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716

  据吕哲所知,中原军团由于仓促新建,物资显得很匮乏。他原以为徐岩会以长辈的身份索要粮食以解燃眉之需,没想到徐岩到了三川郡之后别说没有要物资,甚至连信都没有来一封,那就更别谈派人来联系感情了。
  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由不得吕哲不感到紧张,他从中看到了危险,因此动作才会越来越大,本不该大肆与南方各郡叛逆接触的禁忌也抛在一边。
  三十万大军出征的物资不是少数,秦国准备了四个月也还没有准备妥当。徐岩初到三川郡,也要有时间来了解诸多事务,对中原军团的整编包括操练也需要时间。这个过程不会短,大概需要至少半年。
  在赵高的运作下,始皇帝的第十八子胡亥成了中原军团的监军,相应的蒙毅也不甘示弱为扶苏运作到一个北疆军团的监军之职。
  北疆军团现下的职责是防御阴山区域的北方胡人,另外就是阻挡黄河沿岸诸多草原狄人向南迁移。二十万不到的军队要防御长达近千里的边疆,若是蒙毅没有得到筑城之法那根本就是一个玩笑。
  靠着林立的堡垒,蒙毅依靠二十万的兵力不但阻止草原胡人的南下,还将布防线缓缓地推进,去年到现在北疆军团一度推进到南原边缘(现代的库布齐沙漠),可惜的是后勤线被草原胡人频繁袭扰,物资补充困难被迫又向后退了一段距离。
  哪位公子成了哪支军团的监军本不关吕哲什么事情,可是今年中原军团没有动作的理由之一是监军未到,所以没关系也成了有关系。
  赵高写来信件将吕哲骂了一通,说是身为小辈不知礼数,长辈不开口竟然就不懂的孝敬了,让吕哲派人与徐氏家主联系感情,该有的礼物也赶紧备上。这是在提点啊,万万不能现在撕破脸面,哪怕是虚情假意也罢,该做的还是要做。
  同时,胡亥的老师是赵高,吕哲是赵高未来的女婿,这是一层关乎到吕哲未来命运的关系。赵高暗示吕哲应该懂得审时度势,一定要把胡亥给伺候开心了,胡亥开心了那么吕哲在南郡的所作所为还有的回转。
  有点复杂了啊!中原军团在明年秋季之前不会发兵,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至于出兵攻打谁那就还没有定数了,有可能是向东征讨叛逆,也有可能是南下横扫不臣。
  赵高不止一次暗示了,吕哲要是没有反叛之心,身为臣子就该赶紧去咸阳。然而吕哲敢去吗?不敢啊!
  唯一让吕哲有些迷惑不解的是什么呢?是赵高明知道始皇帝的态度竟然还愿意将女儿下嫁,也正是这样才让吕哲举棋不定。
  说句实在话,吕哲一直认为秦国这艘船快沉了,做起事情来才那么不思考后果,然而最近观察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始皇帝隐忍不发,无论六国贵族和叛贼蹦跶得多么嚣张都是步步为营地在部署平叛,这远比一地乱就派一军前去平叛要高明无数倍。
  南郡比起中原来又不是那么重要,秦国才觉得吕哲在南郡蹦不了太高没有着急收拾,事实上吕哲也没蹦跶,而是在做南方军团该做的事情,与百越人不断征战,也是这样有些人想说几句好话才有理由。
  始皇帝不是一个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皇帝,他不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更改自己行事的意志。或许,他早就想好南郡应该怎么处置,诱导赵高嫁女不过是整个部署的一个小手段?
