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716

  “不然要怎么样?哭着求着吗?”
  事情本来就没有多么复杂,郦食其那样做不过是抓住三氏的心理,然后对症下药罢了。
  对于三氏来说,吕哲的强势才是理所当然,要是以合作或者许诺诸多好处,三氏才应该好好想想吕哲会不会在事成之后,像百越那样空许诺言来个事后翻脸。
  “这……”陆贾还是觉得有那么点不可思议:“郦食其是先收买黄氏为内应,谈判的过程中态度强硬,又利用黄氏造成甏氏、连氏一种随同的心理,之后一顿威胁,三氏就愿意在我军攻占长沙后放弃地盘和私军,最后寻求成为地方官和军队中的将领?”
  吕哲觉得陆贾是钻牛角尖了,一定是认为郦食其那么做太过鲁莽,又觉得偏偏成功了显得异常不合理,想不通明明是无理的要求三氏怎么会同意。
  “大势啊,三氏下意识认为我们会击败百越人占领长沙,他们深知自己不会是百越人的对手,而我们则能轻易击败百越。期间的差距由不得他们不思考我们会不会在光复长沙之后,真的把他们连骨头渣子都灭了,那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生存。郦食其又给出了两个选择,有桓楚的好榜样在前,他们认为我并不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因此别无选择之下选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结果。”
  “那您真的会同意黄氏成为郴县的县令,甏氏成为耒阳的县令,并且是百年之内县令之位永远任命两家之人?”陆贾只差点名那样就跟封一个县侯没什么区别了,这样的条件前所未见。
  吕哲晒然一笑:“我敢答应,两家也不敢要求。那不过是近一步的试探,郦食其只是禀告一下,料想以已经拒绝黄氏和甏氏的要求。”
  陆贾愣了一下,郦食其竟然能决定这么事关重大的权力?他有些好奇地问:“您给郦食其的底线是?”
  “没有底线,我需要的是郦食其说服三氏能为我所用,至于三氏要求什么,哪怕是保留地盘和私军郦食其都有权应下。”吕哲看到陆贾又是一阵失神,复道:“出使一方,若是不能临机专断,那该怎么成事?再则,三氏所占的地盘对于大局无关紧要。”真给予自治也可以成为权宜之计,待日后时机到了收回便是,后面这些话却不是一名君主应该说的,因此也就没有说出去。
  有点吓人了,陆贾突然很是羡慕郦食其,也对自己投效于吕哲麾下觉得是一个好到不能再好的抉择,毕竟吕哲所表现出来对于部下的信任太令人惊讶了,完全可以说展现出即为所用便适当放权的明君姿态,效力于这样的人正是每个想要展现才华的人最好的归宿。
  “今天请先生过来是有要事要托付于先生。”吕哲觉得闲扯已经够了,也表达出任命后会给予信任的态度,道出正题:“郦食其前去南边,叔孙通要去楚国和赵国,秦国那边我想请先生走一趟。”
  陆贾没有任何迟疑,当即行礼道:“请主上吩咐。”
  “与赵楚同时联姻,秦国必然不容。我请先生去咸阳,一为九公子高前来担任监军,二为各郡郡守人选迟迟没来。”吕哲说到这停下来看着陆贾。
  陆贾一寻思当即明白过来,什么监军什么郡守都不是主要目的,吕哲派人前去咸阳是想消除赵楚同时联姻的影响。
  前去咸阳的人会有危险,想要消除因为吕哲与赵楚联姻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容易,陆贾虽是明白了吕哲真正的意图,可是并无十足把握能达到吕哲想要的目的,因此不敢应命。
  “与楚联姻,是为了在消灭楚国之后从一定程度上消除死硬楚人对我的排斥,另外也是想借熊心与项梁的矛盾分化楚国朝堂。”吕哲没必要去避讳什么,楚国自己提出联姻肯定也是有所图谋,那么他算计楚国也就理所当然。他见陆贾露出感动的模样,笑了笑继续说:“与赵联姻却是为了提前在中原布下棋子,为日后进军中原打下第一步的基础。”
