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716

  翼枷拱手应:“嘿!”
  曹参是萧何的左右手,在沛县是一名狱掾,在当地有些许的名望,派去泗水的人能将曹参带回来,至少是说明他们确实是找到人了。
  南郡已经归属吕哲所有,整个郡的政务一直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要是能将萧何诱拐过来南郡,那么萧何将会是一个管理民政的最佳人选。
  大概两个月前吕哲派往泗水的军士有一百五十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回来二十人只带了一个曹参,看来里面是有一些故事的。
  江陵到安陆可是有两百多里的路程,快马前去也需要一整天,将曹参带来江陵又是一天,吕哲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燕彼见吕哲脸色一变再变,欣喜和期待居多,试探性地问:“那个曹参很出名吗?”
  “出名?”吕哲诧异道:“这人有一些勇力,做事亦是一丝不苟,在沛县充当狱掾,算是小有名气吧。”
  燕彼脸上赔笑,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当今天下有勇力的人不少,南郡之中武力不凡的也不在少数,他们在军中的职位却是不高,大多是任百将和五百主的居多。
  燕彼十分清楚秦军的理念,武勇在秦军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士,很难能够成为大将,秦军讲求的是集体性和纪律性,作战时个人武勇的作用非常低。
  实际上,正规军对武勇还真的不是那么看重,只有那种没有纪律性的乌合之众才需要勇将来立为标杆,用武勇去提升军队的士气。
  南郡的军队追求的目标与秦军别无二致,都是讲求战时的集体性,燕彼不认为吕哲是因为得到一个猛将而开心。
  “记得我和你说过在阳周县的遭遇吧?”吕哲脸上的期待根本无法掩饰。
  “是那个叫萧何的沛县县丞吗?”燕彼眼神闪烁了一下,他不止一次听见吕哲推崇那个叫萧何的人他的后勤组织能力,内心里感到很强的危机感。
  “就是他!”吕哲下意识地挥了一下右臂:“现在南郡的政务非常多,军队的后勤亦是需要专门的人才来协调。包括军队的作战、后勤、政务、外交……需要关注的事情太多了,我的心力已经略显不足。”
  见吕哲寻找萧何是有意委以重任,燕彼真的无法淡定了。
  南郡目前负责民政的没几个人,而恰恰燕彼也是其中之一,现在吕哲有意思整肃出更加规范的部门,这是一件大事。要是从中提拔一人作为主官倒也没什么,可是吕哲很明显是想委托于一个新来的人,那怎么可以?
  “郡主,职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不管是什么心态,燕彼见吕哲示意,干涩着声线:“您的麾下都是随您起于微末,或许没有过人的才干,但是个个是尽心尽力。若是一个外来者只是出于您的期望,寸功未立就得高位,恐怕……”
  怎么可能呢!吕哲太清楚手下这帮人的心态了,才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凡事讲的就是一个过犹不及,萧何一来就委以高位不但南郡的旧人不服,乃至于萧何都会被吓得打退堂鼓。
  “你们很不错。”表了一个态度,吕哲目光变得深邃:“追随我的人,每一个我都会善用、重用。”
  “是的,以现在的态势,南郡内部以稳中为主。”燕彼觉得自己尽到了责任又达到想要的目的:“您是一个英明的人,我们深知这一点。”
  “呵呵。”英明吗?可能未必吧。吕哲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就是懂得让利而已,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各式各样的目标和梦想在活着,给予他们应得的待遇就能聚拢一群人为之效命,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该提醒的说完,燕彼本想告退,想到什么似得,先行一礼,而后道:“南郡现在口众一百六十万,有五十余万正在建造工事、新城池、水利,有将近四十万被您协调在制作甲具等物,十三个‘越城’又在紧急锻造兵器。”
  几乎能用到的人力都在被利用,不过由于是有偿劳动这财帛也是“哗啦啦”地流出去,虽说这样就可以避免徭役形式的民不堪负,财帛的运用吕哲从不吝啬,估计这也是为什么能这么快站稳脚跟的原因。
  “嗯?”吕哲引起为傲的就是充分将南郡的民力整合利用,有些没明白燕彼说那些是想提醒什么。
