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716

  吕哲是有驻守秦地经历的,他所看所闻秦国并没有那么糟糕,不过对于民间的请求倒是真的没有回应。民间希望得到休息的同时,沙场立功的迫切心理其实也一点没少,估计天下大乱与秦国军方的一些视而不见也有相当的关系,不然要是军方极力的请求,始皇帝也要考虑放任暗流变明流到底可不可行。
  “秦国行政的事情等下再说,我想问的是,如果陛下召回那些老臣,秦国能有起色吗?”吕哲问得相当认真,他并不认为一统天下是始皇帝一人的功劳,没有那些贤臣良将始皇帝也不可能有如此伟业。
  司马欣没有立即回答,他想到了什么似得脸色一再更变,最后苦笑道:“不是职妄自菲言,实在是……若是能轻易扫平叛乱,陛下或是会召回老臣,难以扑灭叛乱反而不会招了。”
  吕哲愣了,这都是什么话啊?是想说年轻的始皇帝和现在的始皇帝变成不是一个人了?
第0392章
军方的错
  年轻贤明老迈昏聩的君王比比皆是,问题是现在始皇帝才是壮年吧!怎么在司马欣嘴巴里成了昏聩的人了呢?
  好吧,始皇帝因为迷恋长生,有铅毒的丹药吃多了,虽说是壮年可身子骨确实不怎么样倒是一件实事。
  始皇迷恋长生是在灭掉六国之二三的时候就有的念想,各国被灭王室的术士尽被收罗进咸阳宫亦不算是什么天大的秘密。
  吕哲总算又想起自己把什么遗落了,历史上有出现过大造船只出海寻找什么蓬莱仙岛的事件,似乎还从各国召集了三千童男童女,结果徐福这家伙带着船队出海后来了一个失踪……
  后世常有倭国列岛尽是徐福带去三千童男童女后裔的说法,吕哲突然感觉自己穿越过来似乎做了一件好事,至少是把徐福这个神棍加骗子的事情搅黄了。
  在原有历史上,始皇帝一统天下后大动工程,征发天下徭役,使民得不到休息,致使民间民怨如潮,结果在陈胜吴广这朵小浪花率先拍击大秦江山后,潮水愈发泛滥使得大秦皇朝崩塌。
  大建驰道没什么错,为了使全国道路畅通怎么又能不修路?且据吕哲所知,修建驰道的基本是统一之战时的战俘和从草原抓来的胡人,秦人似乎比较少见。那么修驰道使得秦人不安有怨念这个说法,能说得通吗?
  统一之战后的秦地虽然还是有征发徭役,不过基本上是兵役居多。按照秦律,成年男子每年需要服一次兵役的制度已经执行几百年,要说因为服兵役让秦人怨恨,那早该怨恨了还等现在?
  有什么是吕哲不知道的吗?他在阳周驻军时,亲眼所见的是各地的青壮一直在往长城边塞赶,虽然无法有正确的人员数字,不过绝不会低于三十万的徭役。这些徭役换成了秦人?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来解析,似乎秦人被征调修建长城也说得过去。
  秦人满打满算五百来万,除却服兵役的五十万,既是所谓的五十万常备军,再有接近三十万人去修建长城,那就等于快把老秦人的青壮抽调光了。更加别提所谓各郡的郡县兵等等需要的人力,秦人似乎有点不够用的感觉啊?
  “大秦除了驰道、长城,似乎没什么工程了吧?”吕哲有点不太确定,以前他身份太低无法尽观全貌,现在他是割地自立没能从中枢得到相关的公文,光是依靠刺探总归会有没注意到的地方。
  “您忘了?骊山啊,阿房宫啊。”司马欣有点纠结了。
  哦!是还有骊山皇陵和阿房宫,问题是这两处不是在天下四处出现叛乱的时候停工了吗?
