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716

  “看吧,这个家伙太讨厌了,傻不吧唧的跳一次水就成了伍长,换做谁有这样的机会,人人都能成为伍长。”卢绾脸上的表情充满了不屑,眼眸里却是赤裸裸的嫉妒。
  夏侯婴和卢绾算是知根知底的朋友,十分清楚卢绾的本事,取笑道:“真的?跟着季哥的时候,让你跑前面总是推三堵四,分赃的时候跳得比谁都高,你会听到命令毫不迟疑的执行命令?我很怀疑啊……”
  调侃,没有任何留情面的挖底,不太清楚众人过往的雍齿起了好奇心问了一下,心情正好也有点志得意满的夏侯婴当即就将他们以前干的一些事情抖露了出来。
  “原来那些事是你们干的!?”雍齿适当的表现出吃惊,眼睛确实偷偷瞄一眼门边的那道影子,嘴角勾起了坏笑。
  无本买卖嘛,每个县都有这么些混混痞子多多少少会干上几起,躲在门边的吕雉却是听得有那么点咬牙切齿了。
  吕家从单县搬往沛县时,家产丰厚的吕家在路途上可是被抢了几辆车马,到了沛县后才缺少财帛不得不借着县令的脸宴客。
  所谓宴客其实就是求财,也即是收取礼金,吕雉万般没想到抢自己家财帛的人会是刘邦那些人,事后竟然还敢虚报礼金进去混吃混喝!?
  “呼……”咬牙切齿后,吕雉深呼吸了几下,她转念一想,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现在哪怕追究起来也没用,而最重要的是拉拢这批人,好为以后做好打算。
  夏侯婴在说的时候萧何就一直咳嗽,时过境迁了,那些不光彩的事情并不是值得炫耀的好事。
  萧何刚想说什么,吕雉笑吟吟的出现了。
第0411章
该不该重用(下)
  “都来了啊?”吕雉脸上的笑容很有亲和力,这样的微笑是她跟赵婉学了许久才学会的,现在正好拿来现学现用:“怎么没有茶水和点心呢?”
  萧何率先就站了起来,随后是曹参和夏侯婴、雍齿,连卢绾的反应都比木讷的周勃快了一些。
  “坐、坐,都是家乡人,别见外了。”吕雉还是继续在笑,她笑得相当的和煦,对着站起来行礼的众人说完,转头对着跟来的一名侍女道:“去准备茶水和点心。”
  侍女是最近吕哲给配上的,乃是南郡本地人,一名只有十三岁的楚女。她应了一声“诺”要走被吕雉喊住。
  “应‘嘿’,不是‘诺’,记住了。”吕雉笑容不变,眼神却是比较严厉。
  楚女愣了一下懦懦地再次应了一声“嘿”才退下。
  萧何见了微微低头,眼眸里闪过有趣的神色。他所知道的吕雉可不是这样的人,转念一想大约能明白吕雉当着众人的面这样,是在竖立一种权威。
  其余的人就是在路上多多少少和吕雉接触过那么几次,压根就不知道吕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吧,他们看见吕雉穿着华贵且神态雍容,下意识就摆出自认为最恭敬的姿态。
  他们称呼吕雉什么称呼都有,什么“夫人”什么“妇娘”,吕雉听了也没有纠正,只是请众人重新坐下。
  夫人这个称呼可没有后世那种随意性,在先秦时期夫人的称呼仅限于国君,到了战国末年侯爵的妻子渐渐有了夫人的地位,现在能称呼为夫人的女子,要么是国君的女人,要么是侯爵的正牌妻子,然而这些都和吕雉的身份不搭边。
  妇娘?在楚人的风俗里,嫁人的女子都是称呼为妇娘,这是一种通俗,大意无非就是“已经嫁人的女子”,秦人则称呼这样的女人为妇好,这里面也有相关的典故。
  妇好曾经是一名女子的名字,是商王武丁的王侯,该名女子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家、统帅、政治家,秦人称呼一名女子为妇好当然不是为了侮辱商王武丁,只是在武功气氛相当浓烈的秦国,秦人希望身为妻子的女人能孕育出善战的男孩子。
  会称呼吕雉为妇人的一定是不学无术的人,他们本身就没有多少见识,哪里分得清一样是国君、侯爵的女人也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待遇,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见吕雉是那么有贵女的风范,就那么称呼出去了。
  夏侯婴、卢绾这两人是称呼吕雉为夫人,萧何、曹参则称呼妇娘,周勃和雍齿干脆只是行礼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从众人的举动来看,吕雉几乎是第一瞬间就能看出这些一起从沛县来到南郡的人有什么不同,她深深地看一眼夏侯婴和卢绾,露出了赞赏的笑颜,随后对着萧何、曹参很庄重地回礼,然后随意扫视一下周勃和雍齿,最后才扫着衣摆缓缓地坐下。
  “等一下王上会过来吗?”卢绾十分期待地问。
  吕雉还没有说话,萧何就立刻呵斥:“胡闹,主上没有称王,哪来的什么王上?”