  陆贾不是不知道这些,不过由吕哲亲自说来,他能感受到一种君主对自己的信任,之所以露出感动的表情也是出自于此。
  “主上,我前去咸阳的底线是什么?”事关重大,那与郦食其出使三氏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等级,郦食其答应三氏什么条件,三氏处于弱势的一方哪怕真的应下事后也有操作的空间,但是面对秦国可不是什么条件都能答应的。
  吕哲也在思量,按理说臣下与某国王室联姻这种事情并不是多么大,在战国时期某个国家的大臣重臣娶了某个国家的王室公主,本国的君主非但不会不喜反而会多加鼓励,可是时过境迁现在已经不是战国的环境,他的身份也着实太敏感。
  估计秦国一直以来都在矛盾该怎么对待吕哲,毕竟手握五郡,随时能拉出数十万军队,且一再证明能够战胜对手,吕哲不是那种纯粹意义上的叛逆,这个叛逆除了防守反击并没有对秦国发动过战争,并且一直在按照秦国的国策攻打百越和楚国。
  说实话,吕哲除了并不听从中枢的命令之外,履行的一直是秦国征南将军的职责,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秦国才会不知道该怎么进行处理。
  “依我猜测,你见不到陛下,会是王绾出面与你相见。王绾是大秦左丞相,管的是军务,他出面必然会对你礼遇,只是会提出交还五万秦卒的要求。”吕哲顿了一下,其实他也拿捏不太准,不过总有一种秦国不会撕破脸,但是会接机提出军事上的遥控。
  南方一个不臣之臣手握数十万军队,且能击败百越和楚国,秦中枢能利用的时候没有理由会放过,只是他们拿捏不准吕哲到底是想干什么,早先采取的是不闻不问的态度,后面派军试探了一次战败,那更加就不闻不问,连吕哲派兵占了巴郡的枳县和朐忍县都没有什么表示。
  “五万秦卒?”陆贾对吕哲麾下的事务了解并不透彻,他以为是原先发送路费让其返回秦地的那五万人。
  “是还在建制中的五万士卒。”吕哲解释了一下,秦国现在大肆的募兵,集中全国的近八十万男子,年龄从十三岁到四十五岁,可见大秦这一次是多么的不计后果,因此早先南下的那批秦军对秦国来说不再是可以随意舍弃的部队,而是一支十分值得珍惜的老兵队伍。
  “主上能答应将五万秦卒送回?”陆贾再不知道吕哲麾下的事务也能看出对军队的倚重,花了那么大的代价解除因为谣言即将造成的危机,现在又使那些秦卒归心,怎么看都不像会奉还的样子。
  吕哲笑了几声:“自然是不可能归还。所以你应该提议,例如用粮秣和财帛换取大秦的谅解。同时,若是大秦提出让我们攻伐百越、楚国、齐国。”停了一下,像是在思考什么,有那么一会才继续说:“乃至于是赵国或者其它列国,你都能代我答应下来。”
  陆贾再次震惊了,他茫然地看着吕哲不知道该说什么。
  叛逆啊,再怎么说吕哲对于秦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臣者,身为叛逆不是应该攻击判出的国度,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想让秦国好受吗?吕哲这个秦国叛逆倒好,不攻伐秦国也就算了,竟然要配合秦国攻打其他列国,特别是即将联姻的赵楚两国都愿意帮秦国攻打,这算什么事,也太颠覆人们对叛逆的理解了。
  吕哲能明白陆贾在想什么,他说:“目下而言,我们与秦国有相同的利益,秦国一旦崩溃对我们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
  略略一想,陆贾深深觉得有道理,一个看似强横但是举世皆敌的秦国存在,吕哲就不会成为列国的众矢之的,秦国与列国这么拖着对吕哲才是最有利的,因此谁看似不妙了就帮谁,那等于也是在帮吕哲自己。
  “当然了,百越和楚国我们必须打,要是王绾只会提出这个就省心了,他估计最有可能的是让我们出兵牵制齐国,好让中原军团可以无后顾之忧的灭掉赵国。”吕哲有些话还是要和陆贾讲清楚道明白:“大秦,乃至于列国,他们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我们置身事外安稳发展,因此一些军事行动十分必要,我才会在让你前去咸阳之前发动对长沙郡的光复之战。”