  “不是停工,只是将两处合起来约有七十万人减少为三十万。”司马欣觉得这个新投靠的主上也太能完事了。
  “那些不都是少府的官署奴隶吗?”吕哲不是无知,也不是健忘,只是大秦律法分得很清楚,自由民和奴隶根本不能等同视之,少府的那些奴隶并没有算进民籍当中,不能看作是人,所以民怨什么的奴隶根本就没资格。
  “哎呀!”司马欣很头疼,解释:“主上,少府的奴隶是租借民间的,一些没有爵位的黔首可以向少府租用奴隶,用以耕田、家务等等。奴隶没有租借,民间的劳力就等于大量缺失,在这种现状下青壮还都被征调为兵,民间农事等等就造成了荒废。”
  “哦!!!”说到底吧,吕哲才来秦朝多久,知道的东西有限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这么说来,人力被大量抽调,致使民间缺乏劳役,有点怨言确实是应当的。问题是……单单这样民间就能如情报上所显示的,来个什么秦国内部民怨沸腾,大秦万民对大秦失心,会那么严重吗?
  “最主要的是,秦人奋战流血,朝堂之上老秦人却是低官爵不显,倒是山东诸国和楚蛮占了高官显爵。大战之时秦人秉承历代祖先的愿望,只求完成统一天下的夙愿,让秦人流了几百年的鲜血不至于白流。天下一统后,秦人祖祖辈辈的夙愿达成,心里那股累了、疲了、惫了的倦感前所未有的强烈。”司马欣就是所谓的老秦人一员,他是地地道道的秦人,对时政包括黔首的诉求并不是虚言。
  要是按照六国人的说法,吕哲出身自陇西,也是所谓的老秦人,而且还是一个底层的老秦人,不应该对那些秦人都渴望的诉求不了解,司马欣只以为吕哲是在考校,因此答的都是真实且肺腑之言。
  谁又能猜出那么离奇的实情,人家吕哲是从两千多年前穿越来的,对秦国的印象是来自文字,穿越过来后又马上进入军营,哪里懂得什么风土人情又知道秦地的实际情况,更别谈什么秦人的想法了。
  “一统之初,秦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能喘口气,另一方面又担心没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战争。但是,总得来说,秦人都渴望天下一统了能够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司马欣不是贵族出身,是经过了诸多的奋斗才从底层爬了上来,自然还是能清晰了解到升斗小民的想法。
  这个吕哲其实也看出来了一些,陇西那边因为天下一统,民间是真的想要过安生的小日子,多为自己着想着想,不然他也不会被山贼大叔顶替其子送入军营。
  军方呢?其实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哪个国家的军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和平。和平期间的军人只能是操练、吃饭、睡觉,然后再睡觉、吃饭、操练,慢慢就该混日子了。
  大秦的军方对国家的影响力无比的强,毕竟要是按照现代的术语,大秦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这样的国家军方的影响力能低到哪去?
  没有了战争,军人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很多人想要晋升依靠的就是战争,一旦世界和平了军人就是个摆设,那么什么影响力,什么晋升,那想都别想。
  事实也证明军人一旦失去了价值必定是要被统治者所忌惮,王翦正是看到了这点才急流勇退,那些没眼色的家伙也在始皇帝的逐步安排下各自辞官归隐,一些自小与始皇帝长大的人,如蒙恬、王贲才能迅速的上位。
  蒙恬和王贲等人也是军人,他们同样渴望战争,因此和老一辈的军人没什么区别,哦……还是有区别的,至少老一辈的军人没有办法像这些亲信一样以发小的身份说一些可能不太合适的话。
  “其实……若是没有夷陵之乱,天下迟早也会四处叛乱,欣所知所闻,不但是项氏,各国潜逃的王室哪个不是在蓄谋复起?只是……谏言者皆被排挤,军方又乐于战事频发,所以……”司马欣叹了口气。
  “是我听错了,还是你表达错误了?按照你的意思,现在这个局面是大秦武人造成的?”吕哲眉头挑得很高,一脸纳闷地看着司马欣。
  “主上,欣没有说错。蒙氏与王氏一直在争夺北疆的控制权,因为他们知道大秦能打仗的地方不多了,想要维持自己的富贵荣华,也让子孙得以蒙荫,没有战功的宠信总会出现变故。蒙氏与王氏一直在鼓吹对北对南开战,那是早就有的事情了,听说王氏还找了一个术士,想要谏言什么亡秦者胡,为的就是让陛下下定决心与草原胡人开战。”司马欣说得是信誓旦旦。
  亡秦者胡?似乎没胡说八道啊!要是后面没有秦军逐北千里,匈奴人驱马南下是真的能打到咸阳城下,再来一个秦惠文王时期的胡骑兵临城下旧事重演,这一次可就不是一万秦军能解决数万义渠兵那么简单了,天下震动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真的不好说。
  始皇帝会让胡骑兵临城下?那纯粹是在开玩笑!这么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似乎公开说过,他宁愿让山东诸国兵临城下也不会让胡骑一马驰骋疆土。虽然不是太明白始皇帝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可是大概能理解为“宁予叛贼,不予异族”。
  大秦一统天下后采取的是内轻外重,既是军队全部调到国界边境线,对外采取铁血征讨,对内却是驻军不多。很多人说这是始皇帝没有看见六国虽灭但是并不平静,或者是觉得自己的威严六国人不敢冒犯,下了一生最为错误的战略,以至于六国叛乱的时候国内无兵可用。
  说实话,不在当时谁又能去评论什么?马后炮什么的最是惹人厌恶!
