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510

  “大秦王英明!”接着王嘉胤的话茬,在底下坐着张献忠,接着便端起酒笑着讲道:“区区暴明,区区赵贼,又怎会是我大秦军的对手!”
  提及王嘉胤的王号,这中间还跟赵宗武有些渊源,因为他的缘故,使得王嘉胤被打败,逃离到了山西,尽管说山西这地界要远比陕西富庶,但这并不妨碍王嘉胤心中对赵宗武的恨。
  即便是这一次他称王,为了能够压制赵宗武,王嘉胤在想到赵宗武的名字后,便不由自主的要以秦王自立,但同时为了凸显他的地位,便又在秦王前加了个大,以此来彰显他的牛掰之初。
  大秦王。
  作为山西境内流寇势力的共主,王嘉胤的称王,也代表着山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到达了巅峰。
  王嘉胤笑着挥手道:“区区赵贼的确不是我大秦军的对手,但为了让我大秦军能够拥有绝对的实力,接下来孤会对在座的诸位册封……”
  既然说王嘉胤已经成为了大秦王,那么以王自用、张献忠为首的流寇头目,也必然会得到相应的地位提升。
  对于王自用、张献忠他们来说,尽管说在兵马上已经出现了割裂苗头,但是在起义名义上,他们还是必须要无条件听从王嘉胤的话,这要是翻脸不认人,他们还真不是王嘉胤的对手。
  要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王嘉胤的麾下才得以起势的。
  看着神采奕奕的王嘉胤,王自用、张献忠他们的内心很是复杂,但是表面上他们又必须要听从王嘉胤的话,毕竟他们还依附于王嘉胤的羽翼下。
  就这样,以王嘉胤为首的起义军,摇身一变就成了一支专业的势力,尽管说他的本质依旧是流寇,他们占据的地盘依旧混乱,他们作战的本质依旧是裹挟流民攻城,但是这名义上拥有了跟大明齐名的名号,这本身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件绝对的挑衅!
  当王嘉胤在阳曲称王的消息传开后,远在京城的张维贤、朱纯臣、徐希等,这心情瞬间就变得不那么好了。
  对他们来说,作为大明的辅政国公,尤其是在那半年多的时间,他们不断在山西倾注势力,调遣兵马,去征讨王嘉胤所部流寇势力,可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以王嘉胤为首的流寇势力,却越剿,其规模越大。
  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让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这心中很是愤怒,尤其是张维贤,那更是一副日了狗的情绪。
  因为赵宗武不吭不哈的,就掌控陕西地方大权,这让执掌地方大权的张维贤,这心中很是恼怒,所以在山西出现流寇苗头时,张维贤就主张自己遣派兵马去征讨,不再动用赵宗武的剿总帅府,同时也大幅度减少对剿总帅府的供应。
  但是这理想很丰富,可现实却非常骨感,不是谁都能做出赵宗武做出来的丰功伟绩的。
  也不是随便哪支军队,就能做出华夏陆军的战绩的。
  因此当王嘉胤称王的消息传来后,京城陷入一片焦虑……
第119章
张维贤的决断
  “王贼猖狂!现如今流寇肆虐山西,使得山西多部地界沦陷。”张维贤脸色阴沉的讲述着:“当前这种情况,我等应如何处置?”
  在文渊阁中,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三人端坐于主位。
  自赵宗武领兵暂缓收复陕西地方的进程,张维贤他们便以山西爆发流寇,暂缓了对赵宗武的补给所需,进而加大了对于山西境内的兵马遣调。
  而这其中要以张维贤的力度最大。
  作为大明主管民生大权的辅政国公,因为赵宗武的越界,使得张维贤这心中很是不爽,也因为这样,使得他决定插手山西地方的军队。
  当然这其中朱纯臣、徐希二人也多有参与。
  朱纯臣皱着眉头道:“自崇祯二年六月算起,我等对山西境内流寇征讨的频率,也是逐步增强。
  可怎奈王贼狡诈,根本就不是寻常将领所能抵御的,这也使得半年多的征战,我等虽在山西投入了大批银饷、军备,可最终收获的结果却……”
  术业有专攻。
  对张维贤他们来讲,尽管他们皆是出身于武勋权贵,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能拥有多高的统兵才能。
  尽管说他们麾下也有不少的武将可用,但是现阶段明军的作战体系,已经近乎于处于半崩溃状态。
  属于大明最后的精锐兵马,早已随着浑河血战的结束,也宣告逐步流失掉。
  如果说大明的兵马真的堪将重用,那么赵宗武在京城期间,就不会费尽心血的去搞所谓的京属大军整饬。
  徐希点了点头道:“当前这种情况对朝廷来说十分不利,如果说我等不能尽早平定这次王贼之乱,恐接下来参与进来的叛逆分子,就会成倍增加。
  再者说那盘踞山西的流寇大军,与北直隶仅相隔一府之地,如果说王贼猖狂,欲兴兵来犯我京城重地,恐……”讲到这里,徐希的话音结束了,其眼神中满是犹豫。
  此时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三人,就现实情况的发生,进行了最恰当好处的分析论证,这与他们在半年前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的变化。
  那时的他们,因为一心想要压制赵宗武一头,不想让赵宗武在陕西、山西境内的势力有着长久发展,所以说不管王嘉胤他们有多大的能力,他们都一定要用手中的资源,去彻底击垮他们!