  隐隐约约觉得不妙的吕哲也开始了自己的部署,首先做的就是将衡山郡控制在手中,形成一个可攻可守的态势。
  而后,吕哲又将靠近巴郡、汉中郡、南阳郡的平民有计划的往南方移动,上述三个地区的兵堡数量一加再加。会这么做怕的就是秦军打着平叛中原的幌子攻击南郡,要是没一个准备,秦军到来之时就是南郡北方溃烂的开始。
  心里恐惧之下,原本要两三年才能收获果实的长沙郡提前依靠强势逼迫达到目的,吕哲更是付出重大代价拉拢了庐江郡的桓楚。对长沙郡的处理留下了后患,吴芮现在是逼不得已的屈从,日后肯定是要出乱子。一些混不下去的武装首领进入南郡也是众多的隐患。这些苦果吕哲吃了下去,一个处理不当内部就会遭受重创。
  今天蒯通来找,吕哲多么希望蒯通是来对大战略提出一些意见,可惜的是多想了,蒯通才来南郡多久根本不了解情势。吕哲现在也不会去对蒯通说这些,不是说不相信蒯通,而是凡事要有个过程。
  南郡、黔中郡、衡山郡,三郡口众大约是有两百四十余万,衡山郡是新得之地民心尚未归附,现在能利用的口众只能取自南郡和黔中郡,有兵二十六万真的到极限。
  二十六万士兵之中,战兵数量有八万,辅兵数量是十二万,六万是没什么战斗力的新军。二十六万的军队其中还有一万关中支援过来的秦军,天晓得会干出什么,因此这一万秦军无法分拆不敢大用,已经被调动到黔中郡的治府一线,由义兼担任主将,在与南沅水的一些百越部落在进行交战。
  义兼是什么货色吕哲从衡山郡一战已经试探出来,一万秦军让义兼率领着与百越人打仗损失肯定不会少。不得已而为之啊!总好过将这一万秦军包围起来缴械再活埋好吧?
  情势一变,屯田之策也进行不下去了,原本应该驻扎在各地开垦田亩的辅兵有三万调入黔中郡,衡山郡也分了四万过去,还在南郡的五万辅兵也被分批调动到各处的兵堡。
  发展计划的中断对南郡来说损失的不止是时间,伤元气已经成了注定的事实。
  三川郡的秦军目标不明,项氏和众多旧贵族也跳出来凑热闹,吕哲相信曹咎所说,项氏和一些贵族凑了二十万大军,可能还不止二十万,毕竟各地战乱不断,为了一口饭吃投效军队才能活命。至于有多少战斗力?这个只有天才晓得。
  中原呢?中原是旧贵族最多的区域,小小章郡和会稽郡能凑出二十万,中原那么广大的地盘又是自古人口最多的区域,那么中原会有多少叛军?
  中原多豪杰,燕赵多义士,中原现在还能存在的叛军基本是在乱战中生存下来的,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大浪淘沙下来的叛军战斗力估计也不是那么不堪。
  吕哲从项氏使节的态度上发现一点端倪,六国的贵族已经形成一个整体,至少在抗衡秦国上面是会是目标一致的集体,这将会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而似乎,陈余的举动是在逼迫吕哲站队,可惜的是被吕哲巧妙的避了过去,软的不行他们会来硬的。
  现在吕哲很想搞清楚巴郡、汉中郡、南阳郡的动静,一旦这三个地方发现秦军集结的蛛丝马迹,吕哲就会将南郡能移动的人口转移到夷陵和江陵这边,一部分也会移民往黔中郡。
  半年,只剩下半年了,最糟糕的局面可能会成为现实,吕哲无非就是既要应付秦军又要与以项氏为首的叛军作战,对此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第0200章
不得不防
  一旦秦国有意先解决南郡吕哲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办法扭转始皇帝的想法,那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也是一位坚忍到极致的帝皇。
  六国的各方首领倒是有办法分化,吕哲对长沙郡和庐江郡就是在做这么一件事情。