  就现实来说,大秦屯兵边境是一种实际的需要,北境匈奴蠢蠢欲动,南方百越不得不除,哪怕是内部真的不稳,可是总好过异族入侵然后内部矛盾爆发吧?不趁着内部尚且能压得住的时候先把外患解除了,再回过头来梳理内部,按照当时的情况先梳理内部,梳理到一半外患就要爆发,那时就该是异族驰骋中原,国土大量沦丧的局面了。
  “这……”吕哲怎么就想到了民国往事了呢?
  秦国想要先解除外部的矛盾,致使内部的矛盾在外患没有解决的时候先爆发,只是始皇帝英年早逝才使得战略没有能够成功实施的可能,这似乎不能说是决策错误。
  攮外必先安内这句话难道是从秦时总结来的?那似乎……太断章取义了吧!
第0393章
长沙势态
  吕哲心里开始有点警觉了,军队确实是一只怪物,能够开疆扩土也能左右国政,而恰恰军队从来不会看打了会怎么样,只求有战能打,依靠战功封妻荫子。
  似乎,只是似乎,吕哲也有重视军方而压制文臣的毛病?军方要是做错事总是会轻怠一些,地方官错了就是一阵重罚。他开始在思考若是过分的放纵军方会不会养成骄纵的惯性,该怎么来维护军队的同时避免出现难以接受的后果。
  说实话,乱世不倚重军队、不厚待军队还能怎么样?每一名君主在乱世当道的时候,无不是善待军方,使得军队归心可以作为手中的利器,或是自保或是开疆辟土。到了乱世结束,历代的君主莫不是对那些已经骄纵的将军们来一个血腥的震慑……哦,始皇帝没杀功臣,李世民也没杀功臣、赵匡胤亦是没杀。
  想到这,吕哲脑子有点混乱,他觉得李世民的高官厚禄可以借鉴,而似乎始皇帝的使功臣隐退也不错,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不想了。
  当然,以后会发生什么还不知道呢,吕哲现在想那些实在没有必要。
  送走了司马欣,吕哲又将蒯通和萧何、燕彼找来。
  四氏和百越联军占领长沙郡不足两个月,细作刺探的情报也有点复杂,不过有一点吕哲十分的清楚,不能让四氏和百越在长沙郡站稳脚本。
  沦陷的长沙郡说情况复杂有其原因,没有大战之前,既是吴芮为长沙郡之主的时候,长沙郡在籍的口众有接近一百万,哪怕是经历半年的战乱估计也不会低于八十万。在吴芮的主政下,长沙郡的黔首其实过得还算不错,不然吴芮也不会得到长沙人的爱戴。
  长沙郡沦陷时,郡内的口众数量降低到不足五十万,其间损失掉的人口基本是支持吴芮作战的人,也即是吴芮手中接近三十万人的这个损失。
  支持度有多高,长沙郡的损失就有多大,吕哲派去的探子不用多查,到乡间走走就能清楚是个什么状况。长沙郡的青壮因为追随吴芮几乎都快没有了十五到四十五岁的男子,各地的乡间基本是妇孺和老弱在维持,很难能看见壮年的男子。
  四氏与百越勾结,吴芮战败失地,其实四氏得到的土地并不多,长沙郡的大部分土地皆成了百越人的战利品。
  大量的百越人迁入长沙郡,长沙土著悲惨的生活开始了。所谓的蛮人在很多时候不是蔑称,而是他们的行为充满了野蛮,百越人对待几乎没有了青壮的长沙人是怎么样的呢?抢?抢算什么,哪片战败的土地不会被抢。但是百越人抢的不是物品,而是疯了一般的掳掠人口,若是掳掠过去成为奴仆倒也没有什么,恐怖的是有些百越部落竟然有吃人的癖好。
  要说民怨沸腾,长沙郡内才真的是民怨沸腾,凡是能动的人几乎都在想方设法地逃走,而因为吕哲的领地三面和长沙郡接壤,长沙人也只能是逃入吕哲治下。
  “……不到一个月,边防驻军统计下来,有接近十万的华族因为蛮人凶残而逃入我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我地的长沙人还会更多。”萧何没有办法说出准确的数字,也许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又有长沙人过境进入。
  吕哲沉吟了一下,说道:“进入境内的人,一定要一视同仁。”
  这些都是萧何一直在做的事情,不过因为吕哲采取的是以工代赈,说实话那帮逃亡的人身体都虚弱到不行,又因为基本是老弱妇孺做工实在比较难以安排岗位。
  “嗯?身体虚做不了工?”吕哲稍微愣住了。
  萧何点头,复道:“可不可以便宜行事,以借贷的方式先借予米粮,等稍微养好了身子,再做工还债?”