  可让张维贤他们怎也没想到的是,这王嘉胤虽说不是赵宗武的对手,但是对战其他的大明军队,那还是拥有着很强的侵略性,就这一点而言,张维贤他们明显是小看了王嘉胤。
  “唉~”张维贤轻叹一声道:“原本我等在山西这般布局,是为了能够死死压制住赵宗武的势头,可现在的结果却并不乐观。
  同样是消耗掉那么多的银饷辎重,可最终却没有把王贼等流寇大军彻底平定,现如今闹出这样一档子事,恐想轻易解决,也并非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这两天本公一直都在思索,是不是我们从一开始就盘算错了?”
  这两年的辅政经历,固然让张维贤他们,享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但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背后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这些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在平常并不会有具体的体现,反而是出现这种对朝野舆论不乐观的情况后,他们就会思索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
  并且这种压力,还会随着小皇帝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大。
  朱纯臣道:“尽管说本公这心中不愿承认,但是就眼前山西这般糜烂的情况来说,唯一能够解决王贼之乱的,恐唯有赵宗武一人。
  虽说他在进驻陕西后,所作所为,与他在出征前有出入,但是就这半年多在陕西的发展,也不难看出他真正解决了陕西的地方问题。”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徐希打断了朱纯臣的话,接着讲道:“先前我等为了制约赵宗武,那可是大幅度削减对于剿总帅府的银饷辎重的供给。
  甚至还遣派我等,麾下将领前去山西平定流寇,在这过程中,为了能够早一点平定山西流寇,那更是超常规的对麾下将领进行相应的补给。
  单单是这些,就足够让赵宗武他心中记住的。”
  因为想要制裁赵宗武的权势,那么在京城的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三人,必然会用他们手中的权柄,选择联合起来制裁赵宗武。
  在他们的理解中,你赵宗武就算是在牛掰,那也要吃喝拉撒吧,但你手中的大军,所需的一切东西,皆是需要从朝廷这里调拨的,可你偏偏在抵达陕西后,就开始放飞自我,这不摆明了让老子们难看吗?
  那好!
  既然你要这样做,那老子们也就不让你好过!
  高层次的权力斗争,那向来是那种刀光剑影的存在,尤其是对赵宗武来说,在己方根底尚不能与三位势均力敌的对手对垒时,他会选择埋头苦干,逐步夯实自己的根底。
  就这样,双方暗中角力。
  最后也让王嘉胤他们拥有了发展的土壤。
  朱纯臣点点头道:“平国公说的没错,这就是现在的根结所在,王贼在山西境内的势力过于庞大,而朝廷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组建起来一支,可以征讨、镇压王贼势力的大军。
  而另一方面,因为前段时间,我等与赵宗武的角力,终让赵宗武心中有所想法,恐简单的圣旨调度,根本就无法号令赵宗武。
  这样一来,我等必须要想办法去解决,赵宗武这段时间在心中积攒的怨气才行。”
  如果时间可以倒退的话,张维贤此刻最想做的就是,在当初分配权柄时,应让赵宗武去掌控这地方民权,而他则去掌控这庞大的军权调度。
  尽管说大明的军政已经糜烂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但是拥有了最高的军权调度,他也能够通过缓慢的布局,去不断拉出辽东麾下的兵马,如此就算是耗费心神最多,可获得的回报恐不会少啊!
第120章
有舍,才有得!
  但现在这一切都晚了。
  这世上不存在后悔药,所以这事情既然已经做了,那么你就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行。
  张维贤神情阴沉的讲道:“现在讨论到这里,我们的意见恐也算是达成了一致,接下来的山西平定流寇事宜,恐还需要赵宗武亲自出力才行。”讲到这一点,张维贤这心中就像是吞了苍蝇一样难受。
  因为他们一旦有求于对方,那么必然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并且这样的代价,还不会低。
  朱纯臣重重的呼了口气:“就眼前这样一种情况来说,恐这就是我等需要面对的挑战,尽管说这心中非常不愿意,但现在山西传来的情况,对我朝廷是十分不利的。
  如果说我等要是再耽搁一些时间,恐王贼势力就会进一步强大起来,真到了那时,我京城的安危就真的无法得到保证了。”
  这心中恶心的不单单是张维贤一人,就连一向精明的朱纯臣,跟赵宗武很不对付的他,此刻也不得不表明立场。
  如果说京城在他们辅政期间,出现任何的差错,那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会面临最大的骂名。
  徐希摇了摇头道:“尽管说本公这心中很不愿意承认,但是就眼前这种情况,尤其是山西的情况十分的不容乐观,若想要尽早解决这一危机,唯有再度请赵宗武出兵前去镇压才行,否则到那时局势如何,还真不好说下去。”
  能混到他们这一步,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对张维贤他们来说,当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些许的脸面,对于他们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再者说这些脸面也仅仅是低向赵宗武一人而已,对于外界其他人来说,那根本就是不得而知的存在。
  接连看过朱纯臣、徐希二人,张维贤却提醒道:“本公需要再提醒你们一次,如果说这山西平定要让赵宗武前去镇压的话,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赵宗武麾下的势力,必然会再度得到激增。
  至于以后会出现怎样的变动,恐就非是当前的这种局势了,甚至于赵宗武麾下的势力,还会膨胀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
  张维贤的话,让朱纯臣、徐希二人,皆陷入到短暂的思考状态。
  “这些本公心中皆明白,但是对我等来说,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选择。”朱纯臣眉头紧皱道:“如果说我等麾下,能够拥有一支超强的军队,哪怕是拥有几位强悍的武将,就算是接下来的平定,会消耗掉很大一笔银饷辎重,那我等也可以咬牙坚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