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16

  在当今懂得计算的人很少,这样一来也就显得难能可贵。会计算又懂得掌控布局的人,给他一点点机会与机遇,想要得个一官半职并不困难。
  相对于之前的忙碌,有了萧何相助的吕哲轻松了很多,至少不用每天去管民玞的吃喝,也不用耗费精力去计算工量。
  他们分到的工作是修补城墙,这个工作并没有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
  古时候的城墙动不动就是四五仗,也即是六米左右,这还只是县城的城墙高度。若是一郡的首府,那么城墙的高度绝对不能低于十米,宽度的硬性要求则是必需达到四米。
  吕哲站在城墙之下以眼力丈量,阳周城的城墙的高度大概是七米,城墙并不是后世看见的砖墙而是泥土的结构。他伸手摸摸城墙,手里的感觉与一般土质的触感没有区别,抠挖时竟是感觉到难度,稍微扳开一些泥土甚至发现了稻草的痕迹。
  实际上很难理解一堵泥土墙应该怎么来保证它的硬度,不过吕哲从直道的建设来看,建造城墙的过程必然有一种现代人所不了解的工艺存在。
  “这面城墙已经软化,‘阳周令’的命令是需要在外围进行加固。县尉还传来意思,城墙需要加高三尺。”
  在秦时,人口过万户的大县称呼县令,通常的称呼是地名加上一个‘令’字。而人口不足万户的中县称呼县长,比如沛县是中等县就不叫‘沛县令’,应该称呼为‘沛县长’。
  吕哲说着表情却带着莫名的诡异。
  加固加高城墙是古时候每个县城有条件就会去做的事情,可是以他不多的历史记忆来回想,秦王政称皇帝没多久就下了一道命令,那道命令就是拆除境内的城墙!
  记忆没有错误,不过始皇帝的命令是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将六国之间原有的城墙拆除,疏通护城河,史称“决河川,堕城廓”,以防止六国旧贵族的分裂复辟活动及据险作乱。至于秦国的原有领地有没有得到拆除城墙的命令,这点无法考究。
  在吕哲脑海当中不多的记忆来看,始皇帝的思想是将敌人永远挡在国境外面,帝国的疆土内不需要防卫设施,甚至一些关卡(包括函谷关)都被一一拆去。
  “长城军团的建立是为了抵挡北方的胡人,南疆军团的建立是为了消灭有威胁的南蛮。似乎始皇帝死前还下了一道命令,两大军团只能在外面对付蛮族不能内调?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吕哲有点怔怔出神,“不得不说这位爷对帝国内部的统治很自信。谁能想到强大的帝国是被内部的叛乱摧毁的呢……”
  萧何来时正听到细声感慨的后半句,他霎时停下要出声的举动,用一种恐惧外加不可思议的目光盯视还在怔怔出神的吕哲。
  大秦统一神州的时间并不长,长期待在楚地的萧何在这个年代算是一位见多识广的智者。可能由于地位的局限性他无法观察到许多,但是他明明显显的知道楚人对秦法的不适合。
  在萧何看来,所谓的不适应其实并存在针对执法,也就是说秦人只刁难楚人的执法。身为县丞的他知道秦法是针对所有人的,只不过过惯了散漫生活的楚人并不那么想。
  在统一之初,相当一大部分楚人其实对秦法很有好感,秦律的严格执行之下没有特权阶层能够逃脱应有的惩罚。旧楚时期权贵任意欺压百姓的行为几乎被杜绝,首次见识到法律庄严性的百姓对于无法再作恶的权贵感到由衷的喜悦。
  身在统治位置的萧何很清楚的记得,一些得到惩罚的权贵战战栗栗不敢再惹事,不过这并不是终结,而是危险滋生的开始。
  原本在旧楚拥有特权的贵族失去了玩弄法律的权利,他们失去作践百姓、侵占利益的特权之后心生不满,几乎都是很有规律的在散布一些谣言,比如秦人只针对楚人之类的小道消息。
  祖祖辈辈生活在散漫生活环境下恰恰不习惯秦律的楚地百姓确实是被判罚了许多,谣言说一遍是谣言但是当说的人多了又看得多了,不是事实也是事实。
  乡土情结的有色眼镜下,原本觉得秦律好的百姓开始动摇,起先不相信的百姓渐渐被引导,一切的一切开始变味了。
  萧何是县丞,他在其位必然要谋其职,发现这个由头后还特意提醒县长,可惜的是并不受重视。
  尽到责任又身为楚人,后面萧何也就不再关注类似的事情,这时听见一句“帝国是被内部的叛乱摧毁”引起了他潜藏在内心的思绪。
  吕哲转身看到满脸错愕的萧何时感到奇怪:“萧督记?”
