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716

  吕哲在班胜之礼上已经对五百主以下的将士进行赏赐,五百主、军侯、统领的赏赐并没有当众宣布。
  一群人走到样品屋的阳台,他们看着前方在狂欢的黔首们,除了季布和义兼之外的所有人都脸上带笑。
  “郡主该不会这么小气吧?”季布刚刚说那些话的用意是想展现自己与吕哲的感情,没想到做得有些适得其反,他心里有些不太确定想:“真的是生气了?”
  憋了许久的义兼频繁看向吕哲,很想问衡山郡之役自己在什么地方做错了。
  注意到义兼的目光,吕哲“呵呵”笑了两声表示心情不错,这才道:“南郡目前有士卒十九万。”这句话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过来,“经过四个月的努力,郡内的兵器坊渐渐恢复生产,我们也新练了几个兵种。”
  义兼下意识地向前走两步,想要离吕哲更近一些。
  “十九万啊,是南郡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人口了。”吕哲有那么点感叹:“若不是军中士卒大多出自六国人士,那对南郡的民生该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娩杓拱手行礼:“郡内口众一百三十三万,近期又迁移来大约三十万的移民,按照这个趋势为南郡增添五十万人该不是问题。”
  燕彼不甘示弱地致意:“长沙郡的吴芮被我郡控制住军械来源的途径,事情进展顺利……”
  吕哲抬手打算燕彼的话,对长沙郡的软性入侵才刚开始,他不想听到那些没影子的事情。
  共尉看一眼恭敬退下的燕彼,这才沉声道:“我军对黔中郡的攻掠,口众捕捉数量有三十四万。”
  自古以来奴隶这一类从来都不会算在户籍的人口里面,吕哲经历几战的俘虏都能算是奴隶,算上那些新迁过来的遗民南郡目前的人口数量是一百六十万。
  “一年之内,南郡的人口应该到达两百万的数量。”由于吕哲的操作,南郡现在逐渐在开发轻工业,有足够的劳力比什么都重要:“军队也会扩军到二十三万。”
  现场这些人基本都是统军的将领,没有什么比听到军队扩编更能让他们高兴的事情了。
  “依照辅兵与战兵的比例,到时候战兵的数量也该进行扩充,初步会扩充到十万战兵。”吕哲见将领们听得入神,暗自点头,过了一会才继续说:“我对黔中郡和衡山郡的战役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只是忧虑于将士们没有累积实战的经验打不了硬仗。”
  听到衡山郡之役没有什么差错义兼心里舒了口气,然后用更加不解的目光看着吕哲。
  “战兵是战兵,辅兵是辅兵。新出现的兵种很多将校不知道该怎么指挥,这是我的过错。”吕哲对着义兼笑了笑,看见义兼露出恍然的表情,“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会亲自向你们解说新兵种的特性、战法,有必要的话也会举行几次演戏。”
  演戏对于现在的军队并不是没有过,各国在训练部队的时候经常会选择针对性的对抗,而他们的演戏除了兵器换成没有多少杀伤力的替代物,打起来可真的跟对阵差不多,经常会出现士兵死亡的情况。
  季布嘴唇张了张,最后忍住没说话。
  看见小动作的吕哲撇一眼欲言又止的季布,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骆摇问:“你在黔中郡拉拢了多少部落?”
第0185章
再次出兵的可能性
  南郡的十九万大军中有作战经验的着实不多,除开与百越的几战、黔中郡的两战、衡山郡一役之外,平定南郡的作战基本是小规模的捕杀性质。
  先前的七万战兵基本是改编自平原战役幸存的六国遗民,他们后面有将近四万人被选择入侵黔中郡,一万人则是进入衡山郡进行报复之战,其中的两万一直是待在江陵作为戍卫部队进行枯燥的操练。
  咸阳派来的一万援军战力怎么样还不清楚,不过吕哲亲自查看后发现这支秦军与之在阳周县看到的秦军别无二致,该是一支征召性质的部队。
  秦国的征召部队并不是一线常备军,他们是由大多数老兵组成的一支队伍,战斗力在秦国算是二流。
  在秦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不是戍卫咸阳的京军,更加不可能是各县的郡县兵,而是边疆的边军。
  大概三十万边军是秦国军队中精锐中的精锐,而这些部队有大概十五万在北疆军序列,余下的是被安排驻扎在雁门郡、代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这些北方的边郡。
  北疆军之前被扩充到三十万,而后面又被抽调出十万到了太原郡交界处待命,现在的构成是以十万的边军和十万的征召兵为主。
  按照吕哲的看法,现下的军队战斗力基本可以分为几个档次,秦边军是第一等,咸阳戍卫军是第二等,秦征召军也是第二等的序列,而建制完全缺乏实战经验的南郡战兵是第三等,各郡的贵族武装是第四等,乱糟糟没有建制的乱军是第五等。
  当然,这样的计算有些粗糙,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与否是要看军心士气和后勤补给,第一等的秦边军缺乏粮秣或者什么事情影响而变得士气低落战斗力降低,乱军也可能因为粮秣充足和个别意外而变得士气高涨战斗力倍升。
  国无恒强国,军无久强军,青史篇章罢了。谁又能想得到一统六国的秦军会在一帮贵族和暴民组成的连三流都算不上的军队抗击之下被埋葬成了历史呢?
