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510

  “行了呆虎,没事在这做什么春秋美梦呢?”虎大威嘲讽着讲道:“你忘了我们在被国公爷征用之初说的话了?
  就我们现在的水平,能在军中当个千户都不够格,就算是国公爷要征讨流寇,那也必然是从毛帅他们当中挑选啊,我们现在够格吗?
  能从塞外活着回来,这已经是够幸运的事情了。老老实实的接受剿总新兵营的训练就是了,我们现在要等待,懂不懂!”
  听了虎大威的那般讲述,猛如虎兴奋的神情低落了下来:“原本想着能驰骋疆场,为国公爷证明自己的能力,这般看起来还需要好好努力才是……”
  看着这两位壮汉在那里讲着,在旁的汤九州、贺人龙、艾万年、姜名武多有几分惊诧,但对此他们都没有多讲其他。
  在场的武将里,除了汤九州是从京城跟随赵宗武过来的,至于其他武将,那都是在这期间被赵宗武发掘出来的,从原先的岗位中调离,并且在第一时间被调到了剿总新兵营适应新的环境。
  但他们等待的时间并没有多久。
  赵宗武神情中带有些许笑意,动作麻利的便从屋外走进来,而原本端坐着的众将,接连起身,躬身行礼道。
  “末将等,见过国公爷……”
  而猛如虎、虎大威更是单膝跪地,向赵宗武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敬意。
  赵宗武见状上前扶起道:“本公说了多少遍,除非是重大场合,没事不用行此大礼!”
  “应该的!”猛如虎憨厚地笑道。
  早年间因为家境贫寒,猛如虎、虎大威他们便流落到塞外生存,多年在塞外生存,也让他们沾染了塞外的一些风俗,对于强者,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对于弱者,他们根本就不屑一顾,这也使得他们没有太大的心眼。
  当然在塞外的多年锤炼,也让猛如虎、虎大威有着狼一般的敏锐洞察,二人可以说是有着名将底子的,只要能精心雕琢,那必然是能够成材的。
  在降服了猛如虎、虎大威后,起初赵宗武是想把他们都留在自己身边的,毕竟他们的身手的确了得,可在赵宗武真正了解了他们的实际水准后,便将猛如虎、虎大威放到了剿总新兵营中。
  既然二人有成为将才的潜能,那他肯定不会单纯的让二人,去做一个只懂得冲锋陷阵的战将!
  同理。
  对汤九州、贺人龙、艾万年、姜名武他们,赵宗武心中存的也都是这般想法。
  因为后续麾下兵马会继续扩充,那么如何发掘更多的将才,就是他的当务之急。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他也是尽可能的去发现人才。
  “都坐那儿吧。”赵宗武挥了挥手道:“都是自家兄弟,以后更是要在一起搅马勺,没必要这般拘谨。
  今天本公把你们喊过来,是有一件事想对你们说,算算时日,你们去剿总新兵营也有一段时间了,在那里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战术战法,根据陈参谋长送来的评定标准来看,你们的各项表现都是不错的。
  既然是这样,本公就想着要考验考验你们。”
  好的将军,是通过一场场战斗打出来的,单纯的靠培训,那只能量产低能的将军,但不能获取有才华的将军。
  在辽东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领了这么多年的兵,赵宗武他这心中比谁都要清楚,所以说再让猛如虎他们了解了麾下的作战模式后,就可以把他们放出来磨砺一番,如果说能够顺利完成他所交待的任务,那么他们就可以进一步的融入到自己的麾下。
  猛如虎一听到有仗要打,当即就拍着胸脯道:“国公爷,您就下令吧,猛如虎保证完成任务!”
  原本一直压抑的贺人龙,一听到有仗打,那眼神中也散发出精芒:“国公爷,末将原当先锋!!”
  原本的矜持,在这一刻尽数消失不见……
  这猛如虎、贺人龙接连表态,也激发了虎大威、汤九州他们的战意,一个个站起身来纷纷请战。
  “行了,行了。”赵宗武笑着挥手打断道:“你们不用在这里争抢了,仗,你们每个人都有份,同时这担负的压力也不小,你们在座的,每人领一支千人兵马,分别从延绥镇的西部、中部出发,深入草原中去,以一月时间为期限,在确保麾下尽可能不伤亡的前提下,猎杀草原部族!!!”
  因为前段时间延绥镇爆发了兵乱,这使得毗邻延绥镇的草原部族,借此机会深入到延绥镇中来,尽管说毛文龙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这场兵乱,可还是有一些草原骑兵越过防线,来延绥镇地带劫掠,使得有至少千余名百姓惨死!!