  “黔中郡的临沅周近有田亩将近十八万倾,这是已经被开发‘熟’的土地,它们现在算是您私下的产业。”燕彼想了想:“南郡在册的田亩有二十三万倾,其中有六万倾也能算是您的产业。”
  本来南郡的田亩还会有更多,可是为了给新城池让地只新开发三千多顷。其它县的一些官署土地是交给屯田兵在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田亩还会有更多。
  现下的一亩年产大概是三石左右的粮食,一倾则有百亩,燕彼想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没有天灾人祸和操作得当的话,吕哲在未来是不会缺粮了。
  吕哲颔首:“娩杓已经调出二十万石的粮食,等待三川郡那边的人过来会作为南郡今年的赋税上缴咸阳。”
  二十万石并不算多,燕彼在意的不是这个,他的口气有点委婉:“南郡的各项建设需要用到的劳力太多了,矿产的出产‘金’您不准动用,作战缴获的财帛您大部分赏赐下去,现下可动用的财帛……”
  与百越的几战,由于百越抢夺民间和官府,掠夺的财帛等物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南郡军队几次与百越的作战前前后后的缴获数量非常庞大。吕哲对于军队和民间的让利其实并不算多,哪怕是除去赏赐的份额,目前府库尚有七万镒金、一百三十余万的半两,这在当时已经是巨量财帛了,要知道整个秦国一年从民间得到的财帛也才两百万镒不到。
  南郡的行政构造也没有多么复杂,新开采的矿产是归于吕哲所有,兵器和甲胄只需要付工钱给匠师就足够了,没花多少钱财。
  民间的宗族和豪绅也有矿产和锻造坊,不过他们的贩售是需要缴税的,这一类是南郡税金的大部分来源。军队采购的数量越多,他们支付的税金就越多。吕哲主政南郡差不多有六个月,郡内冒出大量的作坊,它们也是为南郡提供赋税的主力军。也算是经济里的一个良性的循环。
  除此之外,由于南郡民间的富庶,外郡的大量商贾涌入,它们又为南郡提供了大量的税金,现阶段而言南郡算是收支平衡的状态,并没有财政赤字的情况出现。
  其实现下最使政府有利的是军队不需要军饷,与之官吏一样只需要给予俸禄——粮食。因此政府需要用到的财帛并不多,最重要的依然是粮秣而不是财帛。
  “您目前所选择的道路需要依靠大量的财帛支撑。”燕彼还是将话讲明白了:“仅是南郡一郡,您经营半年支出的财帛就有三十余万镒。接下来您又要开发黔中郡,财帛够吗?”
  吕哲从中听出了一些什么,燕彼不是在说财帛的多寡,是在建议利用这些财帛。
  “现下各郡都在战乱,民间粮食数量不足,有财帛也买不到粮食。”吕哲很清楚这个现状。
  “这一次前去长沙郡,我私下贿赂了吴芮的将领。”燕彼含义颇深:“您常说的,财帛存于府库不过是一堆金属。”
  原来是要说这个,吕哲“呵呵呵”笑了起来,他考究地看着燕彼:“这么说来,你是想负责‘纵横’了?”
  纵横应该说整句,也就是合纵连横,在现下它就是外交。
  燕彼前一段时间主持内政犯了过错,按照现在既定的规则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参与内政了。他前去长沙郡的经历有许多,觉得这是一条自己能够应付下来的差事。再则,他大概领悟吕哲对长沙郡的攻略了,要是能依靠纵横取得长沙郡,那将会立下一个天大的功劳,那时谁都无法撼动他在吕哲心中的地位。
第0187章
不读诗,无以言
  还没有等来泗水郡的人,郑君却是找到吕哲。
  原来项氏的使节团找到了郑氏,请求郑君引荐吕哲,郑氏思前想后决定先探一下口风,郑君也就借着公务的便利行事了。
  郑氏一族投靠吕哲已经四月有余,族中子弟在南郡多有任职,不过那些都是没有名堂的职位,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官职。
  南郡很多办事的人都带着奇奇怪怪的名字,例如军中统领五千人的职位就叫什么统领,主政民事的叫什么统协。
  郑君目前就是一个统协,那还是因为他熟悉商事,吕哲也就给了个商佐的名号,专门在郡内管理买卖的事情。
  南郡商事十分繁荣,其实不繁荣才有鬼了,毕竟现在的南方除了南郡哪个郡不是战乱遍地,商人有着避害趋利的天性,哪里即安定又有利益就往哪跑。
  吕哲对郡内鼓励的事情非常多,凡是有利于发展的都会进行鼓励,像是织布业就因为军队大量的采购而盛行,郡内种麻的土地不多就有人敢于结伙前往各郡进行收购布匹、麻,一伙跑到蜀郡的人甚至还带回一匹叫蜀锦的东西。
  蜀锦起源于战国时代,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等特性。
