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510

  有关秘密事,赵宗武多半交由秘书监管控,而在明面上的战略部署,赵宗武则通过九边帅府、政务院去做相应部署。
  在秘密事宜作出相应调整后,赵宗武又先后召集来了政务院九总理: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袁崇焕、张壶、陈雄、周延儒、温体仁、杨景辰。
  九边帅府高层,参谋本署署长陈奇瑜、监察本署署长洪承畴、宣抚本署署长范天雄、统筹本署署长丁悝、战备本署署长祖大寿、保密本署署长赵宗林、陆军分司副长赵率教、海军分司副长李赟、驻防军分司副长孙祖寿九人。
  因为凤阳皇陵被流寇掘开,此事过于重大,待朝廷知晓此事,那必然会有一系列动作措施的,所以单一的召集军、政高层并不合适,还是将军政高层尽皆招来一起商讨,此事方显得妥当些。
  只要张维贤他们政治灵敏性不弱,那么肯定不会将此事轻拿轻放的处置掉。
  “有关凤阳的事,本公不用多说,你们这心中比谁都清楚,当前朝廷是什么意思,本公不知道,但是本公只知道一点,这皇陵都让大逆不道的流寇给掘了,那么此事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赵宗武神情愤慨的环视众将,言语更是激昂地说道:“如果说我部对此事没有任何表示,那我等与那丧尽天良的流寇又有何益?”
  尽管说在表面上赵宗武从没有表露过自己心中的野望,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身边的很多人都知晓自家国公爷的想法,并且随着大明朝廷做出的一系列昏庸举措,也使得他们在心中皆变得有些失望,并且这种失望的力度不断增加,这也渐渐地让他们在心中揣测,其实跟随新主这件事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只要能让地方百姓过得安居乐业,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
  与赵宗武想到的一样,凤阳皇陵被掘的消息传开后,孙传庭、陈奇瑜他们在知晓后,这情绪难免变得亢奋起来,尽管说这心中已经开始失望,但是埋藏在心底里的那最后一丝执念依旧存在,所以实时发泄出来,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孙传庭愤慨道:“国公爷!此事绝不能轻饶了罪魁祸首,如果说英国公他们对此没有任何表示,那么我九边帅府,就必须要全大明之威严,皇陵被胆大包天的流寇掘开了,这无疑是打我大明的脸!”
  作为赵宗武麾下,执掌民生的一把手,孙传庭的态度,很多时候就代表着当前文官的态度。
  赵宗武作为一名优秀的上位者,他能够通过察言观色,便能揣摩出自己麾下的很多心理波动,尽管说此事使得孙传庭他们表现的很是愤慨,但是他敏锐的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感触。
  遂赵宗武讲道:“此事本公绝不会袖手旁观!如果说英国公他们瞻前顾后,不敢诛杀这群胆大包天的流寇,那么本公就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领兵诛杀掉这群巨寇!”
  到了现如今所处的阶段,那层薄薄的窗户纸,还是尽快戳破的好,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这对于后续势力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当前势力中高层的思想不能对外统一,长时间这样下去的话,那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可定隐患。
  流寇攻陷凤阳,自始至终就是赵宗武要拿来检验麾下的一个衡量标准,尽管说这对于朱明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既然选择享用天下权柄,如果你自身能力不能达到这一层次,那么还是老老实实退下的好。
  陈奇瑜点点头道:“对现阶段的九边帅府来说,随着诸部战略部署的稳定,抽调出来三支征讨大军,那还是绰绰有余的事情,现如今流寇的气焰实在是太过于嚣张,而英国公他们过于自私自利,如果英国公他们辅政,不能为大明带来安稳,那么国公爷,卑职恳请您回朝主持大局!”
  作为一名标准的挺赵派,陈奇瑜的忠诚,那算是培养出来了。
  赵宗武挥手说道:“此事暂且放下,我军接下来还是商讨一番,如何去解决肆虐的流寇大军,在这阶段也等待着朝廷传来的消息,如果说张维贤他们在此事上轻拿轻放,那到时本公再出头也不晚,现阶段西北地区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本公不喜权力斗争,一切以百姓安居为主。”
  试探麾下态度是一方面,过早出头却又是另一种可能了,对赵宗武他来说,现在的时机还未到,一切还需要等待,不过通过这一次高层碰面,赵宗武这心中很是欣慰,看来这些年自己的安排部署,并没有白费功夫啊!
  一切都是有效果的!
  只不过经过此事后,以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陈奇瑜为首的军政高层,这心中算是彻彻底底与大明开始决裂之路,毕竟在他们心中已经下意识的偏向赵宗武,这些恐怕是孙传庭、卢象升他们也从没有想到的……
第051章
遮羞布
  崇祯八年三月底,京城,英国公府。
  “咳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好端端的,这流寇大军就攻破了凤阳!甚至于现阶段席卷大明多地!咳咳……”日渐衰老的张维贤,重重的咳嗽着,发白的胡须虚张,看着分坐两端的朱纯臣、徐希,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成国公,平国公,当前这种局势,我等应该怎么办?”
