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510

  可问题是现在,我等麾下遣派过去的兵马,已然在山西征战了半年之久。
  而在得到我等全力支持的前提下,还是让王贼他们得到了十足法扎,甚至于还丢掉了很多疆域。
  如果说我等继续选择一意孤行的话,一旦流寇突入进北直隶境内,进而威胁到我京城重地,这样的罪名不是我等所能承担的啊!”
  “尽管本公这心中也不愿承认,但是就眼前这种情况来说,还真是非赵宗武莫属!”徐希嘴角带着几分轻蔑,“但凡是我等麾下的将领、家将争些气,我等也就不会在这里发愁了,更不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赵宗武这心中,可能存在的怨气了。”
  先后听着朱纯臣、徐希讲的这些,这也让张维贤的心中有了决断,‘赵宗武,老子知道你心中想要什么,不就是想要陕西的治权吗?好,老子这一次就给你了!’
  本身在山西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在张维贤的心中,就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即便是这脸上的面子过不去,但是最后恐还是需要赵宗武来出面。
  “好!既然你们都这样说了,那本公就说说心中的想法吧。”张维贤接过这一话题,接着就讲道:“就前段时间,我等对赵宗武的做法,恐赵宗武这心中,对我等心中必然是存在着怨气。
  单单是通过赵宗武在陕西地方,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去不断梳理榆林府、延安府、庆阳府、西安府四府,同时遣派麾下强军进驻相应的关隘,对于山西、陕西境内的流寇,皆呈现超强的压迫,我等也不难看出,恐赵宗武这心中是想要陕西的治权!
  既然说你们的心中,都属意让赵宗武去征讨王贼,那么这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相关官员分属,就尽数落入到赵宗武的手中。
  并且赵宗武的手中,还拥有着掌管大明军权的权力,如此一来这陕西境内的军政大权,就必须要落入到赵宗武的手中。”
  张维贤的回答,让原本心中有所定论的朱纯臣、徐希二人,这反而是有着几分存疑,毕竟赵宗武麾下根基可不弱啊!
  掌握着辽东的军政大权,这要是再让他掌握了陕西的军政大权,那么等到赵宗武麾下根底不断夯实,恐以后他们就不好制裁赵宗武了。
  “但是你们不要忘记一点,这陕西、陕西境内所牵扯到的重镇有几座,对赵宗武来说,尽管他掌控着大明军权,但是这九边的掌控,那必定是需要经过陛下的允肯,先前是我们不同意此事,可现阶段山西这种情况,等于不占优势反而是我等!”
  如果说张维贤一开始讲的这些,朱纯臣、徐希他们想到了,可是他说的这九边重镇的掌控,他们却没有想到。
  或者在他们的心中,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就眼前的这种情况来说,如果说想要让赵宗武出兵镇压的话,那么他们就必须舍弃一些,足够让赵宗武心动的东西才行,否则就以赵宗武那强悍的进攻尿性,怎会眼睁睁的看着流寇肆虐山西呢?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对于朱纯臣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做的决定,因为不是谁都能把自己嘴边的肥肉,都轻易地拱手让于他人。
  甚至于他人若吃了这肥肉,还会有反弹的迹象,这样的决定真的不是很好做……
第121章
陕西经略
  “国公爷,此番英国公他们,让您兼任陕西经略,恐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吧。”陈奇瑜回想方才宣旨太监,当众宣读的圣旨,但在他的心中,却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在这样一种时期,让您兼任陕西经略,这……”
  其实说来也对,赵宗武这身上,不仅有陕西经略这一层职权,要知道辽东经略,至今还在赵宗武的手中。
  如果再算上,赵宗武这手中,所掌控名义上的大明军权,那他自身所蕴含的权威,就实在是太过吓人了。
  看着欲言又止的陈奇瑜,赵宗武笑着挥手道:“这件事情在本公看来,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相反让本公觉得诧异的,反而是张维贤他们,在京城居然能坚持这么晚。
  说来这人真是非常奇怪,非要等到这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超出自己的管控能力,才愿意相信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说来本公还要感谢他王嘉胤啊!
  如果不是他,在山西选择称王,即便其部势力,在山西形成再强的势力范围,恐张维贤他们,也绝不会向本公低头。”
  陈奇瑜点点头道:“以王嘉胤为首的流寇势力,在山西的确拥有着,超强的势力威慑。
  先前朝廷遣派到山西境内的数支征讨军队,虽说在前期,都取得了不朽的功绩,但每每在一个时间节点,就会出现溃散的情况。
  也是因为这种情况,才使得王嘉胤他们,能够在山西境内,拥有今天的局势,并且在王嘉胤势力背后,也已经出现了小股晋商的影子。”
  晋商。
  这是一个永远都绕不过去的话题。
  先前赵宗武虽说一举荡平了,以范家为首的八大奸商,但有些时候,因为利益的诱导驱使,难免就会让一些人,心甘情愿的去铤而走险。
  更何况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再者因为是流寇肆虐山西地方,如果他们不选择投效,那么就会被王嘉胤他们劫掠杀害,面对这种情况,投效到他们麾下,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事情。
  “哼!”听到这,赵宗武忍不住冷哼一声:“这晋地总有那些不怕死的人,不过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刚好能借助此次王嘉胤他们,再度把晋地滋生的问题,给尽数逼出来。”
  对于普通商人,赵宗武的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对于那些为了利益,选择背叛族群的货色,赵宗武向来是用最严厉的手段。
  陈奇瑜道:“国公爷您放心,此类人群,参谋本署已尽数归档,记录在册,一旦清算该类人群,会在第一时间将其捕获!”
