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716

  南郡三大宗族的族长都在,名叫番贤的中年男子率先拱手:“请主将吩咐。”余下的人连忙紧随其后行礼。
  吕哲随和地请诸人坐下:“近期外商来得非常多,大量财货涌入南郡,这对于南郡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这年代估计没人知道经济掠夺的概念,吕哲不是很清楚但也不是全然不知道,他高兴税收增加的同时,也担忧大量商品涌入南郡席卷了太多的钱财出去。
  “南郡除了缴获的大量皮货之外出产的特产也非常多,诸位都是南郡之人,有什么特产想必非常清楚。”吕哲看了一下在座的人,看到有人露出明白的神色,一时间有些高兴:“我这里有一些思量,说出来与诸君共同商讨。”
  “主将太客气了。”三大宗族之一的陆南挺直腰杆拱手为礼:“但请吩咐!”
  “不、不不!”吕哲笑得说:“不是吩咐,而是商讨。”
  上位者的温和很能收买人心,在场的这些人原本就多多少少有受过吕哲的恩惠,现在见吕哲和蔼可亲无不更加敬服。
  “外郡商贩能够进入南郡,你们也可以将南郡的商品贩售到其它郡县。”吕哲说到这眯起了眼睛:“那些从外面来的商贩我大体了解了一下,他们都是出财雇佣武士,或是自己本族的青壮组建的卫队。饶是这样还会有大量的商队在来南郡的途中被乱兵洗劫,能来到南郡也已经失去大部分商品。”
  有人迷惑,有人却已经猜出吕哲接下来要说什么。
  那些猜出吕哲要说什么的人,他们无不神情变得异常激动。
  现在的商旅无论局势是不是混乱出门行商都有随行的护卫,其规模一般是看携带货物的多寡。和平时期尚且是这样,更何况是混乱的时期?
  “你们之所以前来,想必是想询问关于郡内是否支持行商吧?”吕哲见他们一直点头,爽朗一笑:“我也正是要说这件事情。其它郡县的随行护卫都是出大量财帛聘请,南郡却是无需这样。我有一项提议,你们外出行商郡内可以向郡内的驻军请求派出军队随行卫护,这不用你们再出财货,若是随行军队有所死伤也不用你们支付抚恤,一切抚恤由本将来承担。算是回报你们对本将的支持。”
  听罢,几乎所有人都想高声欢呼。商旅聘请的护卫的用度一般都很大,有正规军随行护卫不但免去了额外的用度,正规军士的战斗力也不是那些护卫能比的,他们怎么会不高兴?
  一些想得更多的更是两眼冒出精光,他们太清楚这样的优势了,他们哪怕是有族人可以组建护卫队,但是那不过是民间的势力,而吕哲用正规军去作为护商的武装,那是表示谁动了商旅是在与南郡为敌,这个威慑力是民间的武装无法相比的。
  “同时。”吕哲笑呵呵地摆手让那些在接耳交谈的人先静一静,“本将还会给予你们制造非常多的方便。比如郡内的特产全权有偿的交由你们进行贩售,军队的随军商贩也只向郡内人士开放。”
  三大宗族之一的贾平很识相地站起来道:“郡主如此厚爱,我等感激零涕。”他环顾了一同前来的人一圈,恭恭敬敬地对吕哲行礼:“若有吩咐,万死不辞!”