  “可以!”吕哲回答得很果断,心里也情不自禁地称赞萧何能够用这种方式随机应变又不会破坏以工代赈的大布置。
  萧何又汇报了一些关于修路和民间基础建设的事情,吕哲也一一给出点评和建议,从整个框架来说基本是没出什么大事,伟光正的用词就叫一切朝着建设美好生活井然有条的进行着。
  “只要有一年时间,五郡的农田开垦就能初具规模。要是有三年的时间,主上疆土定能得到大治。说句您觉得有马屁之嫌的,像您提出一年规划三年建设的这种方案,有了目标做起事情来只需按照方案就行。”萧何笑得很轻松,有计划的发展确实不需要太浪费心神。
  吕哲比较平静,几年计划几年建设,说实话商朝的时候就有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而似乎,在秦国有计划的做事也早早就成了定律,只有列国才会想到什么去干什么,结果是东一锤子西一锤子,结果哪里都锤不平整到处冒棱子。
  燕彼一直在拿眼角余光看萧何,他对萧何从来就没有看顺眼过,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萧何成为民政大总管之后真的将自家主上委托的政务干的事有声有色。
  先后担任过民政大总管的人有燕彼,第二任是娩杓,萧何是现任。
  燕彼担任民政大总管的时候,当时吕哲只有一郡之地,结果燕彼这个曾经是县丞的家伙虽然熟悉民政可是当起舵手来着实不怎么样,他就是一个实际动手的命,对于调控人手和计划实施……很多时候是越管越乱。
  娩杓这个军人出身半路改行的呢?说实话比燕彼要好上那么一些,不过娩杓当民政大总管的时候有些……搞笑!民政大总管的职责应该是面面俱到,但是娩杓喜欢的是管控商业,只他成为民政大总管的几个月里,吕哲治下的商业发展十分迅速,可是农业上嘛……说实话是真的无为了,也就是连管都没有管过。
  萧何的出现是吕哲派人千里迢迢从泗水郡沛县掳过来,吕哲本来没想让萧何太快的挑大梁,按照原来的设想是先让萧何作为辅官先熟悉熟悉政务,给点时间交些朋友有些自己的人脉,不过计划很明显赶不上变化,娩杓自行找到吕哲说不是做民政大总管的料,娩杓喜欢的是商事。
  吕哲是推了好几次才知道娩杓不是在耍性子,而是娩杓发现萧何在处理民政的时候很有手段,娩杓自己又真的是喜欢管理商务。吕哲连续几次的拒绝让娩杓挂着个民政大总管的职位干的是商务,实际在管理民政的人是萧何,经过一个月的过渡虽然还是有些急,不过吕哲干脆让娩杓如愿去管商务,萧何上位成民政大总管了。
  燕彼和萧何没仇,他也不是因为萧何快速上位而嫉妒,纯粹就是一种见不得谁能那么快得到吕哲的信任而有危机感,所以不管是萧何还是谁,吕哲比较亲近谁他就看谁觉得讨厌。
  “……发什么愣,问你话呢!”吕哲已经呼唤燕彼三次了。
  “啊?啊!”燕彼一副刚回神的模样,怔怔地问:“您刚才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