  拍马屁啊,这是卢绾的生存技能,以前跟刘邦一块厮混的时候,他一没本事二没见识为什么能得刘邦喜欢?靠得就是那种几乎没有下限得马屁功夫,再则就是显得很有眼色。
  眼色是什么?通常就是曲意逢迎,卢绾不是不知道吕雉不能称呼为夫人,也不是不懂应该叫主上而不是王上,他这是在刻意巴结呢。
  “萧总管,今天来了是拉拉家常,不用这样的。”吕雉显然是有点喜欢有眼色的卢绾,特意解围了一下。
  拉家常?他们很明显是不信的,被喊来的人身份皆尽不同,位高权重如五郡民政总管萧何,军中逐渐崭露头角如曹参,混的不好不差的夏侯婴、雍齿、周勃,混得非常不如意的卢绾,这些人随着身份的变化共同语言其实已经不多,有什么好拉家常?
  吕雉发现除了萧何之外的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轻笑一声道:“夫君说不准会过来。”
  这话提神啊!他们之中除了萧何之外,谁不想和五郡之主多多接触。
  因为萧何被吕哲看入了眼,从一介县城提拔为五郡民政总管,他们对这件事情印象太深刻了,期盼自己也能入了吕哲的眼,说不准能一跃也成为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萧何显然是知道众人想法的,不过他却知道这些人注定是要失望。他从一介县城变成五郡民政总管虽然有点梦幻,可这是有前提条件的。
  吕哲身边能处理政务的人不多,善于管理民事和后勤调节的人更是几乎没有,萧何是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可以成为五郡民政总管,哪里是入了吕哲法眼那么简单。
  问题是有些人不懂一个道理,哪怕真的是被看顺眼了,没有相应的能力被提拔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能不被提拔还能逐渐成长,被提拔上去又办砸了,不是谁都像季布那么幸运有重新被启用的机会证明自己。
  没人信过来是拉家常,那也就会多想了许多,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不过无一例外的就是看看萧何,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看着和四月之前有着云壤之别的吕雉。
  其实吕雉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随意一提吕哲就上心了,要说她之前对一起从沛县过来的人没什么想法绝对不假,然而吕哲几次有意无意的关注这些人被发现后,又有那一次燕彼的提醒,她才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
  如果说吕雉现在就起了拉拢小圈子的心思绝对是冤枉了,她的思想现在还没有那么夸张,也没可能会想得那么深远。
  现在的吕雉打算没什么复杂,就是看吕哲关注这些人,起了同样是沛县出来的人,能多接触就接触一下,觉得或许日后会用得上这些人。
  吕家搬到沛县没多久就被吕哲派人掳了过来,说实话他们之间除了同样是被千里迢迢带到南郡,其余压根就没什么共同点。
  一帮从未接触过的人能聊什么?吕雉只有说起了军中的话题,谁让这些人除了萧何之外全部都是军队系统。
  “这么冷的天跳进溪水?”吕雉满脑袋的问号。
  夏侯婴立即就说:“不是那回事。军队操练有相应的要求,新下发的操典是要求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只要接到命令就该义无反顾没有犹豫地执行。”
  吕雉不懂军队,她看向了萧何。
  萧何也不懂军队,但是他因为职能的关系多多少少有接触过那些条令,解释道:“普通的部队没有那些操典,主上所划分的主战中的精锐,大概是五万日后要作为禁卫军的部队才有这样的条例。”
  “这么说……”吕雉奇异地看向周勃,她无法理解这么一个看去木讷到不行的人怎么就是一个主战中的精锐,而看着灵巧会说话的卢绾怎么只是个屯田兵。
  曹参也被选入了新编的禁卫军,该支部队是首支有独特番号的部队,说白了日后就是将会作为吕哲的亲军。
  被选入的士卒都是整编中表现良好的壮士,军官的选拔则基本是出自吕哲亲自教导的那批,一些逐渐崭露头角的军官,如曹参、申屠嘉两人,这两个人就是吕哲当着众多高级将领的面直接被点名称赞。
  “禁卫军整编之后,主上会带着亲自前往东边,有一次很大的军事行动。”萧何也希望一起从沛县出来的人可以有个好出身,鼓励道:“离禁卫军成军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你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