  随着时间的流逝,凤阳皇陵被流寇掘取,所产生的风暴,开始向大明四散开,尤其是作为大明中枢所在,京城如今已然是陷入到惊涛骇浪中!
  谁都没有想到,原本被朝廷死死压制着的流寇大军,几乎是在转眼间,就拥有了更凌厉的威势,甚至于连大明在凤阳的皇陵都被掘取了!
  凤阳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天家的龙脉聚集地啊!
  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天家的龙脉聚集地,被残暴凶狠的流寇给攻破了,这是不是也代表着一些天意?
  科学这东西在大明封建时代立不稳跟脚,封建迷信依旧牢牢占据着主流,尤其是赵宗武英明的传闻,在近两年不断在大明发酵,这也使得改换天地的传闻就从来没有断过。
  当然这种传闻的基础,主要立足于大明上层群体。
  朱纯臣紧皱着眉头:“当前这一时期,我等再去追究怎么造成这样的境遇,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我等还是尽快想一想,如何处置流寇攻陷中都,掘取皇陵,肆虐地方所带来的风波吧。”
  作为大明的辅政国公,在任内出现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如果说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不能想办法解决好此事,那么对于他们接下来掌握权柄,将会带来非常大的隐患,尤其是对盘踞在地方的赵宗武来说,他肯定是不会平白放过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徐希点点头道:“成国公说的没错,且不说此事会对大明带来怎样的影响,单单是聚于山西的赵宗武,就绝不会放过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之前我们用西北地方不稳为由,让他领着大军整饬边疆,我等则从大明各地抽调兵马,遣派心腹掌握军队,并开启对流寇的征讨。
  尽管说这大大削弱了赵宗武手中的权柄,但是用这种半压迫的方式,去压制赵宗武这一强人,这赵宗武心中必然怀恨在心,如果让他借助此次机会,率领大军冲出固有的圈子,或许说对征讨流寇会有很大的利处,但是对我等所掌握的地方来说,那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
  尽管说当前的局势,已经恶劣到如此地步,可是对于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来说,那也没有他们自身的既得利益来的实际,如果说是在他们初掌权阶段,那他们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领兵征讨流寇,但是你让他们享受了这么多年权势后,猛不丁的去放弃这些,来不惜一切代价的领兵征讨流寇。
  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绝对做不到。
  朱纯臣赞同道:“平国公说的不错,就赵宗武那样的脾气秉性,如果说让他进一步掌握权柄,恐接下来要倒霉的就是我等,现在他手中掌握着九边重镇,又有辽东、西北两地在手,我等好不容易才想出当前这制衡的方式,虽说这流寇大军气焰强盛,但是我等绝不能让赵宗武抓住任何跟脚。”
  张维贤微眯着双眼,因为年迈的缘故,使得他的注意力变得不那么集中,尽管说掌握着天下最重的权柄,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他身体老迈的现状,可越是这样的情况,越使得张维贤心中渴望权势巩固。
  因为在他心中思量,如果说想要确保这一切都稳固,那么就必须要让自己手中的权势稳定才行,否则自己拥有的这一切,随时随地都会消失……
  正如后世那些的准退休者,到了退休临近之际,往往会做出许多怪异的行为举止,而身边的人,因为碍于他们权力的基准,使得他们只能被迫承受这些,本不应该属于他们承受范围内的涟漪。
  张维贤慢悠悠地说道:“此事就这样说定了,不能给赵宗武领兵征讨流寇的机会,中都被流寇攻陷,皇陵更是被罪大恶极的流寇掘取,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让皇帝向大明历代帝王告罪,以此暂稳浮动的民心,接下来朝廷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平定流寇!”
  这流寇掘取的终究不是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的祖坟,所以说在他们的心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为了确保自身权势不受损失,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稳固自己的权势来确保下来的。
  这样的行为,也让已成少年的崇祯帝朱慈燃这心中产生了逆反,作为这世上最高危的职业,能够当上皇帝的人,那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或许说朱慈燃的心智尚算年幼,但是一些想法,已经开始出现在他的脑袋里。
  当朱慈燃接受群臣摆布,在祖庙中,着素服,遣百官,当着列祖列宗的面,静静的看着张维贤、朱纯臣、徐希在这里哭泣表演,朱慈燃这心中就是阵阵的厌恶,与此同时也让他在心中产生了想要掌权的想法。
  只是这一切对朱慈燃来说,都已经太晚了,因为大势早已不在朱明身上,早已不在他这位皇帝身上。
  张维贤、朱纯臣、徐希他们,在搞出了这一连串举措后,随后又用朱慈燃的名义,罢黜了许多地方官员,这中间有很多都是不顺从他们的官员,他们按照潜规则对这些地方官员进行分配,随后又积极调动兵马,由其是浙、川两地兵马,那更是此次调动的重中之重。
  但是张维贤他们怎也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他们这样一种行为,使得赵宗武在大明地方部署的暗势力,得以借助此次机会加快扩充进度,尤其是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川地,随着秦良玉领兵出战,也宣告着其地势力慢慢落入赵宗武手中。
第052章
帝王本性
  “现如今的大明,还是朕的江山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难道说先前的平和,都是张维贤他们,这群乱臣贼子,编织出来的吗!!!”