  一批蜀锦在现如今价值的从三十镒金到五十镒金不等,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而似乎蜀锦还不是想买就能够买得到,一般是直接进宫咸阳,流入民间的数量少之又少。
  一镒金现在能做什么呢?可以买大概五百石的粮食,一百匹左右的麻布,大约三十名的奴隶。当然,那是战乱还没有开始之前的价格,战乱爆发后粮食的布匹的价值翻了几倍,奴隶的价格却是一直在降低,现在一镒金在牙市可以购买到五十个奴隶。
  带回蜀锦的商贾想要将蜀锦献给吕哲,郑君正是拿着这个借口过来。
  吕哲看到蜀锦的时候没有惊讶,比之更加绚丽的东西他见得多了,若是带来的是棉衣他还会惊讶一下。
  蜀锦不就是丝绸的一种嘛,这玩意在现代的商场里多得是。
  吕哲淡然的眼神和不屑一顾的表情让郑君将想要说的话给咽回肚子。
  这批蜀锦约是有三丈长,颜色以红色为主,上面绣制了大量花的图案,吕哲觉得这样的丝绸根本就不适合男士,他喊出翼秀随意说了一句“做几件衣服穿”,而后旁边的翼枷激动得脸色都红了。
  价值起码有三十镒金的宝贝啊,这说送就送了,弄得郑君情不自禁地盯着脸颊红润的翼秀猛看,看了一会略有些后知后觉地站起来对着即将走回内帐的翼秀行礼。
  翼秀自是无法用后脑勺看见郑君行礼的,她抱着蜀锦踩着小碎步也就走进内帐。
  “有什么事。”吕哲举起茶杯抿了一口,“说吧。”
  茶是炒茶,喝上去有点像乌龙茶,不过绝对不是乌龙茶,其实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可能是工艺上有些错误,喝上去有些苦却没有回甘,由于泡出来是红色的液体,因此也就叫红茶了。它是吕哲喝不惯现下的煮茶,让茶商实验炒制一下,没想到还真的实验出来了。
  郑君的心情莫名地有点低落,呐呐道:“会稽项氏派人求见。”
  本来应该是激动、骄傲、自豪的话用这种声线说出来实在太没意思了。
  似乎是愣了一下,吕哲径直问:“人呢?”
  必需要有心情低落的理由啊!作为南郡之主,一直单身的吕哲不知道有多少人眼巴巴盯着,族中有待嫁的闺女哪个都在做着同一个美梦,只是吕哲一直没怎么宴请,别人有宴请也只是派亲信前去应付,想要推荐族中待嫁小娘都没有机会。
  这年头吃的东西除了煮还是煮,炒菜还是宋朝时才出现的,这样的宴会一没有美食,二吕哲不懂歌舞的情操,他又不用特意地去巴结谁,人来巴结他还差不多,去了只感觉无聊。
  翼秀经常出没于吕哲军帐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少,不过他们一直以为是个侍女之类的角色,直至刚才看见吕哲将蜀锦作为礼物郑君才意识到没这么简单。
  调整一下心情,郑君道:“人在江陵,随时等候郡主的召唤。”
  看一下自己写的日程表,吕哲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做一个移民到黔中郡临沅县的计划,他想了想:“将他们找来吧。”
  项氏在会稽起兵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南郡,吕哲十分好奇项氏派人是想干什么,不过总不会是要追究杀了范增的事,若是要追究杀人根本不会派人前来。
  郑君当然不会亲自去传达,他见吕哲一脸的沉思也就安静地坐着,茶水也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
  华夏是一个喜欢饮茶的民族,不过千万不要误会一件事情,比如说炒茶一出现就风靡什么的,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喜欢喜欢炒茶,他们之所以喜欢饮茶不是茶有多么好喝,而是那一套看似风雅能彰显地位的煮茶过程。
  在秦时,茶其实并不能完全是饮品,它是一味药,通常被用来作为药引子,只有个别的高贵人家才知晓喝茶有益身体,养成喝茶的习惯。所以呢,身份要是不够的话,一定会奇怪为什么没病要喝药。
  大概也就两刻钟的时间吧?帐外的猛三进来禀告,说是人带到了。
  走进帐内的只有曹咎和项辩,他们的兵器早被收走,两人身上的黑色麻衣被换成了土黄色腰间系着玉带的宽松连衣裙,走起路来由于两人手臂摆动长袖会一抚一抚,看去倒是有那么点飘逸的样子。现在人们把它称作连歇,后世把这个叫汉服。
  楚人尚黄,秦人尚黑,燕人尚绿,赵人尚紫,齐人尚白,魏人尚红,韩人尚蓝。当然,这个“尚”什么颜色跟五德循环一点毛关系都没有。哦,五德循环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水、火、木、金、土的相乘相克,直至被一帮文人败类为了表示造反有理才被用来表示朝代更替是顺应天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