  督记不是官职,是萧何目前的工作岗位。
  萧何依然是那身青色的长袖长儒,他行起礼仪来显得十分古雅飘逸:“粮食已经督造成简,共有一百二十石。其中黄豆五十石、黑豆六十石、粟米十石。凿二十柄、抬钩三十副、錾……”
  一连串的种类念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至少有些东西光听名字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有十石的粟米啊?”吕哲不知不觉间养成一种思考时摸下巴的动作:“这可是一种好粮食……”
  “确实是。”萧何懂得更多:“按照‘官礼’,这十石粟米是……”
  奇怪了,吕哲不理解萧何为什么老是喜欢说话说一半还拖一个老长的尾音,简直充满了想象空间。不过吧,他知道粟米就是自由安排的食物,是属于给官而不是民的。
  颔首表示明白后,吕哲带着萧何走上城墙。
  站在高处眺望,帝国的北方还是布满银装,索性现在召集民玞只是在做准备工作,不然在酷寒的天气下不但加剧工程作业的难度,甚至还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我们负责的地段就是这里。”吕哲抬手划拉一下的姿势:“长度是八百米……”
  萧何习惯性的打断发问:“这‘米’是?”
  吕哲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这一米是三尺。”
  萧何煞有其事地颔首:“原来还有这种计数?”一副不清楚是什么但是觉得好厉害的样子。
  “这时候有‘米’这种衡量度才怪。”心里暗自吐槽完毕,吕哲重新做一下划拉的动作:“这六十七仗的城墙?”说着看一眼露出终于理解表情的萧何,继续说,“以五百的人工来分布,我的意思是这样……”
  萧何不断听到新词,他很费劲的思索,时而还会询问,等待吕哲说完,他静了几分钟梳理思绪,这才算是完全理解。
  “……这样能够挖掘出人力的最佳效果。你觉得呢?”吕哲话说完才发觉萧何已经愣住了,他迟疑道:“需要我解释或者补充吗?”
  萧何摆了摆手:“稍等,先稍等片刻。”
  吕哲知道沟通的难度,只是有许多话他无法用古文来表达清楚,所以也就只能这样子了。
  过了许久,像是用了极大心力的萧何已经额头有了汗水。
  在这种天气下还能流汗,可见对脑力的摧残有多严重?
  “我已经明白屯长的意思,只是……”他用长袖擦了擦:“屯长的做法真的可以吗?”
  吕哲笑得很自信:“当然可以!”
  萧何迟疑了很久,想了想反正责任人又不是他,既然吕哲已经决定了,他也就不再多说。
  接下来的几天,吕哲带着人不断进行伐木,他也总算见识到秦时工具的种类,有些在后世根本就没有见过。
  所谓的‘錾’其实就是一种尖首方锥体的工具,它十分适用于对付钉糟。其余类如凿、抬钩等工具也有其相应的用途,并且针对性极强。
  站在远处看着民玞熟练地使用工具将树木伐倒,然后抬走由拿着青铜镰的人清除枝干枝叶,等待去完枝干又由不同的人来锯开分片,最后钉装成为一块块木板,这一切分明就是一套流水线的分工合作制。
  这种作业绝对不是出自吕哲的手笔,实际上秦人很适应于分工合作,他们对待劳动有着自己的理解,使旁人观看起来有一种莫名的流水般美感。
  “只是造一点木板就这样……”吕哲看得迷醉:“要是有机会看看所谓的‘尚造坊’,那又该是怎么样的场面?”
