差。
  浑然不在意这内心深处,却极其警惕赵宗武,在掌控了兵政大权时,会因此做些他们心中厌恶的事情。
  比如说借此机会不断加重他在大明军队中的影响力……
  而赵宗武这心中都看的透彻,刚好借助此次蓟镇兵乱,他就可以寻找到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通过这个突破口,让张维贤他们在心底里放下警惕,同时他也能够用快刀斩乱麻之势掌握大势,进而再度进军这腐朽不堪的京营,等到了这两点都得到掌握时,到那时候赵宗武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主动权。
  在斗争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掌握主动权,尤其是在己方不占人数优势的时候,那更是需要懂得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唯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有备无患!
  赵宗武在离开文渊阁后,那脸上的愤怒瞬间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小小的亢奋,不过两盏茶的功夫,便与在城外等待的陈奇瑜所部汇合,当即就讲道:“走,这一次不管涉及到谁的人,都不用留情面,本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蓟镇兵乱!”
  听完赵宗武的讲述,在旁跟随的陈奇瑜讲道:“国公爷,那卑职要不要先行通知辽东方面,让最适宜的将领带领麾下军团移防蓟镇?”
  赵宗武点了点头道:“人选本公已经确定了,但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刚好借助此次突然发生的情况,检验一番我辽东军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本公接下来会在蓟镇多待上几天,先去往蓟镇解决兵乱再说吧。”
  陈奇瑜道:“是,国公爷!”
  说完这些,一行便快速向蓟镇奔行,作为固守京城的重要防线,蓟镇不仅要承担着进军辽东的责任,同时也要防备长城以北草原的重担,现在因为虎墩兔憨的战死,整个草原早已是乱做了一团。
  这也使得动不动就会有小股草原骑兵,会越过长城防线的薄弱点,来打劫本就不富裕的大明百姓。
  这也使得蓟镇承担的责任更重了。
第036章
震慑蓟镇
  蓟镇治所初在桃林口。
  桃林口位于永平之北,东接辽东镇,是长城防线中一处非常重要的关隘,然蓟镇作为联动宣府镇、京城、辽东的重要环节,长久以桃林口为蓟州镇的中枢,其实在整体军事价值上的意义并不大。
  后蓟镇治所迁移到狮子峪。
  而迁移到狮子峪,虽说解决了地理位置偏移的问题,解决了整体防线联动的问题,可是狮子峪地带,地形狭窄,且无卫所、囤地支撑,这也就使得该地不可能屯驻重兵来镇守,否则就会消耗大批粮草辎重银饷。
  只是那时因为时局的需求,蓟镇在狮子峪经历了五任总兵官,一直到天顺二年,时任蓟镇总兵胡镛,在选择三屯营后,便在该地开辟军镇城池,兴建屯驻营署,蓟镇才再度迁移治所,迁移到了三屯营,并且此后便一直屯驻该地。
  由此看出三屯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曾任蓟镇总兵的戚继光,曾在《重修三屯营城记》中言明:三屯营‘去喜峰二舍矣,忠义卫三百户屯地也,左山海,右居庸而绾毂其中,以要贡路示重’。
  这体现出了三屯营重要的地理位置。
  不仅能够很好地联动区域防线,亦能很好地联动整体防线,这也使得敌患想通过蓟镇防线通过,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想从宣府、辽东等地突破,蓟镇官军亦能在第一时间遣派援兵。
  三屯营地处垒镇的中心,左右所控关隘大体相等,其东挈持山海雄关,其西节制居庸要塞,其北控扼沿边关隘,其南背倚大海汹涛,镇府绾毂其中,便于统驭全镇,是桃林口所不能相比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体现出了三屯营的重要性。
  还有就是在三屯营地带,拥有大批开阔土地,这就能很好地养活屯驻兵,要知道大明边防地区的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极大的减轻,中央朝廷所承担的供给压力。
  这也就使得三屯营处在的地方,那绝对是前去京城,辽东,北疆等地的重要咽喉地带,而该地有背临海域,毗邻数条水域,这也就使得三屯营附近的经济,那可是相当的繁荣昌盛啊!