  南郡开放通商就是要与各郡取得联系,虽然混进了大量的细作却也无妨。大量的通商产生的赋税不但使南郡的官府有充足的财帛,民间也受益良多。更难能可贵的是多了渠道与各方保持联系,这尤其重要。
  战乱开始,各地厮杀不止谁能顾得上生产?遍地哀嚎之下别说田亩无人耕种,民生也被摧毁得不成样子。
  民生包含了很多东西,无法一一列举。有一样却是不得不说,比如治金上面。
  治金在如今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艺,能够制造兵器的作坊无一不是经过良久的传承。战火破坏了许多,对各郡治金的打击尤甚。
  在原计划中,南郡会利用众多的越城产生的效能慢慢挤压各郡自己的兵器作坊,使得那些武装的首领对南郡产生依赖。以兵器换粮食或者人口的策略本是南郡在未来几年内会贯彻下去的战略,哪怕各郡的首领有所发觉南郡的战略目的也不打紧,本郡民生被破坏殆尽,想要重新发展不是一时半会,再则性价比是一个关键,他们有再大的心底抵触也是无可奈何。
  可惜了啊,坐镇三川郡掌握三十万雄兵的徐岩已经发出不好的信号,那还可能是徐岩看在徐阳的情分上才会有这样的暗示,吕哲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他不敢视而不见。
  将南郡北方居民迁移的计划注定不会顺利。可以想象,当地的黔首不会因为官府一个政策就抛家舍田拖家带口迁移。哪怕到了新的地方会有新的房舍和更多的田亩,他们也不会愿意离开居住久了的家乡。
  为了解决移民的问题吕哲已经在进行策划,骆摇进入黔中郡得到的第一个命令是带着族人隐秘行军到巫县以北一带。
  要做什么?那还用说嘛!官府无法以政令要求当地居民迁移,用强硬的手段又容易引起民变,那么躲避起来的百越蛮人总可以了吧?
  手段不光彩,但是吕哲不在乎,再阴暗的手段也总好过战争爆发后黔首陷入战火之中。
  南郡的生产力已经被转向军事化,对南郡的制造业催化是有利的,但是对民间的损失也无法避免,这是必须承受的一部分。
  在西北方向和北边的矿产作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压力即将碾来之际停产成了唯一的选择,现下能够作业的矿产只有汉水一线和竟陵附近的矿业。
  靠近北面和西边的越城,他们得到命令也在向新建的南陵城转移,那里的城墙段已经趋于成型,在未来南陵注定成为南郡的中心。
  南陵的建设是吕哲最关注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将关乎到战争爆发后南郡是不是有固守之地,因此在燕彼增加十三万民玞之后,吕哲又抽掉了二十万人过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急作业,南陵城的西、北、东三面城墙段已经完工,南面的城墙段等待固化之后也会加紧时间砌上女墙和箭楼。
  得到受命建造府邸的蒯通,他本来是想在江陵选择地段建造各位官僚的住所,后面也将住址转移到南陵去。
  蒯通之所以更改地点并没有人进行通知,他是看到吕哲对南陵建设的过量投入,又打听到燕彼疯了似得加快作业,再结合军队不断地开往各地兵堡,得出一个即将打仗的结论。
  而似乎,蒯通能从很多的细节判断出来,战争会爆发在南郡,那么在江陵建造府邸也就没有了必要,毕竟看样子江陵也有可能成为战场,南陵城的城墙快要完工了,官府的各个机构正在往南陵城转移,那么府邸只能选择新建的南陵城内建造。
  管理民生的机构在移动,吕哲和诸多将官的办公场所还没有往南陵城转移,不过蒯通觉得似乎也快了,而且最近各地的主将级别的人物刚刚率军出去竟然又回归了,这场大战似乎规模会非常大?