  众人显然是会错意了,将萧何的鼓励误会成要多多巴结吕雉,结果就是除了已经确定会被选入禁卫军的曹参,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到吕雉身上。
  吕雉下意识就挺了挺腰杆,等待反应过来的时候刚要说话,结果话没说出来门外有人高喝吕哲过来的宣告。
  吕哲进门恰恰也是吕雉侍女带人过来煮茶并且端上点心的时候,他刚刚是在听取司马欣那边的战报,说了不少话正好深感口渴,进了门也没和人打招呼,走过去就端着装满还没滤茶的开水凑到嘴边,结果自然是被烫了一下。
  “瞧把你给渴的。”吕雉被吕哲倒吸气差点把水盆甩出去的举动吓了一大跳,她赶紧接过盆子,恶狠狠地瞪一眼傻了的侍女,然后放下盆子拿出手帕帮吕哲捂着烫到的嘴唇。
  吕哲觉得好受了一下就摆摆手,他眼睛扫过去的时候看见一群人围着自己,而除了萧何之外的那些沛县人则是被远远地驱散到一边:“准备点温水。”说着对那些一脸紧张的曹参、夏侯婴等人招了招手:“离那么远做什么?靠近点说话。”
  他们也不想离得远啊,刚才吕哲被烫到呼痛,亲军甲士二话没说就抽出兵刃赶羊似得把他们驱到一边。
  “曹参?”吕哲也不知道曹参长什么样,见到一名身材不是魁梧但却显得精悍的人应声行礼,他继续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心里却是琢磨着该不该按照自己所思所想,将这些人丢到南方战场,看看换了个环境这些人是不是还能有如历史上的成就,毕竟对南攻略是开始了,但是有特色的军官还是显得太少。
第0412章
制衡(上)
  禁卫军的编制相较于南部、北部等等这些带着明显区域性质的部队有明显的区别。
  什么是地域性质的部队?就是限定在某个方向的常备军,像是秦国的长城军团主要的针对方向就是北疆,防御长城的同时,是为与草原胡人交战而划分的建制。
  吕哲新成立的南部军团、北部军团,还有即将成立的东部军团,三支军团也像是秦国的长城军团那般,会拥有自己的军区和必需履行的职责。
  然而,有了相关军区的部队,总是需要一支能够随时调动的军队来作为灵活机动部队,那么禁卫军的成立也就运营而生。
  在现在这个阶段,吕哲极度需要一支随时能够支援或者讨伐某个方向的机动部队,该支部队的建制并不需要十分庞大,但是其战力绝对要有保证,从数十万人中挑选出悍勇之辈,有了初步的建制后才选调合格的军官,禁卫军的建制也就慢慢形成。
  禁卫军的成立也开始向军方透露一个信息,吕哲要开始划分军方的职能,几个方向的军团是作为边军性质的存在,境内各县的地方驻军将会逐渐被警察性质的部队取代,中央军开始出现。
  当然,吕哲可没有直接将维持地方治安的部门直接叫“警察”,而是取“公众之安危”,一些人听上去可能会觉得十分诡异的命名,为“公安”。
  这可不是出自吕哲恶搞了,公安一词始于周语,最早出现在姜子牙时期,现在拿来命名也算是有历史依据。
  第一批公安是立功了但是年龄或者身体健康不再适合从军的人群,他们获得这样的安排自然是吕哲煞费苦心的安置老兵计划。从某些方面来说,以后军中退役的士卒也将逐渐成为地方治安人员的首选。
  除了以上的计划,吕哲在战事落幕后从各郡收拢了将近四万的孤儿,小到嗷嗷待哺,最大不超过十五岁。其中男童约有三万,剩下为女童。女童不好安排,只能是抚养的同时进行一些女子的教育,等待嫁人。三万左右的男童,太小的询问有无人领养,八到十五岁则编进少年军。
  一万六千余男童吕哲也给了正式的番号,名曰羽林军。
  羽林军的组建有吕哲的殷切期盼,他真心希望这些在战火中失去家人的孩子能够在军事制度中长大成人,像是历史上那支刘彻收养孤儿的军队那样能在疆场上打出一个赫赫的威名。
  萧何是民政总管,也是军方的后勤征调官,他是在听吕哲简短说出近期该做什么事的时候,默默计算应该按照多少的粮秣。
  一帮身份不高的人几乎没人听懂吕哲在说些什么,他们只能安安静静外加异常约束的听着。
  曹参倒是听懂了一些,他理解为禁卫军不但是吕哲的亲军,日后也是一支注定驰骋于各个沙场的主战部队。他已经确定会在禁卫军中任职,听到吕哲吩咐调动兵器、甲胄、马匹,且一样样听上去就是精良的物资,隐隐开始有些兴奋。
  五万禁卫军,骑军占了将近两万,余下的五千是陌刀手、弓弩手亦有八千、长矛手两千,剩下的一万五千人被长剑劲卒和持盾朴刀对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