  陆贾不是笨人,哪能听不懂吕哲是让他拿这个理由来进行推脱,这样一来哪怕答应大秦要出兵赵国或者齐国都有时间来作为缓冲,也算是给了大秦一个交代。
  “当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那些只是我的部分猜测。”吕哲示意陆贾放松:“关于财帛,大秦提出的数量你可以尽数答应。粮秣上面,超过五十万石就拒绝掉。”
  “此次前去咸阳,赵公那边……”陆贾说的是赵高。
  吕哲缓缓摇头:“现在不宜见府令。”
  陆贾错愕了一下,哪有女婿遣使不见家翁的?他哪里知道现在是真的不适合,不接触或许没事,接触了肯定是要坏事。
第0410章
该不该重用(上)
  将自愿留下的五万秦卒送回秦国?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吕哲已经颁布了军饷制度,而其他势力似乎没有跟上,在这种现状下哪怕吕哲真的愿意让五万秦卒返回秦地,估计那五万秦卒自己都不愿意。
  当兵不但能吃粮还能获得军饷,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变化,不但使吕哲在军队中的威望变得不可能被动摇,民间对于残军的热情也是热烈得惊人。
  吕哲目前的现状是军队过多,对于民间参军的热烈只能疏导,因此每年冬、夏两季顿时间的兵役也就运营而生,不但完成了初步的全民皆兵战略,还满足了民间对参军的热情,毕竟两季的兵役也是有军饷可得。
  在五郡,一切新的政策很得民心,惠民政策自然是不用过多累牍,取消徭役改为有偿的募工这一个就令五郡黔首感到难以置信的同时,几乎将颁布这一套政策的吕哲当成是圣人再世。
  秦国为什么会被称呼为暴秦?除了在统一之战中如狼似虎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诸多繁杂和频繁到令人无语的徭役。
  古时候出门不易,道路的制约时其一,其二是乡间野兽多到恐怖,所以也就有远亲难亲的说法。
  平常出远门都那么不易,说不准会在某个地方迷路自此失踪,或者是倒霉了遇上无法抵抗的野兽成为畜牲腹中之食。
  秦国征发徭役一般是要前往北疆或者西北,那么被征调的徭役若是秦地还好,要是山东和南方的郡县接到徭役通知,出门后能不能活着回来真的没谱。
  徭役苦,但不全是秦国才会有徭役的制度,要知道从有夏一朝徭役的制度就已经存在,只是秦国征发徭役所产生的伤亡率太高,因此才显得较为残酷。
  在吕哲解除徭役改为有偿劳动起,其实吕哲在五郡的统治就变得无比的稳固,再有军方得到诸多好处死心塌地的效忠,吕哲想不崛起都难。
  内部的稳固是发展的良好契机,五郡迅猛的建设在外人看起来有着诸多的谜团,可是对于了解吕哲颁布什么政策的人却是觉得理所当然。
  “民心可用,军队忠诚,只要三年,最多五年,主上参与中原争霸不会有输于列国乃至于秦国的劣势。”萧何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无比的轻松,他说话的对象是一帮从沛县一起来到南郡的老乡。
  曹参、夏侯婴、周勃、雍齿、卢绾这些人被带到南郡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分开,夏侯婴被调往衡山郡,曹参被调往庐江郡,周勃、雍齿、卢绾虽然是在南陵却无太多相聚的时间。
  今天他们得以相聚也不是出自萧何的运作,而是吕雉得到吕哲的同意后,将从沛县过来的人聚集在一起,地点正是在吕哲的府邸。
  吕哲对这一帮人其实比较上心,一直就想找个机会多多接触一下,然后长久以来不是作战就是忙于公务,要么就是这些人有各自的职责在身,直到今天才有机会看看这一帮“大汉开国元勋”。