  对于陈奇瑜,赵宗武这心中,现在是愈发的信任。
  当然对于陈奇瑜的考验,赵宗武这里还是会继续下去的,毕竟隐藏在他心中的东西,对于他身边所有人来说,都实在是太过于惊人了。
  如果这个时候他暴露了野心,那么先前布下的一切优势,就会有过半于无形中崩塌,当前的大明,还远远没有让很多人失望。
  等待的时间,还是需要继续下去的。
  既然掌控了陕西经略,那对赵宗武来说,他便可以光明正大的插手,陕西地方的诸多事宜。
  先前那剿总民府,虽说管控着陕西已收复的地域,但是这名义上,并不是很合理的。
  现阶段赵宗武他,名正言顺的拿下了,这陕西经略一职,那对于卢象升他们,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动了,至少复制辽东官场的体系,也算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
  赵宗武想了想道:“玉铉,你现在就去处理一件事,经第一批筛选的阉党官员,可以批准他们转送出去。
  既然答应了他们诺言,纵使他们先前犯下了累累罪行,可如今他们却同样为大明稳定,贡献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
  早先赵宗武他在领军征讨陕西流寇时,便组建了救赎营,目的就是让阉党官员能够废物利用,同时缓解他手中,这无人可用的尴尬境遇。
  这近两年的时间,救赎营官员,在稳定陕西地方上,那可以说是费尽心血,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重获自由,能够继续活下去。
  如今赵宗武掌控了陕西经略,先前培养的官员,也已经足以稳定地方,一些不重要的救赎营官员,也是时候把他们撤离到合适的位置。
  陈奇瑜点头道:“是国公爷,卑职这就去将第一批次救赎营官员聚拢,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前去南洋、中南半岛去接管新的事宜。”
  对于这些阉党官员,让他们堂而皇之的在大明继续生存,那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毕竟这些人,曾经都是犯过严重错误的人,如果说对他们不进行惩处,那肯定是不得民心的。
  但另一方面,既然答应了参与救赎营的阉党官员,那么赵宗武他就必须要说到做到,为此赵宗武便想到了,把他们遣派到南洋、中南半岛去重获新生。
  想要组建一个大华夏文化圈,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向外输出华夏百姓,让他们作为首批对外开拓的先锋者。
  待以后稳定了下来,可继续向打下来的疆域,确立稳定的统治体系。
  对外输出人口,输出文化,输出精英,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不急。
  老子有的是时间,给你慢慢部署。
  李自成他们在外围圈子,已经基本得到了巩固,相信有这样一批人进驻,必然会让华人在中南半岛的跟脚更加稳定。
  同时也一定要加强,对于李自成他们,有关武器装备的管控力度,才出去不过半载,就有想要反弹的苗头……
  因为铺设的摊子很大,这也使得赵宗武没有太多精力主管这些,尤其是对中南半岛一带的疆域,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树立华人的地位。
  说到底。
  他还是需要先行拿下本土疆域,才能整合全部势力,对外围圈疆域,进行有效的抢夺。
  这也让赵宗武心中,迫切的想完善陕西境内的相关变动,因为只有路铺设出来了,接下来才好继续跑下去。
第122章
改制
  带着这种愿景,赵宗武找来了卢象升,作为现阶段剿总民府的主要负责人,在陕西的很多地方,赵宗武可能不清楚,但是卢象升却一清二楚。
  “恭贺国公爷拿下陕西经略。”被赵宗武喊来,卢象升神情淡然的讲道:“现阶段陕西境内的诸多事宜,皆可进行有效实施了。”
  虽说卢象升神情淡然,但是他的眼神中难掩激动。
  赵宗武点点头道:“没有朝廷赋予的治权,其实我等在陕西境内,所做出的诸多事宜,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现在既然拿下了治权,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从最根本处,去解决地方积攒下来的诸多问题。”
  “国公爷您说的没错”卢象升赞同道:“虽说现阶段我军,已完成对榆林府、延安府、庆阳府、西安府的基础梳理,但在这过程中还是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
  这中间最大的一个问题,当属地方卫所糜烂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站在卢象升的这种高度,他所考虑的并非是眼前发生的这些政务,经过这段时间都治理,以及在陕西地方,所搜集的诸多情报。
  经过诸多问题的汇总,卢象升也知道了陕西地方,为什么会爆发这般严重的农民起义。
  除了天灾人祸外,地方卫所的崩坏,就让本就严重的情况,变得更加雪上添霜。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大明官场,因为这从未间断的党争,使得其内部贪腐成风,官员与士绅,士绅与地方,他们间相互勾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