  什么是尚造坊?以后再说吧……
第0042章
真傻假傻
  分配到修整城墙的其余人在挖土整土的时候,一支队伍却是在伐木与做木板,许许多多人感到不明所以的同时不存在嘲笑。他们之中,有的会善意的提醒工期,有的会好奇询问。
  每个人得到的回应各有不同,枷问清楚后也开始派人伐木做木板,他十分期待吕哲所说的‘土石工程’到底是什么个东西。
  相信很多人对施工队的灌注泥浆并不感到陌生?其实吕哲要做的与它没有太多的区别,他甚至还专门了解修整城墙的材料,那是从附近泥潭运过来的泥土,荒野里随处可见的草屑,农田里的小麦杆,一部分没有经过提炼的石油。
  秦人利用石油有着自己的历史,早在攻打六国时石油弹就是秦军一种重要的武器,后来司马错发现这种黑乎乎的玩意对粘合有很强的作用,建造城墙时如果有条件也会被加注进去。
  十分凑巧且幸运的是,上郡位处西北,除了巴蜀之外,上郡也是石油的出产地之一,那么各类的大型工程也就不缺这玩意。
  秦人知道石油能引燃而且易爆,能粘合建造一些建筑,但是它并不是照亮的材料。事实上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压根就无法对石油进行提炼,所以它取代菜油、豆油、动物油成为照明材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县令派人安排之后,校尉量情执行,而秦人分配完工作从来都没有规定被分配者不能合作,因此后面枷和吕哲的两支队伍也就合流了。
  萧何对这种合流感到开心,他没有管人的乐趣,值得高兴的唯一原因是每个月的工资从三个半两变成了六个。
  在如今的物价中,一个半两可以买到两匹麻布,同等的价值下一匹麻布能够换到不少东西,比如一只小猪或者几石粮食。
  一千人的队伍看去密密麻麻,他们之中除了有六百人被分配去伐木、钉木板,余下的三百人则是被派到城墙下搭建必要的作业工程。
  剩下的一百人做什么?吕哲留出一百人并不让他们干活,而是作为轮换休息的名额,这也是吕哲到了这个时代最为有特色的安排之一。美其名曰休假,得到的是民玞们由衷的感谢外加服从。
  那些用木头搭建起来的结构是秦人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式,这种劳动就像是在搭建一条条空中的桥梁,然后他们成为一道很长的空中走廊,人们可以在木桥之上安稳的行走。只是他们很奇怪一点,这些好用的东西为什么离城墙有些距离,不是直接贴在城墙上呢?
  “支撑架子的木桩一定要深、要稳!”像是包工头的吕哲边走边观察修建到一半的长架,推了推发现有细微的摇晃,“两边用绳索和桩子巩固好。现在才高三丈多架子就会晃动,再加高一些晃动会更厉害,必需保证稳固度,别到时候风一大被吹倒了。”
  认真在记录的萧何皱了皱眉:“装木架不困难,到时候该怎么安排木板稳固和距离呢?”
  “嗯,确实不能只做一道工序。”吕哲笑得露出两颗老虎牙:“所以我们隔开一段距离就装一排木板,按照力学的分布,不到承受点的极限分隔是最合理的。我们两尺左右分隔一道,可以同时浇灌泥浆等物,到时候它们哪怕稳固了我们也不需要抽出用来承受压力的隔离板……”
  说到一半他自己停了,看那两眼没有焦距的眼瞳就知道陷入某种思考。
  萧何并不着急,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几乎已经习惯吕哲说着说着自己会陷入沉思,而每次回过神来总会有很奇怪的主意冒出来。
  这些日子下来,这位沛县县丞除了偶尔会去看一下身陷牢狱的刘季,每天就是跟在吕哲旁边。虽然有点奇怪为什么老是听不懂一些话,很多时候甚至觉得那是在发疯,但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让他很喜欢跟吕哲交流,从中也学会许许多多新奇的知识。
  至于胡须男樊哙?说句很坑爹的,不单单是萧何……吕哲除了时而会关注一下刘季,两个忙起来的人根本就把那个屠狗的给忘了。
  “……现代需要钢筋来做支撑点和受力点,这时候是用草屑、麦秆之类的东西来代替?”眼瞳慢慢恢复焦距的吕哲苦恼地拍着脑袋:“这他妈石灰之类的东西造出来也没什么鸟用,秦朝别说钢筋,就炼铁技术都不成熟!”
  尽管非常不愿意,但是萧何已经习惯听话听一个尾巴了,他说:“听说会稽的龙氏十分会炼铁。”
  吕哲快速扭头看向萧何:“会稽?龙氏?”
  萧何博闻广听的点头:“会稽是楚地炼铁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中以虞氏、龙氏为最。”
  “哦……”这一次换吕哲拖着老长的尾音,末了若有所思的点头:“虞氏应该就是虞姬那一家子。这个龙氏嘛?历史上有出名的、姓龙的一家子吗?”
  萧何再次不明白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