  朱慈燃神情愤慨,在乾清宫暴怒的摔着瓷器,左右仅有一名小太监,那小太监眼神中,带着些许的茫然,似乎平常很少见到自家皇帝这般。
  “沈规!你来告诉朕,现在这大明,朕还能相信谁!!!”朱慈燃眼神中透露着愤慨,语气更是前所未有的凌厉,看向沈规气愤地说道。
  本想着在旁安静待着的沈规,在听到朱慈燃的质问后,语气中带着几分踌躇,但最后还是说道:“陛下,这件事奴婢真不好回答您,如果站在陛下的角度来看,恐在大明都没有值得相信的人,哪怕是在外领兵的定国公,其本质与英国公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毕竟在奴婢的眼中看来,皇帝应该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臣子就应该老老实实的服从皇帝,但是这些奴婢并没有见到。当然这也与陛下龙龄尚幼有关。
  如果是站在大明的江山社稷来看,在京城的英国公、成国公、平国公三人,就堪比严嵩、张居正之流,反倒是在外领兵的定国公,倒是一心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在呕心沥血。”
  说来这沈规,比朱慈燃大上四岁,今也有十五六岁,依照他原先的家世(浙党官宦里的子弟,因为党争,因为生计,最终辗转入了内廷),聪慧的头脑,现如今也可能是位童生。
  后来又有了四国公辅政,三国公执掌权柄,这也使得内廷治权,逐步由赵宗武为主,慢慢转变为四足鼎立,如今赵宗武在内廷安插的势力,仅剩下锦衣卫亲侍司,京畿指挥司两部,余者皆被赵宗武抽调到了关键位置。
  锦衣卫亲侍司指挥使赵宗锡,京畿指挥使赵宗南。就成为了赵宗武在京城的代言人。
  因为在赵宗武眼中,既然自己的势力,已经转移到地方,那么就没有必要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资源,这京城的势力,留下暗处的势力即可,余者皆给赵宗武抽调出去了。
  就连京营的统兵权,也被张维贤、朱纯臣、徐希用种种名义,最终让他们联合窃取了,原来跟随赵宗武的京营将士,摇身一变被充入新扩建的军团中去。
  崇祯八年间的斗争,使得大明各部权力,被安排的是明明白白,这样也就使得年龄日渐增大的朱慈燃,必然就会因为这种现状闹出种种冲突。
  也是在这样一种机缘巧合下,朱慈燃、沈规就碰在了一起。
  别看沈规年纪尚小,不过少年心性,但是对于一些事情的理解,或许有些成年人,都比不过他。
  幼年时的经历,难免使得他心中留有阴影,这也使得他极其会察言观色。
  当然方才沈规的讲述,虽说有些地方,并不是那么准确,但是基本的轮廓,还是基本上相同的。
  至少对于张维贤他们的评定,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出入的。
  听了沈规的陈述,本愤慨的朱慈燃慢慢平复了心情,随后说道:“沈规,你说朕若是将定国公召回朝中,会不会让英国公他们有所忌惮?”
  作为这世上最危险的职业,不管是谁,以何种方式,最终当上了皇帝,那么周遭的环境,就必然会改变他们的心性,这或许就是帝王本性吧。
  作为历史上早殇的存在,对于朱慈燃的评定,一切都是在未知中探索的,周遭独特的环境,使得这位自幼多病的皇帝,喜欢用他特有的观察去熟悉外界。
  沈规点头道:“忌惮是必然,只是这样一来,朝中恐再度会掀起风暴,而陛下对于权力的掌握,也会因为强势的定国公,再度形成新的冲突,这样一来,陛下有想过如何跟锡师傅相处吗?”说到这里时,沈规脸上带着几分不自然。
  作为朱慈燃、沈规共同的师傅,锦衣卫亲侍司指挥使赵宗锡,那绝对是朱慈燃、沈规童年时期美好回忆的守护者,即便是沈规与赵宗锡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数年,但是他也能感受到赵宗锡的那种关怀。
  朱慈燃能够拥有如今健康的身体,这中间赵宗锡的功劳绝对不小。
  听了沈规的话后,朱慈燃的脸上带着几分踌躇:“是啊!如果朕真的那样做了,锡师傅这边该……”
  朱慈燃这话还没说完,殿外此时传来一声喊叫:“陛下,不要再生气了,臣给你带来前线的情报了。”
  听到这里,本说话的朱慈燃,脸上多了几分意动,看了眼沈规,接着便快步向殿外走去。
  与张维贤他们的方式不同,赵宗武对待朱慈燃的方式,是尽可能多的让朱慈燃,知道当前大明的情况,当然这也是循序渐进的。
  在凤阳被攻陷前,赵宗武授意赵宗锡仅仅做些前卫的思想讲述,而凤阳被攻陷后,就让朱慈燃这位少年天子,尽可能多的了解大明真实的一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