  认真说起来,能够被历史所记载就绝对不会是一无是处的人,他们在历史上也证明过自己的能力,吕哲起了考校和培养的心思并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除了这一帮沛县被掳过来的人,如申屠嘉、张苍、任敖、纪信等等渐渐崭露头角的人物,吕哲其实已经找机会观察过,不过这些人不像有吕雉想要见见家乡人的由头,他们并没有直接与吕哲接触过。
  萧何对于吕哲同意吕雉将人邀请到居住的府邸十分意外,他从这一件事情上有了诸多的联想,不过这些联想无一能排除掉吕哲对吕雉的宠爱。
  人主的府邸啊,相当于列国的王宫,这是何等重要的所在?若不是吕哲对吕哲宠爱到一定的份上,怎么可能因为一个老乡的由头就带过来。
  其实是萧何多想了,吕哲让曹参、夏侯婴、周勃、雍齿、卢绾过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出在吕雉身上,而是吕哲本身就想见见诸人。
  这些人来到吕哲治下已经有接近四个月,除了卢绾混得不怎么样之外,最差得雍齿现在都已经是屯长,萧何更是从一县县城摇身一变成为管理五郡民政的大总管,他们重新聚在一起后每个人的心情其实都不一样。
  萧何是真的想在吕哲麾下好好做事,因此也希望这帮多多少少有些交情的人能有所发展,他趁着吕雉还没有过来,对着众人在闲聊,讲了一些关于吕哲的爱好的同时,也为众人简略地介绍这个势力的发展前景。
  诸人中,曹参听懂了一些,夏侯婴是听得半迷糊,周勃、雍齿、卢绾则根本就处于失神的状态。
  人有不同,或许是由于身份,会造成一种知识面上的差距。
  曹参本为沛县狱掾,这个职业相当于现代的典狱长,在如今的狱掾却不能像是现代典狱长一样清闲。作为一县的狱掾,曹参经常需要亲自押解囚犯前往某处服役,既是作为苦力。从某些方面来说,曹参走的地方多了能够算得上见多识广。
  夏侯婴是县令的马车夫,似乎也因为经常伺候县令多了一些见闻,在见识上虽然没有曹参那么广却也不差。
  周勃是中阳里一个乐师,喜事丧事都会被请去奏乐,谈不上有什么广博见闻,其人似乎也有些木讷。
  雍齿为亭长,说实话是除了萧何、曹参之外行政身份稍微高一些的人物,不过为人莽撞,过来南郡后就像是在泗水郡沛县一样,压根就没少得罪人。不过,因为他还有点勇力,倒是凭借悍勇成了一名基层军官。
  卢绾……这人其实不说也罢,平常废话非常多且喜欢抱怨,结果以前只能跟在刘邦屁股后面转,来到南郡后依然是现在这些人里混得最差的一个,别人好歹能在主战部队,他成了一个屯田兵。
  这帮人看去没有多少名臣悍将该有的气质,一个个乡土气息相当的浓厚。说实话什么气质之类还真就没有天生的,类如谁混得好谁混得差不是从衣着而是从坐姿上就看得出来。
  一群人围着,萧何屈膝正坐,曹参也是屈膝挺直了腰杆,夏侯婴屈膝但是弯着腰,余下的人真的是坐不像坐躺不像躺。
  “你们好咯,多少有点盼头。我呢?”卢绾抹了一把鼻子,指着自己:“被划到屯田兵里去,以后就只能刨地了。”
  萧何讲了那么多可不是要让谁抱怨,他多多少少已经点出因为吕雉的关系吕哲会逐渐关注他们,是想暗示他们应该懂得抓住机会。
  卢绾自怨自艾:“萧县丞和曹狱掾不说,夏侯婴一个赶车的竟然成了百将,雍齿能成为屯长,连木讷到闷不出一个屁来的周勃都成了伍长,我这么个有眼色有报复的人竟然成了屯田兵。”
  “……”雍齿正感到意气风发,懒得跟没混出一个人模狗样的废材计较,换做是在以前他就跳起来给卢绾一顿胖揍了。
  反应迟钝的周勃用着木木的声音问:“说我什么?”
  卢绾直接气结:“说你这个废物竟然能当伍长!”
  “哦。”周勃竟然不生气,再次木木地说:“伍长需要没有任何迟疑的执行命令,我听一个百将的命令,让跳进冰冷的溪水里毫不迟疑的跳进去,又能够让另外五个人一起跳进去,所以成了伍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