  南郡目前不缺人、亦不缺财帛、也不缺粮,这正是练出精锐之师三个最大的前提,吕哲所需要的是寻找出合适的战场,然后将部队投入进去,用战友或者敌人的死亡和鲜血去锻炼出一支强军。
  当然,甲具和兵器尽管已经在加紧制造,可是毕竟时间不长,军队的甲具和兵器依然没有齐配,因此分批出战也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经过三个月的紧急制造,动员了全军大约五十万人配合下,藤甲的数量该有二十三万三千具,皮甲是两万两千件,重甲却只有可怜的两千五百具,一般是出战的士卒才会有配置,留在江陵的战兵根本就还没有分配。
  藤甲的制作有几个流程,编制藤甲是最简单的工序,老幼和妇女就能将这个活干的很好,麻烦的是煮练和等待干燥。编制一套藤甲所需的时间是五天,煮练和等待干燥因为有新的烘干技术则只需要半个月左右,在官府的指派分工下,十数万人每二十天就能造出大约八万件左右的藤甲。囤积到二十万具藤甲的时候,吕哲觉得数量已经足够,才下令停止编制藤甲改为编制滕盾。命令传达到各县时又多出了三万具,因此最终定格在二十三万具藤甲的数字。
  皮甲的用时反则长一些,毕竟需要处理皮毛和裁剪缝制,皮甲的工序也要比藤甲多出许多,因此南郡内的三十余万老幼和妇女忙活了将近三个月也才制作出两万三千件罢了。
  重甲的技术含量和制作工序比之皮甲、藤甲的要高非常多,这已经不是有人就能造出来的时候了,南郡境内的各个“越城”要承担很繁重的兵器制造,只能抽出少部分的人手来制作重甲,因此这种防具的数量是最少的。
  完全地为军队配置甲具和兵器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列装的数量只有十三万,这也是南郡每次出动军队总是控制在五万以下的原因。
  说起来可能比较简单,可是其中的统筹和分配却没有那么简单,那是吕哲用南郡本来就有的官府进行协调,充分动用和分配人力做出来的事情。
  南郡现在除了没有类似咸阳的三公九卿等行政部门,在某些方向来说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国家”,而国家一旦想要专心做什么事情,那个效率是相当之快速和恐怖的。
  说到行政部门,吕哲一直没有设立相应的部门,会这样是没有相应“大义”,不过各个方面倒是有相应的人手在专门负责,所缺的就是一个“名分”。不过,两套行政体系的框架已经逐步的建立起来。
  战争方面,季布、义兼、徐志、武梁、苏烈、梅鋗、赵显、雕定是领兵的将领。
  内政方面,共尉、昆川、娩杓、燕彼、郑君、郑浩为主导,各县旧有的官府和一些新近提拔的才俊为辅助。
  哦,两个郑氏的人就是夷陵之乱中的那个郑氏,他们后面在江陵之战中臣服,郑君是郑氏的族长,郑浩则是其嫡子。
  吕哲作为南郡之主注定是操作人,他也已经适应这样的角色。
  十九万大军中的战兵,能够分批出战的部队需要严格的进行控制,吕哲做的安排是第一批两万战兵和三万辅兵进入黔中郡,派出相应的将领再将五万的部队进行分批,而后先行扫除临沅附近深山老林里那些不臣服的百越部落。
  骆摇是越人,这个越人可不是百越,而是曾经越国的后裔。不过,越人和百越经过几百年的混居生活之后,在外人看起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黔中郡的平原地带基本已经被清扫一空,入侵的南郡军队对居住在深山老林的百越部落却是受于时间的制约没法攻打,因此骆摇也就有了立功的机会。
  骆摇与百越部落的接触并没有多么地荡气回肠或者充满了神奇的故事,其过程往往是派人带着礼物到达某一个部落,直来直去的询问意见。愿意与黔中郡新的主人建立良好关系,百越部落只需要拿出土特产作为回礼。不愿意的百越部落则会按照野蛮的程度来杀掉使者,或是砍掉身体的某些部位让其滚回去。这个交涉过程不存在灰色地带,必需给出为敌为友的答案。
  百越送出回礼的部落,他们等待使者第二次来临会检查带了多少礼物,认为礼物贵重将会郑重地举行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仪式,杀掉某种牲畜向神祷告,大概就是接受礼物并告诉神与谁成为朋友了。
  使者回去后会带着第三批的礼物到来,而这个时候还是看礼物的贵重与否,该部落的族长将挑选出与礼物价值相等的部落战士,让这些战士跟随使者离开。
  深深熟悉这一套的骆摇应对起来没有什么难度,短短的半个月内就摸清有多少部落是和善的,有多少部落应该防备或者出兵灭绝的。
  “苏烈目前还统帅一万战兵和三万辅兵坐镇黔中。”吕哲看着骆摇:“我需要你的答案。若是出兵扫除临沅附近不臣服的部落,臣服的部落能提供多少兵力?”