  可就是这样一处风水宝地,却因为大明官场日益腐败,而被渐渐的给搞废了,这也是赵宗武来到三屯营后,那心中的愤怒就从来没有降低过!
  娘的!
  且不说别的,单单是三屯营地带处于的位置,完善屯田体系,解决军镇贪腐,梳理毗邻航道,聚拢破产的百姓来加入到军垦中来,别说是供给一个小小的蓟镇官军了,就连辽东、京城官军所需,也都能很好的给提供起来。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却没有让历任蓟镇总兵给解决了,相反每年还向朝廷索要大笔饷银,明明能够完成自给自足!
  抵达三屯营的赵宗武一行,在实际了解完情况后,那多是愤慨不已啊。
  陈奇瑜更是愤慨道:“国公爷!这原任蓟镇总兵对此次兵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守护着这等宝地,却根本不懂得动手改造,反而去用将士的血汗来贿赂阉党,这本末倒置的事情,他们都能做出来!!!”
  “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对于陈奇瑜的讲述,赵宗武心中很清楚是怎么回事,但他却挥了挥手讲道:“因为长久出现的党争,使得大明官场腐败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说到底这蓟镇总兵只是一个诱因罢了,要知道武将的地位,在大明官场中本就是不高的存在。
  那些在京城的文官,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在边疆戍边的将士,他们在京城里大鱼大肉的吃着,享受着,可是这些戍边的将士,却还在为一顿饭能否吃饱而烦恼着。
  原来本公这心中还在考虑,如何用一个恰当好处的时机,来改一改大明现有的兵政苛政,原本想着通过京营改革来作为切入点,可没想到蓟镇兵乱,却给了本公一个在合适不过的机会!
  既然这普通人不能革新蓟镇重地,那本公就从辽东调遣精兵悍将来整顿,玉铉,你即刻向参谋本署传递军令,让其命马世龙所部,即刻整军,经驰道急行军至金州,命海军即刻安排船舰,将其整体移防到蓟镇!
  限时四日,本公要见到一支精神焕发的强军!”
  好嘛。
  难怪说赵宗武一直憋着不说,原来是考虑到不同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直到他见了三屯营的真实情况后,才向陈奇瑜他们最终透露风气。
  陈奇瑜听后这心中先是一惊,但接着也就明白自家国公爷的良苦用心,在短短四日间,不仅要完成军令调发,还要让马世龙所部、驻扎金州的海军分别完成整军,这不仅考验内部的协同能力,还考验作战队伍的适应能力。
  不愧是征战数载的定国公,考虑就是不一样啊!
  赵宗武眉头紧锁道:“走吧,去三屯营这处火堆看一看。”
  尽管说三屯营的将士已经到了兵乱的地步,但是不到万不得已间,他们也不愿意这样做啊。
  毕竟兵乱这可是杀头的重罪。
  好在这兵乱没有引发营啸,否则就算是赵宗武来了,那也不好使啊!
  其实在赵宗武所部千余众抵近三屯营时,时任蓟镇副总兵段国仁便已基本控制了局面,其多年征战,也让其在蓟镇拥有很高的威望,只是这蓟镇将士憋屈了那么久,还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发泄口……
  “报……定国公亲至三屯营驻地,现就在营署外等候,点名要见蓟镇的各级军官!”原本在营署重地驻守的守备,神情中带有几分惊慌的,快步朝总兵营帐奔来,这人还没有到帐中,那声音便已喊到!
  原本心情烦躁的段国仁,在听到这话后当即站起,心道:“坏了!这定国公来了,恐有大事要发生啊!!!”
  对于赵宗武的威名,毗邻辽东的无数边军,那都是如雷贯耳!
  谁不知道赵宗武领着大军,用了短短六年多的时间,便将辽东从凶悍的建奴的手中给夺了回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赵宗武在大明边军中的威望也是极高的,毕竟这些年大明军队一直都被压着,那种憋屈劲是寻常人等不能想象的。
  “快!除今日当值军官外,命蓟镇游击以上军官,尽数前往营署迎接定国公!!!!”讲完此话,段国仁便急吼吼的奔赴营署,这个时候,定国公都已经到了,他还不到的话,那绝对是杀头的重罪啊!
  要知道这蓟镇兵乱就在眼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