  刚刚来到南郡就要面临大战,蒯通有些兴奋也有些茫然,他请命建造各位文武的府宅是要快速融合进吕哲的体系,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思索了一下决定挂个名分,事情让麾下的副手去做,他人就在吕哲军帐旁边竖起一座帐篷,做出的姿态是随时等候召唤。
  其实蒯通不会建造府宅,真正负责建造的是一些由吕哲指派的副手,有他没他根本没什么区别。他在吕哲军帐旁边起一座帐篷的举动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吕哲总是会召唤过去与一些将校初步互相认识,偶尔也会帮吕哲处理一些竹简。
  吕哲是怎么得到南郡的呢?蒯通通过查阅以前的竹简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原来吕哲掌握南郡的过程是那么的简单,先掌握从六国移民而来的青壮,利用处理百越的入侵初步形成威望,而后又不断的让利于民,被南郡黔首接受乃至于爱戴在半年之内就已经做到了。
  六国遗民归附吕哲没什么好讲,吕哲掌控南郡的手段看似简单却高明无比,蒯通仔细思了一下,得出南郡黔首已经有教化让利足以定民心的结论。他甚至会找一下吕哲对黔中郡和行政副本看看,看到吕哲处理黔中郡又是另一种手段,那是一种铁与血的强硬,百越不服则杀,把百越人杀怕了再教化的过程。对于衡山郡,吕哲所使的手段则与在南郡差不多。
  从一个人处理事情的手段大概能看出那人的性格,可是蒯通越看就越感觉糊涂,吕哲做事情没有固定的套路,处理事件有时候粗糙暴烈有时候却是耐心温和。
  短时间内控制南郡打下黔中郡和衡山郡已经是现状下的极限,吕哲再扩张一步不是会变得强大,而是会变得虚弱,对此吕哲有着清醒的认识。
  查阅到吕哲对长沙郡的布局时,蒯通很专注地查看南郡关于长沙郡的指令,总算觉得有一件事情适合自己干了。
  蒯通并不觉得吕哲对长沙郡的布局有什么错误,他只是觉得可以换一下方式,对待吴芮简单的使用控制物资太粗糙了。
  用大概三天的时间,蒯通很认真的在了解关于吴芮的任何事情,他觉得利用整个天下的态势还有一些吕哲未来的发展去引诱会更好一些。
  在苏烈回转江陵的这一天,吕哲喊来蒯通与之相识。
  吕哲等待两人各自见礼完毕,对着苏烈点一下头,示意可以出去做事了。而后,他转向蒯通:“吴芮的性格并不像外传的那么温和,这个人的性格很火爆,意志也非常坚韧。”
  蒯通似乎没有对吕哲的话感觉意外?事实上他也觉得吕哲近期就会揭开这个话题,毕竟他查阅典籍的动作做得很明显。
  “吴芮祖上为吴国官吏,听说自幼十分的聪颖,其人常研究《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蒯通没有谈及吴芮的岁数,吴芮今年只有二十二岁,只比吕哲多上两岁。
  两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啊,在时势之下一个掌握了三郡一个占据长沙郡大部分区域,可以说都是人中豪杰。蒯通觉得能够在战乱之下掌握地盘的青年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不过吴芮有一点比不上吕哲,吴芮做事有迹可循,吕哲做事却是天马行空。所以,现在是一个有三个郡,一个想要控制整个长沙郡而不得。
  “现下吴芮与连氏、黄氏、阳氏、甏氏交战。”吕哲带着蒯通来到长沙郡舆图之下,手指湘水一线,“连氏有象兵,他正陷入苦战。”
  “呵呵,苦战吗?”蒯通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所以送来三万兵卒换取八千杆戈矛?”
  “是的。”吕哲没有笑,“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不知道主上对吴芮这个人有什么处置?”蒯通依然是笑眯眯的样子,眼睛确实死死盯着吕哲。
  “我麾下有两名将校。”吕哲有些话还是要说开的,“一个叫陈宣,现下是罗县的官长。一个叫赵显,跟随吴芮在湘水一线作战。”
  罗县?那不是南郡进入长沙郡的第一道门户吗?
  尽管知道吕哲有所布置,可是蒯通还是忍不住愣了一下。他实在是搞不懂了,吕哲是什么时候开始向长沙郡进行参透的?
  “大概是四月前吧?”看到蒯通愣住,吕哲不得不解释了一下:“那时正是闽越溃退的时间,两人都是追击溃军的五百主,追到长沙郡之后我命令他们化名留在当地。”
  至于怎么成了吴芮的部下,吕哲没有必要解释,以蒯通的智慧知道一个开头就能推演出过程。
  “吴芮察觉到了吗?”蒯通必需知道这点。
  吕哲迟疑了一下,倒不是不能说,而是他自己也有疑虑:“这次强硬逼迫吴芮,等待与四氏的战争进入僵持时,吴芮肯定会内部整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