  骆摇深深地一礼:“能出动五千部落勇士。”
  吕哲又问:“不臣服的部落,他们的兵力有多少?”
  “部落有大有小,少则数百多则几千。”骆摇保持行礼的姿势:“他们之中缺乏有威望的人将所有部落整合出来。”
  吕哲明白了:“那么就是说,先期我军可以一个一个的剿灭,等待他们受到威胁不得不团结才会有部落联合?”
  “是这样。”骆摇又说:“看我军剿杀的速度,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那时候不臣服的部落将会联合。”
  深山老林作战啊,那是与南郡剿杀乱军截然不同的情况了,南郡归于秦国治理已经上百年,大部分环境在很多地方与中原的区别已经不是太大,因此从中原来的人很少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是进入黔中郡又不一样了。
  黔中郡一役,进入五万部队,除了在战场上出现的伤亡之外,损失的士卒大多数就是因为水土不服,吕哲看报告时对这一现象十分的关注,目前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解决。
  “江陵有八千余百越人已经改编成军,他们是上次会战投降了的百越人,其中以瓯越居多。”吕哲看了看在场的将领们,“这一次我打算向黔中郡投入一万战兵、两万两千辅兵,将八千余百越军也纳入派遣军的序列。与在黔中郡的驻军相合,总兵力五万作为这次作战的兵力。你们写一份报告给我,我将视你们的书写来决定谁是出战人选。”
  骆摇精神一振,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吕哲:“郡主,职麾下有三千族兵和七千余百越勇士。”
  “这一次作战将以分散形式分别的剿杀不臣服部落。”吕哲看了骆摇有一会,缓声道:“这一次,你可以统领麾下的本部族兵。”
  “职明白!”骆摇再清楚不过了:“此役之后,职麾下的族兵和百越人任由郡主安排。”
  其余将领羡慕地看向骆摇,吕哲那么说的意思十分清晰,这一战是有骆摇的份了。
  打散再改编,这是吕哲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可不会允许单一的部族成为一军,搞出各个将领私兵性质的军队出来。
第0186章
财帛正确的运用方式
  回转江陵,吕哲回到住处还没来得及举起茶杯,燕彼却是走了进来:“郡主,您先前派出的人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话说的没头没尾,吕哲听得有些迷惑了。
  前前后后被从南郡派往各地的人十分多,他们一部分是派回关中接触赵高、徐岩、蒙毅的小吏,一些是派往泗水郡、东海郡、会稽郡邀请人的军士,更多的是派去各郡作为细作的探子。
  “哪里的人回来了?”吕哲饮了一口凉了的茶水随手放下茶杯,话音刚落翼秀竟是从内帐钻出来走过来拿着茶水又走回内帐。
  这下轮到燕彼发愣了,很奇怪那个姑娘怎么会在郡主的帐中,而似乎吕哲对这一幕早就习以为常?
  “我去长沙郡不过才一个月,郡主是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位小娘?”燕彼忍住心中的好奇,定了定心神道:“是安陆那边的驻军派人回报,说是您派往泗水郡的军士保护一个叫曹参的人已经抵达安陆。”
  “曹参?”吕哲霍地站起来:“细细讲来。”
  安陆回报的信息有些简短,只是说明不负众望抵达泗水很快找到沛县,现下回来复命。
  从那么简短的信息无法了解经过,吕哲急忙呼唤翼枷进来,吩咐道:“你亲自带着人速速前往安陆,将从泗水回来的人带来江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