  这也让赵宗武心中一直都很愤慨,刚好借助考校猛如虎他们的前提,便以掠杀草原部族作为评判标准。
  如果说他们能在这一次考校中得到好的战绩,那么赵宗武不介意对他们进行大幅提拔,在他的麾下不存在所谓的论资排辈,一切都是以能力水准来衡量的。
  听赵宗武讲到这,猛如虎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灼热,虽然说不是前去平定流寇,但去掠杀草原部族,那也是一件非常亢奋的事情。
  一个个战意盎然。
  在宣读完相关军令后,猛如虎他们便在剿总帅府的调动下,分别前往各自负责的区域,这过程中有负责评定的参谋跟随,猛如虎他们在战场上的种种表现,皆会记录在案,供赵宗武日后是否重用他们而打底。
第070章
良臣亦来
  自率部入驻延绥镇一来,赵宗武这心中就处于异常焦虑的状态。
  尽管说内心深处的理智告诉他,这样按兵不动,在延绥镇夯实自己的基础,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再加上这过程中辽东精锐来了,阉党官员在严厉监督下做事,这也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延绥镇的大势。
  或许根基并不牢靠,但是基本的话语权他已经掌握了。
  焦虑是他内心深处的良知尚未泯灭。
  可是即便是他再焦虑,但该等待的时间还是要等待的。
  陕西已经在承受浩劫的半途上了。
  如果说在这期间强行出手的话,那么必然就会让一部分隐患未暴露出来。
  届时在稳定的环境中,再度让陕西出现这样的浩劫,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赵宗武他才会一直隐忍,而终于这个隐忍的期限,也快看到了尽头。
  距离毛文龙他们率部抵达延绥镇的十余日后,让他朝思暮想的地方管理团队,终于赶到了延绥镇。
  这地方官员不比军队。
  军队讲究的是超强的战斗力,不管是经历怎样的艰辛,你都必须要克服重重困难,并且在第一时间赶赴前线。
  哪怕在这过程中会受到相当大的代价。
  但是地方官员就不一样了,尽管说辽东的官员,在赵宗武的影响下,已经是相当的雷厉风行了。
  但是这辽东距离延绥镇实在是太远了。
  为了确保自己在后续能更好的掌控九边,也为了让自己能拥有一处牢靠的补给地,赵宗武经过深思熟虑后,便将卢象升从辽东调了过来,随行的还有马士英、温体仁二人。
  因为辽东现阶段还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他不可能从辽东调来太多的能臣,所以就只能调来干将。
  由卢象升为首,马士英、温体仁为辅,控辖救赎营中的阉党官员,借此来开展在延绥镇的民生建设。
  同时也为了加强地方掌控力度,赵宗武还从辽东调来了一批数量不小的基层官吏,这些都是在辽东经过千锤百炼磨砺出来的。
  从村级,到乡级,再到县级,内部的阶层,十分的完备。
  “建斗,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看着神情略带憔悴的卢象升、马士英、温体仁,赵宗武这心中多少有些不好受:“如果不是事态紧急,本公也不会这么急的催促你们赶赴延绥镇。”
  “国公爷您客气了。”卢象升躬身向赵宗武行礼道:“这些都是下官分内之事,能为国公爷分忧,这是下官应该做的事情。
  下官跟随国公爷这些年,心中很清楚,能拯救大明的,唯有国公爷您一人。
  朝中发生的种种,下官及在辽东的同僚皆已听闻,若不是国公爷您力挽狂澜,恐弑君之贼就会谋朝篡位!”
  尽管说天启皇帝被害的消息,朝中之人不知晓,但是远在辽东的官员却尽数知晓。
  这都是赵宗武有意为之的。
  目的就是为了让孙传庭他们有愤怒,同时也让他们在心中埋下失望的根底。
  事实证明。
  这样的策略还是有效果的。
  赵宗武微微点头道:“暂且不提这些,此次本公让你们在辽东甄选基层官吏,你们在来之前是否进行相应的归拢?”
  在一起共事这么长时间,所以没必要把时间都浪费在嘘寒问暖这上面。
  跟卢象升他们简单的问候后,赵宗武便将中心放在了地方民生管理上面,尤其是当前的延绥镇,基层建设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因为从一开始,赵宗武就让锦衣卫、暗旗在陕西地界上,是大幅度的散播延绥镇有粮,朝廷遣派官军来赈灾。
  尽管说现阶段他不能派兵征讨王嘉胤他们,但是让流民自动朝延绥镇聚集,这还是可以的。
  因为这些年灾荒不断的缘故,使得原本人口密集的延绥镇,可以说少了半数不止。
  再加上赵宗武入驻延绥镇期间,就不断有贪官污吏被干倒。
  这也就使得延绥镇境内,有着大批无主的荒田,它们都紧紧地攥在赵宗武的手中亟待开发。
  可是想要开发土地,却需要建立相应的基础政权,如果说是无序的去进行开发,那对接下来还会频繁出现灾荒的陕西之地来说,那无疑于是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
  因此拥有一支具有超高水准,执行能力强的基层政权,就显得是尤为的重要。
  因为整饬水利、扩建水利,这都需要一支有能力的基层官吏群体来主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