  哦,喊“郡主”可不是那个皇族女子的“郡主”,现在的称呼就是吕哲是南郡之主,用这个年代的习惯尽量简称,也就只剩下“郡主”两个字了。
  吕哲的好处也不是白给,他果然说道:“你们派出的商队会去很多地方,也会在很多地方生根发展,我所需要的是你们刺探当地的情报。这个情报不是限于军事上的,还要将那里的风土人情详细记录书写,也要关注当地是不是有大才。”
  很多人的脑子里瞬间想到“细作”这两个字,他们还没有琢磨透包含的风险,那边吕哲又在继续往下说。
  “你们若是发现人才,将他带回来,昂或是向我举荐。要是真的有才能,本将会大大地奖赏你们。”吕哲笑了笑,停下来让他们思考一下,过了一会才道:“这个是自愿的行为,你们可以自由选择答不答应。若是不愿意,军队护卫商旅也不会改变。”
  派出军队保护商队是吕哲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那是在对本郡的商业进行扶持,也是在扩大对民间影响力,同时部队出去后也能得到锻炼用以培养一些带队的军官。
  还有另一层深意,那些随商贩出去的部队数量不会太多,哪怕其它郡县知道南郡的商贩随行保护的都是正规军,可能会有忌惮却不会受到太大的刺激。一旦这种小规模的部队来回运动成为常态,且只是纯粹的护卫商旅没有主动去威胁到任何人,那些武装只会慢慢觉得习以为常,吕哲正是想用这种小规模的部队麻痹其它郡县的武装,算是温水煮青蛙的一种策略。
  那些族长倒是魄力颇大当即答应,一些豪绅也是紧随其后同意,有的豪绅却是陷入犹豫。
  天下间没有平白无故而来的好处,吕哲那么做是想近一步的进行利益捆绑,这样一来能更加紧密地将南郡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人团结起来,而不是纯粹的用“势”进行压迫。
  不难想象,他们知道能从吕哲这里得到好处,想要背叛都会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立时就会考虑背叛是不是值得。利益的捆绑越紧密,他们背弃吕哲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也不会是出于不得已才进行配合,有了利益的牵扯他们会尽心尽力的去维护吕哲,毕竟吕哲的利益也就是他们的利益。
  派出军队保护南郡的商旅只是吕哲的第一步,他接下来还有很多步骤要做,最终会使南郡的原有势力完全接受,成为这个庞大团体的一部分。就像是和范增曾经说过的那样,只要他愿意的话,想要达到实际割据并难办到。
  除了对民间的利益捆绑之外,吕哲也在做军队的安排,他觉得是时候给予军队一些福利了,毕竟军队才是他生存下去的保障。
  对于军队的安排并不是多么复杂,吕哲不是在建造新城池吗?等待外城墙建立起来,他将会首先建造一批房舍,房舍会分为几个档次,然后无偿分配给军队的士卒。最普通的房舍将会赠送给士兵,立功的士兵增加档次,基层军官除了大一些的房舍之外还会分配仆人,更加高级的军官福利会相应的增加。
  依稀记得一句话,叫恒产者有恒心,大意就是人要有产业才会用那个决心去维护,只要士兵们得到房舍,那么他们在南郡就会有牵挂。
  吕哲还考虑到一点,由于军队中大部分是六国遗民出身,他们之中大部分已经失去亲人。他决定在攻下黔中郡治府之后就向全军公布分配房舍的消息,然后宣布攻打镡城的同时也会宣告会出财帛给想成家的士兵完成婚事,若是没有属意的女人也将会赠送女仆。有理由相信只要士兵们得知这些消息就会士气大振,由不得他们不奋力作战。
  女人的事情好解决,攻打黔中俘虏了相当多的百越女子和楚人女子,吕哲对于分配田亩却是有些踌躇,按照道理说分配田亩比女人合适得多了,只是他拿捏不准咸阳会有什么反应,分配房舍和女人虽然敏感并不违反秦律,可是田地的分配就真的太大逆不道了,这年头只有始皇帝才有权力对臣属进行土地封赏。
  那边吕哲在思考怎么分配军队的福利,番贤犹豫了有一会才有些小心翼翼地问:“不知主将要对商队入股多少?”
  入股?哦!早在西周时期其实就有股份的说法,现在番贤那么问并不使人惊讶。其实在战国时期的齐国,也就是管仲时期的齐国,国家对各个行业就有入股的行为,其中青楼的经营最为出名。
  吕哲觉得看是什么商品类别,干股从三成到六成是最合适的,不过他还是想问问他们的意见。
  众人见吕哲久久沉吟没有说话,几个人面面相觑之后,番贤又是小心翼翼问:“不知四成主将觉得合适吗?”
  吕哲对股份的归类比较详细,他索性也就开诚布公:“皮货之中,一些珍贵的皮毛。矿产之中,类如金银打造的首饰。这些都是由郡内提供原料你们加工……”
  细细的讲解一下,由于大部分的商品确实是由郡内来提供,这些东西又全然被吕哲所掌握,所占的股份比例高也属于正常。他们想反对也找不出理由,甚至觉得吕哲愿意提供原料,而不是他们出钱购买占了很大的便宜。一些开放购买的东西,吕哲提出所占的股份较少甚至不占股份,这也合情合理。
  一阵时间较长的商谈,确定大略意向之余,吕哲提议他们可以回去好好思考一下,同意的话也就择日签订契约。
  直至出了军帐,那些前来的族长、豪绅们还没有从兴奋中回过神来,他们十分庆幸今天自己能来,摸清吕哲的想法是一个,更加心喜的是吕哲能够有扶持本郡产业的心思,无不觉得投靠吕哲算是投靠对了。
  等待人都走完,吕哲又陷入沉思,他当然知道这样的合作方式从经济上来谈是族长和豪绅们占了大便宜,认真说起来那也是他不太懂经济,迫不得已想出来觉得是最好的方案了,无论有没有将利益最大化都有些无所谓。从很多方向来说不能只看经济方面,他所重视的是经济的合作所产生的政治效应。
  正思考着得失,吕哲似乎听见义兼在外面求见,从语气听上去好像很急?
  义兼进来之后,脸上表情也不知道是喜悦还是担忧,总之看去有点复杂,他行礼完就急急忙忙说:“禀告主将,南阳方向发现有一支三千余人的部队正在接近!”
  “唔!?”吕哲霍地站起来,“更详细的呢?”
  “鸿翎急使还在路上,职是从烽火先行得知。”义兼犹豫了一下,“既是从南阳郡的方向前来,该是……”
  “是咸阳有所反应了!”吕哲替义兼说出来,他表情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等了快三个月,总算要等来结果!”
  是的,已经等三个月了,是继续效力于秦国,还是执行割据乃至于直接反叛,终于是把咸阳的人等来了!
第0166章
咸阳来人
  “三千多人?”吕哲下意识的思考:“应该不是要处置我才对,若是想要押解我回咸阳,那我要是不敢反抗少则十来人或是一道圣旨也就足够,我要是反抗也不会只是来三千人。”
  多想无益,只要人到了也就知道会是什么消息。
  吕哲笑吟吟地看着神情不安的义兼,大概能摸清楚义兼现在的心态,无非就是患得患失中还有一些害怕。
  义兼之前不过是一名五百主,在秦军中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中下层军官。若是按照正常的升迁,他除非是遇到天赐的良机,不然需要经过很漫长的功劳累积才会升职。而现在呢?他只不过是追随吕哲不到三个月而已,已经是一名军侯。患得患失也大部分出自于此,人得到了总是会害怕再次失去,不是吗?
  其实很多正统秦军出身的人在知道吕哲有割据的嫌疑之后还愿意追随有着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南征军并不是秦国重视的部队,其二是他们也是混的不尽如意才会被调过来。
  说秦国不是很重视南征军并不是胡说,他们可是十分清楚在备战期间南征军一直处于缺粮缺兵的窘境。所谓的南征军根本就是一支南疆难民团,不难会让被临时抽调过来的军人们以为自己被放弃了。
  在这种心态下,自觉没有前途的军人们心灰意冷在所难免,他们之中又大部分互相不认识,毕竟是临时抽调成军的。一连串的事件下不熟悉也就会心有顾忌无法结成团伙,才会让吕哲有机会慢慢来培养自己的威望,成为这个集体的中心。
  一校秦军中,现在只要还是活着的基本已经被提拔为军官,以前是小兵现在起码也是一个屯长。可以说,很多人已经得到曾经梦寐以求的职位。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原因,例如苏烈之所以愿意跟随就是因为想要将重步兵发扬壮大,梅鋗、季布是楚人出身对秦国没有什么归属感,等等的原因造成现在的一切。
  吕哲麾下的人出身于正统秦军的数量十分稀少,大部分都是出自六国遗民,他们是最希望吕哲执行自立的人,一直以来以燕彼为首的一些人也在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断的努力着。
  如果有爪牙这种说法,那么燕彼绝对能算一个,他也是吕哲用起来毫无顾忌的人之一,因此哪怕犯错吕哲都会用最大的耐心去处理。
  直白点换种说法,一些吕哲试探后不愿意追随的人已经被囚禁或者杀掉,形成现在局面也就理所当然。
  “命当地驻军在邔县拦下那支部队。”吕哲说完很严肃的地看着义兼,像是在警告:“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你懂吗?”
  义兼愣了一下,额头瞬间冒出冷汗,他心想:“是啊,已经做出选择了,为了保留目前得到的一切,为了有更好的前程,再患得患失做什么?主将已经派人前去接家人,那也就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想罢终于稳定心神,所谓富贵险中求,随即拱手大声应:“嘿!”
  吕哲这才笑了:“下去做事罢!”
  义兼再次行礼才退下。
  吕哲能想象的出来,像义兼这种心态的人一定还有许多。说到底这些正统秦军出身的军人太了解秦国了,越是了解也就越显得心虚,哪怕只是稍微想要割据就会觉得心惊,他觉得想要扭转这种心态只有取得对秦国作战的一次关键性胜利,哪怕只是一次大胜就能改变他们畏惧的心态。
  历史上的叛军不就是因为“巨鹿之战”的胜利才变得有信心灭掉秦国吗?在此之前无论哪一支叛军都只是想要形成割据,想都不敢想要灭掉秦国。
  “我现在想这些做什么呢?该准备的已经准备,现在只看咸阳来人的态度了!”吕哲想着站起来,他步出帐篷向不远处的卫瀚招手:“传令,集结江陵的所有重步兵、藤甲兵、跳荡兵,再调来两万戈矛兵、五千长矛手、五千弓弩手向鄢县集结待命。”
  卫瀚听得脸上呈现惊讶,心想,“怎么突然集结大军?”,表现却是一点都不慢,应命之后快步跑去传令。
  江陵现在的重步兵只有两千,藤甲兵倒是足有一万,跳荡兵数量也有五千,这些士兵近段时间一直集中起来被吕哲亲自监督操练,余下的已经被调入黔中郡作战。而两万戈矛兵、五千长矛手、五千弓弩手则是分布在其余的县,所以才是向鄢县方向集结。
  在没有得知咸阳来人是什么目的之前,吕哲是不会允许他们深入南郡地界的,他会在南郡与南阳郡交界处的邔县先探明来意,随后才会进行下一步动作。
  点兵的“呜呜呜”号角声在响彻,吕哲让翼枷和猛三帮忙穿戴甲具走出来时,五百亲兵武士已经在帐外的走道等候。
  他们来到校场一眼看去时这里已经是旌旗林立,士兵们在军官的约束下排列成队在安静等候。
  旌旗如林、甲士如雨,这种场面看上去会使人变得热血沸腾,吕哲哪怕是看得多了也不免一阵振奋。他翻身爬上猛三牵过来的战马,注视一眼全部看向自己的士兵们,大手一挥:“行军方向鄢县——出发!”
  浩大的“嘿!”突然爆发出来,命令传递下去士卒们连续爆发出三声“嘿!”,天地间回荡着余音,倒是一副兵强马壮的模样。
  江陵快马到鄢县需要跑四个时辰,步兵徒步却是需要走上整整的两天,吕哲也才会让义兼点燃狼烟,一处又一处的用烟柱通知邔县的驻军将南阳来的那些人拦下。
  借此机会,吕哲行军途中倒也能好好看看南郡的发展,一路过去时能看见大量的民玞正在搭建即将灌注泥浆的木排版和架子,部分城墙段已经灌注完毕在等待凝固,期间又路过已经建造完毕投入使用的兵堡。
  “按照这个速度,大概两个月后新城池的外城墙就会被建立完毕……”吕哲又看向正在搭建空中水渠的工地,“城内也是需要建造沉井存水,一些地下排污系统也要开始实施建造。要是这套水利施舍完成,用水系统也会十分发达。”
  新城池的城墙可是会高达十八米,要是算上城墙上的箭塔最高的高度更是会达到二十五米,而这样的城墙已经规划建立五道!
  说起了可能会很有违和感,吕哲对这座城池的建筑已经有自己的打算,他的打算是按照现代的规划进行道路布置,使城内的交通尽量简约和通畅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